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情况初步调查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是我国珍贵的鱼类,长江葛洲坝兴建后,对如何拯救中华鲟(以下简称鲟鱼)等问题,曾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对长江截流后,鲟鱼能否在坝下自然繁殖的问题,更引起人们的重视。1981年经调查,坝下发现有成熟的鲟鱼,同时了解到坝下江段有卵石、礁板石存在,繁殖季节坝下水温在17~20℃左右,这就是说,坝下也有鲟鱼产卵繁殖的外界条件。那么被阻于坝下的成熟鲟鱼,能否找到适宜的场所进行自然产卵繁殖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重视。1982年我们在承担图家科委下达的鲟鱼资源调查的若干内容的同时,在宜昌、石首等江段,进行了鲟鱼产卵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从连续到偶发:中华鲟在葛洲坝下发生小规模自然繁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典型的溯河洄游产卵鱼类。历史上,中华鲟在长江上游及金沙江下游产卵,由于葛洲坝修建阻隔了其洄游通道,1981年以后在葛洲坝下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产卵场,1982―2013年,每年均有自然繁殖发生。由于其栖息生境退化,每年洄游进入长江的中华鲟繁殖亲本逐年减少,2013―2015年连续3年在已知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2016年11―12月的野外监测发现,中华鲟在宜昌葛洲坝下已知产卵场发生了自然繁殖。其中底层网具采集到中华鲟鱼卵(卵膜)67粒、仔鱼22尾;解剖食卵鱼发现,10尾食卵鱼类共摄食中华鲟卵454粒;水下视频观测到5处中华鲟卵黏附底质位点。根据采集到的鱼卵发育期及采集位点推算,产卵时间为2016年11月24日凌晨,产卵场位于葛洲坝大江电厂以下约300 m的江段内,产卵日水温为19.7℃,流量为6610 m3/s,水位为39.7 m。  相似文献   

3.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洄游性鱼类,最大个体达1,100余斤。成熟个体原来由海进入江河,性腺逐渐发育,至翌年秋季在长江上游产卵繁殖。1981年1月,葛洲坝枢纽大江截流,中华鲟的洄游路线受阻,而滞留于坝下江段。在这种情况下,中华鲟的性腺能否继续发育和有无可能在大坝下游自然繁殖的问题,通过两年来的调查研究,已经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葛洲坝下中华鲟自然产卵胚胎正常发育的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 2 0 0 2年度在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采捞到的中华鲟卵的发育情况。在中华鲟产卵场 ,中华鲟能完成正常的自然产卵和胚胎发育 ,并孵出仔鱼。将采得的中华鲟卵在人工条件下孵育 ,也能完成胚胎发育和出膜。  相似文献   

5.
采用声学探测的方法,进行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繁殖群体数量的估算.2005~2007年,第1次产卵前的资源量分别为235尾、217尾和203尾;第1次产卵后的资源量分别为157尾、157尾和102尾.采用食卵鱼解剖统计和股分析的方法对中华鲟的自然繁殖规模进行估算.其结果为,2005~2007年间中华鲟的产卵量分别为356万粒、119.6万粒和238.6万粒.结合历史相关研究数据,对近10年的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和繁殖规模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1次产卵前的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下降趋势明显,但2002年以来其数量趋于基本稳定,年际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2002年以来,第1次产卵后停留产卵场的中华鲟数量有增加的趋势,而中华鲟的繁殖规模近10年来呈现极其显著性的下降趋势(P<0.01).  相似文献   

