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枯萎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番茄枯萎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病害发生尤为严重,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与品质。文章对番茄枯萎病的生物学特性、侵染和传播途径、生理小种分化、枯萎病鉴定方法和技术、抗性遗传机制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而为番茄抗枯萎病育种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试验测定了不同浓度棉花植株水浸提取液下棉花幼苗的根系活力和SOD、POD、CAT生理活性指标,以及棉花枯、黄萎病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幼苗在提取液的作用下,随提取液浓度的增加根系活力先升后降;SOD活性、CAT活性和POD活性曲线整体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黄萎病菌丝生长呈先降后升趋势,枯萎病菌丝生长呈上升趋势。分析认为在棉花水提取液作用下,棉花幼苗根系正常生长和吸收受到阻碍,使得幼苗植株的SOD、CAT和POD活性发生改变,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棉花有自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5个含有不同单显性抗番茄晚疫病基因的番茄材料Ts19、Ts33、W.Va700、L3708和LA1033为鉴别寄主,对成都市4个番茄主栽区采集分离的18个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鉴定出6个小种,即生理小种T1、T1,2、T1,3、T1,4、T1,3,4和T1,2,3,4,其中T1小种6个菌株,占测试量的33.3%为优势小种,同时测出1个使所有鉴别寄主都感病的T1,2,3,4小种。表明成都番茄晚疫病菌组成比较复杂。试验还测试了6个番茄品种的抗性,结果为都不抗番茄晚疫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多年种植的大田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拮抗番茄枯萎病菌的细菌S-13,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测定其定殖能力和防治效果.[方法]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菌株种属,利用该菌株的耐受300μg/mL抗利福平的突变菌株,采用盆栽试验和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方法,分别测定拮抗菌S-13突变菌株对番茄枯萎病的盆栽防治效果、定殖能力以及对其根际土壤菌群的影响.[结果]S-13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GU323369.1)的近似种.盆栽试验表明:灌根组和喷施组在45 d内对番茄枯萎病的发生均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效达100;和93;.拮抗菌接种后7、25和45 d的分离培养表明:拮抗菌S-13能够在番茄根际土壤、根、茎、叶中定殖,土壤和根中的定殖数量较高,到第45 d达1.6×105 cfu/g根际土壤和6.6×104 cfu/g鲜根重,但在茎和叶中的定殖并不稳定,到45 d时只在灌根组的叶中检测到有生长为4×102 cfu/g鲜叶重.同时DGGE分析表明S-13在分离土壤是优势菌之一,在接种的第25 d土壤中细菌多样性降低,但在45 d检测时对土壤中细菌的影响逐渐减小,逐步形成一个具有拮抗细菌存在的、稳定的细菌群落结构.[结论]番茄枯萎病菌拮抗菌S-13能够在番茄根际土壤、根、茎、叶中定殖,土壤和根中的定殖数量较高,能够抑制番茄枯萎病的发生及扩散,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为进一步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番茄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采取人工接菌水泥槽病床的方法,研究抗源57-681的抗性特异性。结果表明,抗源57-681经过多年诱导抗性筛选,抗性一直保持稳定、持久。且抑菌谱宽,适应区域广,遗传效应高,具有广泛转育利用价值。全国利用57-681作抗枯萎病抗源,选育出一批抗病品种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棉枯萎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山西省甘蓝黄叶病发生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山西省寿阳县甘蓝黄叶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从采集的12份罹病植株根、茎部共分离到28个菌株,经形态学鉴定,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木贼镰刀菌(F.equiseti)与砖红镰刀菌(F.lateritium),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与木贼镰刀菌为山西省甘蓝黄叶病的病原菌,木贼镰刀菌致病性较尖孢镰刀菌弱。此外,木贼镰刀菌作为甘蓝黄叶病病原为首次报道。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控制该病害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鉴定芦笋枯萎病致病菌并确定其分类地位,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区(rDNA ITS)序列比对方法,对该病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比较其与近缘真菌rDNA ITS序列的差异,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芦笋枯萎病的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天门冬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asparagi。芦笋枯萎病菌F.oxysporumf.sp.asparagi及其同属近缘种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和变红镰刀菌F.incarnatum的rDNA ITS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其序列在76~80、104~115、129~138、151~158、175~178、382~402、438~445和473~479bp等rDNA ITS区段上存在差异性碱基。