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新疆渭干河千佛洞段水体水质状况.[方法]于2014年1月、4月、5月、7月、1D月、11月对渭干河千佛洞段水体进行温度、溶解氧、溶解氧饱和度、pH、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等9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渭干河千佛洞段水体温度年波动范围在2.22 ~ 21.17℃,年平均温度为11.74±7.296℃;水体溶解氧含量年波动范围在7.87~16.45 mg/L,年平均溶解氧含量为12.06±3.413 mg/L;水体溶解氧饱和度年波动范围在101% ~ 120%,年平均溶解氧饱和度为109.77%×6.616%;pH年波动范围在7.76 ~9.36,年平均为8.31±0.571;化学需氧量含量年波动范围在0.40~1.68 mg/L,年平均化学需氧量含量为1.13±0.475mg/L;亚硝酸盐氮含量年波动范围在0.001 6 ~0.017 5 mg/L,年平均亚硝酸盐氮含量为0.0097±0.0086 mg/L,氨氮含量年波动范围在Q.002 4 ~0.0045 mg/L,年平均氨氮含量为0.0034±0.000 79 mg/L;总磷含量年波动范围在0.001 0~0.002 5 mg/L,年平均总磷含量为0.001 8±0.000 63 mg/L;硝酸盐氮含量年波动范围在0.0032~0.0074 mg/L,年平均硝酸盐氮含量为0.0055±0.001 7 mg/L.按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分析,渭干河千佛洞段水体水质属于Ⅰ类,所测指标均满足饮用水和渔业用水需求.[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渭干河水资源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掌握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的水质现状和污染来源,从而制定合理的整治措施保护京杭大运河的水环境.[方法]以7个位于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上下游断面的水质自动站的1年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比较了氨氮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京杭大运河江苏段2014年水体氨氮浓度在0.07~4.02 mg/L之间变化,且由上游至下游水体中氨氮浓度基本呈逐渐上升趋势;上游徐州蔺家坝断面氨氮浓度最高值出现在7月,其余6个断面氨氮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枯水期;同一季节不同断面氨氮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是无锡五牧断面氨氮浓度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客观评价、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保护该地区流域的地表水环境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将平均体质量(103.6±13.8)g的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进行室内工厂化养殖,进行为期12个月养殖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氨氮含量在(0.141±0.033)mg/L~(0.174±0.010)mg/L之间,亚硝酸氮含量在(0.015±0.011)mg/L~(0.086±0.017)mg/L之间,溶解氧含量在(6.52±0.40)mg/L~(7.28±0.62)mg/L之间,化学需氧量在(0.56±0.011)mg/L~(0.88±0.013)mg/L之间,活性磷酸盐的含量在(0.032±0.018)mg/L~(0.054±0.015)mg/L之间,pH值在(7.91±0.035)~(8.12±0.012)之间;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养殖水环境中的氨氮、亚硝酸氮、化学需氧量和活性磷酸盐的含量增加,溶解氧和pH值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朱荣胜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14-116
在芜湖龙窝湖选择6个样点,采集表层水样,测定水体总氮(TN)、氨氮(NH3-N)、总磷(TP)以及化学需氧量(CODCr)指标,评价了龙窝湖水体水质状况。结果表明:龙窝湖春季水体中TN的含量为1.50~7.42mg/L,NH3-N含量为2.58~6.67 mg/L,TP含量为0.029~0.288 mg/L,CODCr浓度为16~46mg/L。样点水质指标达标率和各指标的样点达标率均低于50%。龙窝湖水质氮、磷指标未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域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找到水体富营养化氨氮浓度指标的指示性生物,研究不同浓度(0.2 mg/L、0.5 mg/L、1mg/L、2mg/L、4mg/L、8mg/L、16mg/L)氨氮(NH_4~+-N)对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株高、分支、鲜重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2mg/L、0.5mg/L、1mg/L)氨氮促进黑藻生长,高浓度(2mg/L、4mg/L、8mg/L、16mg/L)氨氮抑制黑藻生长,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为4~16mg/L的氨氮导致黑藻死亡,且浓度越高死亡率越大,当浓度为16mg/L时,试验至第4周黑藻全部死亡。野外调查发现,黑藻为优势物种的河段,其水质氨氮浓度不超过1mg/L,黑藻为消失性物种的河段,其水质氨氮浓度不低于4mg/L。室内培养结果与野外调查结果一致,因此,黑藻可以作为水质氨氮浓度的指示性生物。  相似文献   

6.
刘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5,(11):259-260,262
GM(1,1)模型由于其原始数据的起伏性和无序性,预测结果不是很理想.针对这一情况,采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对GM(1,1)模型结果进行优化,并应用该模型对太子河干流化学需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应用灰色马尔可夫链模型进行预测,化学需氧量成逐年下降的趋势,2012年实际化学需氧量为11.4 mg/L,结果在(9.97,12.59)的预测区间,说明应用灰色马尔可夫链对水质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三江源黄河源区地表水水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三江源黄河源区地表水水质状况,于2005-2009年在黄河源设7~13个断面,对黄河源地表水中18项水质指标进行了连续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含量偏高,略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类标准,超标主要是由黄河源特殊的自然条件引起,不属于外源人为污染;5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氟化物、铜、锌、六价铬、镉、汞、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和粪大肠菌群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类标准浓度限值。总体而言,三江源黄河源区地表水水质良好,未受到人类活动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自行设计的连续流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的除磷脱氮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系统的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ate bacteria,DPB)进行了分离鉴定,以及反硝化聚磷菌富集.结果表明,当进水总磷为6~10 mg/L,总氮为30~35 mg/L,氨氮为25~30 mg/L,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为150~250 mg/L时,系统出水总磷、总氮、氨氮和COD分别为0.65 mg/L、12.6 mg/L、3.8 mg/L和34m  相似文献   

