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栽培大麦(2x)与球茎大麦(4x)种间杂种的产生及其细胞学鉴定结果。二者杂交成胚率平均可达48.43%,胚培成苗率平均可达25.64%。杂种F1染色体数为21,通过C-带鉴定表明,7条为母本栽培大麦染色体、14条为父本球茎大麦染色体。F1花粉母细胞中染色体构型:单价体4-7个、三价体1-3个,其余为二价体。杂种植株形态为父本球茎  相似文献   

2.
李浩兵  黄志仁 《作物学报》1998,24(6):660-664
以三种栽培大麦品种为母本,三种球茎大麦为父本进行杂交,诱导栽培大麦单倍体,结果杂交成胚率平均为47.9%。幼胚离体培养成苗率平均为54.0%。这些胚培苗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含有7,14,21条,不同组合杂交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同,所有含有7条染色体的后代,其染色体C-带带型显示为父本栽培大麦的染色体,表明该后代为栽培大麦单倍体,用滴加0.04%秋水仙素的Knop溶液进行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结  相似文献   

3.
以三种栽培大麦品种为母本,三种球茎大麦为父本进行杂交。诱导栽培大麦单倍体,结果杂交成胚率平均为47.9%,幼胚离体培养成苗率平均为54.0%。这些胚培苗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含有7,14,21条,不同组合杂交后代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同,所有含有7条染色体的后代,其染色体C-带带型显示为父本栽培大麦的染色体,表明该后代为栽培大麦单倍体,用滴加0.04%秋水仙素的Knop溶液进行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结果加倍率达90%以上,另外,我们还讨论了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单倍体的优越性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4.
李逸平  李万几 《作物学报》1994,20(5):528-535,T003
采用幼胚培养技术,获得了栽培大麦与纤毛鹅观草之间的属间杂种。研究了杂种F1,F2和BC1的形态和细胞学特点。结果表明:杂种形态介于双亲之间,不同生育阶段其主要特征分别倾向双亲这定。在结实率和主要经济性状上F2和BC1较F1有相当大的提高,但生育期进不大。根尖染色体计数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构型分析表明:F1,F2和BC1均为混倍全。F1平均染色体数为22.14条,其中以28条染色体的细胞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5.
云南500份栽培大麦含1个种2个亚种305个变种(新变种154个),着重报道新命名的68个新变种。二棱大麦和多棱大麦变种分别占变种总数的42.3%和57.7%。以有稃型变种居多,钩芒、籽粒深色型等显性基因控制的变种占绝对优势,窄护颖变种占绝大多数,尤其是禄劝大麦变种群,占全省栽培大麦变种总数的61.6%。云南栽培大麦变种类型丰富,群体复杂,性状独特是云南栽培大麦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与常规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具有加速育种进程和提高选择效率等优点。但是,现有单倍体技术的单倍体生产效率普遍偏低,尚不能满足育种的需要。由Kasha等(1970)首次提出的染色体消失法(即球茎大麦法)是大麦上较为有效的单倍体技术。20多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其单倍体生产效率,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  相似文献   

7.
蒋华仁  李尧权 《作物学报》1982,8(4):261-268
选用了42个普通小麦品种、9个品种间杂种 F1和一个 F2作母本,分别与苏联球茎大麦和匈牙利球茎大麦及其不同株系杂交,其中的部分品种还同黑麦进行了杂交,以研究小麦与球茎大麦的可杂交性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麦与球茎大麦的可杂交性同小麦与黑麦的情况相似,供试的两个球茎大麦及其株系间在可杂交性  相似文献   

8.
大麦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的高频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麦成熟胚的初代愈伤组织是水质、柔软的非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中能以一定频率出现胚性愈伤组织。本文研究了基因型、有机添加物和胚切割等因素对大麦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大麦品种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上有显著差异;培养基中添加水解酷蛋白、L-脯氨酸以及提高维生素B1和肌醇的浓度可以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胚芽段比全胚或胚根段更易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转入无  相似文献   

