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杂交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中亲优势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2个大麦杂种组合F19个性状中亲优势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在株高,穗长,千粒重,穗下节长均表现为一致的正向中亲优势;着粒密度表现出一致的中亲负向优势。其余各研究性状的中亲优势在不同的组合表现不同;明确了应选用平均株高的两亲本配制杂种;并可通过F1穗下节长来选择单株粒重较高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大麦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杂交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本研究以8个保持系、9个恢复系及由其配制的72个杂交大麦为材料,分析了杂交大麦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单株干重等7个性状的中亲优势与超优亲优势表现以及杂交亲本棱型与杂种优势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72个杂交大麦的7个性状共出现365次显著中亲优势,其中正向显著组合出现348次,负向显著组合出现17次,显著优势组合出现率为72.4%;不同性状的中亲优势出现率差异较大,中亲优势出现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粒重和单株穗数,其中株高、穗下节间长和穗长3个性状的显著中亲优势组合出现率分别达到98.6%、90.3%和91.7%,株高均表现为正向中亲优势,穗长、单株穗数、单株粒重和单株干重均出现负向显著中亲优势;显著超优亲优势组合共出现99次,组合出现率为19.6%,超优亲优势出现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穗下节间长、千粒重、穗长、单株干重和单株粒重,其中穗下节间长、千粒重和穗长的显著优势组合出现率较高,分别为59.7%、43.1%和20.8%,株高和单株穗数未出现显著的超优亲优势组合;异棱型杂交种的显著超优亲优势组合出现率高于同棱型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高温胁迫对大麦孕穗灌浆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选用4个二棱啤酒大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及人工气候箱,在大麦孕穗灌浆期进行高温处理,以常温为对照,考察了大麦完熟期株高、穗下节间长、主穗长、单株穗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和结实率。结果表明,孕穗期高温胁迫对大麦株高、穗下节间长及穗长的影响程度因品种特性不同而异。高温胁迫致使参试大麦品种的单株粒重和千粒重显著降低,使除Harrino Nijo外的其余3个品种的结实率和单株粒数均显著降低。综合比较,Harrino Nijo的耐高温性能最好,其次为扬农啤6号,917112和苏啤3号对高温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4.
高品质棉杂种一代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优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完采用江苏经作所自育的高强纤维种质,与综合性状优良的丰产陆地棉品种杂交。共配制8个杂交组合。经与亲本本及推广品种比较,表明杂种一代籽、皮棉产量具有较高的中亲优势,籽棉AH平均为7.83%,皮棉AH平均为14.88%,籽棉与推广品种相当,皮棉低于推广品种,农分具有较高的中亲优势,AH平均为12.12%,但竞争优势低,均为负向优势,铃重竞争优势高,平均CH为7.07%,纤维品质优势明显,绒长的平均AH为5.60%,平均CH为19.41%;整齐度的平均AH为2.01%,平均CH为3.91%,比强度的平均AH为9.38%,平均CH为41.32%;麦克隆值的AH既有正向又有向向优势表现,其平均AH为-0.44%,表现为中亲值,CH则均表现为负向优势,平均为-12.4%。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琪  王金陵 《大豆科学》1994,13(3):200-206
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间及产量性状与主要发育阶段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含有秣食豆血缘的组合较栽培大豆品种间杂交组合,在植株形态性状上表现为植株高大繁茂、粒茎比小的特点,在产量性状上表现为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多及百粒重小的特点。由于秣食豆种质的导入,植株高大繁茂与小的粒茎比存在相关遗传。大豆主要产量因子,在主要发育阶段存在相互制约现象。大豆各生育阶段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与各生育阶段与油分含量的相关方向始终相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产量性状与蛋白质含量与各生育阶段的相关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6.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及产量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了6个花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差异很大,单株结果数,饱果数,单株果重与产量之间关系极为密切,其它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因品种类型不同各有差异,农艺性状值的变化对产量影响很大,证明用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预测花生产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8.
9.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中早熟棉花7个农艺性状、7个产量性状和8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出苗—开花、开花—吐絮及生育期短的品种,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成铃数,从而提高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开花—吐絮和生育期长的品种,可增加纤维长度,提高比强度,但黄度增加.选择高衣分的品种,会使铃重减小,子指降低,纤维长度变...  相似文献   

10.
