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撒坝猪的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酯酶(Es)、淀粉酶(Am)和碱性磷酸酶(Akp)等5个血清蛋白(或酶)座位的多性进行了检测,采用多座位广义线性模型(GLM)对血清蛋白多态性与生长速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5个清蛋白(或酶)多态座位的基因频率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a、Es、Am和Akp4个认位对部分阶段日增重的基因  相似文献   

2.
鸭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致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B8株抗DHBsAg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首次建立了检测血清中DHBsAg的单抗夹心ELISA,对纯化DHBsAg的最小检出量为10ng/ml,对雏鸭肝炎病毒、鸭瘟病毒等9种禽类常见的病毒病抗原及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均不发生反应,且能被多克隆的兔抗DHBsIgG及5B8株单抗本身所阻断。应用本试验方法调查江苏省部分地区麻鸭DHBV的感染率分别为:高邮24.5%、常  相似文献   

3.
云南牛羊同盘类吸虫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云南省各地州市的牛羊和部分马,亚洲象(Elephasmaximus)猕猴(Macacamulatta)等5种动物所寄生的同盘类吸虫(Amhistamatoaxstrematodes)进行分类鉴定,共有56种,隶于5科,11属,牛羊有3科11属51种同秀吸虫,马、亚洲象,猕猴有3科4属5种同盘吸虫,其中异叶巨盘吸虫(Gigantocotyleanisocotyle)为国内新记录,直肠锡叶吸虫(Ce  相似文献   

4.
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13 株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的单克隆抗体( McAb) ,经过检测其中有9 株McAbs 为IgG 类, 4 株为Ig M , 这些McAbs 与新城疫病毒(NDV)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和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均无交叉反应, 病毒中和试验表明, 有5株McAbs 具有中和活性,Western - blotting 试验表明, 这5 株有中和活性的McAbs 识别的抗原位点在VP2 。传染性法氏囊病最早于1957 年发现于美国东部特拉华州的甘博罗(Gu m boro) 地区,1962 年由Cosgrove 首次报道, 此后该病相继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本试验对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获得的13 株单克隆抗体进行了生物学特性鉴定, 以期应用于对IBD 的研究, 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化学发光法测定饲料中的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方法原理样品经灰化除去有机物,水浴加热溶解,加入还原剂草酸溶液,将砷(As5+)还原为砷(As3+),并加入掩蔽剂三乙醇胺消除Mn2+对测砷的干扰。砷(As3+)与碘(I5+)在酸性条件下(pH=3)反应生成单质碘。利用单质碘与碱性鲁米诺混合时,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55 ̄1980年间几次绵羊肺腺瘤病(sheep pulmonary adenomatosis,SPA)调查中的部分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在31例SPA肺病变中,发现有5例并发绵羊进行性肺炎或梅迪(maedi)病变;在所检查的12例纵膈淋巴结中只有1例有转移的腺瘤病灶,转移率为8.3%。6例的超微结构表明腺瘤细胞起源于Ⅱ型肺细胞,其中2例的瘤细胞有病毒从细胞表面出芽,病毒体形态上类似于逆转  相似文献   

7.
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13株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其中有9株McAbs为IgG类,4株为IgM类,这些McAbs与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均无交驻反应病毒中和试验表明,有5株McAbs具有中和活性,Western-biotting试验表明,这5株有中和性的McAbs识别的抗原位在VP2上。  相似文献   

8.
以2、4、16、32倍稀释猪血清sCD2或5、10、100、500倍稀释猪PBMCsCD2,分别替代最优水平组合中的sCD2,进行淋转抑制试验。试验结果提示,2、4倍稀释猪血清sCD2或5、10倍稀释猪PBMCsCD2,分别对猪血清sCD2配体或SRBCsCD2配体促淋转及协同PHA-P促淋转效应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掏作用(P〈0.05或P〈0.01)。在SRBC培养上清液和猪血清中可能存在一定量的s  相似文献   

9.
参照澳大利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 B D V)00273 毒株基因组序列设计的 1 对引物,位于 V P2 高可变区两端,通过 R T P C R,扩增了 5 个 I B D V 山东分离株 V P2 基因的 607~1 080 位核苷酸片段(aa203~306)。 P C R 产物经纯化后,分别用 Dra Ⅰ、 Sac Ⅰ、 Ssp Ⅰ、 Pst Ⅰ和 Sau3 A I共 5 种限制性内切酶( R E)进行消化处理,结果 5 个分离株均为 Dra Ⅰ(- )、 Sac Ⅰ(- )和 Sau 3 A I(+ ), L C2 和 T A 株为 Ssp Ⅰ(+ ), L C1 和 J N 株为 Ssp Ⅰ(- ), L C1 和 L C2 株为 Pst Ⅰ(+ ), J N、 L L 和 T A 株为 Pst Ⅰ(- );5 个分离株的酶切图谱与美国变异株迥异,而 T A 株与日本超强毒株 9011 相类似。5 个分离株与现用疫苗株对比,至少在 V P2 可变区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 I B D V 接种免疫鸡群仍然暴发 I B D 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5B8株抗DHBsAg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首次建立了检测血清中DHBsAg的单抗夹心ELISA.对纯化DHBsAg的最小检出量为10ng/ml.对雏鸭肝炎病毒、鸭瘟病毒等9种禽类常见的病毒病抗原及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均不发生反应,且能被多克隆的兔抗DHBsIgG及5B8株单抗本身所阻断。应用本试验方法调查江苏省部分地区麻鸭DHBV的感染率分别为:高邮24.5%、常州21.7%、仪征40.3%、启东50.0%。1日龄雏鸭静脉接种DHBV后,经本法检测,结果DHBsAg阳性率从40%上升到79%,6个月后又下降至69%。  相似文献   

