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秋生 《北京农业》2004,(10):19-19
瓶栽是金针菇工厂化、自动化生产的主要方式,现介绍生产程序. 1.设备要求进行工厂化周年瓶栽金针菇,必须建造培养基装瓶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菌丝培养室、搔菌室、催菇室、抑制室、套纸筒生长室,以及分级包装室、废培养基清除室等.  相似文献   

2.
绣球菌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绣球菌菌丝、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子实体的营养组成;筛选出以PDPA为较理想的母种培养基,以松木屑、糯米粉为主成份的适合绣球菌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的原种培养基;其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子实体发育适宜温度为16~18℃,适宜相对湿度90%~95%;培养基适宜pH值为5~6。  相似文献   

3.
1.菌丝的培养接种后的菌袋立即放入18℃~20℃的菌丝培养室内,接种后10~15天菌丝可伸入培养基内20~25厘米,一般需培养25~30天长满菌袋。2.搔菌出菇袋菌丝发满菌袋时要立即进行搔菌,搔菌是把原种菌种块和深1~2厘的培养基一起刮掉使金针菇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生长,搔菌采用负离子搔菌机自动旋转的机械化方法。搔菌后移入催蕾室。3.催菇蕾管理出菇菌袋进入催菇蕾室后,可采用超声波加湿器或自动增湿机来加湿,水要用磁化水。催菇蕾室的湿度应保持  相似文献   

4.
<正>1选择最佳栽培季节杏孢菇属于中温偏低的菌类。菌丝生长适温为23℃~25℃,出菇最适温度12℃~18℃。根据其菌温特征的要求,河北省中北部一般在10月上旬接种。2科学配制培养基2.1棉籽壳46%,杂木屑35%,麦麸15%,玉米粉2%,碳酸钙1%,食糖1%。  相似文献   

5.
正读者顾翔问:菌丝发菌差咋回事?答:根据反映,接种室的温度保持在15℃~26℃,接种两三天后接种块菌丝萌动较好。初步可以判定是接种后封口方式不合适,料袋内缺氧严重,导致菌丝不往料袋内生长。一般来说,像这位菇农接种后直接用封口绳封袋口的方式,用在香菇接种后。之所以香菇接种后用这种封口方式,原因是香菇采取的是打孔接种的方式,它接种后的通气主要通过接种孔  相似文献   

6.
赵汝娜 《乡村科技》2023,(4):128-131
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厚环乳牛肝菌进行不同配方培养基、温度、pH值、光照、湿度和接种方向等培养条件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厚环乳牛肝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PDA培养基,且温度20~25℃、pH值5.0~7.0、较高湿度、黑暗条件及菌丝块菌丝面接触培养基利于其菌丝生长。将厚环乳牛肝菌进行液体发酵,接种白皮松盆栽苗,观测其对白皮松株高、地径及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后白皮松株高和地径生长量明显提高,但接种厚环乳牛肝菌对土壤碱化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的生物学特性,包括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T05在PDA、MEA、查彼和基本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以在PDA上菌丝生长最快。在PDA上,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温度为25℃;pH值为4~10,最适pH=6。在基本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维生素是VB_1。分生孢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营养,当其分别在PDB、2%蔗糖水和自来水中时,以在PDB中的孢子萌发率最高。在PDB中,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温度为25℃;接种后8 h就有15%的萌发率,在16~24 h内萌发率为25.33%~46.12%。  相似文献   

8.
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Hartig)Deighton]是引起三七圆斑病的病原菌。但是,槭菌刺孢的生长发育还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本文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诱导出大量的分生孢子,采用十字交叉法和悬滴法从碳源、氮源、酸碱度及生长温度等方面对槭菌刺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槭菌刺孢的菌丝在10种不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均能生长,最适固体培养基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而最适液体培养基是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该菌能利用多种单糖、多糖和醇类作为碳源,最易利用的碳源是麦芽糖;对有机氮源的利用能力明显高于无机氮源,其中,最易利用的氮源是酵母膏。槭菌刺孢的菌丝在4~28℃均能生长,最适温度20℃,高于30℃时不生长,其中,培养基中酸碱度值在pH 4~13时,槭菌刺孢能生长,最适的值为pH 6.5。此外,发现光照能明显促进槭菌刺孢菌丝生长。槭菌刺孢的分生孢子在4~32℃、pH 3~12、相对湿度75%~100%条件下能萌发,其中,最适温度为18℃、最适酸碱度为pH 6,而且,湿度越大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越高,0.5%蛋白胨溶液最有利于孢子萌发,同菌丝的生长条件一样,光照能促进孢子萌发。槭菌刺孢的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都是55℃。说明槭菌刺孢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对温度较为敏感,适宜在低温下生长。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液体发酵条件对猪苓多糖提取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量、培养温度、振荡器转速、培养天数、培养基碳源、氮源及金属盐类等因素对猪苓多糖的提取量均有影响;当接种量为3片菌丝、培养温度为25℃、转速为150 r/min、培养15 d、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金属盐类为KH2PO4时,猪苓菌丝生长最好,猪苓多糖的提取量最高,达0.093~0.121 g。  相似文献   

10.
对葡萄房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该菌在5~30℃中都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为25℃;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m in;分生孢子在5~30℃之间均能萌发,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在5%蔗糖、5%葡萄汁中孢子的萌发率较高;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2℃以上。  相似文献   

