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推行促进农村承包地流转平稳进行,对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作用。基于我国农村承包地农村经营管理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承包地流转的区域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家庭承包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承包地流转率持续上升,区域差异明显。(2)农村承包地的流转模式以出租为主,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合理流转,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而农村承包地流转主要流向农户和专业合作社。(3)农村承包地流转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流转纠纷则以农户纠纷为主。应从明确农民产权主体地位、促进流转模式多元化、促进纠纷调解、建立健全的流转平台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承包地流转的政策优化。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承包地有序流转的前提下,推动规模经营的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捷径。文章基于福建省明溪县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状况的专题调研,解析明溪县农业规模经营所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助力明溪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承包地有序流转的前提下推动规模经营的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终南捷径。本文基于福建省明溪县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状况的专题调研,解析明溪县农业规模经营所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助力明溪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河北省承包地流转问卷调查的数据,对农村承包地流转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承包地流转比例低、形式单一、非法流转以及流转过程中的管理较少。从政府的管理调控、承包地流转市场、承包地产权以及农民自身条件进行了剖析,找出各个因素对承包地流转的影响,最终为合理、高效的承包地流转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现状、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二三产业和食用菌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农户承包地流转速度加快。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县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达3.83万亩,占承包地总面积的9.3%,涉及1.05万农户,占承包户总数的12.9%。承包地的流转主要是耕地,流转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河北省承包地流转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制约承包地流转的因素,主要包括承包地流转市场、制度层面、农民自身及其他方面的制约因素,找出了影响承包地流转深层次的阻力,提出了促进承包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又一重大创新,有利于实现撂荒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农村土地的高效流转和集合,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所谓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就是指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进行分离设置的一种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该项制度的提出充分反映了当前农村土地改革的战略思想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市农委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农地流转后土地性质和用途、流转期限、收益、程序等方面,对农村承包地流转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有了相对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为解决承包地分散、种田效益不高、农业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一些地方农民自发地通过互换、转包、转让等方式进行着小规模的土地流转。党中央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及时予以肯定,明  相似文献   

10.
刘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55-957
总结了国外学者在土地流转制度对农村贫困者、妇女等权益保护方面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综述了国内学者关于承包地流转制度、宅基地流转制度、乡(镇)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和土地征收等相关制度对农民权益保护的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上述研究进行了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刘易斯拐点”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文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924-17926
从我国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转向“有限剩余”这一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必要性,指出了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深层次体制原因——二元经济结构,着重强调了现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导致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探讨了制约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耕地细碎化和撂荒现象是当前农村土地面临的重大难题,贫困山区农地流转不畅及撂荒现象的改善对农地的高效利用和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山西省和顺县275 份农户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个体特征、土地基础条件和家庭生计禀赋对当前农地流转行为、未来流转意愿及农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农户生计趋向非农化的现状下,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仅占18.2%,未来愿意参与流转的农户占58.5%,当前有38.9%的农户存在农地撂荒现象。(2)贫困山区农地的当前转出行为和当前转入行为分别受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固定劳动力影响;户主年龄、家庭外出务工人数、人均健康水平、家庭承包地面积、土地肥沃程度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与未来流转意愿存在显著相关性。(3)土地流转背景下,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和承包地面积的增多是造成贫困山区农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完善贫困山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并加强对村集体的帮扶力度,以期改善农地细碎化及撂荒现象。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对云南省10个典型村525户农户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户家庭承包地的去向。结果表明:相对近郊村而言,远郊村拥有相对较大的户均和人均承包地面积,虽然拥有相对更高的转出户数比例,但其面积转出率却反而较低,而面积撂荒率和撂荒户数比例却相对较高。提出了促进耕地流转的针对性建议:一是保障耕地转出农户的合法权益,促使转向非农就业的农户自愿转出耕地;二是提高耕地收益并促进耕地转入,避免耕地撂荒。  相似文献   

14.
滦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滦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总结了其成效,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土地流转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十大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蔡志荣  任蒴  张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59-3161,3206
探讨了土地流传的十大关系。其中,在农户与政府关系中指出,由于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往往没有话语权,提出应以农民为土地流转的主体,政府只应履行其服务和监管职能;在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关系中,侧重于探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并指出土地流转的客体就是一定期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土地流转和深化改革关系中指出,土地流转只是发展规模经营和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途径,只有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才能加快土地流转;在土地流转和土地改革中指出,现阶段我国不适于进行新土改;在附期限的土地承包与永包制、私有制关系中指出,永包制、私有制不适合我国国情,应该继续坚持附期限的土地承包方式;在土地流转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指出,土地流转是自然过程,不应带有强制性,否则将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企业与农户关系中指出,土地流转应在农户之间进行,公司和企业可以参与其中;在土地流转与农业经营绩效关系中指出,土地流转应因地制宜;在土地流转与土地兼并、流失关系中指出,土地流转必须坚持合法原则,规模经营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防止土地流失到少数人手中;在小农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关系中指出,小农经济的家庭经营模式未必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正当性辨析与立法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36-14738
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严格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实需求不符。允许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与耕地保护并不矛盾,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生存保障功能也应被社会保障体系所替代。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立法改革要有步骤地进行,改革初期宅基地使用权可以先允许有限制的流转,等待配套制度建设成熟后再推行自由流转。  相似文献   

17.
佘玥  刘忠岫 《农学学报》2020,10(12):121-1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了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创新发展,本文运用归纳法和辩证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农村土地重大方针政策,总结土地政策调整取得的成效,用于指导“三农”实践。十八大以来,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并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建立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明确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让农民吃下“长效定心丸”。实践结果表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广东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茗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633-2635
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使农民有了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阶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配套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平台、引导集中成片流转承包土地和因地制宜适度流转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交易成本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交易成本横向及纵向的变化,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变迁.结果表明,在纵向维度,农村土地流转需求环节和家庭联产责任制度实施的环节中的交易成本较大,促使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经历了"不禁止-承认-鼓励"变迁,开辟了"制度变革范式"促进农业发展的第二道路;在横向维度,现阶段土地流转政策的交易成本结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战略挑战.在分析这些交易成本变化的基础上总结出"列车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利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54-7455
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出发,分析了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障碍,探索实现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途径,提出通过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明确宅基地使用权的物权性质、建立农村房产登记制度、宅基地流转的价格体系和收益分配体制等措施来实现宅基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