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越冬对腰带长体茧蜂及亚洲玉米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寄生率、体重、化蛹率为指标,从协同进化的角度研究分析了越冬对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ingulum Brischke及其寄主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使腰带长体茧蜂的寄生率大幅度下降;该蜂能够调节玉米螟的生长发育、促使玉米螟体重增加。分析认为:越冬淘汰了对玉米螟调节能力弱的腰带长体茧蜂个体和防御能力差的亚洲玉米螟个体,选择保留了适应性强的茧蜂和玉米螟个体。越冬是腰带长体茧蜂与玉米螟协同进化的推动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舞毒蛾天敌昆虫已有较系统的报道,但对其天敌昆虫的转主寄主研究和报道较少.该文针对北京地区舞毒蛾的17种寄生性天敌,在查阅文献、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基础上,对这些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和它们在北京地区危害林木的转主寄主作一报道.卵期主要寄生性天敌大蛾卵跳小蜂,室内饲养可繁殖4~5代,羽化的成蜂可继续在舞毒蛾卵块中寄生.舞毒蛾平腹小蜂转主寄主有油松毛虫、斑衣蜡蝉、绿尾大蚕蛾.幼虫期主要寄生性天敌毒蛾绒茧蜂一年发生4代,转主寄主有黄褐天幕毛虫、油松毛虫、杨毒蛾.黑腿绒茧蜂转主寄主为柳毒蛾.黑足凹眼姬蜂转主寄主为油松毛虫、古毒蛾、角斑古毒蛾.幼虫及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为毛虫追寄蝇和日本追寄蝇,其中,毛虫追寄蝇转主寄主有杨扇舟蛾(寄生率高达36%~50%)、柳毒蛾、黄褐天幕毛虫、腰带燕尾舟蛾;日本追寄蝇一年可发生3~4代,转主寄主有柳毒蛾、杨扇舟蛾、油松毛虫、腰带燕尾舟蛾.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舞毒蛾黑瘤姬蜂的转主寄主有:油松毛虫、黄褐天幕毛虫、杨扇舟蛾、臭椿皮蛾、樗蚕、丝棉木金星尺蛾、侧柏毒蛾等.脊腿囊爪姬蜂转主寄主有:油松毛虫、杨毒蛾、黄褐天幕毛虫.广大腿小蜂由于其寄主广泛,也可成为螟蛉绒茧蜂、松毛虫黑胸姬蜂、螟蛉悬茧姬蜂的重寄生昆虫.  相似文献   

3.
对山东省10多个玉米主产区的玉米越冬害虫种类和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天敌寄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查明了玉米越冬害虫有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高粱条螟( Chilo acchariphagus)。大部分地区越冬害虫以亚洲玉米螟为主,但也有个别地区个别年份例外。同时显示亚洲玉米螟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有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ingulum)、玉米螟厉寄蝇(Lydella grisescens)等。白僵菌在各地均有发生,以费县为最高,寄生率在60%以上。苏云金杆菌在各地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腰带长体茧蜂在滨州、商河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白僵菌感染率相对较低的栖霞、即墨两地,厉寄蝇的寄生率则相对较高,分别为32.58%、17.89%,而在济宁、商河则未发现。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舞毒蛾寄生性天敌昆虫及其转主寄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舞毒蛾天敌昆虫已有较系统的报道 ,但对其天敌昆虫的转主寄主研究和报道较少 .该文针对北京地区舞毒蛾的 17种寄生性天敌 ,在查阅文献、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基础上 ,对这些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和它们在北京地区危害林木的转主寄主作一报道 .卵期主要寄生性天敌大蛾卵跳小蜂 ,室内饲养可繁殖 4~ 5代 ,羽化的成蜂可继续在舞毒蛾卵块中寄生 .舞毒蛾平腹小蜂转主寄主有油松毛虫、斑衣蜡蝉、绿尾大蚕蛾 .幼虫期主要寄生性天敌毒蛾绒茧蜂一年发生 4代 ,转主寄主有黄褐天幕毛虫、油松毛虫、杨毒蛾 .黑腿绒茧蜂转主寄主为柳毒蛾 .黑足凹眼姬蜂转主寄主为油松毛虫、古毒蛾、角斑古毒蛾 .幼虫及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为毛虫追寄蝇和日本追寄蝇 ,其中 ,毛虫追寄蝇转主寄主有杨扇舟蛾 (寄生率高达 36 %~ 5 0 % )、柳毒蛾、黄褐天幕毛虫、腰带燕尾舟蛾 ;日本追寄蝇一年可发生 3~ 4代 ,转主寄主有柳毒蛾、杨扇舟蛾、油松毛虫、腰带燕尾舟蛾 .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舞毒蛾黑瘤姬蜂的转主寄主有 :油松毛虫、黄褐天幕毛虫、杨扇舟蛾、臭椿皮蛾、樗蚕、丝棉木金星尺蛾、侧柏毒蛾等 .脊腿囊爪姬蜂转主寄主有 :油松毛虫、杨毒蛾、黄褐天幕毛虫 .广大腿小蜂由于其寄主广泛 ,也可成为螟蛉绒茧蜂、松毛虫黑胸姬蜂、螟蛉悬?  相似文献   

