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小麦吸浆虫(俗称小红虫、麦蛆等)是小麦的重要害虫。小麦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山东发生的是麦红吸浆虫。幼虫为害小麦的花器和麦粒,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灌浆的麦粒汁液,轻的造成瘪粒.影响千粒重,重的造成空壳.或使麦粒在麦穗上霉烂。小麦吸浆虫的危害,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50%,甚至80%~90%,大发生年份可造成全田毁灭,颗粒无收。山东省1990年发现并扩大危害,我县2002年大发生,后经大力防治已基本控制为害,但今年又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小麦吸浆虫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是《农业发展纲要》限期消灭危害的十一大病虫害之一,主要危害小麦。吸浆虫初孵化的幼虫从小麦颖壳边缘合缝处进入小麦壳内,在麦粒表面上吸食麦浆,受害的麦粒皱秕,其危害一般减产20%,大发生年份可达55%。为了开展防治、控制其危害,首先要掌握吸浆虫的发生危害特点。  相似文献   

3.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它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40%~80%,甚至绝收。本文介绍了该害虫的发生规律以及对其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俗称小红虫、喝浆虫、黄疸虫、麦蛆等。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幼虫金黄色,体长2.5毫米,成虫体长2毫米。小麦抽穗期,成虫在麦穗的颖壳内产卵,随着小麦的灌浆,幼虫吸食籽粒内的浆液,造成麦粒空秕。一般被害麦田减产30%~40%.重者70%~8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5.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分为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在漯河市郾城区发生的主要是麦红吸浆虫,它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  相似文献   

6.
小麦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或为害花器,造成秕粒、空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旦大面积发生,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掌握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做好综合防治.对确保小麦丰产稳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小麦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或为害花器,造成秕粒、空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旦大面积发生,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掌握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做好综合防治,对确保,J、麦丰产稳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具有毁灭性的害虫,以幼虫吸食麦粒浆液,造成瘪粒或空壳,从而使小麦减产甚至绝收。根据其发生规律,掌握有效时机进行防治及控制,可降低其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吸浆虫是为害小麦的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吸食麦粒的浆液,造成秕粒、空壳而导致小麦减产,受害严重时几乎毁产。近几年来,由于耕作制度、栽培方式以及小麦品种的变化,小麦吸浆虫明显回升,新的发生区不断出现,发生面积不断扩大,虫口密度急剧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障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一、危害情况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的害虫,以幼虫危害花器和吸食麦粒的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轻则减产1—2成,重则8—9成。在大名县近几年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严重者亩收小麦仅15公斤。  相似文献   

11.
小麦吸浆虫,又名麦蛆.以幼虫为害花器和吸食麦粒的浆液,对小麦的产量具有毁灭性.一般可造成10%~30%的减产,严重的达70%以上甚至绝收.随着小麦产量、品质的不断提高,水肥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农机免耕作业,跨区作业的发展,在魏县近几年发生范围不断扩大,个别漏治地块发生程度明显加重,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小麦吸浆虫是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属暴发性害虫,其种类主要有麦红吸浆虫(Sil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和麦黄吸浆([Contarinia tritici(Kinby)]虫2种。当地发生的为麦红吸浆虫。它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灌浆的麦粒汁液。危害轻的造成秕粒而减产,危害重的会造成麦粒空壳,甚至霉烂。2005,年郾城全区发生面积1.35万hm^,防治面积1.12万hm^2,挽回粮食损失3276t。  相似文献   

13.
胡贵民 《河南农业》2008,(19):22-22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它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减产10%~20名,严重地块减产40%-80%,甚至绝收。该虫上世纪50年代曾在舞阳县大发生,后因大面积推广“六六六”处理土壤而得到有效控制。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回升趋势,并数次暴发成灾,对舞阳县夏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4.
小麦吸浆虫分为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该虫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或为害花器,造成秕粒、空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旦大面积发生,轻则减产30%~40%,重则达70%~80%以上,掌握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做好综合防治,对确保小麦丰产稳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小麦吸浆虫主要危害小麦,以幼虫危害麦粒,造成瘪粒而减产。八十年代末期以来,虫口密度在我地持续回升,危害猖厥,已成为小麦生产中后期的主  相似文献   

16.
一、发生危害 小麦吸浆虫在华北主要是红吸浆虫,是为害小麦的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为害花器和吸食麦粒的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受害严重时几乎毁产。近几年来,由于耕作制度、栽培方式以及小麦品种的变化,小麦吸浆虫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17.
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毁灭的害虫,以幼虫和茧生活在土中越冬越夏,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减产10~20%,严重减产40~80%,甚至绝收.因此小麦吸浆虫防治工作非常严峻,测报工作是防治的基础,但传统的调查方法由其是淘土方法较繁索,现改进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淘虫快速、省力、准确,对小麦吸浆虫的测报和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小麦吸浆虫测报调查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毁灭的害虫,以锄虫和茧生活在土中越冬越夏,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减产10--20%,严重减产40-80%,甚至绝收。因此小麦吸浆虫防治工作非常严峻,测报工作是防治的基础,但传统的调查方法由其是淘土方法较繁索,现改进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淘虫快速、省力、准确,对小麦吸浆虫的测报和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小麦吸浆虫属于双翅目瘿蚊科,主要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导致小麦减产、品质下降,一般发生田块可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达70%以上,甚至绝收,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的害虫。  相似文献   

20.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俗称小红虫、喝浆虫、黄疸虫、麦蛆等,该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乳熟籽粒,吸食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小麦抽穗期成虫产卵在麦穗的颖壳内,随着小麦灌浆,幼虫吸食籽粒内的浆液,造成麦粒空秕,一般被害麦地减产30%~40%,严重者减产70%~80%,甚至造成绝收。我国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