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大连、潍坊、日照和舟山4个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地理群体的线粒体DNA ND5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D5基因序列A、T、G和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9.5%、31.5%、10.1%和18.9%,A+T含量为71.1%,明显高于G+C含量;共检测到16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位点15个,颠换位点1个;氨基酸变异位点5个,其中184、235位的核苷酸突变分别引起碱性精氨酸错义成中性丝氨酸、非极性异亮氨酸错义成中性甲硫氨酸;12个测序样中有8种单倍型,核苷酸歧异度Pi为0.00289,单倍型多样性H为0.924。  相似文献   

2.
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期间Y器官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活体解剖和组织切片技术,系统研究了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过程中Y器官的外观和组织学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Y器官为淡黄色、扁平球状,其中分布有血窦和血管,腺细胞细胞质染色不明显,细胞核呈卵圆形,嗜碱性较强。卵巢发育过程中,Y器官组织学具有以下特征和变化:Ⅰ期,血窦和血管清晰可见,分布于血窦附近的腺细胞膨大呈泡状,且细胞核直径显著大于内部的细胞核直径(P<0.01);Ⅱ期,血管收缩,腺细胞体积变小,胞核直径减少为(3.64±0.62)μm(P<0.01);Ⅲ期,血窦边界模糊,呈退化状态,细胞核呈强嗜碱性;Ⅳ期,Y器官小叶间的空隙变大,腺细胞边界消失,很难发现核仁;Ⅴ期,Y器官小叶间的空隙进一步变大,细胞核直径进一步缩小、核膜皱缩。以上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过程中,Y器官呈退化的非分泌状态,因此,Y器官可能没有参与卵巢发育的内分泌调控。  相似文献   

3.
通过活体解剖和组织切片技术,系统研究了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过程中Y器官的外观和组织学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Y器官为淡黄色、扁平球状,其中分布有血窦和血管,腺细胞细胞质染色不明显,细胞核呈卵圆形,嗜碱性较强。卵巢发育过程中,Y器官组织学具有以下特征和变化:Ⅰ期,血窦和血管清晰可见,分布于血窦附近的腺细胞膨大呈泡状,且细胞核直径显著大于内部的细胞核直径(P<0.01);Ⅱ期,血管收缩,腺细胞体积变小,胞核直径减少为(3.64±0.62)μm(P<0.01);Ⅲ期,血窦边界模糊,呈退化状态,细胞核呈强嗜碱性;Ⅳ期,Y器官小叶间的空隙变大,腺细胞边界消失,很难发现核仁;Ⅴ期,Y器官小叶间的空隙进一步变大,细胞核直径进一步缩小、核膜皱缩。以上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过程中,Y器官呈退化的非分泌状态,因此,Y器官可能没有参与卵巢发育的内分泌调控。  相似文献   

4.
低盐度对不同三疣梭子蟹群体幼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亲蟹繁育的Ⅱ期幼蟹进行低盐度胁迫,发现其120 h的半致死盐度为11.7,并比较了“黄选1号”三疣梭子蟹和低盐适应群体三疣梭子蟹在低盐度(11.7)水中和正常海水(盐度为35.0)中的存活率、变态率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黄选1号”在盐度为11.7时的存活率比在正常海水中低,低盐适应群体在盐度为11.7时的存活率与在正常海水中差异不明显;在盐度为11.7的水中,两个群体幼蟹的变态率与生长指标均低于在正常海水中.试验结束时,“黄选1号”在低盐度(11.7)水中的存活率、变态率、全甲宽分别为20.00%、10.00%、(17.47±1.11) mm,在正常海水中的存活率、变态率、全甲宽分别为52.22%、53.33%、(20.43±1.21)mm;低盐适应群体在低盐度(11.7)水中的存活率、变态率、全甲宽分别为32.22%、13.33%、(17.69±0.93) mm,在正常海水中的存活率、变态率、全甲宽分别为27.98%、16.67%、(18.79±1.61) mm.研究表明,低盐适应群体抵抗低盐胁迫的能力较强,在正常海水中“黄选1号”幼蟹的存活率、变态率、全甲宽和体质量均高于低盐适应群体.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氟苯尼考(FLR)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不同组织中ABC转运蛋白基因(ABCG)表达量的影响,采用RACE法进行了三疣梭子蟹ABCG基因克隆并对其生物学进行了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了不同浓度(20、40、80 mg/kg)氟苯尼考对三疣梭子蟹肝胰腺、鳃和肌肉中ABCG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ABCG基因全长c DNA序列为2473 bp,共编码578个氨基酸;三疣梭子蟹ABCG不含信号肽,具ABC转运家族蛋白的典型结构域,包括1个高度保守的核苷酸结构域(NBD)和1个疏水性跨膜区(TMD),为半转运子;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三疣梭子蟹ABCG与中国对虾、凡纳滨对虾的ABCG聚为一支,具有较高的亲缘关系;不同浓度的氟苯尼考对三疣梭子蟹肝胰腺、鳃、肌肉中ABCG表达均具有诱导作用,且呈时间剂量效应,由此推测,三疣梭子蟹ABCG蛋白参与氟苯尼考的代谢转运过程。