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按不同造林密度设定样地,造林后对5种不同密度沙枣林分进行密度效应观测,测定株高、地径、生物量、热值、能量现存量等。结果表明:造林第3年株高和地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第2年;造林3 a后沙枣能源林林分生物量与能量现存量均随密度的减小而减小;密度不对热值产生影响;从造林3 a后来看,密植(10 000株/hm26,667株/hm24,444株/hm2)的生物量及能量现存量明显高于疏植(3 333株/hm22,500株/hm2)。  相似文献   

2.
利用35株刺槐生物量资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不同部位直径及各立木因子对树冠生物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筛选出影响树冠生物量的主导因子。通过对一系列估测树冠生物量模型的比较,得出以胸径和冠幅为自变量的回归估测模型比单用胸径因子为自变量的估测模型明显地提高了估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不同树龄、不同立地和不同密度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18块标准地,实测标准木84株;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别对马尾松人工林林木各分量的生物量进行建模,采用分级控制、比例分配的方法,构建了各分量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并对各种模型进行误差分析,从中挑选最优的估测模型。结果表明:所构造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解决了各分量独立模型存在的各分量估计值与总量估计值不等的缺陷,预估精度都高于85%,可用于福建省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估测。  相似文献   

4.
基于森林生物量相容性模型长白山天然林生物量估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中国第四次(1997年)二类森林调查数据,借助长白山天然林森林生物量相容性模型,以汪清天然林区为例,对阔叶林、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等不同森林群落进行森林生物量及其分量的估测,研究区森林生物量密度及碳密度估测值分别为110.06 t/hm2和51.73 t/hm2,碳库估测值为0.0119 Gt C.阔叶林生物量占总森林生物量的59%,在该研究区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对沙枣幼苗的苗高、地径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植密度下,沙枣幼苗的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的积累在不同生长季表现出明显的差别:(1)在栽植密度为1 m×1.5 m时2年生沙枣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积累都高于其他密度,在密度为2 m×2 m时的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生物量最低。(2)不同密度下沙枣苗的含水率依次是1.5 m×2 m〉1 m×1.5 m〉1.5 m×1.5 m〉2 m×2 m〉1 m×1 m;根冠比依次是1 m×1 m〉1.5 m×1.5 m〉2 m×2 m〉1 m×1.5 m〉1.5 m×2 m。(3)不同密度下各营养器官的分配存在差异。总体而言,单株苗木各营养器官所占百分率的平均值依次为叶〉干〉根〉枝。  相似文献   

6.
利用MODIS数据反演森林生物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东北三省为试验区,利用MOD IS时间序列上的植被指数NDVI,结合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数据测算的林分生物量,以及年均降水量、年均蒸散量、年均湿润度、年均积温、经度、纬度等地理环境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通过样本检验,该模型对东北三省的森林生物量密度估测精度较高,与检验样本的平均每公顷生物量平均相差1.30%;通过样本定位检验,平均相差21.87%。该模型适宜在宏观尺度上估测森林生物量。  相似文献   

7.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湿地松中龄林的施肥位置和准确估测根系生物量,以湘北11年生5种造林密度湿地松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根分层挖掘法,对其根系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根系发达,单株根系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林分根系生物量基本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根桩和大根是构成根系的主体,合计占总根量的85.8%-89.4%。不同密度林分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63.1%以上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40 cm土层内,81.4%以上的根系(含根桩)生物量集中分布在距树干0-50 cm范围内,因此应在1/2株行距、20 cm深度的位置施肥最好;根系与树干相关性最大;建立的单株各径级根系生物量估测模型精度较高,可根据林木胸径、树高及林分密度估测根系生物量。  相似文献   

8.
黄土丘陵区沙棘地上部生物量估测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沙棘生长因子与其地上部生物量间的相关关系,以生长因子为自变量,沙棘地上部生物量为因变量,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依据最优子集和平均残差平方和的优选原则,从单生长因子、双生长因子、多生长因子估测模型中,筛选出具有最优性质的沙棘地上部生物量估测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421~0.9959,经检验均达十分显著水平。这一研究结果改进了非破坏性调查沙棘地上部生物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土丘陵区沙棘地上部生物量估测量估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沙棘生长因子与其地上部生物量间的关关系,以生长因子为自变量,沙棘地上部生物量为因变量,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依据最优子集和平均残差平方和的优选原则,从单生长因子,双生长因子、多生长因子估测模型中,筛选出具有最优性质的沙棘地上部生物量估测量模型,  相似文献   

10.
浙江舟山地区马尾松地上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浙江舟山地区马尾松标准地的调查和几种常用的树木单株生物量估测模型,选择单个因子和多因子组合,分别对马尾松地上总生物量、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和树叶生物量进行建模,并对各种模型进行误差分析,从中挑选最优的估测模型,可以在一定精度保证下,用于该地区马尾松生物量估测。  相似文献   