9.
将废弃生物质核桃壳改性后用于处理氨氮废水,比较了废水pH、改性核桃壳用量、废水中氨氮的初始浓度、接触时间等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在3~9时,改性核桃壳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比较合适,最大去除率可达81%;改性核桃壳处理氨氮废水(100 mg/L)采用10 g/L的用量比较合适;氨氮废水中氨氮的初始浓度对氨氮的去除有较大影响,当氨氮浓度增加到300 mg/L后,吸附量增加不再明显,吸附量可达9.3 mg/g;改性核桃壳处理氨氮废水的接触时间选择6.0 h比较合适。改性核桃壳处理氨氮废水主要以吸附为主,同时还有氧化还原的化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一波  邹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726-1727
[目的]探索厌氧生物法处理富马酸废水的可行性。[方法]先分阶段将原废水稀释至一定浓度,调节原水pH值,通过蠕动泵送入厌氧反应器进行生物处理,出水再循环至反应器,测定不同反应时间出水的化学需氧量和pH。[结果]在污泥驯化阶段,进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约为1564mg/L,经过约48h的连续运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可达到约81%;在提高负荷和稳定运行阶段,进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约为10377mg/L,经过约32h的连续运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可达到约60%,可见应用厌氧反应器对处理富马酸此类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良好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企业废水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韩锦涛  李素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744-9746,9775
根据汾河上游区域1985~1995年水质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和水质指数法,对汾河上游沿途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在2003年黄河水进入前后,汾河上游污染物浓度和种类有一定变化,主要表现在水质类别大多从Ⅱ、Ⅲ类上升为Ⅳ类以上;黄河向汾河输水期间沿程水质化学需氧量、氨氮及高锰酸盐指数从喇嘛湾—万家寨水库—汾河头马营口—宁化—东寨—河岔—汾河水库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东寨水质好于其他取样点。  相似文献   

12.
李静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259-260,263
对牡丹江2008—2010年水质状况分析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未达到功能区划标准,但是超标断面比例呈减少趋势,达标断面比例呈增加趋势。各断面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总氰化物、石油类都已达标,且呈逐年变好的趋势,经过牡丹江市区段,即江滨大桥—柴河铁路桥段,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牡丹江水质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牡丹江水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哲  戴玉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24-11025
在分析稀土生产工艺、稀土氨氮废水产生及废水水质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黄河包头段氨氮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造成黄河包头段水质下降的原因与稀土废水中氨氮超标排放有直接关系。另外,黄河氨氮浓度在枯水期达不到功能区水质目标,说明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和城镇生活的点污染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查、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剑河流域水污染源现状。结果表明:剑河流域各污染源每年排放的COD、TN、TP、NH3-N的实物总量分别为1114.84、219.43、21.84、145.33t,其中点源中COD、TN、TP、NH3-N的排放量依次为876.1、140.98、9.51、27.72t;面源中COD、TN、TP、NH3-N排放量分别为238.74、78.45、12.33、44.63t;各污染物实际入河量依次为COD 439.5、TN 123.76、TP13.91、NH3-N 76.38t;城镇生活污水对COD、TN、NH3-N负荷量的贡献率最高,畜禽养殖污水对TP负荷量的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前后枯水期河流水质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地表水环境评价法对辽宁省辽河流域主要河流污染治理前后枯水期的水质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辽河流域河流水质严重污染的历史已发生转变,地表水环境质量呈现全面持续好转趋势,首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与氨氮浓度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6.
沙河水库水环境质量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饮用水源地沙河水库水质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挥发酚、氨氮、总氮、总磷、粪大肠菌群、COD、高锰酸盐指数均有超标现象,其中总磷严重超标,沙河水库上游入库口那京河口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左江流域花山旅游景区段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浩东  胡衡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65-6366,6378
在2007年左江流域花山景区段丰水期(7月)及枯水期(11月),设置4个监测断面,监测分析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pH值、粪大肠菌群数5个水质指标,研究调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山岩画)水域水质现状,探讨人类活动对当地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依据国家地表水GB3838-2002评价标准,风景区周边水环境质量大多处于Ⅱ类以上标准,但化学需氧量在3#断面一直为Ⅲ类标准,是该区域水体污染的限制性因子。分析水质恶化原因,并对水资源保护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磁湖13个水质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磁湖水质的主要指标为pH、电导率、水温、叶绿素、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其他指标对磁湖水质的影响较小;其中,氨氮、总磷指数代表水体引起湖泊富营养化的营养元素的污染状况,而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是磁湖水体中有机污染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