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研究放线菌菌株153对番茄和茄子的促生效果、基本促生机制以及在植株体内的定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菌液浓度的153发酵菌液对种子萌发和芽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植株的生长性状有明显的影响,对植株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影响最显著,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14.69%、99.75%和124.06%、96.60%。放线菌菌株153在番茄、茄子根际及体内都可稳定定殖;14~30 d之间,153在植株根内及茎内的定殖数量随时间推移基本不变,菌量分别保持在104和103cfu/g。放线菌153可通过定殖提高植株体内的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还原强度而促进番茄和茄子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金鑫  张英俊  刘霞  于莉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4):82-84,88,封2
为了解生防菌株白g1在香蕉体内、根表和根际土壤中的的定殖动态,采用浓度梯度诱导法,获得抗利福平300μg/mL且能稳定生长的白g1标记菌株.通过小区试验,研究分析了该菌株在香蕉植株体内的定殖动态及对香蕉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在香蕉植株体内有较好的定殖能力,在香蕉植株根部、球茎和假茎的定殖量先增长后缓慢下降;接种后60d,分别维持在1.23×102、0.91×102、0.24× 102 CFU/g.根部土壤和根表中标记菌逐渐下降,接种后60d维持在1.29×102、1.13×102 CFU/g.盆栽试验和小区试验表明,该菌对香蕉苗都有明显的促生作用,显著提高了香蕉苗的株高、鲜重和茎粗.  相似文献   

3.
一株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A168定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收标记菌株法探索了菌株A168在水稻上定殖规律.结果表明:菌株A168浓度为1.53×107cfu/mL时可以定殖且浓度越高定殖能力越强;以摩擦方式定殖A168菌量最多为3.61×108cfu/mL,伤根和伤茎次之,喷雾法最少;这表明A168菌株在水稻上有一定的定殖能力.  相似文献   

4.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G161和J115是自水稻根和茎内分别分离获得的联合固氮细菌。其最适生长条件:培养时间为36 h左右,生长温度为27~30℃,培养液pH值为6~7,适当通气即振荡培养(120 r.min-1)。通过含药培养基梯度筛选,获得抗利福平350μg.mL-1标记菌株,以此测定2株菌在水稻植株体内的定殖动态。结果表明:该2株菌经喷雾和蘸根接种均能进入水稻根、茎、叶内,向下或向上移动,以及较好地定殖。以菌液(109cfu.mL-1)喷雾后,细菌在水稻叶和根内存在20 d以上,而在茎内存活时间较短(5~11 d);菌液(109cfu.mL-1)蘸根后,细菌能在水稻根、茎和叶内分别存在40 d以上、20~30 d和8~11 d。这表明2株菌在水稻不同器官内的定殖量与接种方法有关,也可能细菌在水稻根内的定殖能力要强于在茎、叶内。  相似文献   

5.
