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草地牧草在放牧绵羊体内消化吸收的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牧草量适中中在牧草丰富的草地放牧,绵羊可依其嗜好随意选择采食,其食物营养和干物质消化率均高于草地牧草的量。在这种情况下各放牧季中绵羊消化道各部位食糜中DM、GE流通量呈递减的趋势,干物质的消化主要在胃区、CP的消化则是以肠为最高,它的消化量占消化道消化总量的比率秋季是77.49%,冬季是53.15%,夏季是74.19%;小肠吸收的蛋白质量秋季是7.35g/kgW^0.75.冬季是3.91g/kgW^0.75。夏季是13.06g/kgW^0.75;消化道中消化吸收的CP量则依次是9.53g/kgW^0.75、4.78g/kgW^0.75和18.04g/kgW^0.75;而瘤胃液中氨氮的含量秋季是25.58mg/100ml,冬季是21.76mg/100ml,夏季是37.63mg/100ml。  相似文献   

2.
放牧生态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20世纪50年代以来放牧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生态位平衡关系进行了引证讨论。阐明了放牧的自然性及放牧与饲草产量和植被组成的互作关系。指出:当家畜的放牧和载畜率类似于草原生态系统进展下的模式时,草地可保持它的生产力和植被组成。  相似文献   

3.
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0,他引:25  
刘颖  王德利  王旭  巴雷  孙伟 《草业学报》2002,11(2):22-28
通过小区控制放牧实验,研究了放牧强度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种群的高度、密度和生物量随季节的变化趋势不同,草地高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降低;一定程度的放牧可增加禾草在群落中的比例,提高牧草质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群落密度有增大的趋势,植物多样性指数先增高后降低,即中度放牧下多样性指数最大,有利于多样性的维持,多样性增加又增强草地对放牧的缓冲力。植物种数与多样性指数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工草地绵羊放牧系统草畜供求关系的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牧草平均生长量及其生长模式,基础母羊载畜量相同的前提下,以年生产周期为时间单元,以产羔时间的选择为主要手段,对人工划时绵羊放牧系统进行了逐步的总体优化设计和实验监测对比。逐步优化以后的产春盖设计系统与原产冬羔的生产系统相比,草畜供求的季节匹配趋于合理,全年供求趋于;上单位的冬季补饲成本可以由4.46元下降到12.08元;草地产出利润可由745元/hm^2提高到1413元/hm^2。优化后的实验监  相似文献   

5.
草地是草地畜牧业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利用合理,管理得当,建设得好,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反之,竭泽而渔、掠夺经营,则会造成草地退化、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贻害子孙.根据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只有改变饲养方式,走放牧加舍饲型畜牧业,才能实现由传统数量型畜牧业向现代效益型、生态型畜牧业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6.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变化和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我国草地的利用现状和问题,并就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和家畜的影响进行了总结,提出适度放牧可以有效促进草地生产力的提高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在草地管理过程中,控制适宜的载畜率是当前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草甸化草原设置的控制放牧试验,测定牦牛单牧(YG)、藏羊单牧(SG)、牦牛藏羊1∶6混牧(MG1∶6)、牦牛藏羊1∶4混牧(MG1∶4)、牦牛藏羊1∶2混牧(MG1∶2)和禁牧对照(NG)下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的C,N,P含量并计算分析其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各放牧处理增加了禾本科和莎草科的N含量,降低了杂类草的C含量,此外仅YG处理增加了莎草科的P含量;各放牧处理降低了禾本科和莎草科牧草的C∶N,除YG降低了莎草科的C∶P和N∶P以外,其他放牧处理增加了C∶P和N∶P;不同放牧方式下各功能群C∶N,C∶P,N∶P与N,P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依据中度放牧干扰下植物超补偿性生长的机制和植被生长速率假说,YG促进了莎草科物种的生长,同时也表明N、P在促进植被更新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高寒草地植被生长重要的限制性元素。  相似文献   

8.
9.
依据香格里拉草地季节性放牧利用特点,从低海拔的亚高山草地到高海拔的高山草地依次划分为冬春牧场、过渡牧场和夏季牧场3个放牧功能区.以3个放牧功能区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草地植物种类、植被特征及生产力水平进行调查及监测,共记录鉴定草地植物120余份,草地常见草本植物40余份.并与20世纪80年代全国草地普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个放牧功能区的植被盖度、草层高度、地上生物量和可食牧草产量均有所下降,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大气、水源、土壤、草原、生物等保持着原生的洁净状态,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理想之地,高寒草地也是当地牧民赖以生存和世代经营的基础。结合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影响,从放牧生态系统的"结构—需求—供给"角度分析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探索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放牧强度、放牧制度、家畜采食习性等方面综述了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适宜的放牧强度可促进草地的健康发展,丰富草地的生物多样性;放牧制度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有差别,合理的放牧制度有利于维持草地生态平衡和草地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春季休牧对草原和家畜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4月上旬到6月下旬,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进行春季休牧试验,对休牧和非休牧的草原进行生产力监测.结果表明:春季休牧可以有效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经过两个月休牧后,草原植被状况明显改善;休牧期间采用低投入维持性饲养,可以显著降低饲养成本.并对休牧措施的生态效益、生产实践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综合讨论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定位站研究不同放牧率、放牧方式和放牧季节对草原植物和家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现存量随着放牧率的增加而降低,但达到峰值的日期提前了。地上生物量与放牧率无明显趋向性变化。家畜增重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下降,公顷总增重与放牧率成二次曲线关系。将放牧率对草原生产力的动态确定为可持续放牧率和改良放牧率。  相似文献   