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甲壳动物ABCG转运蛋白对抗生素的转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自交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体发育和形态性状的影响,通过人工定向交尾的方式,以建立的三疣梭子蟹连续1~9代家系内自交全同胞家系为材料,评价连续多代自交幼体发育和形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幼体发育方面,F1~F9代的排幼量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但变态率研究中发现,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2个阶段中总体呈现衰退趋势,尤其自交家系程度高的F9代变态率最低,F9代Z1~M的4个阶段中变态率分别为74.87%、73.50%、59.17%、41.96%;在形态学方面,随着生长日龄与自交代数的增加,F3~F9代各项指标均低于F1、F2代家系,其中F9代各项指标皆为最小且与其他各代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150日龄时对梭子蟹整齐度的研究发现,F9代甲宽、甲长、体高变异系数分别为7.636 5、7.559 1、8.328 2,在所有家系中为最小,整齐度最好;除F2代家系外,随着姊妹交系数的增加,相对于F1代,全甲宽出现-6.12%~-21.95%的衰退,甲宽衰退系数为-1.85%~-16.36%,甲长衰退系数为-10.08%~-27.66%,体高衰退系数为-9.39%~-22.70%,体质量衰退系数为-13.39%~-47.99%,排幼量衰退系数为-9.03%~-45.13%。研究表明,自交对三疣梭子蟹的幼体变态、个体形态大小和150日龄个体的生长特性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造成一定程度的衰退。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水流刺激对不同体重(小、中、大3种规格的体重分别为13.348g±1.751g、21.71g±1.247g、30.308g±3.009g)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运动行为的影响,研究了幼蟹在水流刺激(23cm/s)1h及恢复12、24h时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氧氮比和血蓝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中、大3种规格幼蟹最大耐流流速分别为23.0、26.7、31.0cm/s,水流刺激对幼蟹的运动行为影响显著。当流速为23.0cm/s时,3种规格的幼蟹均在水槽底部顶流爬动;流速高于23cm/s时,小规格组幼蟹趴于拦网区不动。幼蟹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随体重增大而降低,在水流刺激1h后,3种规格幼蟹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血蓝蛋白含量均下降,而氧氮比升高;静水中恢复12h,其氧氮比恢复至正常,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血蓝蛋白含量升高,至24h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水流刺激1h后和恢复12h时幼蟹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差异显著(P〈0.05),恢复24h后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血卵涡鞕虫在GenBank中已发表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2对引物,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WSSV和血卵涡鞕虫的多重PCR方法,即通过一次PCR反应,同时扩增WSSV和血卵涡鞕虫2种病原的核酸。应用该方法分别对已知WSSV和血卵涡鞕虫阳性的样品进行PCR扩增,分别扩增出了2条特异性带———467 bp(WSSV)和168 bp(血卵涡鞕虫),与实验设计相符,且与常规PCR检测结果一致。特异性实验结果也表明,该方法对WSSV和血卵涡鞕虫的检测均具很好的特异性,而对三疣梭子蟹其它常见病原、梭子蟹DNA样本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10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结果与常规PCR检测结果符合率达到100%,说明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以用于三疣梭子蟹2种病原的快速检测和鉴别诊断,对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疾病及时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采用注射和投喂方式,对养殖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进行人工感染,以确定WSSV对养殖梭子蟹的易感性和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结果发现,在水温24—25℃条件下,病毒注射感染组全部发病,10-16d全部死亡;投喂组死亡率33%;对照组未出现死亡。采用荧光定量PCR对各试验组梭子蟹的肌肉和肝胰腺混合物进行WSSV检测,发现注射感染组阳性检出率为100%,均为强阳性;投喂组阳性检出率为50%;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均为O。