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色金针菇F21—2是以浙江省江山市规模栽培的江山白菇(F21—1)为育种亲本材料,选择农艺性状、产量等表现较好的江山自菇子实体为组织分离对象,进行逐年的系统选育、定向筛选,选育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该品种适应能力强,菌丝更耐高温,且种性稳定,是一个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并在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三项突破.单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
新江山白菇F21-2,系以浙江省江山市规模栽培的江山白菇F21-1为育种亲本材料,选择农艺性状、产量等表现型好的江山白菇子实体为组织分离对象,进行逐年的系统选育、定向筛选,选育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该品种环境适应能力强,菌丝更耐高温,且种性稳定,是一个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在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以下突破:一是在早白菇菌丝培育期,改直立培养为转面贴地降温培养,提高了成品率;二是在第一潮菇子实体生长管理阶段,改向菇体直接喷水为沿袋壁补水,提高鲜菇品质,延长货架期;三是在转潮管理中,改直接加水浸泡为倒袋吸湿催蕾,提高了单产。  相似文献   

3.
采收:盐渍用的鲜菇应及时采收,清除杂质,要求菌盖直径1.5厘米,柄长15厘米,菇体洁白完整。预煮:预煮液采用5%~7%的盐水,用柠檬酸调pH值至4.5左右。煮沸后将菇体倒入,翻动杀青使菇体受热均匀。菇水比例为1:2,煮3~4分钟捞出,用流水快速冷却,待温度下降到15℃以下时,捞出沥去水分。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金针菇的营养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护肝作用等生理活性进行了总结,对目前以金针菇为原料开发的产品进行了概述。探讨了目前金针菇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下一步如何开展金针菇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绿茶的4种主要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了绿茶中水分、茶多酚、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4种主要成分的改进偏最小二乘(MPLS)定标模型,用目标函数法对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进行考查,评定出最优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各成分最优模型的目标函数值(f)分别为98.84%、95.66%、95.07%和94.25%,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4.53%、4.57%、8.33%和6.39%,预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0.85、0.63和0.71.测定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实现绿茶中4种成分的快速定量检测,水分、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模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可以用于实际检测;咖啡碱模型预测效果较差,需要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黄柏成分的提取及中成药中黄柏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螺旋藻中糖脂成分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分别用超临界流体萃取与有机溶剂萃取两种方法从螺旋澡中提取的糖脂成分进行了分析,主要利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与EDTA滴定法两种方法分别对其进行滴定,并就两种测定方法本身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西洋参特有成分--拟人参皂苷F11的分离、鉴定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西洋参的特有成分,以利对西洋参生药及其制品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为研制开发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大孔树脂法和硅胶柱层析分离法对西洋参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将所得单体应用质谱、^13C-核磁共振谱、电子轰击质谱(EL-MS)鉴定,并用高效薄层层析法比较了人参、西洋参和三七的甲醇提取物,用薄层扫描法对西洋参各部位拟人参皂苷F11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西洋参特有皂苷成分为拟人参皂苷F11,在西洋参的花蕾、花柄、果肉、茎叶和根中的含量依次为2.34%,1.93%,1.54%,0.97%和0.28%。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贵州德江不同等级天麻的主要成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取硫酸-苯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天麻中的主要成分多糖、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等级天麻多糖含量差异显著,但是与规格等级没有相关性;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含量与天麻规格等级之间不具有相关性,不同规格等级之间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为天麻分级和产品开发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固精养元合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4种主要成分均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对其主要成分淫羊藿苷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3批样品含量水平接近,均值为0.346mg/mL;在0.2546~1.288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并且供试品淫羊藿苷溶液在8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1.