芦笋枯萎病菌及其近缘真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6属真菌大致聚为2个组群2个亚群,芦笋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asparagi与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和变红镰刀菌F.incarnatum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在广西个别香蕉产区发现的香蕉枯萎病病原种类,为防控该病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不同香蕉产区采集香蕉枯萎病病株样本,分离纯化获得6株菌株,以香蕉枯萎病1号和4号生理小种为阳性对照,采用特异PCR的方法,对分离到的6株菌株进行分子检测,并用盆栽香蕉和西贡蕉小苗接种进行菌株致病性鉴定.[结果]经ST1/ST2特异引物扩增,1号菌株与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扩增到约200 bp片段;2~6号菌株和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扩增到约250 bp片段.与标样对比结果表明,1号菌株为香蕉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2~6号菌株为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盆栽接种致病性鉴定结果与分子检测结果相同.[结论]广西个别蕉区已遭受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侵染,各级部门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四川棉花区试品种枯、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棉花区试品种对棉枯、黄萎病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品种的抗病性在逐年提高。2001~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的66个新品种中,抗病性指标达到四川省品种审定标准(抗枯、耐黄)的有38个,占总参试品种的57.6%。其中,抗枯、抗黄的双抗品种有川99-1890,02-9,02-140,00-160,川99-1892,01-243,2K-Y2和SG-39共8个。通过鉴定,推荐的4个抗病品种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室内盆栽接菌和田间人工病圃2种方式开展不同亚麻品种对枯萎病抗病性试验,以科学快速地评价亚麻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接菌和人工病圃2种方式进行亚麻品种对枯萎病的抗病性试验.[结果]SU,TX-3、MARYLIN、法C等4个品种的P值均在60;以上,达中度抗病;TX -13、TX-14、法A、FANY等4个品种的P值在30;-60;,为中度感病.亚麻品种对枯萎病的抗病性在室内盆栽接菌试验与田间人工病圃试验中的表现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室内接菌抗病性试验与田间病圃抗性试验相比具有试验时间短、受环境因素制约较小等优点,可以作为品种资源抗性的初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5份香蕉种质对不同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为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材料快速筛选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苗期和田间抗性评价方法,分别测试两份粉蕉品种(粉杂1号和海南KKF)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3份香焦品种(海南KK1、海南KK2和新北蕉)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结果】两份粉蕉品种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均表现为高抗,抗性较广西当家品种金粉1号(中抗)好;3份香蕉品种中,海南KK2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海南KK1和新北蕉表现为抗,3份香蕉品种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均优于广西当家品种威廉斯B6(感)。【结论】测试的5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抗性,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8种根部淋施杀菌剂对节瓜枯萎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第3次施药后10 d,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 000倍、62.5 g/L精甲.咯菌腈种衣剂1 500倍和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对节瓜枯萎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6.0%、50.5%、18.3%和8.2%,而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 700倍、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20%噻菌铜悬浮剂800倍和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1 500倍对节瓜枯萎病没有表现出防效。因此,对节瓜枯萎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其次为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13.
节瓜抗枯萎病变异体离体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镰刀菌酸(FA)为胁迫剂,以节瓜不定芽为筛选材料,进行节瓜抗枯萎病变异体离体筛选技术的研究,初步试验结果表明FA胁迫的适宜浓度为75~100 mg/L。经过筛选的细胞系对FA的抗性较未经筛选的细胞系明显增强。初步建立了节瓜抗性变异体离体筛选体系,获得了抗FA变异体再生植株的自交种子。  相似文献   

14.