研究球孢白僵菌Bb-170428菌株大豆种子包衣处理后大豆植株内生性、不同组织部位定殖率和宿存量,以及包衣处理植株对八字地老虎幼虫杀虫活性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僵菌Bb-170428菌株在大豆植株根、茎、叶中均成功定殖,根部、下叶、下茎定殖率较高,上茎和上叶定殖率较低,下茎和下叶宿存量显著高于上叶、上茎和根部,定殖率和宿存量均在播种后14 d达到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白僵菌种子包衣处理对大豆植株生长具有明显促生作用,植株对八字地老虎幼虫具有杀虫活性,饲喂18 d后,1~4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53.25%、37.97%、27.50%和23.75%。将白僵菌种子包衣处理的植株饲喂5龄幼虫,幼虫死亡率和蛾畸形率显著升高,化蛹率、羽化率和蛹重显著降低,不利于高龄幼虫生长发育。研究结果为白僵菌生物种衣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增加了地老虎生物防治新途径,对绿色食品生产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内生木霉P3.9菌株多功能性及其生防潜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透明圈法、农艺性状观测法、组织分离法、土壤梯度稀释法和盆栽法,分别测定其对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不同化学农药的耐药性、纤维素及磷的降解能力、促生作用、在枇杷植株及其根际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和枇杷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内生木霉P3.9菌株对7种植物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对枇杷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达93%;对5种化学农药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硫磺三唑酮的耐药性最高;对纤维素及磷有极强的降解能力;对枇杷植株有促生作用,能定殖于枇杷植株及其根际土壤中,盆栽防治枇杷根腐病效果可达80%。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利用优良内生生防菌株,通过自然转化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p HT01-P43GFPmut3a成功导入生防菌株LH-L3中,获得了标记菌株LH-L3-GFP,用标记菌液浇灌棉株24 h后,在棉株的各个器官中都能检测到标记菌,其定殖量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根、茎、花朵和叶。采用涂叶和灌根接种标记菌株的方法,结果发现菌株在蚕豆、玉米、小麦、甘蓝上均可定殖,定殖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蚕豆、甘蓝、小麦和玉米。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并鉴定对苦瓜枯萎病具有稳定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明确其在苦瓜植株上的定殖特性。【方法】从山东省淄博市耕作地采集土壤样品,以苦瓜枯萎病菌为靶标,通过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获得1株具有稳定拮抗活性的纯培养细菌,命名为ZB36。根据菌株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基因和gyrA保守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通过抗生素抗性标记法获得遗传特性和拮抗活性稳定的利福平标记菌株ZB36R,并对其在苦瓜上的定殖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菌株鉴定结果表明,ZB36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ZB36不仅对苦瓜枯萎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防效高达74.76%,而且对苦瓜植株也具有显著促生作用,接种ZB36后苦瓜地上部鲜重和株高分别提高了28.65%和22.48%。定殖试验结果表明,ZB36在苦瓜根、茎和叶中均能定殖,且在接种后28 d仍能在这些组织中稳定定殖。【结论】贝莱斯芽孢杆菌ZB36不仅对苦瓜枯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和促生效果,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定殖能力,具备作为苦瓜枯萎病生防细菌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B10-26的生防效果与定殖能力,采用浸种法、灌根法、利福平标记法、PCR法等对其促生作用、防病效果、定殖能力、胞外酶活性、抗生素合成酶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10~8cfu/mL的B10-26发酵液对芝麻种子的萌发率及芝麻幼苗的根长、株高和鲜、干质量都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幼苗干质量增加46. 51%; B10-26发酵液与菜豆壳球孢同时接种芝麻幼苗时,防治效果为37. 2%,而在B10-26发酵液灌根7 d后再接种菜豆壳球孢,防治效果达到61. 1%; B10-26菌株具有植株内部定殖能力,在芝麻植株根部定殖量最高,播种后12 d时达到6. 1×10~4cfu/g;胞外水解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B10-26菌株可以产生β-1,3-葡聚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不产几丁质酶;对B10-26菌株基因组中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发现,其具有脂肽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fenB和srf AD以及聚酮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baeB。综上,解淀粉芽孢杆菌B10-26具有良好的促生防病及定殖能力,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荒漠植物羽毛针禾根部内生菌假单胞菌XG11的促生作用及其定殖动态,将菌株XG11灌于沙土种植的小麦根部,通过四环素标记,观察定殖动态;测定接种菌株XG11菌悬液后的小麦株高、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评估菌株XG11对小麦植株生长发育的促生作用.抗性标记假单胞菌(XG11TC)能在根际土壤和小麦根内定殖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pitata化感作用与茬口障碍的关系,为建立合理轮作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结球甘蓝风干叶片为供试材料,以适宜山西寒旱区栽培且经济收益相对较高的2种作物:糯玉米Zea mays和西葫芦Cucurbita pepo作为受体植物,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比较了不同质量浓度结球甘蓝叶水提液对上述2种受体作物幼苗营养生长的影响,并计算相应的化感效应指数和综合效应指数。  结果  当结球甘蓝叶水提液质量浓度≥0.06 kg·L?1时均显著(P<0.05)抑制盆栽糯玉米苗期根系与地上部的生长。仅当添加的结球甘蓝叶水提液质量浓度为0.10 kg·L?1时,显著降低(P<0.05)西葫芦的苗高与根长。在水提液同一质量浓度下,对糯玉米根长的化感抑制作用始终大于苗高。对西葫芦则表现为当结球甘蓝叶水提液质量浓度≥0.08 kg·L?1时,对根长的化感抑制作用大于苗高;当水提液质量浓度降至0.06 kg·L?1时,对根长的化感抑制作用小于苗高。由综合效应指数可知,对西葫芦的化感综合抑制作用要小于糯玉米。  结论  西葫芦可用于结球甘蓝轮作体系,以减轻化感作用而引起的障碍。图2表3参28  相似文献   

12.