11.
禽霍乱基因缺陷菌株双型联合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株(血清型为5∶A)用化学诱变剂亚硝基胍(NTG)处理,从3000多个克隆中筛选出9株链霉素依赖性基因缺陷型菌株(Cstd株),经20代连续回复突变测定,除1株外,其余8株表型稳定。将8株Cstd株用小鼠做毒力比较试验,其中5株加注链霉素表现毒力,不加注链霉素则不表现毒力;用小鼠做免疫力测定,其中Cstd-1和Cstd-7能保护10个最小致死量(MLD)同型强毒菌的攻击。将Cstd-1株与另一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1059株(血清型为8∶A)的链霉素依赖型菌株Pstd-6混合,用小鼠做双型联合免疫试验,结果小鼠能抵抗C48-1和P1059两株强毒菌混合培养物10个MLD的攻击,保护率达100%。  相似文献   

12.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abacteria)是克雷伯氏菌属中最重要的一个致病菌,常存在于人和动物的周围环境中。不是原发性致病菌,属条件性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其他诱因影响时,该菌易引起疾病,如室内氨浓度超标时可诱发疾病。大鼠由该菌诱发的疾...  相似文献   

13.
禽流感病毒分离株A/Chicken/Xinjiang/1/96(H14N5)NP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RTPCR扩增的禽流感病毒A/Chicken/Xinjiang/1/96(H14N5)分离株核蛋白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基因包含了全部核蛋白阅读框架,编码区为1494个核苷酸。比较性研究表明,该毒株与A/Malard/Astrakhan(Gurjev)/263/82(H14N5)有很高的同源性,而与人流感病毒株有较大,显示出明显的禽流感病毒特征。  相似文献   

14.
对RT-PCR扩增的禽流感病毒A/Chicken/Xinjiang/1/96(H14N5)分离株核蛋白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基因包含了全部核蛋白阅读框架,编码区为1494个核革酸,比较性研究表明,该毒株与A/Mallard/Astraknah(Gurjev)/263/82(H14N5)有很高的同源性,而与人流感病毒株有较大,显示出明显的禽流感病毒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萝北县鸡寄生蠕虫区系进行了调查,剖检15只本地品种鸡,在每只鸡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蠕虫寄生,虫体的感染率达100%,共检获虫体5咱,其中绦虫2种,棘沟赖利绦虫(Raillietinaecchinobothride)和四角赖利绦虫(Raillietinaetetragona);线虫3种;鸡蛔虫(Ascaridiagalli)斧沟华首线虫(Acuaria Hamulos)和鸡刺线虫(Heterakis  相似文献   

16.
将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株(血清型为5∶A)用化学诱变剂亚硝基胍(NTG)处理,从3000多个克隆中筛选出9株链霉素依赖性基因缺陷型菌株(Cstd株),经20代连续回复突变测定,除1株外,其余8株表型稳定。将8株Cstd株用小鼠做毒力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7.
陕西延安蒙古牛群体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15头(10♂5♀)蒙古牛的核型,C带、G带和Ag-NORs.结果发现,蒙古牛的核型,C带和G带与普通牛(Bostaurus)相同,其公平核型为60,xy母牛为60,xx.y染色体为一小的中着丝粒染色体,认为蒙古牛为普通牛型黄牛.观察统计了596个细胞的Ag-NORs数目,每细胞平均Ag—NORs数为5.818±0.513,变化范围为3~10个.  相似文献   

18.
120 羽30~59 日龄 A A 鸡,随机分未免疫感染组( A 组)、免疫感染组( B组)和未免疫未感染组( C组),每组40 羽,研究了感染 I B D V 后血浆花生四烯酸代谢物、肿瘤坏死因子α(tum or necrosis factorα, T N Fα)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 O)自由基水平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攻毒后的3~4 d, A 组血浆前列腺素 E2 (prostaglandin E2, P G E2)上升或明显上升,高于或明显高于 B 和 C 组, B组虽也见上升但多数与 C组无明显差异,5 d 后3 组均下降,同期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血栓素 B2(throm boxane B2, T X B2 )除在攻毒后第3 d C组明显高于 A 组和 B组以及攻毒前水平外,其他时间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A 组和 B组的6酮前列腺素 F1α (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 P G F1α)在攻毒后头5 d 内升高,但组间无差异。攻毒后第1 d, A 组血浆 T N Fα即表现较大的变化,至第3 d, A 组和 B组 T N Fα显著高于 C组,血浆 N O 则表现为在攻毒后第3 d, A 组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9.
通过静脉注射的方法研究了大肠杆菌仙毒素对山羊红细胞膜损伤的膜泵分子活性的变化及654-2(山莨菪碱)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ET处理组在1h,3h红细胞膜Na^+-K^+ATPase(腺苷三磷酸酶,简称ATP酶),Ca^2+,Mg^2+-ATPase活性均高于对照组,5h有下降趋势并一直持续到9h。  相似文献   

20.
从5 头产后13 ~25 天的正常奶牛子宫内采集并分离到纯种菌20 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5 株,革兰氏阴性菌5 株。对15 株革兰氏阳性菌进行了简易分属鉴定,其属别为:微球菌属( Micrococcus)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气球菌属( Aercoccus) 、片球菌属( Pediococous) 及芽孢杆菌属( Baciccus) 。5 株革兰氏阴性菌属于大肠菌群的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