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井灌水稻需水量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BP-ANN),考虑各个气象因子(气温、日照、饱和差、风速等)的影响,同时处理水稻需水量及其影响因子时间序列,通过多维数据相关分析,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建立了水稻需水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解决了需水量序列内部及其外部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不确定关系,预测精度较高,为制定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针对三江平原广大井灌水稻区农用机井布局、结构等不合理现象,结合富锦试区实际情况,对农用机井的合理优化布局,井型、井孔、井径的选择与优化匹配及农用机井节能、节水技术措施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6.
7.
安徽淮北平原井灌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淮北平原宜井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近80%。从该区井灌水量平衡分析入手,指出在一般干旱年份(P=75%)淮北平原井灌区的灌溉率(可灌面积/耕地面积)仅为54%左右,即使考虑短期超采,缺水率仍达23%;由于存在两类不均匀系数,井灌的实际可开采程度只有可开采地下水资源量的70%左右,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对井灌区的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对于一次灌溉而言井灌区的地下水实际可开采量大于灌溉需水量,完全能满足灌溉开采的需求;同时,推荐了该区合理的机井数量、布井方式及井点密度,并就井灌工程建设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平原井灌 增加粮棉产量贾焕章,张小敏,丁成之(河南省水利厅郑州市450003)关键词平原井灌,浅层地下水,机井建设机井作为河南省农业灌溉的重要水利设施,在历年抗旱夺丰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1994年底,全省配套机电井72.4万眼,井灌面积256...  相似文献   

9.
针对三江平原井水灌溉水温偏低,致使田间气温和土壤温度过低,影响水稻的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减产的现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节水灌溉条件下田间土壤温度的变化以及水稻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控制灌溉,全生育期不建立水层,土壤含水量低,土壤升温快,平均土温始终高于间歇灌溉(对照),各层土壤平均温度比间歇灌溉高1℃左右。土壤温度的差异对水稻产量的提高有着显著的影响,控制灌溉比间歇灌溉分蘖量提高了10%,每平方米穗数提高了7%,每穗实粒数提高11%,增产7.8%,节水10.4%。寒地井灌稻区采取控制灌溉技术,节水、增温、增产,为解决低温冷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井灌水稻区渠道增温效果与其影响因素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探求了三江平原井灌水稻区渠道内井水增温与其几个影响因素的函数关系,建立了经验模型,可供灌溉管理者及有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淮海井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淮海流域水土资源组合的严重错位使该区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农业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面临严峻挑战。分析了黄淮海井灌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了目前井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形势,针对制约井灌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井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如何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稳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是在对节水灌溉有了新的认识以后 ,根据有关试验研究成果 ,依靠企业提供的可靠设备来实施工程项目 ,并通过对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 ,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逐步进行推广普及起来的 ,所以从这几个方面 ,就如何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稳步发展 ,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漳河水库灌区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漳河水库灌区实际情况为依据,阐述了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大型灌区农田水利中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水稻井水灌溉技术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敬 《节水灌溉》2006,(1):48-48,50
结合生产实践,介绍了水稻井水灌溉的技术措施,包括提高井水温度、节约用水,提高井水有效利用系数等。提高井水温度的方法有两种,即工程措施和采用合理的灌水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下(间歇灌(IT)、湿润灌(MT)和淹灌(CSF))寒地井灌稻田的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非充分灌溉(IT、MT)和淹灌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的耗水量、蒸散量、渗漏量差异显著(P0.05),与淹灌相比,间歇灌、湿润灌分别节水17.0%和21.4%。非充分灌溉(IT、MT)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能提高产量,显著提高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WUE),与淹灌相比,间歇灌、湿润灌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35.7%、50.0%。湿润灌的节水和增产效果都略优于间歇灌,但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干旱地区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水资源极度贫乏,二是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干旱内陆地区要实现绿洲持续发展,必须走节水增效的生态型绿洲之路。从河西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特点出发,分析论证了河西地区实施节水灌溉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三大流域: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的绿洲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供水管理者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热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国内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构架、模式、路径选择、支撑体系及区域农业等发展方面.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协调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各子系统,需要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政策支持,根本出路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因人多、水资源少,灌溉发展面临艰难处境的基本国情,提出了要紧扣国民经济与农业发展需求;节流与开源并举、节流为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选择发展速度与模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等节水灌溉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据此提出了近期节水灌溉发展的重点地区为华北、西北、东北,并提出了工农业用水矛盾突出的地区。用水过量造成环境恶化的地区等,同时建议在发展节水灌溉过程中应处理的几个关系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考虑降水蒸发蒸腾等影响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了常规灌溉、控制灌溉Ⅰ、控制灌溉Ⅱ、控制灌溉Ⅲ4种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各生育期灌水量、产量性状,通过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灌溉水利用率并拟合得到灌水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各灌溉模式灌溉水利用率为控制灌溉Ⅰ控制灌溉Ⅲ控制灌溉Ⅱ常规灌溉,图表中看出返青到分蘖末为需水非敏感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为需水敏感期,不同灌溉模式对产量影响显著。控Ⅰ灌溉水利用率最高,能够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合理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工沼气业的发展历程与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泉临 《中国沼气》2004,22(2):53-55
本文从我国早期沼气开发利用史入手,介绍了中国沼气80多年几起几落的曲折发展历程,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和问题,进而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我国农村沼气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