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茶园密植免耕速成丰产栽培技术,可以充分发挥茶树群体优势,改善茶树生态环境,提高营养利用,在短期内取得投产早、产量高、收入多、经济效益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茶园密植免耕速成丰产栽培技术,可以充分发挥茶树群体优势,改善茶树生态环境,提高营养利用,在短期内取得投产早、产量高、收入多、经济效益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密植速成茶园是茶树栽培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在常规茶园的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改单条种植为双条或多条种植,同时降低茶树高度,由原来的80~100厘米降低到60厘米左右,从而达到早投产。一般常规茶园播种后,需要培育5~6年后才能正式投产,而密植茶园可收到“一年种,二年采,三年亩产超百斤,四年五年创高产”的好效果,并且茶树封行正式投产后,可实行免耕,省工省成本,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宋建松 《贵州茶叶》2007,35(3):37-38
密植免耕茶园具有成园快、投产早、质量好、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在栽培实践中显示出来生产前期与种植密度成正相关,但6—7年后则出现种植密度越大增产幅度反而减少,这说明茶树个体与群体之间生长发生矛盾。所以,在贵州省茶科所专家的指导下,我站于1988年冬在新蒲建园,通过20年的种植,采取有效的茶园农艺管理措施,解决了茶树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速成高产又能稳产的目的。现将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茶树种植方式主要是单,双行条植,每亩约2500~5000株。这种茶园成园慢,一般五,六年后才能投产,十几年以后才能高产。新近有人推广密植免耕的茶园,采用宽幅多条密植方式,一般行距4.5尺3行,5尺4行,6尺5行,密度每亩达20,000株以上。这种茶园在深耕,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只要管理跟上,二、三年茶园就会郁闭,从而做到一年种、二年采,三年亩产超双百,达到速成丰产的目的。但根据浙江漕桥茶场试验,一、二  相似文献   

6.
目前,密植免耕茶园群众追施化肥(多指尿素)大多改开沟施肥为撒施。化肥撒施即在晴天或阴天无露水、雨水的时候,将肥料均匀撒入茶蓬内,然后摇动茶树,使其落下。化肥撒施是与密植免耕茶园相适应的配套措施之一,茶园郁蔽免耕之后,必然要带来化肥的撒施,化肥撒施一般队为肥分损失大,效果可能不好,但究竟撒施如何?现将我所三年来的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科学种茶提高单产茶树适当密植是我省茶叶生产的技术改革,是我国茶叶生产者多年的实践和科学种茶的经验。它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合理肥培和综合技术管理。使茶树快速成园。我省湛江地区到82年底己有亩植4,000株以上的密植茶园一万多亩,其中五年以上亩产超  相似文献   

8.
茶园生态是茶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分,是研究茶树群体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既包括茶树生态,也包括土壤生态。良好的茶园生态系统,应该具备和谐的结构和高效而经济的物质、能量的传输和转换,既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弹性波动,又可以发挥最佳的生产效率,为人类提供高产、稳产,优质的茶叶产品。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茶树新的栽培技术,一九七三至一九七四年,杭州地区茶叶工作者在余杭县漕侨、双汗两个大队进行茶树密植栽培试验,两年试验结果,获得了“一年种、二年采、三年亩产干茶超两百斤”的良好效果。到一九八二年春为止,全地区密植速成茶园已发展到四万亩左右,其中已投产的近万亩。为了摸清密植速成茶园的栽培技术和经济效益,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对茶树密植免耕,茶业科学工作者,展开热烈争论,谁是谁非,无从定论。有的大力赞成密植免耕;有的写文章正面反对;亦有面上好象赞成,但是骨里是反对,大有难言之隐。写文章争论多,讲大道理也多,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搞试验研究的实践并不多。总之,密植快速成园,二、三年后大量丰产,符合扩大经济收益的原则,是大家一致的观点,三、五年后,逐暂减产是研究试验的结论,这是符合茶树生长发育的规律,也是多数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方和汝  方勇 《茶业通报》1998,20(2):12-13
复合茶园一般是在茶园内问植经济树木。如海南茶区胶茶间作,本省茶区林茶间作等。但以乌桕与茶,山苍树与茶的立体复合种植效益较为显著。祁门是优质茶产地,有着多种种植方式,密植和常规茶园以套种乌桕或山苍树为代表的立体复合茶园占有一定的面积,这些复合茶园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稳定群体结构,调节小气候、促进茶树有机物的转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显著的效应。复合茶园能改善茶树生态环境茶树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温度、水份和光照。复合茶园能够创造利于荣树生长的多项有利条件。如夏秋季能减少光照强…  相似文献   