鲜、干金针菇根可溶性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5℃低温热风干燥工艺制备干金针菇根,对鲜、干金针菇根可溶性蛋白质进行提取、盐析分离及回收率测定,以期为金针菇根的蛋白质类产品研发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鲜金针菇根干制后,总蛋白质含量稍微降低,鲜、干金针菇根干基总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8.36%、26.23%;干基可溶性蛋白质提取得率及盐析回收率基本未发生变化,鲜、干金针菇根干基可溶性蛋白质提取得率分别为5.07%、4.78%,鲜、干金针菇根可溶性蛋白质盐析分离最高回收率分别达90.66%、89.78%.表明在进行蛋白质提取利用时,可以将鲜金针菇根采取低温热风干燥工艺制备成干金针菇根保存备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生产金针菇的各环节进行总结,得出了一套较佳的再生法栽培金针菇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按照该工艺进行出菇,利用木屑、麸皮、玉米面的常规培养基,袋内干料在360 g时,出菇产量在450 g左右,生物学转化率可达125%~128%。该法生产出的金针菇品质优良、货架期长、培养原料广泛,推广市场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金针菇中提取多酚氧化酶,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温度、pH、抑制剂对金针菇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金针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 from Flammulina velutipes,FVPPO)的酶促褐变产物在可见光波长29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pH为5.0—6.0范围内酶活力较大;在20—4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在40℃时PPO活性最强;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2Na对金针菇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都有抑制作用,在同浓度下,对金针菇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次序为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2Na.结论金针菇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40℃,抗坏血酸对金针菇PPO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贮藏温度、不同规格和不同包装方式的聚丙烯 (PE)薄膜袋包装、采前喷施保鲜剂等保鲜技术处理金针菇 ,分析比较不同保鲜技术对金针菇的贮藏保鲜效果、生理生化指标及其主要营养质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PE薄膜袋包装的保鲜效果好 ,失重和褐变程度低 ,呼吸速率和 C2 H4 释放作用明显被抑制 ,蛋白质、有机酸、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成分能较好保持 ,损失少 .包装袋内 O2 体积分数愈低 ,CO2 体积分数愈高 ,保鲜效果愈好 ,贮藏期愈长 .采收前分别用 0 .35μg· m L-1焦亚硫酸钠和 5g· L-1Ca Cl2 处理菇 ,能有效地抑制采后菇体内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 3种氧化酶的活性和褐变程度 .贮藏温度对保鲜期的影响是贮藏温度愈低 ,保鲜期愈长 ,1- 2℃下可保鲜 2 0 d以上 .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的深层液体培养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菌株的发酵曲线表明,培养48~96 h为其增殖生长期;茵龄试验表明,80 h摇瓶菌种活力优于100 h和130 h者;发酵罐中试培养中,65 h生物量即达33.7 g·mL-1(鲜重);醪液作为液体菌种,产量及菇形正常,发茵期缩短1/3,且现蕾期较早,从醪液中可提取营养浓缩液及粗多糖粉.浓缩液含氨基酸555.38mg·100mL-1,多糖含量≥6.0mg·mL-1,可溶性固形物≥13%,急性毒性试验证明无毒,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动物实验证明其具有显著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从福建省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企业的培养料常用配方中选出4个生物学效率高、效益高的配方,进行栽培比较试验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配方1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长势较强,子实体农艺性状佳,产量为379g·袋-1,生物学效率为84.2%,而且经济效益较好;其次是配方3,因此配方1和3可以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色泽是金针菇的重要性状之一,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以FL19(黄色)、8801(白色)及其后代(F1代、F2代)菌株和相应单核菌株为材料,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ulkedSegregantAnalysis,BSA)方法,对金针菇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通过对200个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白色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S3751800,并在亲本及其后代菌株进行了验证,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白色金针菇新品种的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深层发酵滤液中游离的必需氨基酸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80%左右.主要积累的氨基酸为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的积累情况可归纳为3个类型:第1型为苯丙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第2型为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第3型为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3个类型的共同特点是赖氨酸始终是大量积累的主要氨基酸之一以及必需氨基酸所占的百分比都很高,差异仅在个别氨基酸积累量的多少上.对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发现:(NH4)2SO4浓度和黄豆粉作氮源影响游离氨基酸的总产量和必需氨基酸所占的百分比,而不影响高含量氨基酸的种类.PO43-的浓度不同对其差异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发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的液体菌种。[方法]从工厂化生产的菌株与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及金针菇液体菌种在工厂化生产的应用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在4个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株中,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液体菌种开发宜以F白"18"为出发菌株;二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宜为马铃薯15%、麸皮7%、蔗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转速150 r/min,温度23℃,pH自然,发酵罐培养时间结束点和适宜的菌龄均为144 h;在工厂化生产应用中,液体菌种较固体菌种发菌速度快,生产周期缩短9 d,生物转化率提高了6.38百分点。[结论]该研究可为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液体菌种的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