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对LaSota免疫雏鸡人工感染新城疫强毒前后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和血清IgG抗体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实验表明,LaSota免疫鸡在强毒攻击前脾淋巴细胞对ConA和PHA均无反应性,但血清IgG抗体的含量则逐渐升高。在受到强毒攻击后,脾淋巴细胞对ConA和PHA具有非常明显的反应性,而血清IgG抗体起初下降,随后逐渐升高,这些结果揭示在新城疫的免疫和感染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将16只SPF鸡分成4组,每组4只,分别接种新城疫油乳剂苗,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油乳剂苗,LaSota弱毒苗和Mukteswer苗。接种后每隔2d采血1次,用ELISA测定新城疫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结果:油乳剂灭活苗接种组均无特异性IgM抗体出现,特异性IgG抗体高峰期出现在接种后22d,LaSota弱毒苗和Mukteswer苗接种组均有特异性IgM抗体出现,高峰期为接  相似文献   

3.
将16只SPF鸡分成4组,每组4只,分别接种新城疫油乳剂苗,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油乳剂苗,LaSota弱毒苗和Mukteswer苗。接种后每隔2d采血1次,用ELISA测定新城疫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结果:油乳剂灭活苗接种组均无特异性IgM抗体出现,特异性IgG抗体高峰期出现在接种后22d,LaSota弱毒苗和Mukteswer苗接种组均有特异性IgM抗体出现,高峰期为接种后第9d。各接种组经强毒攻击后,均出现IgM反应,IbG呈典型的回忆反应。进一步试验用LaSota灭活苗经肌肉、静脉接种和加氢氧化铝胶佐剂后肌肉接种,经测定,接种鸡均无或仅有很低水平的特异性IgM抗体产生。  相似文献   

4.
切除胸腺的2日龄雏鸡,接种抗鸡T细胞表面分子CD4的单克隆抗体,于12日龄时以LaSota疫苗免疫。然后,在不同的日龄分别用FACS,MTT及间接ELISA测定脾脏和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类数量,脾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及病毒特异的血清IgG抗体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 E L I S 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病理组织学方法对鸡眼区相关淋巴组织在鸡新城疫( New castle Disease, N D)疫苗点眼免疫后的局部体液免疫应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Lasota 系 N D 疫苗点眼免疫后鸡眼区相关淋巴组织( Headassociated Lym phoid Tissue, H A L T)对 N D 疫苗可产生高效的局部体液免疫应答:①免疫组泪液和血清中 N D V特异性 Ig A、 Ig M 抗体及哈氏腺( Harderian Giand, H G)中 Ig A、 Ig M 型浆细胞出现较对照组早,且抗体滴度及浆细胞数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免疫组泪液和血清中 N D V特异性 Ig G 抗体滴度及哈氏腺中 Ig G 型浆细胞数量也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且哈氏腺中 Ig G 型浆细胞的出现早于对照组;②点眼免疫后泪液中 N D V特异性 Ig A、 Ig M抗体出现较血清中的早,且抗体滴度也显著高于血清中( P< 0.05);③ Lasota 系 N D苗点眼免疫后可使结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形成和发育明显提前,免疫组结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淋巴滤泡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相似文献   

6.
人工感染新城疫病毒对雏鸡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确定了MMT法测定鸡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的最佳条件,并用此法检测了人工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和La Sota免疫雏鸡受到强毒攻击时脾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实验表明,在两种情况下,雏鸡脾淋巴细胞对ConA和PHA的反应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提示在新城疫感染和免疫中,淋巴细胞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1日龄感染CAA雏鸡接种Lasota弱毒疫苗后,其血清、泪液、胆汁中HI抗体滴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感染CAA雏鸡Lasota疫苗免疫后,三种体液中HI抗体滴度明显低于未感染CAA的照雏鸡。  相似文献   