11.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原因主要为细菌和真菌,造成污染的来源较多,包括外植体、培养容器、接种工具、培养基、接种室和培养室环境、接种人员的操作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祁永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84-14285,14292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的原因主要为细菌和真菌,造成污染的来源比较多,包括外植体、培养容器、接种工具、培养基、接种室和培养室环境、接种人员的操作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对白车轴草夏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IB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28℃,菌核形成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28℃;最适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PSA,最适菌核形成的培养基为PDA;最适菌丝生长的碳源为Richard培养基,最适菌核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以L-精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最适菌丝生长,L-α-丙氨酸为菌核形成最佳氮源;p H5.0~10.0适宜菌丝生长,p H 6.0菌核产量最高;半光照利于菌丝生长,全光照利于菌核形成。药剂敏感性研究表明,病菌对吡唑醚菌酯、肟菌·戊唑醇、咯菌腈、多粘类芽孢杆菌、唑醚·代森联、异菌脲和多菌灵的敏感性较高,EC501.0 mg/L,EC905.0 mg/L,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4.
粉红聚端孢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温度、光照、酸碱度和营养等条件下对甜瓜主要采后致病菌———粉红聚端孢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病原菌菌丝在pH3~8的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6.光照条件对菌丝的生长无显著影响.离体培养的营养试验中碳源以添加甜瓜汁液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最好,其次为添加葡萄糖的培养基(PDA);氮源则以添加VB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效果最好.孢子在无菌蒸馏水中的萌发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此时孢子萌发率最高,为50%.孢子萌发的pH为3.0~8.0,但在pH值为4.0~7.0时萌发率较高.结果还表明,分生孢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速度快且萌发率高.  相似文献   

15.
<正>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室内发菌:接种后的金针菇菌袋,宜放置于20℃恒温的培养室发菌培育,约经25~30天,菌丝可长满袋。搔菌催蕾:菌丝满袋后,要及时将菌袋搬到栽培室进行栽培管理。先将棉花塞和套环去掉,把塑料袋拉直成原来的圆筒状,然后进行搔菌处理。就是  相似文献   

16.
魏鹏 《农村科技》2010,(2):48-49
<正>3.发菌期管理将接种后的栽培袋及时放入培养室,初期温度控制在23~25℃,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下。当栽培菌袋菌丝体生长至菌袋1/3时,温度降到21~23℃。此时栽培菌袋内部比外部高2~3℃,有利于菌丝迅速生长。待菌丝体长到菌袋2/3时,温度降至20℃以  相似文献   

17.
1.什么是培养室? 食用菌的室内培养场所称为培养室。根据培养对象不同,培养室可分为菌种室和栽培室两类。专门培养菌种的培养室称为菌种室。专门培养栽培体的培养室称为栽培室。由于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的发生及生长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差别较大,因此往往将这两个阶段的栽培室分开,前者的称为菌丝体培养室,又简称发菌室或培养室;后者的称为子实体培养室,又简称栽培室、出菇室或者菇房,如系耳类(银耳、木耳等)则称为出耳室或耳房。在房屋  相似文献   

18.
<正>香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条件是温度为22~26℃,空气相对湿度为60%~65%,要求通风良好,黑暗或弱光。接种后1~6天,是菌丝萌发和定植期,菌丝生长微弱,菌袋温度比室温低1~3℃。为给菌丝提供适宜温度,要将室温调为28~29℃,每天要测定室温、堆温和袋温,其中以袋温为主调节室温和堆温。此时不宜移动菌袋,以防杂菌感染。3天内不通风或少量通风。接种后7~10天,菌丝向料内蔓延,袋温逐渐升高。将室温控制为25~27℃。过7天开始翻堆,以后每7~10天  相似文献   

19.
亚洲柑橘叶点霉Phyllosticta citriasiana是近年发现的侵染柚类柑橘的黑斑病病原菌新种,其生物学特性尚不明确,为此测定了培养基种类、光照、温度、pH值等培养条件对该菌菌丝及分生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病菌在燕麦琼脂培养基和含柚叶汁液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快,黑暗不利于病菌生长,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菌丝最适生长pH值是6~7,菌落在碱性的燕麦培养基上生长有黄色晕圈,试验研究中分生孢子萌发率较低,菌丝致死温度为55℃,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梨轮纹病茵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梨轮纹病菌在接种的梨果上能产生分生孢子;PDA培养基、PSA培养基、麦芽糖琼脂培养基和察贝克氏培养基最适合病菌菌丝的生长;菌丝生长的适温为5~40℃(最适25~30℃),适宜pH 3~10(最适3~6);菌丝致死温度为52℃;光照条件对菌落生长影响不大;在测试的碳源中,淀粉和蔗糖最适宜菌丝生长;氮源中以蛋白胨、酵母膏和硝酸钾最适宜菌丝生长。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梨轮纹病菌对孔雀石绿不敏感,能利用淀粉和硝态氮。14种杀菌剂的毒力测定表明,苯醚甲环唑、烯唑醇、戊唑醇、多菌灵、氟啶胺和氟硅唑的毒力较高,EC50分别为0.1593、0.1684、0.1931、0.1946、0.2853和0.3245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