竹炭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肥力及紫甘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竹炭与有机肥配施对元谋坝区燥红壤土壤肥力及紫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f. rubra生长的影响,为生物质炭在蔬菜生产中的合理施用以及改良燥红壤提供依据。  方法  设置3个竹炭(B)质量分数水平(4%、6%、8%),3个有机肥(F)用量水平(5、10、20 t·hm?2),采用3×3完全方案设计,加空白处理(对照)共10个处理。在9?12月每月底测定1次叶片光合特性,于12月底紫甘蓝收获后,采集0~20 cm土层土壤测定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同时测定紫甘蓝产量和品质。  结果  竹炭与有机肥配施提高了土壤pH和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同时提高了紫甘蓝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品质,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pH以B8F10处理最高,提高了0.9个单位;有机质和全钾质量分数以B4F10处理最高,分别提高了107.93%和46.06%;全磷以B8F5处理最高,提高了58.67%;有效磷以B6F20处理最高,提高了157.44%;速效钾以B8F20最高,提高了226.60%。与对照相比,除B8F5处理外,竹炭与有机肥配施对紫甘蓝叶片各时期净光合速率均值提高了1.14%~23.54%;不同处理下紫甘蓝叶片各时期蒸腾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均值分别提高了3.01%~43.52%和2.33%~9.11%;除B4F5处理外,紫甘蓝叶片各时期气孔导度均值较对照处理提高了2.33%~39.54%。增产效果、可溶性蛋白质和花青素质量分数均以B6F10处理最高。  结论  竹炭与有机肥配施为紫甘蓝生长持续供应养分,促进紫甘蓝生长,提高了紫甘蓝产量和品质,最佳配比为有机肥10 t·hm?2和竹炭6%配合施用。图4表2参34  相似文献   

13.
以7个结球甘蓝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单球重、球径、球高、开展度、外叶数、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球甘蓝品种间单球重、球径、球高、开展度、外叶数、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性状差异大。其中球形为扁圆形的京丰一号和牛心形的雄霸甘蓝单球重较大,开展度和外叶数适中,京丰一号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2.16μmol/L,雄霸甘蓝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达1.31 mg/g。  相似文献   

14.