11.
在晋北风沙区引种栽植沙枣、沙地柏、连翘、文冠果、丽豆、枸杞6种生态经济型灌木树种,从成活率、保存率,及树高、地径、冠径的生长量等方面分析了不同灌木的适生性,初步筛选出了沙地柏、沙枣、文冠果、连翘和枸杞5种适宜的灌木树种。这5种灌木当年造林成活率均达92%以上,3 a保存率均达85%以上;连翘、枸杞、沙枣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40.0 cm;沙枣地径年均生长量最大,为0.63 cm;连翘的冠径年均生长量最大,为67.0 cm.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产地沙枣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特性,应用隶属函数法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抗旱性评价,筛选出较为抗旱的沙枣。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沙枣的成活率、保存率、高生长量、地径、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土左旗、乌海和民勤沙枣均容易成活和保存,抗旱性较强,能较好地适应干旱环境,可以作为抗旱优良种质资源进行造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平茬高度对沙枣萌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作为有重要价值的燃料能源林树种,平茬是其利用的主要途径。研究了沙枣距地面0cm、5cm、10cm^3种高度平茬后的年生长变化及萌条的数量与质量。结果表明,沙枣丛高7、8、9三个月生长最快,3种平茬处理下丛高年生长量分别为147.84、145.88、136.04cm,极显著大于未平茬丛高年生长量。比较萌条的高径生长指标,发现距地面0cm平茬〉距地面5cm平茬〉距地面10cm平茬;而萌条总数:距地面10cm平茬〉距地面5cm平茬〉距地面0cm平茬。  相似文献   

14.
沙枣可吸引光肩星天牛产卵,又能控制其卵不能产生后代,对易感天牛危害的林分有明显的控害功能。通过野外实验,沙枣树上刻槽最高值为63.50,最低值为47.60。配植沙枣的杨树防护林带,光肩星天牛刘槽均值从9.80下降为1.48,林带受害轻而无枯死;没有配植沙枣的杨树防护林带全部枯死。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种源(甘肃民勤、宁夏中卫、内蒙古乌海、陕西愉林及内蒙古土左旗等)沙枣的播种育苗试验,从沙枣的种子特性、出苗率、苗术的生长量与生物量等方面,对不同种源沙枣苗期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苗木的生长适应性和抗旱性角度,甘肃民勤和宁夏中卫种源及乌海种源可选择为继续进行造林试验的种源。陕西榆林种源在高生长、当年生物量、地下根系深度和粗度等指标都较差,应淘汰。  相似文献   

16.
利用椴树吸引光肩星天牛成虫产卵又抑制其卵及幼虫发育的特殊功能,对失去生物控制天牛危害能力的林木和林分,实施控虫生物因子补偿及诱控功能的放大,调控天牛种群数量。椴树和杨树分别套笼接虫,诱控树种上的平均产卵刻槽数为15.8个/株,孵化率为0;合作杨上的平均产卵刻槽数为16.1个/株,孵化率为10.56%。光肩星天牛对沙枣和几种感虫树种的嗜好程度有明显差异。在产卵刻槽数量上,加杨〉沙枣〉白桦、毛白杨、北京杨、糖槭;在取食面积上,锗槭〉沙枣〉加杨、白桦、毛白杨、北京杨。通过野外次生林椴树控虫调查结果显示,椴树的引诱距离为10m以内,引诱强度最好的距离为6~8m。以径粗6—10cm的杨树点滴注入或喷布诱控树种提取剂,50d后检查死虫数,其杀虫率在70%。  相似文献   

17.
采用5种栽培基质对沙枣的生长性状及有关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沙:盐碱土=1:1:1的配比较为适合营造以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的沙枣饲料林,可以显著增加产量;有机肥:沙:盐碱土=1:2:1的配比适合营造沙枣生态林,可以正常生长。沙枣具有较高的耐盐碱特性。  相似文献   

18.
对民勤绿洲沙化退耕地造林树种梭梭、沙拐枣、花棒、柠条、柽柳、毛条、沙枣的水分生理测定的结果表明:耐旱树种具有水势低、水分亏缺大和保水力强以及变化幅度大等特点,7个树种抗旱力大小为梭梭〉柽柳〉花棒〉柠条〉毛条〉沙枣〉沙拐枣。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荒漠半荒漠地区沙枣、白蜡、油松等8个造林树种根系生长潜力(RGC)的调查,采用恢复率这一相对标准进行分析得出:8个造林树种根系生长潜力的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枣、白蜡、早柳、新疆杨、樟子松、油松、侧柏、青海云杉。  相似文献   

20.
额济纳胡杨林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使用管状土壤水分仪,对额济纳胡杨林、沙枣林、柽柳林以及其它不同样地的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地有大约20CM的干沙层,使表层土壤含水量最低;土壤剖面的30~150CM土层内,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大;沙枣林和柽柳林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胡杨林土壤含水量;土壤质地的变化和三种林型耗水量的差异是土壤含水量高低变化的原因;2004年5月份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2003年7月份的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