5.
菜蚜茧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蚜茧蜂是菜蚜及其他蚜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对蚜虫的危害有一定的自然控制力。本文就菜蚜茧蜂生物学、生态学及其保护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着重论述了菜蚜茧蜂的寄主、不同品系繁殖力以及气候因子、寄主、天敌等对菜蚜茧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刚竹毒蛾种群动态及天敌寄生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福建省福州市日溪乡毛竹林内的系统调查资料 ,采用相关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探讨了刚竹毒蛾 Pantana phyllostachysae种群动态及与主要寄生性天敌寄生率相关性 .分析表明 ,刚竹毒蛾主要寄生性天敌卵期有黑卵蜂、平腹小蜂 ,幼虫期有绒茧蜂、脊茧蜂、黑点瘤姬蜂 ,天敌寄生量和林间虫口密度之间显著相关 ,天敌是造成种群消退的主要因子之一 ,但不是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7.
烟蚜茧蜂是烟蚜的优势寄生性天敌,对烟蚜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通过烟草漂浮育苗繁育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在云南烟草上得到大规模应用。该项生物防治措施的推广将是实现农业生产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影响该技术各环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优化烟草漂浮育苗繁育烟蚜茧蜂效果的措施和对策,建议系统研究制约烟草漂浮育苗繁育烟蚜茧蜂的技术瓶颈,探索产业化途径,为烟蚜茧蜂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对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ingulum Brischke和麦蚜茧蜂 Ephedrusplagia-tor(Nees)3种寄生蜂28S rDNA D2区序列进行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索了GenBank核酸序列库中姬蜂总科和小蜂总科的其它26种寄生蜂的相应序列,利用29种寄生蜂及2种弹尾目昆虫28S rDNA D2区序列对寄生蜂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3种寄生蜂28S rDNA D2区序列与同一亚科的其他种相似性达90%以上.3种寄生蜂中,腰带长体茧蜂和麦蚜茧蜂与弹尾目昆虫的遗传距离较远,是较进化的种类;棉铃虫齿唇姬蜂与弹尾目昆虫的遗传距离较近,是较早分化的种类.29种寄生蜂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茧蜂科的蚜茧蜂亚科和长体茧蜂亚科处于同一分化地位,但有明显分化;小蜂总科与姬蜂科处于同一分化地位,比茧蜂科分化晚.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中红侧沟茧蜂选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目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与其对照亲本棉组成的气味源为材料,利用"Y"型嗅觉探测仪测定了棉铃虫幼虫寄生蜂中红侧沟茧蜂对不同气味源的嗅觉行为。结果显示:无论是棉花蕾期还是铃期,与被害常规棉相比,被棉铃虫为害的转基因抗虫棉对中红侧沟茧蜂有较强的忌避性,而且这种忌避性在含有棉铃虫幼虫的被害转基因抗虫棉中依然明显。由此可见,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寄生性天敌有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0.
对新疆南部喀什地区莎车县恰热克镇棉田及相邻荒漠过渡带寄生性天敌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寄生性天敌在棉田中共有14科,荒漠过渡带共有21科.在棉田中蚜茧蜂数量最多,占总数的19.86;;荒漠过渡带中无后缘姬小蜂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4.93;.荒漠过渡带的寄生性天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比棉田高,均匀性指数总体来说比棉田低.棉田中寄生性天敌昆虫和相邻荒漠过渡带中寄生性天敌昆虫关系密切.荒漠过渡带为棉田提供了丰富的寄生性天敌资源.  相似文献   

11.
运用群落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结构与组成。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田物种数低于常规棉田,个体总数和害虫的相对丰盛度高于常规棉田;害虫优势种类发生了较大变化,棉铃虫不再是转基因棉田的主要害虫,而红蜘蛛、棉蚜、棉蓟马等刺吸性害虫则上升为主要害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无明显变化,仍为龟纹瓢虫,寄生性天敌优势种由侧沟茧蜂、齿唇姬蜂演替为棉蚜茧蜂.  相似文献   

12.
在安徽茶区采获茶园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107种,鉴定了66种,分属于2目15科。主要有茧蜂、小蜂、缘腹卵蜂和寄蝇等类,均对害虫具有较大的自然控制效应。茶园山林植被繁杂,有利于多种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存繁衍;大量施用农药,则对天敌昆虫威胁很大。作者认为应发展生物防治,建立良好的茶园生态系,充分发挥寄生性天敌昆虫对茶园害虫的制约效应。  相似文献   

13.
蚜茧蜂是棉蚜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对棉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摸清我区棉田的蚜茧蜂种类及蚜茧蜂对棉蚜的控制效果,1983年我们从5月10—17日,四次从棉田采回僵蚜,放在保湿的培养皿内,在室温情况  相似文献   