9.
中国江、浙地区栽培大麦遗传资源的RAPD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标记,探讨了我国部分栽培大麦品种的遗传背景。结果表明:200个随机引物中,有30个引物扩增出的产物具有多态性,30个引物共扩增出223条谱带,其中130条谱带具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出2~9条多态性谱带,平均4.19条。67个大麦品种平均表型多样性值0.369,裸麦的表型多样性高于皮麦的表型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染色体组DNA为封阻,用生物素(biotin-16-d UTP)标记的大麦染色体组DNA作为探针,通过基因组原位杂交法解析了来自杂交组合CS×(CS+Betzes 2H)杂种后代X99-13的遗传组成,此材料含有42条染色体,其中1条大麦染色体,2条小麦-大麦易位染色体和39条小麦染色体,鉴定为小麦-大麦代换易位系。以小麦第二部分同源群短臂探针psr131进行RFLP分析,结果表明此代换易位系是涉及小麦染色体2B和大麦染色体2H的代换易位。为进一步选育小麦-大麦2H纯合易位系及利用其上的α-淀粉酶抑制蛋白基因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分析了502份栽培大麦和23份西藏野生大麦,结果如下:(1)栽培大麦共出现44条谱带,分15组45种带型,西藏野生大麦共7种带型;(2)酯酶同工酶的地理分布表明,具有相同或相近带型的品种分布与大麦生态区划和基因传播关系密切;(3)大多数西藏栽培大麦品种都有与西藏野生大麦相同的谱带,这条带除了在云南栽培大麦中发现外,其他栽培大麦品种中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12.
在突尼斯,大麦是仅次于小麦的一种重要禾谷类作物,占禾谷类作物栽培面积的38%。为了研究因适应性和最终用途选择造成的遗传多样性,在突尼斯26个大麦材料和品种中应用了17个代表大麦基因组的SSR。这些材料或者品种来源于不同的地理区域,而且具有不同的最终用途。对于15个多态SSR,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6,  相似文献   

13.
对来源于世界9个国家和地区的92个栽培大麦品种的染色体N带带型作了比较分析,发现N带带型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春小麦(6x)×苏联球茎大麦(4x)属间杂交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抗病性较强的球茎大麦(2n=28)为父本,以普通小麦(2n=42)为母本,进行属间杂交,授粉24小时后,在母本柱头上滴赤霉酸,促使幼胚生长,以中国春单体5B 为母本杂交,获得了少量结实的杂交种子;以中国春为母本的,则结合离体培养杂种幼胚,以获得属间杂种。杂种自花不育,而以中国春单体5B 与之回交,获得三株回交一代杂种(B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近缘野生大麦遗传资源目录》中的2441份西藏材料进行分析,认为西藏近缘野生大麦资源以春性为主,占总数的99.84%。具有幼苗直立、早熟、植株偏高、多粒性、千粒重略低于栽培大麦品种、穗和籽粒的深色型比率大等显著特点,是适应性育种、抗逆性育种和丰产性育种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6.
基于SNP标记的大麦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大麦种质组合的配制,本研究对384份不同来源大麦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遗传背景进行分析,并选取了分布于大麦7条染色体上具有多态性的6 454个SNP标记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 384份参试大麦种质资源的6个农艺性状中,除分蘖数外,其他性状表现基本接近正态分布。6个参试农艺性状统计量指标在环境、基因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方面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 SNP标记基因分型共分为8种类型。其中A/G类型的最多为2 386个;T/A类型的最少,为104个。平均各条染色体上分布922个,其中4H染色体上最多,为1 288个;1H染色体最少,为642个。(3)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384份参试材料分为3个亚群,第1亚群有48份材料,第2亚群有149份材料,第3亚群有187份材料。本研究结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硫酸铜对大麦根尖细胞的畸变效应,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0.05g/L、0.10gL、0.25g/L、0.50g/L和1.00g/L)分别处理大麦根尖,统计分析了大麦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千分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均能使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明显增加0.10g/L硫酸铜处理有丝分裂指数最大,为9.64%而前期、中期和末期分裂指数均高于对照,后期分裂指数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在浓度低于0.10g/L时,细胞微核千分率随硫酸铜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随着硫酸铜浓度的进一步升高反而呈下降趋势。硫酸铜还能诱导染色体产生多种类型的畸变在浓度低于0.25g/L时,染色体畸变率随硫酸铜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然而随着硫酸铜浓度的进一步升高染色体畸变率呈下降趋势,但均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小麦和大麦是世界上两大麦类栽培作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杂交极不易成功。本文通过生物组培技术,将杂种幼胚离体培养获得杂交种,从而克服小、大麦远缘杂交不育性,把大麦的优良性状引入小麦,对小麦育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选用我国大麦条锈病菌代表性毒性类型的4个菌株,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方法,对233份大麦品种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有52个品种对各供试菌系均表现抗病反应。发现大麦品种的抗条锈性与其原产地和品种的棱形、皮裸及冬春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大麦是冬季农田种植的重要作物之一,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一定地位。养植业和啤酒工业的发展,对大麦需求更加迫切。但受耕地面积的限制,增加大麦播种面积有一定限度。因此,提高单产是发展大麦生产最主要途径。本文根据浙北地区,1987~1989年大麦高产模式栽培63块典型田资料,(其中,亩产400公斤以上17块,350~400公斤28块,300~350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