植物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Schl.)寄生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使用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无害的生防菌剂替代化学农药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方向。在此,介绍了各类生防因子在枯萎病防治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及影响防治效果的因素,同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广西香蕉种植区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分布范围,为发展其抗病育种技术及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打下基础.[方法]从广西香蕉主产区采集38份具典型香蕉枯萎病发病症状的病害样本,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特异引物PCR扩增结果确定香蕉枯萎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结果]从38份病害样本中分离出35株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经鉴定,有34株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oxysporum f.sp.cubense),病菌检出率为89.47%,其中,9株为1号生理小种,25株为4号生理小种,检出率分别为26.47%和73.53%;4号生理小种均为热带4号生理小种.1号生理小种在广西香蕉种植区均有分布,4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于广西中东部和南部的香蕉种植区.[结论]热带4号生理小种为广西香蕉枯萎病菌的优势种群,在抗病育种中应以热带4号生理小种为靶标菌,且优先选择广西西部和北部的香蕉适生区作为新的香蕉种植地.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及交配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套Ht单基因鉴别品种,对2007-2009年采自云南省13个地区的81份玉米大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菌株交配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和交配型组成复杂,81个菌株可分为0、1、2、3、12、23、2N、3N、12N、23N和123N等11个小种类型,其中能克服鉴别...  相似文献   

17.
番茄砧木品种材料抗青枯病接种鉴定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浸根法、浸土法两种接种方式对6个番茄砧木品种材料进行苗期人工接种番茄青枯病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浸根法接种番茄青枯病菌,番茄砧木发病明显,差异显著,更适合作为番茄青枯病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浸根法接种测定结果显示,6个番茄砧木品种材料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发病,病株率为42.86%~90.48%,对青枯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柳砧二号表现中度感病,其余5个品种表现高度感病;用柳砧二号嫁接番茄栽培示范结果显示,连作地番茄嫁接栽培较自根栽培每公顷增产85.5%,表明利用抗病砧木嫁接栽培番茄防治青枯病是番茄生产上抗病栽培的有效途经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海岛棉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并对与枯萎病抗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初步筛选.[方法]以高产、优质、高感枯萎病的海岛棉品种新海21号为母本、高抗枯萎病的海岛棉品系HK237为父本,构建了P_1、P_2、F_1、F_2、F_(2:3)家系、BC_1六个世代群体.在苗期于温室中用人工接菌法对各个世代群体的枯萎病抗性鉴定.[结果]采用BSA法对2 000对SSR引物进行筛选,共获得5对在亲本及抗、感DNA池表现多态性的引物.根据多态性标记对F_2群体基因型鉴定结果结合抗病性表现,利用Mapmaker/Exp(Version3.0b)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标记NAU3240与海岛棉枯萎病抗性位点之间紧密连锁.[结论]海岛棉HK237对枯萎病的抗性遗传受显性单基因控制,表现为质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香蕉枯萎病菌对香蕉苗期生长的影响,袁模拟3种病菌侵染途径(带菌土壤、带菌香蕉苗、带菌土壤与带菌香蕉苗),及中低高3种带菌浓度(10、10³、106 CFU/mL)监测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 4)对香蕉苗期茎围、株高、叶片长宽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第64 d,所有处理香蕉苗的茎围、株高、叶片长宽增长均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在一定范围内,接菌浓度越大,香蕉苗的茎围、株高、叶片长宽生长就越慢,甚至停止生长;接菌浓度低至10 CFU/mL(带菌香蕉苗)依然能使蕉苗发生香蕉枯萎病;90%香蕉苗被香蕉枯萎病菌侵染后叶片出现畸形。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vasinfectum)侵染后棉苗体内棉酚和单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抗病品种棉苗中棉酚和单宁含量高于感病品种,根茎中含量高于叶片;②氟乐灵播前土壤处理(2μgg-1土)的棉苗,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的棉酚含量略高于未处理组,但单宁含量无明显差异;③枯萎病菌侵染后的棉苗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棉酚和单宁含量均有明显上升,抗病品种的棉酚量增加早、增幅大,而感病品种棉酚量仅在后期略有增加.但抗病与感病品种在单宁含量增加上无显著差异;④经氟乐灵处理后受枯萎病菌侵染的棉苗棉酚含量显著高于未经处理的发病棉苗,但单宁含量与未处理组无差异.由此认为,棉酚可能与棉花对枯萎病的抗病性有关,而单宁则与抗病性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