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中国海洋报》报道,浙江省平湖市罗氏沼虾育苗产量居全国首位,养殖产量居全省第一。浙江省水产在平湖市建立了罗氏沼虾育苗基地,利用当地的海、淡水资源和成功的河蟹人工育苗技术,培育罗氏沼虾苗种。1992年初,罗氏沼虾育苗技术获得生产性突破,育苗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滨海盐碱地“上粮下渔”综合开发,解决罗氏沼虾养殖的苗种问题,我们在离海较远的滨海盐碱地区利用咸井水兑成半咸水进行罗氏沼虾育苗取得了成功。利用 290米 3水体育出体长 1.0~ 1.2厘米的罗氏沼虾苗种 571.9万尾,该项技术不仅能解决内地因无海水不能育沼虾苗的问题,节省了拉海水的费用,而且还减少了因近海海水污染而造成的虾病,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一、条件   1.池塘:东营市黄河口水产良种场罗氏沼虾育苗场,育苗池规格分别为 21.6米 3、 14.7米 3、 8.7米 3,有效水体 290米 3。另有 5米 3卤虫孵化池 8个。  2.…  相似文献   

3.
研究人工海水在罗氏沼虾育苗全过程所必需的各种元素及配比,提出了一个具广泛实用性的罗氏沼虾育苗的人工海水配方,本试验共育苗455.3万尾,平均每立方人工海水育苗7.944万尾。  相似文献   

4.
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育苗后的废海水生物净化及重复使用进行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整体式生物过滤器,通过生物膜处理废水.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废海水中的NH+4-N和NO-2-N分别为0.47~1.21 mg/L和0.036~0.100 mg/L,符合罗氏沼虾幼体生长要求.2008年试验池水体12.76 m3,育苗各阶段使用50%~80%净化海水,虾苗产量达8万尾/m3,成活率96.2%,虾苗规格0.90 cm,与原配制海水无明显差异,节约净化海水57.52%.  相似文献   

5.
罗氏沼虾这一优良淡水养殖品种,因其幼体阶段必须在淡海水中渡过而使其在内陆地区的饲养受到限制。研究封闭系统育苗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内陆地区虾苗生产用海水困难和育苗污水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目前各地罗氏沼虾育苗用的海水是人工配制或从盐场运回诙缩海水稀释而成。  相似文献   

6.
提高罗氏沼虾育苗成活率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罗氏沼虾育苗成活率的试验陆锦天,潘家模,洪新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200433)近年来,罗氏沼虾的人工育苗技术虽已有所提高,但尚未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位水体出苗量低;幼体成活率不高,以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量也很不稳定。为了提高罗氏沼虾的育苗...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上海市水产养殖公司1995年度罗氏沼虾育苗工作的经验,指出罗氏沼虾育苗中提高单位水体出苗量的关键技术是适时储备育苗用水,抓好育苗用水的净化处理,强化亲虾培育,严格控制育苗池水温,合理控制幼作放养密度,科学投喂适口饵料等。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上海市水产养殖公司1995的罗氏沼虾育苗工作的经验,指出罗氏沼虾育苗中提高单位水体出苗量的关键技术是适时储备育苗用水,抓好育苗用水的净化处理,强化亲虾培育,严格控制育苗池水温,合理控制幼体放养密度,科学投喂适口铒料等。  相似文献   

9.
罗氏沼虾幼苗时期生活在比重为1.008左右的半咸水中,经过11次蜕皮,最后才变态成仔虾。在整个虾苗培育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对水体环境的依赖。由于罗氏沼虾幼体比较嫩小,适应能力差,对水体环境因子的变化反应较为敏感,故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苗的成败。因此,育苗用水的处理和水质培养问题是罗氏沼虾育苗生产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简易可行的方法,现简要归纳如下。一、育苗用水的处理1.海水的来源和处理:育苗用海水应严格选用盐场自然晒取的、婆美度在9度以下的浓缩海水,其中以5~7度较为理…  相似文献   