光镜下可观察到感染梭子蟹的肝胰腺、肌肉组织、鳃组织的靶细胞核肿大、变形,并出现以坏死为主的变质性病变;电镜下病变组织细胞中可见形态、大小与WSSV一致的病毒粒子。由此表明:对虾WSSV可以感染三疣梭子蟹,并表现出明显的病理症状,感染与病毒的数量以及梭子蟹自身的体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梭子蟹试验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采用注射和投喂方式,对养殖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进行人工感染,以确定WSSV对养殖梭子蟹的易感性和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结果发现,在水温24—25℃条件下,病毒注射感染组全部发病,10-16d全部死亡;投喂组死亡率33%;对照组未出现死亡。采用荧光定量PCR对各试验组梭子蟹的肌肉和肝胰腺混合物进行WSSV检测,发现注射感染组阳性检出率为100%,均为强阳性;投喂组阳性检出率为50%;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均为O。光镜下可观察到感染梭子蟹的肝胰腺、肌肉组织、鳃组织的靶细胞核肿大、变形,并出现以坏死为主的变质性病变;电镜下病变组织细胞中可见形态、大小与WSSV一致的病毒粒子。由此表明:对虾WSSV可以感染三疣梭子蟹,并表现出明显的病理症状,感染与病毒的数量以及梭子蟹自身的体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海州湾、辽东湾、舟山沿海和莱州湾4个野生群体三疣梭子蟹(Porttmus tritubercalatus)的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的抗氧化及其它与非特异性免疫相关的酶活指标,并对这些指标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海州湾群体的三疣梭子蟹肝胰腺SOD酶活显著高于莱州湾群体(P<0.05).而与其它两个群体差异不显著;而血淋巴和肌肉组织SOD酶活各个群体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海州湾群体血淋巴和肝胰腺组织GSH-px酶活显著高于莱州湾群体(P<0.05),而与其它群体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地理群体三疣梭子蟹各体组织中MDA含量、LSZ和ALP酶活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笔者全面比较了4个地理群体三疣梭子蟹免疫相关酶活指标的差异,揭示了不同地理群体三疣梭子蟹免疫、抗病能力差异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近海三疣梭子蟹大螯肌肉的线粒体DNA作为模板,对4群体共67个个体的控制区(D-loop)序列进行了PCR扩增。通过对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最终得到了控制区3’端的rRNA部分序列(64 bp)、D-loop全序列(1179 bp)及控制区5’端tRNA-Ile部分序列(73 bp)。经DNASP软件分析得知,67个D-loop序列定义了65个单倍型,在65个单倍型中,除去插入/缺失位点,所有单倍型共检测到344个多态位点,主要发生在D-loop序列的中间区域;D-loop序列检测到26个插入或缺失位点,碱基插入主要发生在中央后端区域,以13 bp重复片断插入的形式进行。每个个体含有0~3个连续重复片断。通过对三疣梭子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D-loop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982~1.00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2770~0.0363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31.790~43.304。综合分析,三个成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近,都低于仔蟹的遗传多样性,说明经过遗传育种,可以提高三疣梭子蟹的种质情况,真正实现对三疣梭子蟹的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三疣梭子蟹是大型可食经济蟹类,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为发展三疣梭子蟹育苗技术,试验对其早期发育阶段的饵料选择、投喂策略及最佳捕食密度进行了探讨。实验设置小球藻组、扁藻组、小球藻与扁藻混合组、轮虫组(加小球藻50×104个/ml)和卤虫组(加扁藻8×104个/ml)5个因素,分别设4、4、4、6和6个梯度。结果表明,小球藻浓度50×104个/ml或扁藻浓度8×104个/ml或小球藻(25~40×104个/ml)+扁藻(2.5~4×104个/ml)可使Ⅰ期溞状幼体(Z1)存活较长时间,但仅投喂单胞藻类不能使Z1正常变态;自Z1开始投喂轮虫可使幼体正常发育至Ⅲ期溞状幼体(Z3),以后幼体发育迟缓,出现Ⅲ期、Ⅳ期溞状幼体(Z4)和大眼幼体(M)同时存在的现象。Z1对轮虫的最佳捕食密度为5个/幼体、Ⅱ期溞状幼体(Z2)为10个/幼体,存活率可分别达到95.7%和94%;从Z3开始应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捕食密度为10个/幼体,存活率达到最高值为84.5%。从Z4开始投喂卤虫成体,Z4、M和Ⅰ期幼蟹(C)的最佳捕食密度为10个/幼体,存活率分别为90%、85.7%和82.9%。因此,三疣梭子蟹Z1和Z2应该投喂轮虫,最佳捕食密度分别为5个/幼体和10个/幼体;Z3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最佳捕食密度为10个/幼体。Z4开始投喂卤虫成体,最佳捕食密度为10个/幼体。同时,育苗水体中添加一定量的单胞藻类。  相似文献   

14.
