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十二五"以来,湄潭县坚持"五在茶"理念1,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全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快速发展。在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和全县茶人的共同努力下,湄潭茶产业发展实现了在全国业界增比进位。湄潭是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2011~2015年连续获"全国重点产茶县",2012年获"全国十大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2013年获"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  相似文献   

2.
湄潭是贵州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县,2008年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09年,又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特色产茶县”称号,成为全国十大重点茶叶生产县和特色产茶县之一。湄潭物产富饶,是久负盛名的“黔北小江南”,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绿色生态茶乡。截止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1.8万hm2。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湄潭建成的茶场和茶叶研究所,为湄潭成为贵州茶业第一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兴县、产业强县、旅游活县”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茶产业由简单的一产向二、三产业的成功延伸,富了种茶百姓、活了涉茶企业、强了县域经济。近年来,黔北“小江南”湄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使湄潭进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湄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道路。通过大力发展具有传统优势的茶、米、烟、畜等特色农业产业,全县走上了富有湄潭特色的富民强县道路。湄潭作为贵州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县之一,茶叶产量从2001年的2346吨猛增至2008年7660吨,增幅达70%,建成了农业部定点茶叶市场。全县主打“中国茶海、休闲湄潭”旅游品牌,2009年,共接...  相似文献   

3.
打造贵州茶叶为中国第一品牌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是中国最适宜种茶的区域之一,种茶历史悠久,是优质绿茶的重要产地,至今有3500年的历史,晴隆发现的百万年古茶籽化石就是证据。全省茶叶种植面积46. 67万hm~2,茶叶企业4000余家,从业人员50万人,年产量28. 4万t,总产值299. 8亿元,形成了以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雷山清明茶、普安红等黔茶品牌,"贵州绿茶"成为中国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贵州茶叶优势明显,品质独特,可种植面积上千万亩。为此本文提出以生态为品牌,科技为引领,创新营销理念,打造贵州茶叶为中国第一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4.
正1创作背景:一方好山水,一泡好茶汤。贵州省湄潭县产茶历史悠久,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有"茶,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的记载。湄潭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示范县,是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是贵州茶叶第一县。她风景秀丽,是人间的天堂,她美在群山之巅,美在深水之潭,美在如诗如画的茶海碧波里,美在茶农辛勤劳作的欢声笑语中,美在茶乡姑娘跳跃流动的指尖里。  相似文献   

5.
湄潭茶产业逢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生产茶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眉尖”茶就被列为贡品。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农业抓产业、产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茶叶抓质效”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湄潭翠芽”品牌。目前,全县茶叶产业规模在贵州产茶县中名列第一,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称号和“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为这个产茶大县增添了一道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黎平县茶业局刚收到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寄来的"2014年全国重点产茶县"证书,这是黎平县自2010年来连续收到的第五本同称号不同年度的证书。黎平县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是黔东南最大的产茶大县,获得过"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2012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3年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贵州产茶重点县"等荣誉称号。目前,全县茶园达1.65万hm2,分布25个乡镇,注册有茶  相似文献   

7.
贵州发现世界上唯一的茶种化石,标志着贵州的茶历史在100万年以上,分布着各类野生及栽培茶树品种资源600余种,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尤其是湄潭苔茶和石阡苔茶两个品种,是中国茶树品种的优良品种。同时,贵州是茶树和茶业经济的故乡,明清以来,茶业是贵州省的一大产业。本文就如何将全国茶叶资源大省和传统产茶大省贵州,发展为茶业大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周培霞 《贵州茶叶》2009,37(4):29-30
中国西部茶海,是由湄潭、凤冈、余庆和省茶叶研究所联合提议,为整合遵义地区茶叶资源、打造百万亩茶园、形成特色茶叶产业带的发展趋势搭建的平台。借助西部茶海的品牌效应。各成员县的茶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动和发展.茶叶旅游观光及宣传品牌的茶事活动纷纷扬扬,但合力不足、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湄潭来说,荣膺贵州茶业第一县是名至实归。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全国产茶县(市、区)茶业综合经济指标看,湄潭几年前就位居全国前三甲,2014年跃升至第二位。从历史上来看,湄潭从唐代起,就是比较成熟和有名的茶区了,即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述的夷州茶区之核心区,谓之(夷州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特别是明朝中央政府设立播州茶仓(今遵义,时为西南四大茶仓之一)以来,加上将江南和中原地  相似文献   