14.
潜蝇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州地区对南美斑潜蝇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潜蝇茧蜂进行了初步研究 ,田间调查表明 :潜蝇茧蜂是南美斑潜蝇的主要寄生性天敌 ,寄生率达 7% -66% ;在 (2 5± 1 )℃、相对湿度 70 %的条件下 ,该蜂完成 1个世代需 1 4.3 d,成虫开始羽化后的第 3天为羽化高峰期 ;该蜂可行两性生殖 ,其子代雌雄性比为 1 .2 3∶ 1 .0 0 ,也可营孤雌产雄生殖 ;寄生过程搜索时间较长 ,为 4-1 0 min,而产卵时间较短 ,为 2 0 -40 s  相似文献   

15.
螟虫长距茧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螟虫长距茧峰 Macrocentrus linearis(Ness)是我县玉米螟的寄生性天敌的优势种,在田间一代玉米螟幼虫上的自然寄生率达40%以上,有较大的控制作用。1980—1983年对其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分述如下:一、发生世代与年生活史据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螟虫长距茧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棉蚜茧蜂对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棉花的趋性行为反应,为了解天敌昆虫与寄主之间关系,利用棉蚜茧蜂对棉蚜等害虫进行防控。【方法】以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GK-12(对照为泗棉3号)、新棉33B(亲本为新棉33)和SGK321(亲本为石远321)等3组棉花品种为材料,于棉花7叶期、现蕾前期和现蕾期,设计无虫棉植株、被棉蚜为害后剔除虫体的植株以及棉蚜+有虫株等3种不同处理,借助“Y”型嗅觉仪,检测棉蚜茧蜂在棉花不同生育期对这3种不同处理的趋性。【结果】棉蚜茧蜂无法识别健康的常规棉和转基因棉花植株;对不含棉蚜的被害棉来说,转基因棉对棉蚜茧蜂更具吸引力。而对含有棉蚜的有害棉来说,除7叶期GK12、新棉33B和现蕾期GK12这3组处理外,其他各组的转基因棉对棉蚜茧蜂均具较强的吸引作用。【结论】两类不同的棉花品种对棉蚜茧蜂不存在排斥性,棉蚜为害转基因棉花后更能吸引棉蚜茧蜂。  相似文献   

17.
转Bt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群落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基因了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结构与组成。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田物种数低于常规棉田,个体总数和害虫的相对丰盛度高于常规棉田;害虫优势种类发生了较大变化,棉铃虫不再是转基因棉田的主要害虫,而红蜘蛛、棉蚜、棉蓟马等刺吸性害虫则上升为主要害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无明显变化,仍为龟纹瓢虫,寄生性天敌优势种由侧沟茧蜂、齿唇姬蜂演潜为棉蚜茧蜂。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斑潜蝇种类及其天敌资源调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危害贵州省蔬菜的斑潜蝇种类、寄主作物、受害叶率、受害株率及其寄生性天敌种类和种群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危害贵州省蔬菜的斑潜蝇主要是美洲斑潜蝇,其次是南美斑潜蝇;受害蔬菜主要是豇豆、丝瓜和扁豆等;优势寄生性天敌种类为甘蓝潜蝇茧蜂。  相似文献   

19.
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荒漠景观柠条林地豆荚螟及其寄生性天敌黑胸茧蜂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柠条豆荚螟和黑胸茧蜂种群的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高斯模型和指数模型,空间分布格局均呈现聚集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变程分别为:124.33 ~205.04 m和40.805 ~ 205.04 m.采用普通Kriging插值法对柠条豆荚螟与黑胸茧蜂的种群分布进行了模拟,显示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团块,空间分布具有相似性,黑胸茧蜂对豆荚螟具有一定的空间跟随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广西稻田粘虫及其寄生性天敌昆虫发生种类,为粘虫的预测预报及可持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调查点进行田间调查,将粘虫幼虫和蛹带回室内饲养,待羽化后鉴定其种类,并对期间饲养出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广西稻田共发现3种粘虫,分别为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Duponchel)和淡脉粘虫Mythimna roseilinea(Walker);共发现6种寄生性天敌昆虫:螟蛉绒茧蜂Apanteles ruficrus(Haliday),寄生率可达20%;粘虫绒茧蜂Apanteles kariyai Watanabe,寄生率可达14.29%;斜纹夜蛾盾脸姬蜂Metopius(Metopius)rufus browni(Ashmead),寄生率为2.22%;粘虫白星姬蜂Vulgichneumon leucaniae Uchida,寄生率为18.53%;粘虫长芒寄蝇Dolichocolon klapperichi Mesnil,寄生率为2.22%;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 Townsend,寄生率为0.42%。【结论】广西稻田3种粘虫中,以东方粘虫为害水稻最为严重;越冬粘虫主要有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螟蛉绒茧蜂为越冬粘虫寄生性天敌昆虫优势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