试验对华亚2号、华亚3号、华亚4号、华亚5号、Amine(荷兰)和Vesta(荷兰)6个亚麻品种在2018—2021年内5个关键农艺性状和4个产量性状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亚麻品种蒴果数和种子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稳定性相对较弱,其余农艺性状均表现出较好的变异性。其中华亚2号、华亚5号、Amine和Vesta干茎制成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变异幅度小,稳定性较强。6个亚麻品种的种子产量、纤维产量、原茎产量和全麻率的变化趋势不同:华亚2号、Amine和Vesta亚麻品种种子产量均呈上升趋势;华亚2号、华亚4号、华亚5号和Amine的原茎产量呈上升趋势,其余两种呈略下降趋势;华亚3号纤维产量略下降,其余品种整体呈上升趋势;6个亚麻品种的全麻率变化趋势稳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株高、工艺长是影响亚麻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与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株高和工艺长是影响亚麻产量的重要性状,提高亚麻品种的株高和工艺长是提高纤维产量和原茎产量的有效途径。上述研究为亚麻育种规划、开发高产改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选用27个两系杂交稻组合及其父本,研究了各杂交组合F1及其父本的籼粳特性与F1部分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选择分蘖力强,植株高大,结实率好的父本,可配制出强优势杂交组合。两系杂交水稻F1的株高、秆高和剑叶叶长优势与程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两系杂交水稻F1穗长与父本叶毛密度和稃毛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穗粒数与父本穗节长和千粒重与父本稃毛密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沈单16是沈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自选的自交系沈137和外引自交系K12组配的普通玉米杂交种.沈单16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和适应性广等突出特点.2000~2003年沈单16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300万hm2,是我国目前年种植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之一,并且仍然保持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强优势杂交小麦产量结构优势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 9个性状差异较大的品种 (品系 ) ,按完全双列杂交 (正交 )组配成 36个杂交组合 ,利用 Nair单性状水平分组法将 36个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产量结构优势进行了分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产量水平下各产量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大小不同。在产量优势 >10 %的强优势组合中 ,穗粒重优势对产量优势的贡献最大 ,千粒重优势的贡献最小。产量构成各因素优势与产量优势的关系研究表明 ,产量构成因素的优势是可以协调发展的 ,不应单纯追求某一因素的优势 ,而忽视另一些因素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2  
通过对山东省70年代至90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玉米杂交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选育了紧凑型品种而增加了密度、公顷粒数和提高了子粒千粒重,其次是增加穗行数和穗粒数;山东省70年代至90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分为逐渐上升型(有产量、公顷株数、公顷穗数、公顷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逐渐下降型(小斑病病级)和平稳发展型(有株高、穗粒高、穗长、穗粒数、穗行数、大斑病和生育期等性状)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普通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优势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本文通过7×7的双列杂交试验,分析了玉米4个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亲子相关及优势值间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含量的杂种优势最高,其次是油分含量,而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则呈现负的杂种优势。各性状的不同组合的杂种优势存在着较大变异。蛋白质、赖氨酸及油分含量的亲子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在亲本组配时应注意高值亲本的选择。蛋白质含量的中亲优势与赖氨酸含量的中亲优势呈显著正相关,而蛋白质、赖氨酸含量的中亲优势与淀粉含量的中亲优势呈显著的负相关。赖氨酸、淀粉含量的中亲优势与行粒数的中亲优势分别达正的和负的极显著相关,油分含量的中亲优势与百粒重的中亲优势达正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个大麦品种(系)(16个二棱、4个多棱)的冠层性状及穗部经济性状的差异性及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除倒二叶、倒三叶叶面积及单株有效穗数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研究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株高、穗长、每穗粒数的遗传力较高(>0.80),其余各性状的遗传力相对较低,3)二棱大麦每穗粒重与千粒重、每穗粒数间正相关极显著,而千粒重无明显相关。4)二棱大麦上三叶面积与穗长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多棱大麦只有倒三叶面积与穗长正相关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环境下大麦单株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以113个(Nasonijo×泰兴9425)DH系配制226个杂交种构建的永久F_2群体及亲本为材料,分别调查参试材料在4个环境下的单株穗数、主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单株生物量,利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及稳定性分析对大麦单株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麦杂种F_1各被测性状大多表现中亲优势,超亲优势组合出现率相对较低。各被测性状的杂种优势不仅受自身遗传因素影响,而且受试点生态条件及年度气候条件的影响。杂种优势的稳定性因性状不同而异,千粒重和主穗粒数杂种优势的稳定性较好,单株生物量和单株产量杂种优势的稳定性较差,仅有2个组合在多环境下表现出稳定的强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8.
利用杂交种的3种组配方式研究其组配效果。结果表明,农大108至今仍是一个适应性广、产量高、性状优良的国家区试对照种。普普单交、普糯单交、普普三交均有可能选育出超级玉米组合。3种方式的组配效果是:普糯单交>普普单交>普普三交。不同生态区超级玉米组合有不同的性状结构。  相似文献   

19.
采用NCⅡ杂交设计,对六棱大麦9个性状进行遗传研究,估算了F2代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结果表明:株粒数、株粒重、有效穗数F1代杂种优势较高,F2代优势衰退缓慢,而穗长、小穗排数、千粒重、穗粒重衰退较快。株粒数、株粒重、株高的亲子相关不显著,F2代的小穗排数、千粒重、穗粒数、穗粒重与亲本和F1代相关均达显著和极显著,从而可根据后代的优势和相关表现来选配亲本。通过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在进行丰产育种时,应着重对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