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室内培养、测定方法,对嗜热子囊菌光孢变种Thermoascus aurantiaeus var.1ez,lecisporus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粗酶液经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层析、Phenyl-Sephamse疏水层析等步骤获得了凝胶电泳均一的β-葡萄糖苷酶。结果表明,经12%SDS-PAGE测得酶的单亚基分子量约为118kDa,凝胶过滤层析测得酶的分子量约为350kDa。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80℃和4.5~5.0,在pH5.0条件下.该酶在70℃条件下基本稳定,80℃保温30min,剩余酶活为15%。金属离子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较大.其中Ca^2+、Ba^2+对酶有激活作用;Ag^+、Fe^3+、Cu^2+对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酶对水杨苷具有很强的底物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etiana H.Smith)中分离制备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高速逆流色谱法。[方法]采用溶剂系统为氯仿∶甲醇∶水=4∶4∶2(V/V/V);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上下相超声波脱气20min;转速850r/min;流动相流速2ml/min;检测波长254nm。所得产物用旋光仪测定其旋光度,计算其比旋光度,进行纯度鉴定。[结果]从100mg抱茎獐牙菜粗提物中得到龙胆苦苷14mg,獐牙菜苦苷27mg。测得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比旋光度[a]Dt分别为-196.3°和-126.6°,纯度较高。[结论]该研究可为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大量制备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提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宁夏产栽培秦艽根(Radix Gentianae Macrophyllae)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秦艽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水溶部位分离并鉴定了4种化合物,分别为龙胆苦苷、獐牙菜苷、獐牙菜苦苷和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结论]该研究分离获得的4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宁夏产栽培秦艽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从腐败的纤维质中分离筛选得到10株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与实验室保存的9株菌株一起做产酶发酵,其中B2酶活性最高,为24.4 U·mL﹣1,经菌种鉴定为黑曲霉,其β-葡萄糖苷酶最适合的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65℃,在pH值3.0~10.0较稳定;温度稳定性较好,在65℃保温120 min后仍有61.6%的相对活性;终浓度为5 mmol·L﹣1的Fe2+和Mn2+对酶活性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该酶较好的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使其显示出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从茶树菇中分离纯化一种β-葡萄糖苷酶,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该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量为26 ku,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50℃。乙醇浸提喜树碱后的喜树果渣经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酶协同水解后,还原糖和葡萄糖的生成量分别为0.90、0.69 mg/m L。研究表明,茶树菇β-葡萄糖苷酶可应用于中草药提取残渣的生物水解领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獐牙菜苦苷对氧化应激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獐牙菜苦苷抗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差速贴壁法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检测不同给药组中SD乳鼠细胞心肌细胞存活率以及培养液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心肌细胞的相关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3种不同浓度獐牙菜苦苷均能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上清液中SOD含量,且能降低MDA含量,与H2O2刺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獐牙菜苦苷对H2O2诱导损伤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氧化系统以及调控特异性蛋白来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沈汪洋  金征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958-11960
[目的]研究发芽咖啡豆a-半乳糖苷酶的酶学性质。[方法]从发芽咖啡豆中提取a-半乳糖苷酶,研究不同温度和pH下的酶活,并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和pH。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和不同离子强度(NaC1)对a-半乳糖苷酶酶活的影响。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测定该酶的Km和Vmu[结果]a-半乳糖苷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45℃、6.0,热稳定温度范围为20~50℃,pH稳定范围为5.0~7.0。Na^+、K^+、Mg^2+和cu^2+对a-半乳糖苷酶酶活的影响不大,zn^2+促进酶活,Ba^2+对酶活稍有抑制,Hg^2+强烈抑制d.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在0~0.25mol/L离子强度(NaC1)范围内,a-半乳糖苷酶的酶活不受影响。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测定该酶的k和n。。分别为0.556mmol/L、1.19μmol/min。[结论]该研究为发芽咖啡豆a-半乳糖苷酶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确定产酶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几种黑曲霉进行产β-葡萄糖苷酶的筛选,得到1株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黑曲霉3.316。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产酶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不同碳源(麸皮、可溶性淀粉、豆粕和米糠)在相同碳源浓度(2%)及相同发酵条件下对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结果]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的最佳产酶工艺条件为:麸皮2%,蛋白胨0.1%,KH2PO40.1%,初始pH值6.0。测得酶活力为152.20 U/mg。β-葡萄糖苷酶酶学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反应液浓度为0.1 mol/L醋酸缓冲液时酶活力最高,最佳反应温度为55℃,pH为5.0。[结论]不同碳源对产酶有较大影响,麸皮做碳源时产酶最高。  相似文献   

9.