14.
华北农牧交错带人工草地放牧系统植物补偿性生长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戎郁萍  韩建国 《草地学报》2005,13(Z1):62-66
研究华北农牧交错带不同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总净生长量及净生长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芒雀麦-杂花苜蓿草地在任何放牧强度下均表现为超补偿性生长,即净生长量增加;新麦草-杂花苜蓿和杂花苜蓿-新麦草-扁穗冰草草地在轻度放牧下,总净生长量增加,在中度和重度放牧条件下分别表现为等补偿性生长和欠补偿性生长;新麦草草地在轻牧下呈超补偿性生长,在中牧下为等补偿性生长,重牧时表现欠补偿性生长;杂花苜蓿净初级生产力变化同新麦草草地一致;无芒雀麦在所设放牧强度下均表现为超补偿性生长,表明其耐牧性极强.因此,草地放牧强度应根据其组成种群来确定,以保证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对放牧干扰的响应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以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 Roshev.)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强度放牧干扰对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状及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物种数、植物多样性和植被盖度均显著降低;放牧干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升高,土壤含水量减小,重度放牧草地土壤容重增加到1.35g/cm3,含水量仅为12.37%;放牧导致土壤有机碳格局发生改变,轻度放牧下表层(0-10cm)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但有机碳向深层土壤的转移量增加,深层土壤(10-20cm、20-30cm)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样地,且整个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对照样地提高了7.19%。土壤全氮含量(0-10cm、10-20cm)在轻度放时有所增加,中度放牧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样地,全磷含量除了在重度放牧时显著降低,在其它样地间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植物多样性、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增加及土壤有机碳格局的改变是贝加尔针茅草原对轻度放牧干扰的一种响应,而重度放牧,草地植物多样性减少、植被盖度降低、土壤物理性状发生改变、养分资源趋于匮乏,草地出现退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6.
三江源草地载畜压力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三江源地区1988~2005年草地载畜压力变化的时空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8年来该地区草地平均超载1.5倍,其中冬春草场超载2倍以上.另一方面,草地载畜压力具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以冬春场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表明三江源地区草地利用逐年向合理的方向发展.研究认为,该地区近几十年来的连续过度放牧是造成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建议该地区草地恢复和治理工作的重点应该继续放在减畜减压上,在维持三江源草地畜牧业适度规模的同时,根据该区在国家主体功能区中的功能定位,促进其他重要生态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贾涛涛  廖李容  王杰  刘国彬  张超 《草地学报》2022,30(10):2772-2781
为明确放牧对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影响,本文对39篇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探讨了放牧对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其放牧效应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放牧对黄土高原草地植物多样性、土壤细菌丰度和放线菌丰度以及土壤微生物总丰度没有显著影响,但却显著降低了草地的生产力和土壤碳氮磷养分,明显增加了土壤容重、pH值和土壤真菌相对丰度;草地生态系统对放牧的响应受放牧强度和年平均降水量的影响,中度放牧有利于维持植物地下部分的生长,轻度放牧有利于维持土壤水分和养分;在年平均降雨量较低(<300 mm)的干旱地区,植物可能具有更好抵抗放牧干扰的能力,放牧对土壤养分的扰动不严重,在年平均降雨量较高(>400 mm)的湿润地区,放牧更容易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放牧梯度试验,研究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5种优势植物在个体、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的影响,探讨大针茅(Stip grandis)对放牧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个体水平,中轻度放牧对以大针茅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为代表的丛生禾草株高影响较小,对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黄囊苔草(Carex korshinskyi)和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noi)为代表的根茎型禾草株高影响较大,植物株高的降低与个体地上生物量减少呈显著正相关。种群水平,大针茅种群生物量对放牧的响应迟缓,羊草、米氏冰草、糙隐子草和黄囊苔草种群生物量的减少与多度减少呈显著正相关。群落水平,大针茅的耐牧性使其成为资源重配的获益者,轻中度放牧干扰下,其地上生物量的补偿生长缓冲了放牧对群落的影响,对维持群落生产力与功能稳定性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放牧、长期围封对祁连山高寒草甸优势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野外采样、室内测定和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放牧和长期围封高寒草甸4个优势种牧草[(嵩草(Kobresia humilis)、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 L)、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和锦鸡儿(Caragana sinica Rehder)]营养品质年际和月际变化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与长期围封相比,放牧显著增加了嵩草、珠芽蓼和锦鸡儿粗蛋白(CP)和消化率(DMD),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P<0.05);放牧和长期围封对4个优势种牧草CP、DMD和NDF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和月际变化规律,即多雨年份CP和DMD显著高于干旱年份(P<0.05);返青季6月份CP和DMD显著高于枯黄季9月份,NDF则与之相反;放牧和年份、月份互作对4个优势种营养品质影响各有不同。本研究能为草原长期围封和解封提供理论参考,对草原管理和利用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放牧强度和时期对内蒙古草原土壤压实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28  
贾树海  李绍良 《草地学报》1999,7(3):217-222
在不同牧压下,测定土壤容重,硬度,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等与土壤压实作用的有关物理指标。结果表明,供试放牧强度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仅局限于0-10cm,其中以0-5cm最显著。0-10cm土壤容重的为y=1.236+0.595x-7.764*10^-3x^2,R=0.978。相同放牧强度不同放牧时期对土壤容重的表现丰夏季放牧对于土壤的压实作用最轻,秋季最重,春季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