10.
遵义茶叶     
遵义茶叶李华超刘和发(贵州遵义地区荒地开发办)(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一、历史机遇与遵义茶叶遵义地处黔北高原,以一山(大娄山)三水(赤水河、洪渡河、乌江)为其自然疆界,本区茶事,古已有之。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唐代陆羽的《茶经》,均有遵义茶事记载。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国各地茶区掀起恢复历史上失传的名茶,或新创制的名茶如雨后春笋,随之而来的名茶鉴定会、农业、商业部门和食品学会及各省的茶叶学会优质名茶评比会,也连续不断的召开。这是发展茶叶生产,提高品质的空前有意义的运动。我们茶业工作者应该大力支持,投身这个运动中去,不可泼冷水。发展名茶生产不仅增加茶业经济效益,而  相似文献   

12.
久盼有一本“中国名茶志”的书出版,能使茶叶爱好者博览祖国的名茶,从学习中进行探讨,有所发明创造。《中国名茶志》的作者,以文字记载的形式,记述了祖国历史悠久的名茶,这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历史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完整而精确地建立起茶叶内的有关学科,是时代赋于我们茶业工作者的责任。基于这一点,《名茶志》的作者在茶叶分类问题上,却给人们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为此,我想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处,现有茶园面积1.667万hm2,其中投产面积0.893万hm2,注册有茶叶企业(或茶专业合作社)155家,年产干茶10 000t以上,综合总产值7亿元以上,助农增收3亿元以上。是黔东南州最大的产茶大县,是贵州省重点产茶县之一,还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生产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李华超 《茶业通报》1995,17(3):42-42
市场导向科技兴茶──贵州遵义地区发展茶业经济的做法李华超(贵州遵义地区非耕地开发办)茶叶是我区传统商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大力推广了湄潭县核桃坝村,依靠科技兴茶,良种、良法、高效益,提前实现小康村的先进经验,坚持低产茶园改造,优化产品结构,使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15.
岳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岳西翠兰是全国驰名茶叶品牌。多年来,当地政府发挥生态优势,将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产业,举全县之力倾力打造,实现了产业"造血"斩断"穷根",岳西已成为全国闻名的重点产茶县和名茶之乡。  相似文献   

16.
陶德臣 《茶业通报》2012,(3):111-113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茶业经济是中国茶叶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秦汉茶业经济发展体现在茶业文献面世,茶区扩大,名茶产生,茶叶市场出现等方面。江南、东南沿海、巴蜀和荆楚、云贵等地茶叶产区的拓展及其茶叶市场的发展,表明三国两晋茶业经济有所进步。至南北朝时期,江淮和江浙沿海一带的茶业得到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抗日战争特定条件下,在王淘、张天福先生率领下,选择在湄潭象山脚下由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总公司联合创建中国现代首个国家级茶叶科研与生产、示范机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是中国现代茶业的肇始地之一,也是当时中国茶界的佼佼者。新中国成立,中央实验茶场归属贵州省农业厅,延续为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和贵州省湄潭茶场,前者先后获取200项科研成果,后者成为中国重要的红茶出口基地,对湄茶崛起、黔茶跨越、中茶复兴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协强扶弱打造莆田市特色茶业经济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茶业发展而言,莆田市在地理资源、文化、旅游、营销网络、消费群体、产业经验等方面具有自身优势,可以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和专业化培训发展莆田绿色名优茶,借助历史名茶和旅游平台打造莆田茶业特色品牌文化,挖掘广阔的市场潜力拓展莆田茶叶国内外市场,实施产业化经营提升莆田茶业综合效益,从而打造莆田市特色茶业经济体,为莆田市“三农”探索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正DB52/T 1000-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指导原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果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湄潭县茶业协会、贵州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省茶技术茶文化中等专业学校、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国家茶及茶制品检验监督中心(贵州)。  相似文献   

20.
张其生  张易 《贵州茶叶》2005,33(4):26-27
张天福先生是我国近代十大茶叶专家之一,是我国近代茶业的开拓者,尤其对乌龙茶的研究和开发,已作出了杰出贡献,不愧为“福建茶皇”、“乌龙茶王”。在张老从茶一生中,却很少人知道他对古老神秘的贵州茶业还有一段神奇的情结。张天福先生在贵州的时间并不长,进出才二年:即1939年春开始到贵州各地茶区考察选址,直至1940年湄潭实验茶场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