8.
确定了MTT法测定鸡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的最佳条件,并用此法检测了人工感染新城疫病毒雏鸡和LaSota免疫雏鸡受到强毒攻击时脾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实验表明,在两种情况下,雏鸡脾淋巴细胞对ConA和PHA的反应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提示在新城疫感染和免疫中,淋巴细胞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马立克氏病(MD)三价苗(SB_1+814+HVT)和HVT疫苗免疫1日龄肉用雏鸡,15日龄时腹腔注射马立克氏病强毒(vDMV)进行攻击,在攻毒后5、25、45和75天用间接ELISA法测定实验雏鸡血清、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IgG、IgM和lg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免疫雏鸡强毒攻击后,其血清、泪液和气管液的IgG、lgM和IgA含量显著高于感染对照鸡,胆汁和肠液中IgA以及IgG、IgM显著高于感染对照鸡,其中三价菌免疫鸡的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HVT免疫鸡;表明MD强毒攻击后,免疫雏鸡全身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的体液免疫应答显著增强,三价苗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反应明显高于HVT免疫鸡,并与其较高的免疫保护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应用ND来活苗与弱毒苗联合及单独弱毒苗对1日龄火鸡进行早期免疫,于第60日进行ND强毒攻击。分别在第7、14、21、35和日龄检测外周血液的免疫学变化。结果表明,1日龄火鸡疫苗接种后其外周血液中T细胞、B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血清IgG,IgM,IgA含量及HI抗体滴度均明显升高,可获得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应,其中活苗与死苗联合免疫组优于单独活苗免疫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鸡贫血病毒感染新城疫免疫雏鸡新城疫强毒攻击后,其血清,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的IgG,IgM,IgA含量和HI抗本滴度;胸腺,法氏囊,脾脏,哈德尔腺,盲肠扁桃体的T细胞,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以及免疫保护情况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免疫对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型 T 株 S1 基因c D N A 连接于pc D N A3 的 Hind I I I与 Ba m H I位点之间构建含有 C M V 启动子及 B G Hpoly A 信号序列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 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实验证明, S P F 鸡肌注免疫后血清 Ig G 抗体逐渐升高,至第35 日龄左右达到高峰,攻毒后血清 Ig G 抗体先下降而后升高,血清 Ig G 抗体升高幅度不及 I B 油苗免疫组。质粒 D N A 免疫鸡攻毒后有40 % 的鸡可耐过强毒的攻击,说明 S1 基因在体内获得了表达并使鸡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用马立克氏病(MD)三价疫苗(SB-1+814+HVT)和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分别肌肉注射免疫1日龄AA肉鸡,15日龄腹腔注射MD强毒(vMDV),攻毒后5,25,45和75d,以彩色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实验雏鸡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腺的IgG,IgM和IgA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MD强毒攻击后,免疫雏鸡法氏囊和脾脏中IgG,IgM和IgA抗体生成细胞较对照攻毒雏鸡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1日龄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雏鸡接种新城疫(ND)疫苗及其强毒攻击后外周血液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和HI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IAV感染雏鸡ND疫苗免疫后,其外周血液IgG、IgM、IgA含量和HI抗体滴度,于接种ND疫苗后7 ̄28d较未感染CIAV的免疫对照雏鸡明显减少,表明CIAV感染雏鸡对ND疫苗免疫的体液免疫应答功能明显降低。ND强毒攻击后  相似文献   

15.
用抗新城疫病毒膜蛋白特异多肽抗体鉴别强毒株和弱毒株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JeffGorman建立的用抗新城疫病毒(NDV)膜蛋白特异多肽抗体鉴别强弱毒株的方法,对国内的I系、Ⅱ系、La Sota和两株分离毒进行了毒力分析。结果证明,上述毒株的毒力顺序为:I系〉Ⅱ系和La Sota〉V4(澳大利亚弱毒疫苗株)〉临床分离株(青岛)。其结论为:I系毒株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分离株(AV)的F2蛋白片段有类似的氨基酸序列,属中发型毒株。虽然Ⅱ系和La Sota比V4和临床分离  相似文献   

16.
单克隆抗体捕获ELISA检测鸡多杀性巴氏杆菌IgM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步  陈溥言 《中国家禽》1999,21(6):12-15
应用抗鸡IgM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鸡抗多杀性巴氏杆菌(P.m.)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的单克隆抗体捕获ELISA,其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优于间接ELISA。用于检测鸡抗P.m.的特异性IgM抗体发现:鸡在注射免疫P.m.灭活苗后第4天即可检测到IgM抗体,并且上升较快,峰值在第2周为1:5120;鸡在口服免疫P.m.弱毒活苗后IgM抗体上升缓慢,峰值在第4周左右,滴度较低为1:320;鸡在由不同途径感染不同的P.m.强毒后第8天时,IgM抗体滴度都明显上升。同时应用间接ELISA检测IgG抗体滴度进行比较。本项研究对建立检测鸡抗其它病原微生物特异性IgM抗体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火鸡疱疹病毒疫苗(HVT)和马立克氏病(MD)三价苗(SB1+814+HVT)肌肉注射免疫1日龄肉用AA雏鸡。在免疫后10、20、40、60和90天以间接ELISA法检测实验雏鸡血清、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中IgG、IgM和Ig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免疫雏鸡血清、泪液和气管液IgM、IgA和IgG为主的免疫球蛋均较对照鸡显著增多,胆汁和肠液中IgG、IgM和IgA的抗体水平也明显高于对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对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雏鸡新城疫(ND)疫苗免疫及其强毒攻击后,其泪液、气管液、肠液和胆汁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感染雏鸡泪液的IgG、IgA和气管液的IgG及胆汁的IgG、IgM、IgA含量均于接种ND疫苗后7~28天明显低于未感染CIAV的免疫对照雏鸡;泪液的IgM和气管液的IgA含量在ND免疫后14~28天明显降低;肠液的IgA和IgM、IgG含量分别于免疫后7~14和7、14天也显著减少。表明CIAV感染雏鸡对ND疫苗免疫的局部体液免疫应答能力降低。ND强毒攻击后,CIAV感染ND免疫雏鸡泪液、气管液、肠液和胆汁的IgG、IgA、IgM含量及免疫保护率,均明显低于未感染CIAV的免疫对照雏鸡。  相似文献   

19.
新城疫La Sota疫苗接种鸡T细胞亚类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流式细胞分检仪(FACS)检测了人工接种新城疫LaSota疫苗后鸡胸腺,脾脏和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接种LaSota疫苗后,鸡脾脏和外周血液中CD3和CD4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CD8T细胞数量则减少鸡胸腺中各亚群的变化不明显,提示在LaSota疫苗免疫后,各T细胞亚群具有重要而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流式细胞分检仪(FACS)检测了人工接种新城疫LaSota疫苗后鸡胸腺、脾脏和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接种LaSota疫苗后,鸡脾脏和外周血液中CD3+和CD4+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CD8+T细胞数量则减少,鸡胸腺中各亚群的变化不明显。提示在LaSota疫苗免疫后,各T细胞亚群具有重要而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