三疣梭子蟹呼吸器管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疣梭子蟹的呼吸器官主要是鳃,两侧对称排列,每侧八枚。除第二枚关节鳃的鳃轴在一侧外,其余几枚的组织结构均相似,最外层为薄层角质膜,其深层为单层上皮。从鳃的横切面观察,背面血管为人鳃血管,腹面的为出鳃血管,连接这两条血管的结缔组织为鳃轴。鳃轴向两侧(或一侧)生出数条鳃丝。鳃丝主要由柱细胞和上皮细胞构成。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入鳃血管的侧壁上有成列的卵圆形孔,这些孔与鳃丝相通。采用汞溴酚蓝等4种方法,对上  相似文献   

15.
PCR-SSCP分析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SSCP)技术作为一种区分检测基因组之间微小差异的有效方法 ,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适用于大样品量筛选的特点 .本研究从变性剂类型、电泳缓冲液的离子强度、交联度、电泳温度、甘油浓度及变性剂类型等方面对影响 PCR-SSCP的电泳条件进行分析 ,以期对该方法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复方新诺明对南美白对虾、梭鱼和三疣梭子蟹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烨  雷晓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09-2410,2416
[目的]探讨复方新诺明对3种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方法]用复方新诺明分别对南美白对虾仔虾、梭鱼苗和三疣梭子蟹稚蟹进行室内急性毒性试验,设置空白对照组和3个平行组,统计复方新诺明对3种水生动物24、48、72和96 h的死亡个数、半致死浓度(LC50)、95%可信限和安全浓度。[结果]复方新诺明对南美白对虾、梭鱼和三疣梭子蟹的24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 143.32、1 320.57和915.17 mg/L,48 h的LC50分别为962.36、1 119.60和623.27 mg/L,72 h的LC50分别为844.63、977.54和514.34 mg/L,96 h的LC50分别为793.36、880.63和442.30 mg/L。复方新诺明对以上3种水生动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04.58、248.15和86.73 mg/L。3种水生动物对复方新诺明敏感性依次为三疣梭子蟹稚蟹〉南美白对虾仔虾〉梭鱼苗。[结论]该研究为3种水产动物的规模养殖和鱼病防治提供合理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三疣梭子蟹饲养效果的影响,为开展三疣梭子蟹高效健康养殖和促进益生菌在蟹类养殖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三疣梭子蟹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试验组(EG,添加2×1010 CFU/g枯草芽孢杆菌)和对照组(CK,不添加任何益生菌),试验周期28 d,期间定期检测生长指标和水质因子,试验结束时测定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物酶(POD)、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溶菌酶(LZM)等相关酶活力.[结果]枯草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中的AKP活力(P<0.05,下同),随着养殖时间推移,AKP活力逐渐升高;而ACP和POD活力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于第21 d时达最高值,分别为6.47 U/100 mL和45.93 U/mL,显著高于CK组;枯草芽孢杆菌对三疣梭子蟹血淋巴T-SOD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LZM含量有明显影响,也于第21 d时达最高值(3.81μg/mL),此后LZM含量维持在相对较稳定的水平.枯草芽孢杆菌对三疣梭子蟹的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其存活率,至试验结束时三疣梭子蟹存活率较CK组提高了17.78%(绝对值).枯草芽孢杆菌对三疣梭子蟹养殖水体氨氮(NH3-N)和亚硝态氮(NO2--N)有显著的降低作用,但在21 d后作用效果略有下降.