结球莴苣耐热性鉴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笔者以10份结球莴苣种质材料为供试材料,研究结球莴苣耐热性的形态与生理生化鉴定方法。结果表明,商品球率、中心柱重占叶球重的比例与结球莴苣耐热性关系最密切,可作为耐热性鉴定的基本形态指标;叶形指数和茎节间长与基本形态指标显著相关,而且在幼苗期就能反映品种间耐热性的差异,是早期耐热性较理想的鉴定指标;MDA、POD、SOD等生理生化指标也与基本形态指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可用作结球莴苣耐热性鉴定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红花檵木是一种在园林绿化上广泛应用的彩叶植物,叶色夏季会出现"返青"现象,导致观赏价值降低。对红花檵木的红叶、转绿后的绿叶和回复突变的绿叶以及原变种檵木的叶片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①檵木及其变种红花檵木的不同叶片中表皮毛均为单细胞型,有单根型的,也有2~多根表皮毛1束型的,以1~4根1束的表皮毛类型为主,表皮毛的分布下表皮均多于上表皮;②表皮毛的分布规律檵木与红叶相似,转绿与复绿相似,红花檵木转绿后表皮毛的数量下降60%以上;③红花檵木叶片转绿后上表皮细胞显著缩小,下表皮和气孔器略微增大,气孔指数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决内蒙古中部地区春季大葱收获后种植樱桃萝卜的问题,初步探讨了大葱根系浸提液对樱桃萝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方法]将大葱根系浸提液稀释为5、10、20、30 mg/ml 4个浓度,分别处理樱桃萝卜种子,进行恒温发芽试验,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胚根长、苗高、根冠比等指标,最后计算化感作用的综合效应指数。[结果]5~30 mg/ml大葱根系浸提液对樱桃萝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胚根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仅对幼苗的苗高产生显著促进作用;综合化感效应为化感抑制作用,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对樱桃萝卜的化感效应强度增加。[结论]不同浓度大葱根系浸提液对樱桃萝卜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浓度升高,化感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17.
结球甘蓝一套初级三体的选育及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创建甘蓝初级三体是其基因染色体定位等遗传研究的基础。【方法】以结球甘蓝自交系-9601为试材,采用根尖细胞、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计数及核型分析等方法,从其三倍体与二倍体的回交子代中分离和鉴定初级三体。【结果】从回交子代中鉴定分离出了多个2n+1和2n+2等非整倍体植株,经核型分析、染色体联会行为及植株外部形态的观察,初步获得了结球甘蓝一套初级三体(Tr-1~Tr-9),其中从2n+1植株中得到了Tr-2、Tr-3、Tr-5、Tr-6、Tr-7、Tr-8和Tr-9初级三体,从2n+2植株中得到了Tr-1和Tr-4初级三体,各初级三体在株高、株型、叶形、花蕾大小和开花期等特征特性上表现出一定差异。【结论】三倍体与二倍体回交分离结球甘蓝初级三体是方便快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引进6个牛心甘蓝新品种,以主栽品种中甘15号为对照品种,于漳浦县良种场基地进行秋茬牛心甘蓝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是渥美和日本川岛65,这两个品种抗逆性强、产量高、结球紧实、品质优,适宜在当地秋茬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甜瓜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开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419-4423
[目的]建立甜瓜再生体系。[方法]以加格达甜瓜为材料,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根据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设计不同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组合与不同浓度配比,研究建立和优化高效的加格达甜瓜再生体系。[结果]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2,4-D 1.5 mg/L+6-BA 0.1 mg/L,出愈率93%;芽诱导培养基:MS+6-BA 2.0 mg/L,出愈率76%,出芽率100%;芽的分化培养基:MS+6-BA 2.0 mg/L+IAA0.2 mg/L,分化率为95%;芽的伸长培养基为:MS+6-BAI 0.05 mg/L;根的诱导培养基为:MS+IAA0.2 mg/L。[结论]建立了1套甜瓜的离体再生体系,为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具有抗病虫害、抗逆性等优良性状的甜瓜奠定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Nicol.&Gerd.)Gerd.&Trappe,Glomus in-traradicesSchenck&Smith和Glomus versiforme(Karsten)Berch对君迁子(Diospyros lotusL.)幼苗生长、水分状况、叶片SOD、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促进了植株生长,接种处理的苗高、叶数、地径、单株叶面积、茎和叶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苗高提高了25%~43.8%,叶干重增加了64.6%~79.7%,叶面积为对照的1.72~1.99倍。同时,接种后也提高了叶片自由水、束缚水和总含水量,束缚水含量提高了12.5%~20.6%,并显著提高了离体叶片的保水力;在干旱胁迫下,君迁子推迟15.4~32.2 h出现萎蔫,重新复水后,提前10~15 min恢复正常。干旱胁迫各接种处理SOD、POD活性显著提高;MDA的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