6.
葛洲坝截流24年来中华鲟产卵群体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81~2004年间捕获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亲鲟样本为研究材料,研究葛洲坝截流24年来中华鲟繁殖季节中坝下30km范围内产卵群体结构的变化情况。测定与统计结果显示,中华鲟雌雄性比由1981~1983年的1.10:1降低到1987~1989年的0.63:1,而后上升到2003~2004年的5.86:1。雌鲟平均体长由1990~1992年的263.1cm增加到1999~2001年的276.7cm,升幅为5.2%(差异极显著);平均体重由1990~1992年的202.4kg增加到2003~2004年的237.4kg,升幅为17.3%(差异显著)。雌鲟年龄的平均值在24年中的前9年里(1981~1989年)波动于19.0~20.7龄,在后15年(1990~2004年)里,雌鲟年龄平均值在21.1~22.7龄之间波动,普遍高于前9年中的年龄平均值。雄鲟群体变化比雌鲟群体变化大。雄鲟平均体长、体重分别由1981~1983年的205.1锄、89.8kg下降到1987~1989年的197.5cm、72.7kg(降幅分别为3.7%、19.0%),然后上升到2003~2004年的229.4锄、121.1kg(升幅分别为16.4%、65.2%);平均年龄由1981~1983年的15.4龄下降到1987~1989年的13.3龄(降幅为13.6%),然后上升到1996~1998年的17.6龄(升幅32.3%)。在1993~2004年中华鲟产卵场采集并鉴定了年龄的中华鲟亲鲟中,共发现28尾1981~1989年出生的个体即葛洲坝截流后出生的个体,这证明了在洄游路径缩短622~1166km后,中华鲟的回归本能尚未丧失,同时,由于在葛洲坝截流后的初期并没有实施人工繁殖放流,这佐证了葛洲坝截流后新形成的中华鲟产卵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一研究室鱼类生态组的科技人员,1984年在葛洲坝枢纽下游进行中华鲟自然繁殖调查时,取得了证明中华鲟在宜昌江段大规模自然繁殖的资料,这是自1982年以来连续3年观察到的中华鲟在宜昌江段自然繁殖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8.
许兰馨  周亮  危起伟 《水产学报》2023,24(2):029304-1-029304-11
归纳了白鲟、长江鲟、中华鲟近40年自然资源量变化情况,统计了长江鲟和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数据,评估了增殖放流成效。因物种特性和分布的差异,放流无效的原因迥异。过度捕捞使人工放流长江鲟在放流后6个月之内难逃被“误捕”,而中华鲟放流数量不足及长江和近海过度捕捞导致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的贡献甚微,其结果是长江鲟和中华鲟增殖放流均无法达到自然繁殖群体的补充水平。本文探究了近40年来白鲟、中华鲟和长江鲟在保护、管理和决策上存在的误区和不足,提出在生态大保护的背景下,① 应编制和实施《长江鲟拯救行动计划》优先项目;② 应以《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为指引,在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遗传多样性保护方面提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先计划;③ 应设立中华鲟和长江鲟物种拯救行动计划专项,对现有涉栖息地或保护区生态补偿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唯有以恢复长江鲟和中华鲟自然繁殖为核心,才有望延续和恢复其自然种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动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的第二次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1982年我们经调查证实了葛洲坝下有中华鲟产卵繁殖。但自然产卵对坝下中华鲟(下简称鲟鱼)资源有多大影响,尚未得到肯定性结论。为了正确评论坝下产卵场的效果,需弄清坝下鲟鱼成熟比例、产卵亲鲟群体大小、产卵量、产卵场范围、敌害鱼类危害程度等情况,并与大坝截流前天然产卵场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认识坝下产卵场的  相似文献   