10.
朱春华 《水产养殖》2005,26(4):19-22
在水温30的条件下,用8个盐度梯度(4、7、10、13、16、19、22、25)的育苗用水进行罗氏沼虾人工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7 ̄13的盐度范围内,罗氏沼虾幼体生长发育正常,变态时间均值为181d,而过高或过低盐度明显延长变态时间,且存活率很低;用淡水孵化罗氏沼虾幼体,每天增加盐度2 ̄10,幼体的生长发育和变态与育苗盐度始终保持在10的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罗氏沼虾在盐度为10的水体中孵化并发育到第期后,每天降低盐度2直到变态,幼体变态时间平均缩短2 ̄3d,且变态同步性较高。研究表明,罗氏沼虾幼体对盐度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在低盐度条件下进行罗氏沼虾生产性育苗是可行的,本研究可明显节约罗氏沼虾育苗过程中的海水用量,降低育苗成本,为内陆地区大面积推广罗氏沼虾养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胡守义 《水产科学》1996,15(4):21-22
罗氏沼虾人工育苗技术胡守义(辽宁省海洋渔业开发中心,大连116015)关键词:罗氏沼虾,人工育苗,技术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等,是淡水虾类中个体较大的一种。我国自1976年引进以后,迅速在南方广大地区推广开来,北方地区罗氏沼虾的人工育...  相似文献   

12.
罗氏沼虾人工海水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罗氏沼虾人工海水育苗技术,包括人工海水配制及影响幼体成活的主要因素,取得了育苗4万尾/m3的结果,与天然海水育苗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罗氏沼虾(Maorobrchium rosenbergi),别名马来沼虾、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虾。为长臂虾科、沼虾属动物。1970年台湾省首先引进,1976年中国农林科学院自日本引进,1977年广东水产研究所繁殖成功。1984年山东省东平县外贸冷藏厂,为更好地解决罗氏沼虾在我国北方的养殖生产问题,从1984年起对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及坑塘养殖进行了试验,并取得成功,为在我国北方进一步推广罗氏沼虾养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罗氏沼虾已推广到大江南北,经济效益显著。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罗氏沼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己十分普遍,全国对苗种的需求量剧增,2019年全国罗氏沼虾苗的需求量达到400亿尾.近年各地苗种企业育苗的成功率波动巨大,优质的种虾和育苗技术的优势逐渐显现.而在育苗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罗氏沼虾幼体会出现一些病害,影响罗氏沼虾苗的出成率,从而影响罗氏沼虾苗对各地养殖户的供...  相似文献   

15.
英国斯特林大学水产养殖研究所对罗氏沼虾和日本沼虾两种幼体生长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两种沼虾幼体生长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发现日本沼虾幼体存活率高于罗氏沼虾幼体存活率20%,其日本沼虾幼体变态速度比罗氏沼虾幼体快。但日本沼虾幼体孵化数大大低于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幼体平均孵化数为1500尾,而罗氏沼虾幼体平均孵化数为354100尾。仔虾孵化数的严重差异,直接影响了亲虾需要量。日本沼虾  相似文献   

16.
前言罗氏沼虾栖息在印度和太平洋地区的江河水域中,它是一种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早在五十年代,泰国就开始从事罗氏沼虾人工育苗研究。中国学者林绍文博士于1961年在马来西亚槟榔屿研究罗氏沼虾人工育苗获得生产性突破,首次获得成功,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世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应用生物技术的发展,活菌生物制剂的水产养殖中得到的广泛应用,效果显。但有关于活菌生物制剂的应用报道多集中在土池养殖方面,而在水泥池养殖特别是在罗氏沼虾育苗生产中的可行性以及其应用效果,2001年5月5日-6月2日我们在本所的罗氏沼虾苗场进行了养殖保、利生素、西菲利等三种活菌微生物制剂的罗氏沼虾育苗生产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8.
苗文利 《齐鲁渔业》1994,11(3):43-44
对山东推广养殖罗氏沼虾的建议苗文利(山东省水产局,济南250013)罗氏沼虾原产于东南亚地区,在海水中繁殖,淡水或咸淡水中生长,是一种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养殖周期短、抗病力强的优质养殖品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赞誉。我国自1976年引进...  相似文献   

19.
罗氏沼虾人工繁殖试验是庐山区蟹苗站在省、市水产部门的大力支持于1992年进行的,利用蟹苗生产设备和人工半咸水进行罗氏沼虾人工繁殖试验,取缛较好的效果,两批共产仔虾17.47万尾,育苗成活率为50.3%,同时摸索总结一套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一、云南发展罗氏沼虾养殖情况1.云南省罗氏沼虾养殖简况云南省罗氏沼虾养殖面积、产量等没有详细文献记录。根据部分文献记载,云南试养罗氏沼虾最早于1996年,当时昆明市宜良县水产发展服务中心在昆明市水利局水产处及水产技术推广站等部门的支持下,于1996年5月27日从广西水产研究所引进罗氏沼虾苗7万尾,投放于南羊镇1.6亩试验塘内混养,经过5个多月养殖并测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