[结论]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影响三疣梭子蟹免疫相关酶活力,提高其存活率,且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NH3-N和NO2--N含量,进而达到净化养殖水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培育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新品系,选择差异较大的两代自交家系进行家系内自繁和家系间杂交的试验,建立了三疣梭子蟹近交系和杂交系,并比较了其繁殖性能和子一代早期生长与存活的情况。三疣梭子蟹A家系为自交F6,B家系为自交F3,均为基因纯化程度不同的两个家系,试验设计自交组F66(A♀×A♂)、F33(B♀×B♂)和杂交组F63(A♀×B♂)、F36(B♀×A♂)4个试验组。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自交组亲蟹的抱卵量、排幼量和单位体质量抱卵量均比两个杂交组大,且均显著高于F63组(P<0.05),而自交组的单位体质量排幼量和孵化率也均比杂交组大,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繁殖性能上,杂交组并未表现出杂种优势。幼蟹的早期生长和存活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使Ⅱ期幼蟹至Ⅴ期幼蟹的生长和存活两个表型性状都得到了改良,杂交组(F63和F36)在早期生长阶段相对于自交组(F66和F33),体质量的总体杂种优势率为14.38%25.05%,全甲宽的总体杂种优势率为5.57%25.05%,全甲宽的总体杂种优势率为5.57%10.27%,体质量和全甲宽的增长速度各组均为F63>F66>F36>F33,其中F36组相对于F33组各表型性状的杂种优势均明显大于F63组相对于F66组的杂种优势;杂交组存活的总体杂种优势率为22.49%10.27%,体质量和全甲宽的增长速度各组均为F63>F66>F36>F33,其中F36组相对于F33组各表型性状的杂种优势均明显大于F63组相对于F66组的杂种优势;杂交组存活的总体杂种优势率为22.49%36.67%,其中F63组相对于F66组存活的杂种优势明显大于F36相对于F33组的杂种优势。研究表明,三疣梭子蟹杂交组在繁殖性能方面虽未表现出杂种优势,但在早期生长和存活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杂种优势,这可为进一步开展三疣梭子蟹选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技术。2011年4月初向池塘内投放80~100 g/尾的大黄鱼,混养池塘投放4 000~5 000尾/hm~2,共投放4 500尾/hm~2,5月下旬投放规格为150~200只/kg的三疣梭子蟹,混养池塘投放30 000只/hm~2,共投放33 000只/hm~2,梭子蟹单养池塘60 000只/hm~2,共投放66 000只/hm~2。大黄鱼单养池塘投放8 000~10 000尾/hm~2,共投放9 000尾/hm~2;当年11月中下旬收获商品大黄鱼,大黄鱼单养池塘平均单产2 118.7~2 238.7 kg/hm~2,混养池塘1 329.6~1 460.3 kg/hm~2,存活率分别为76.2%和85.3%;9~11月收获商品梭子蟹,梭子蟹单养池塘的平均单产1 701.8~1 747.1 kg/hm~2,混养池塘的平均单产为1 253.5~1 314.3kg/hm~2,存活率分别为17.8%和21.3%。混养、大黄鱼单养、梭子蟹单养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83~1∶1.96、1∶1.69~1∶1.81、1∶1.57~1∶1.76。由此可见,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混养有助于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从浙江舟山市养殖场患“牛奶病”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rus)乳化的螯足、步足及肝胰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A1,对其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比较鉴定,并对其药物敏感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A1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其对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盐酸蒽诺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新霉素、氧氟沙星等高度敏感,对青霉素钠、头孢曲松、酒石酸吉他霉素、头孢氨苄、四环素、麦迪霉素、土霉素等中度敏感,而对磺胺喹噁啉钠、复方新诺明、磺胺二甲嘧啶钠、磺胺嘧啶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