何士敏  方平  何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880-4882
[目的]研究沙棘叶片内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力和酶催化特性,为沙棘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沙棘叶片内CAT活性进行测定,并研究温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沙棘叶片CAT的最适温度在20~30℃之间,最适pH值为7.0。Mg2+、Cu2+和SDS对沙棘CAT有激活作用,而EDTA、Fe2+、Ca2+、Ag+、Mn2+和Fe3+则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pH值为7.0,温度为30℃时,CAT活性可达1733U/g.min;[结论]沙棘叶片内过氧化氢酶具有很强的活性,温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对其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海不同产地藏药麻花艽中有效成分獐牙菜苦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mm×4.6 mm,5μm)色谱柱,26%甲醇水溶液(含0.04%H3PO4)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测定獐牙菜苦苷含量。[结果]獐牙菜苦苷在14 min内与其他组分达均到基线分离,獐牙菜苦苷的线性范围是0.009 5~2.900 0μg/10μl(r=0.999 9),加标回收率为99.5%(RSD=3.2%)。[结论]RP-HPLC方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高产碱性β-葡萄糖苷酶的产纤维素酶菌株,利用碱性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筛选和β-葡萄糖苷酶平板筛选法相结合,从植物腐败堆积土壤中分离到1株高产碱性β-葡萄糖苷酶的产纤维素酶克雷伯氏杆菌,并对其进行初步酶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胞外分泌液具有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及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其中以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高,为48.9U/mL。其所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10.0,最适反应温度为35℃,且Ca2+、Mg2+、Zn2+和Mn2+等金属离子对该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制备免疫原以测量个体生长和繁殖过程中所释放的几丁质酶,从大型潘(Daphniamagna)体内提纯了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EC3.2.1.52),经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DEAESephadex A-25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G-150分子筛柱层析纯化等步骤,酶的纯化倍数为20.09。纯酶比活力为2243380U·mg^-1。酶分子中各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为128,99和71Ku。根据测试,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为0.300mmol·L~,最大反应速度为0.072um01.mg^-1·min^-1。酶催化底物分解的最适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45℃;酶在值4.2-7.8的范围内活性处于高位;在不高于35℃的温度下处理30min,酶活性下降不明显。至于从大型潘培养液中获得的NAGase,其催化底物分解的最适pH值为7.4,最适反应温度为40℃,该酶在pH值4.6-7.8的范围内活性处于高位,在不高于40℃下处理30min,酶活性下降不明显。这显示被提纯的酶和培养液中分离的酶在温度、pH以及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方面均具有较高程度的相似性,有可能属于相同分子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抱茎獐牙菜中不同部位的药效成分。[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抱茎獐牙菜中不同部位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及芒果苷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3种药效成分的最佳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洗脱条件0~25min,甲醇:20%~5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和回收率。[结论]抱茎獐牙莱根部龙胆苦苷的含量最高,其余2种药效成分在花的部位有较高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鱼胆草中獐牙菜苦苷超声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鱼胆草中的獐牙菜苦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先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用L_(16)(4~3)正交设计对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进行验证试验。[结果]鱼胆草中獐牙菜苦苷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10%、提取时间10 min,獐牙菜苦苷提取率达88%。