12.
冯禹潮 《茶业通报》1993,15(4):18-20
修剪是以不同程度外力刺激于茶树,调节与控制茶树分枝习性,增加分枝层次,促进枝壮叶茂,培养采摘面宽阔平整,以达到培育优质高产茶园,延长稳产高产年限的重要技术。本文介绍一片鸠坑群体种于1956年春种子直播条栽茶园,从播种到1990年,已有35年树龄。该园共有161亩,规划成六个地块,属低丘山地,土层较深,为酸性黄泥土,适种茶树。  相似文献   

13.
茶树红锈藻病是致使茶树未老先衰的一种枝干病害,能导致茶树大量落叶、枯枝,造成减产,严重的甚至成片桔死。据调查,全区发病茶园达23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74.2%,发病率一般在80%以上,据桃江县7个区调查,茶园面积5万多亩,发病率100%,该县大力港乡黄龙咀村古家湾茶场,茶园面积130亩,原来是该县的先进高产单位,1975年亩产干茶达200斤以上,1980年后,主要因采摘不合理,培管不善,病害加重,致使产量逐年下降,到1982年亩产干茶只有50斤,比1975年每亩减少150斤,而且树势衰老,叶片稀疏,  相似文献   

14.
云南大叶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茶树品种之一。五十年代我市南桐就少量引种成功,此后北碚、巴县、綦江、长寿等区县也先后进行栽培。现云南群体已占全市茶园9万余亩的50%以上,出现了亩产400—800斤以上的高产典型。但多数茶区投产慢,单产低,因此,研究云南大叶茶在重庆地区获得高产稳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明平生 《茶业通报》2004,26(4):163-164
本文从我国80%以上是群体种茶园的实际出发,根据我国红、绿茶加工对鲜叶原料芽叶所占比例的要求,设定不同的芽叶标准实行机采。通过对机采鲜叶产量、品质、价格、茶园经济效益和茶树生育的分析,提出以产量与价格之积作为群体种茶园机械采摘最适期。  相似文献   

16.
茶树密植虽可速成高产,但密植多年后能否持续高稳产仍不清楚。本所于1964年开始比较、试验和研究。但因种种原因,试验中断,直到1973年才恢复试验。至今已作了16年,其中正规记录有七年(1973—1979)。  相似文献   

17.
汪祖圭 《茶业通报》2000,22(3):25-25
近两年来 ,县委、县政府狠抓高效茶园建设 ,大力开发名优茶促进了我县茶叶经济的发展 ,加快了茶业产业化的进程。为使我县高效茶园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特对我县今后实施高效茶园建设提出几点建议。1 高效茶园建设要从发展良种新茶园抓起。 茶树良种是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我县茶树品种资源丰富 ,祁门种和杨树林种分别为国家级和安徽省级地方群体品种 ,另外还有祁门茶叶研究所选育的安徽一号、安徽三号、安徽七号及祁门县农业局选育的杨树林 783 ,这些都是经过国家认定或审定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 (尤其是杨树林 783和安徽七号 ,…  相似文献   

18.
群体茶树品种在我国茶叶生产上所占栽培面积最大,我省95%以上茶园所栽培的都是良莠不齐、优劣混杂的群体茶树品种,而且这些群体品种茶树大部分均巳树势衰老,特别是我省生产的一些名茶优质茶,由于树势衰老,茶树生活力下降,产量和质量均难提高,使市场上产生名优茶紧缺的供求矛盾,急需从当地群体茶树适制名茶类型中选育适制名茶优质茶的茶树品种,对老茶园提纯复壮和换种,以提高名茶优质茶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  相似文献   

19.
“九五”安徽茶园土壤肥料工作的构思廖万有,罗影霞(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245600)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肥料是补充和调节土壤中营养元素,满足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的保证。因此,茶园土壤肥料工作是茶叶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0.
使用采茶剪或机械采摘的茶园,都以茶树高70cm,弧状树形,茶行宽30cm,为理想茶园。树高90cm的高型茶园或采摘面枝条细小、芽瘦弱的茶园,鲜叶收获量少,采摘作业不能顺利进行,必须更新采摘面。此外从安全作业与节省能源角度来看更新采摘面也十分重要。与其他多年生植物相比,茶树经得起刈剪、萌芽力强,适当更新采摘面不难维持四十年以上的高产。采摘面的更新与肥培管理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