10.
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群体性腺退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作者于1984年,在坝下宜昌江段两次对中华鲟产卵群体的性腺进行了观察,发现被阻隔在坝下的大部分中华鲟产卵群体的性腺出现了退化。现将观察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于2006年和2008年,向长江口放流了14尾携带弹出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Pop-up Archival Tag,PAT)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幼鱼,其中3龄和9龄中华鲟各6尾和8尾.放流后有9枚标志数据成功上传至ARGOS卫星,标志信息回收率达到64%.初步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鱼放流后1个月内即进人海洋生活.进入海洋的中华鲟幼鱼在最长监测期的6个月内正常存活,分布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中国福建沿海的经度跨度为4°、纬度跨度为9°的沿海大陆架海域,最大徊游距离达到697 km.放流的中华鲟幼鱼呈现随意、迁曲的徊游特征.本实验结果初步证明了中华鲟PA7,标志放流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长江常熟溆浦段中华鲟幼鱼出现时间与数量变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2009年,依托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立在长江常熟溆浦江段的渔业资源监测网(定置张网),对降河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鱼每年主要于5-7月在常熟溆浦江段出现,出现时间平均86.6 d(n=8),所采获样本(n=8)全长、体长和体质量年度平均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5.2~40.1cm、23.2~33.5em和70.7~314.8g.各年采获样本数量差异较大,从2002至2009年呈现出较明显的递减趋势,各年采获样本数量最多的旬也不一致,变化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从幼鲟生长来看,不同年份相同时期采获样本的规格差异较大,同一年份同一时间采获样本的规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与三峡工程截流以前进行比较,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出现的时间没有明显变化,但出现较高数量比例的时间由以前的6月变为5月中下旬和6月,幼鲟规格较截流前也有较大变化,推测造成这种改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和三峡工程截流所导致的水文状况的变化.分析认为,水文状况可能是影响中华鲟幼鱼到达长江口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并最终成熟是突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养殖模式对促进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提前成熟以及实现雌雄同步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不同养殖模式(水温和营养调控)下对中华鲟性腺发育状况进行长期观测。结果显示,中华鲟在仿自然变温或恒温的养殖环境中,性腺均可发育至III期。采用配合饲料、饲料中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以及仅用鲜活鱼或冰鲜鱼饲喂,均能够使部分中华鲟性腺发育启动,但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组性腺发育启动的比例较高,其中,有3尾中华鲟性腺达IV期。成功对性腺发育至IV期的1尾雌鲟(12龄,体质量57 kg)和1尾雄鲟(14龄,体质量64 kg)实施了人工催产和授精,采获卵6.25万粒,精液2 850 mL,受精率为60.1%(36.3%~80.4%)。在(19.3±0.2)℃下经过约125 h,仔鱼大量孵出,获初孵仔鱼2.3万余尾。此次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的有效尝试可为今后养殖中华鲟的规模化繁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MS-222的药液浸浴和药液鳃部喷洒可作为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和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的麻醉方式。在水温16~18℃的条件下,史氏鲟的浸浴有效浓度为90~110 mg/L,浸浴安全时间不超过30 min;中华鲟的浸浴有效浓度为80~100 mg/L,浸浴安全时间不超...  相似文献   

15.
孙丽婷  赵峰  张涛  纪严  庄平 《海洋渔业》2019,41(1):9-15
采用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序列对2015年和2017年长江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2015年的682个样本共检测出11个单倍型,2017年的158个样本共检测出8个单倍型。2015年和2017年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为0. 857±0. 006,核苷酸多样性(π)为0. 010 2±0. 005 5,均低于截流前数据(h=0. 949±0. 010;π=0. 011±0. 006)。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显示,中华鲟幼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但其年度样本之间出现了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6.
在葛洲坝下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产卵场连续两年未监测到自然繁殖的情况下,2015年6月在江苏溆浦段发现15尾疑似中华鲟幼鱼。本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15尾幼鲟进行鉴定。形态学度量结果显示,除1尾个体外,新发现的14尾幼鲟与历史记载的中华鲟野生幼鱼生物学性状完全一致,但其体长和体重低于历史同期出现在该区域的中华鲟。同时采用11个多态微卫星位点,对15尾幼鲟样本和分布于我国的3种鲟鱼,包括30尾中华鲟(A.sinensis)、39尾达氏鲟(A.dabryanus)和33尾施氏鲟(A.dabryanus)进行遗传分析,发现这15尾幼鲟与中华鲟的遗传距离最近(F_(st)=0.039,P0.05),其次为达氏鲟(F_(st)=0.108,P0.05),最远为施氏鲟(F_(st)=0.209,P0.05),从遗传和进化的角度判定该批幼鱼为中华鲟,该结果暗示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极有可能找到了新的产卵场,为中华鲟的繁殖群体和幼鱼的种群监测提供了依据。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该批鱼的遗传多样性(SW=1.998)略低于野生中华鲟(SW=1.886),暗示中华鲟幼鱼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野生亲本的数量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毛翠凤  庄平  刘健  张涛  章龙珍 《海洋渔业》2005,27(3):177-181
2004年5~8月中华鲟幼鱼降河洄游途中在长江口聚集期间,收集到196ind幼鱼样本,分析研究了其生长特点。结果显示,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逗留期间生长迅速,体长和体重分别从5月下旬刚到达长江口时的16.68±3.27cm和28.69±16.06g增加到8月份入海时的31.90±7.77cm和236.77±176.64g,体长增长1.91倍,体重增加8.25倍。中华鲟幼鱼体重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其幂指数b值在5月和8月小于3,此时表现出异速生长。b值在6月和7月接近于3,呈等速生长。6月和7月的肥满度也高于5月和8月。表明6月和7月的生长情况要好于5月和8月。这一现象可能是中华鲟幼鱼在5月和8月有2次生活环境改变和食性变化所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