[结论]此工艺简单可行、重复性好,为鱼胆草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秦艽地上部位中环烯醚萜苷类功效成分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出秦艽中环烯醚萜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筛选出适合分离环烯醚萜苷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水为溶剂,以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含量为指标,考察温度、料液比及提取次数对秦艽中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提取率的影响,利用静态吸附法筛选出适合的大孔吸附树脂。[结果]秦艽中环烯萜苷的提取以水作溶剂,温度68℃,料液比1∶12,提取次数5次为最佳提取条件,D-101树脂为最佳提取树脂。[结论]最佳提取条件稳定,适合于秦艽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D-101树脂适合分离秦艽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对黑曲霉产柚苷酶的最适温度和pH进行了研究,发现最适反应温度在60℃,最适反应pH在5.0左右。同时研究了不同的无机离子在不同浓度下对柚苷酶活性稳定性的影响,发现I^-,Zn^2+能促进柚苷酶活性的提高,Cu^2+在(0—0.004)mg/mL的范围内也能激活柚苷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β-葡萄糖苷酶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来源于曲霉No.5.1的β-葡萄糖苷酶的纯化和酶学性质。粗酶液经硫酸铵沉淀、DEAE-chitopearl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得到纯β-葡萄糖苷酶,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一条带,测得分子量为67.5 kD。该酶最适反应pH6.0,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80℃以下、pH3.0~9.0酶活力相对稳定。K 、Na 、Mg2 和Zn2 对酶有激活作用,而Ag 和Fe2 对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酶对纤维二糖和水杨素的水解能力最强,水解水杨素的Km值为3.09 mmol/L。  相似文献   

18.
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的黑曲霉生长最好,所产酶的活力最高,最佳碳源浓度为15g/L;蛋白胨浓度为15g/L时黑曲霉干重最大,蛋白胨浓度为10g/L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pH值为5时黑曲霉的生物量最大,pH值为4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培养温度为30℃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g/L+蛋白胨5g/L+MgSO4 0.05g/L+KC10.5g/L+K,HPO4 1g/L+FeSO4 0.5g/L。当pH值为5,发酵温度为25℃,孢子接种量为10^6cfu/ml,发酵时间为96h时,培养基上黑曲霉产α-半乳糖苷酶的活力最高,达到(3.250±0.035)U/ml。[结论]该试验为仪一半乳糖苷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经硫酸铵沉淀、疏水柱层析和分子筛层析,从黑曲霉变种RM48(Aspergillus niger v.Tiegh RM48)固体发酵后的浸提液中分离纯化了α-半乳糖苷酶.SDS-PAGE分析表明,此酶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08 kDa.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是60℃,耐热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为4.5,在pH 3.0~6.0之间保持90%以上的酶活性;在实验的金属离子范围内,所有金属离子对黑曲霉变种RM48α-半乳糖苷酶均有抑制作用,其中Cu2+和Fe2+抑制作用最为显著,Li2+、Zn2+、Mn2+、K+、Na+、Ca2+,Mg2+和Co2+对酶活性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在pH 4.0和60℃反应条件下此酶的Km为7.37mm01·L-1,Vmax为5618 IU·mg-1·min-1.成熟酶蛋白N端序列为DEKAYSPCYY,与已报道的α-半乳糖苷酶蛋白无同源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离鉴定1株嗜酸真菌,研究其所产嗜酸酶。[方法]利用寡营养嗜酸(pH 2.5)选择性培养基,从江西某铀矿浸铀体系中分离到1株异养菌,记为RBS-6,利用其菌落形态和分子指标rDNA-ITS对其进行鉴定,并分析了其胞外糖苷水解酶。[结果]该菌最适生长pH值为4.0,属嗜酸性真菌。RBS-6的rDNA-ITS序列与瓶霉属真菌 Phialophora sp. CGMCC 3329(GU 082377)同源性最高,达到98%,故RBS-6为瓶霉属真菌(Phialophora),将其暂命名为Phialophora sp. RBS-6。该菌株可产α-半乳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等6种糖苷水解酶,这些酶的最适pH值在3.0~4.0,为嗜酸酶,其中的β-葡聚糖酶最适pH值为3.5,最适温度为50℃,在50 ℃保温60min,仍有58%的酶活力,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结论]该研究鉴定了所得菌株为嗜酸瓶霉属真菌,其为极具产嗜酸酶潜力的新型菌株,该结果丰富了瓶霉属真菌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