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综合分值计算和SAS聚类检验,对枝江市不同行政村进行了中心村建设条件评价,最终确定枝江市各行政村开展中心村建设的时序。  相似文献   

2.
加强农村中心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而中心村的选取是否合理则是中心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通过构建村庄综合实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村庄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运用SPSS的聚类分析功能来选取中心村。并以临澧县杨板乡为例,应用模型对其进行了中心村的选取,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运用使中心村的选取更趋科学化、客观化、合理化,有助于今后中心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锦屏县为例,采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出乡镇对其周边行政村影响的引力值,从村庄规模、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村庄集中程度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锦屏县187个行政村的综合发展实力进行了分析,结合地形位指数,将锦屏县的地形条件等级分为高度、中度、低度适宜3个等级,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确定了18个行政村作为锦屏县的中心村建设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另外选择了14个行政村作为备选村庄。通过与实际情况相对比,中心村的建设方案符合锦屏县实际发展情况,可对锦屏县中心村的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锦屏县为例,采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出乡镇对其周边行政村影响的引力值,从村庄规模、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村庄集中程度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锦屏县187个行政村的综合发展实力进行了分析,结合地形位指数,将锦屏县的地形条件等级分为高度、中度、低度适宜3个等级,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确定了18个行政村作为锦屏县的中心村建设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另外选择了14个行政村作为备选村庄。通过与实际情况相对比,中心村的建设方案符合锦屏县实际发展情况,可对锦屏县中心村的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常州市西夏墅镇12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从区域规划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个行政村稻草景观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来确定乡村稻草景观构建选址的适宜性。主要针对选址的各项要求,从资源条件、政策环境、地理环境、村庄规模这四个方面选取稻草景观选址评价的相关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个行政村稻草景观发展潜力的综合分值。最后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的分值,将常州市西夏墅镇各个行政村发展潜力分为4个等级,选出最适宜进行稻草景观建设的基地。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在乡村稻草景观选址评价中的应用,提出了科学性、系统性、定量化的乡村稻草景观构建选址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开展自然村层级的村庄现状分析和发展潜力评价,并针对不同现状条件的自然村提出符合区域情况的发展建议和策略,对研究村庄内部差异、发展需求和区域统筹发展体系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发展力条件-限制性因素角度,选取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相关的数据指标,计算各自然村的发展力综合得分和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确定行政村优先发展的偏重区域,并通过地区因素选定权属范围内的发展中心村。  相似文献   

7.
李小龙 《乡村科技》2023,(21):38-41
以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35个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法,从村庄区位条件、人口资源条件、对外交通条件、公共服务设施条件、经济发展状况5方面,选取7个评价因子,构建烈山区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淮北市烈山区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35个村庄分为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和其他类。  相似文献   

8.
陈山山  周忠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6026-16029
[目的]建立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为迁村并点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村庄发展的机制选择经济建设指标、生态建设指标、社会建设指标3大模块,对涉及村庄发展潜力的18项综合评价项目的数据建立子集,并进行量化处理,运用客观赋值法构建各个指标权重值,建立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并以河南北阳镇为实例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进行技术验证。[结果]建立了3级指标的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其中包括5个2级指标(村庄规模、村庄区位、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和村庄文化),下分18项3级量化考评指标;又可归类为经济建设12项指标、生态建设3项指标和社会建设3项指标模块,并对每一项指标的选取理由作了充分说明。同时运用该体系对河南省北阳镇33个自然村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有7个自然村综合评分在0.20以上。这一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切实可行。[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对每一项指标数据的选取和量化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加入了生态环境与民俗民风元素,使考评体系更贴近民众,更加大众化,从而使迁村并点的选址更具科学性,更加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常态化背景下,乡村地域系统内外部差异发生深刻变革,客观评价村庄发展潜力,识别村庄发展类型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为探索镇域范围内村庄分类及其发展策略,文章以蓟州区穿芳峪镇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通过建立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对村庄发展指数进行测评,运用聚类分析及村庄分类模型将26个村庄进行发展类型识别。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及村庄用地情况对村庄的发展潜力影响较大;镇域范围内村庄发展潜力呈现由中心地区向边缘区逐渐降低的趋势;根据潜力评价结果,可将穿芳峪镇村庄分为集聚提升发展型、改善提升发展型、保留整治发展型、特色保护发展型及扶持保育发展型五大类型,再根据其村庄特征提出相应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钱兰华  戴培培  刘备  盛晴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319-3321,3406
通过对苏州市公园绿地中乡土树种的实地调查,结合资料查阅确定60种优良乡土树种,利用应用频率及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苏州市优良乡土树种应用种类偏少,大部分种类应用频率很小,均小于1%;层次评价表明:20种常绿乔木中,广玉兰、圆柏、龙柏的综合分值较高;20种落叶乔木中,国槐、黄连木、臭椿、朴树、白玉兰、刺槐的综合分值较高;20种灌木中,紫玉兰、南天竹、琼花、蜡梅的综合分值较高.综合评价分析得出,综合分值较高的均可作为苏州市公园绿地中景观建设、生态环境维护的骨干树种.  相似文献   

11.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开展土地复垦的基础性工作,该文以黄渡乡峄山村村庄复垦为例,选取地形坡度、排水条件、灌溉条件、有效层厚度、地表物质、土地利用兼容程度等方面确定了6个评价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指数和法对研究区村庄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出村庄复垦为耕地的适宜程度,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以为科学管理、合理利用与规划土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镇域村镇等级体系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以湖北省浠水县散花镇为研究对象,分析散花镇43个行政村的空间相互作用格局,依据村镇网络的潜力指数和节点度定量化划分村镇等级体系,探讨其发展策略。结果表明,散花镇形成西南区域、省道S201沿线和东部区域3个显著分异的区域。西南区域行政村综合实力为71.92、可达性为19.39 min,优于镇域均值,其潜力指数和节点度多为I等,村村联系紧密,是村镇网络的中心;省道S201沿线行政村综合实力为66.44,潜力指数略低,为II等,但受益于良好的交通区位,可达性为19.20 min、节点度多为I等,村村联系广泛;东部区域实力弱,行政村综合实力为54.06,交通落后,可达性仅为27.23 min,潜力指数和节点度多为III等,村村联系松散,处于村镇网络的边缘。据此,根据潜力指数和节点度并从村镇网络结构与功能优化的角度将散花镇村镇等级体系划分为城镇/集镇、中心村、发展村和一般村。其中,城镇和集镇应加强产业合理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体现辐射带动作用,优化村镇网络联系;中心村要合理规划工农业,强化与城镇和集镇等经济中心的空间联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发展村要考虑到其区位和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方向;一般村着重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研究丰富了村镇等级体系规划的理论,对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乡村景观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乡村景观保护和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为明晰泥河沟村景观优劣,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对泥河沟村实地调研获悉资料及实际发展需求,运用德尔菲法结合专家意见构建历史遗产保护与建设背景下的泥河沟乡村景观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泥河沟乡村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泥河沟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包含5项准则层(B1-B5)、12项因素层(C1-C12)和25项指标因子(D1-D25),综合评价总得分为3.773 1分,处于“较好”水平;2)5项准则层总评分按照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农业景观(4.008 7)、人文景观(3.900 6)、聚落景观(3.789 3)、自然景观(3.635 5)、附属景观(3.097 0),说明泥河沟村拥有良好的农业景观和人文景观条件,但在聚落景观、自然景观和附属景观等方面有待提升;3)基于实地调研与评价结果,提出相应景观优化设计策略及设计侧重点。研究成果为后续历史村落景观保护发展和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加强中心村建设,是城乡二元结构仍将长期存在的现实条件下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好基本农田,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该研究以碱巴拉村为例,结合吉林省特点,编制新农村中心村示范点建设规划,旨在提升碱巴拉村居住条件和生产水平,并为吉林省其他地区中心村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湖北省宜城市小河镇村级党组织调研情况,分析了村支书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问题消解的针对性方法,并对村支书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针对如何当好村支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方法]从自然条件、地质环境安全、资源状况、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6个方面出发,结合罗平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乡(镇)为评价单元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结果]罗平县各个乡(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自然条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很大的相关性;综合来看,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罗平县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胡惠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66-15768
针对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荷溪村的村庄规划实践,介绍了村庄现状,以生态、便利、高效、共享为原则,结合村庄现状进行规划。从协调上层次规划、村域综合规划、旧村整治改造和新村建设规划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规划实施项目进行了总结,从而引发对村庄规划的探讨。认为村庄规划应集约控制建设用地,并且体现项目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中心镇“一村一品”技术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庆市万州区龙沙镇的地域特点,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行"一村一品"战略,构建具有库区特色的中心镇,为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探索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美丽乡村是我国当前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政策和举措.而”产村相融”的乡村建设是构建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分析产村相融的主要制约因素,从明确发展目标、创造良好区位、完善服务配套和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环境四大路径进行乡村综合规划整治,从而推进”以村带产,以产促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赵永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621-5622,5624
工作环境满意度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综合问题,具有因素多、模糊性强、不便于概括等特点。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以作出比较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可知,当前大学生村官对其工作环境满意程度不高,尤其是在上级领导管理、工作回报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