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大仓酒厂白酒酒醅中分离筛选到的产酸性α-淀粉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C6为出发菌,利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作为诱变剂对其进行了复合诱变,制作致死率曲线确定诱变剂量,紫外线诱变照射时间为40s,硫酸二乙酯诱变处理时间为20min。通过初筛、复筛发酵,从大量的突变株中筛选到1株产酸性α-淀粉酶活力较高的菌株F21,在pH值为4.6条件下,α-淀粉酶活力达996.2U/mL,比原菌株提高了2.56倍。产酶稳定性试验表明,菌株F21产酶能力稳定,可以作为酸性α-淀粉酶育种研究的良好菌株。  相似文献   

2.
一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和诱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环境初筛出产纤维索酶活力较高的真菌16株.经摇瓶发酵复筛,获得了产纤维素酶活较高且酶活力稳定的真菌1株,其固体发酵CMC酶活力为2 972.53 U/g、FPA酶活力为203.86 U/g.经紫外诱变处理,获得一株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更高的菌株z1,其固体发酵CMC酶活力为3 554.88 U/g、FPA酶活力为506.76U/g,FPA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48倍.多次传代培养表明该菌株酶活稳定.  相似文献   

3.
对AspergillusnigerH8、A.nigerM89和突变株A.nigerUγ-2三株菊粉酶高产菌株产生的主要酶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产菊粉酶的优化培养基(菊芋汁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三菌株除产菊粉酶活力较高外,还产生蛋白酶,果胶酶,淀粉酶,纤维素酶;三株菌都表现为酶活力高峰随发酵时间依次是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和菊粉酶,纤维素因不同菌株有一定差异;突变株A.nigerUγ-2与其出发菌株A.nigerM89产酶比较表明,突变株在菊粉酶产酶活力获得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淀粉酶和果胶酶的产酶活力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产黄纤维单胞菌CR-14纤维素酶活力,对菌株进行亚硝酸、紫外线及复合诱变处理,筛选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突变株,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亚硝酸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Y-UA-18,其酶活力为10.57U,为原菌株产酶活力的1.67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菌株Y-UA-18产酶最佳培养基为:秸秆粉1.0%、复合氮源0.6%、KH2PO40.1%、MgSO40.1%、NaCl0.08%;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7.0、培养温度30℃、发酵时间3d。通气量对菌株Y-UA-18产酶影响不明显,但在厌氧条件下发酵液酶活显著降低,0.1%TW-80对菌株Y-UA-18的产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和诱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环境初筛出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真菌16株。经摇瓶发酵复筛,获得了产纤维素酶活较高且酶活力稳定的真菌1株,其固体发酵CMC酶活力为2 972.53 U/g、FPA酶活力为203.86 U/g。经紫外诱变处理,获得一株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更高的菌株z1,其固体发酵CMC酶活力为3 554.88 U/g、FPA酶活力为506.76 U/g,FPA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48倍。多次传代培养表明该菌株酶活稳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酪素平板和可溶性淀粉平板初筛,产酶活力测定复筛,获得一株具有产蛋白酶、淀粉酶复合酶芽胞杆菌菌株CA02003。经酶活力测定,CA02003菌株在36 h时蛋白酶、淀粉酶均达到酶活最高峰,酶活力分别为8 723.16、251.19 U·m L~(-1)。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gyr B基因进化分析结果,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7.
以生产菌株10768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原生质体的紫外诱变,通过刚果红透明圈初筛和液体产酶能力测定,得到1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UV22,其纤维素酶活力为748.0 U·mL-1,较原始菌株提高了50.9%。试验结果表明,原生质体诱变可以有效提高芽孢杆菌10768生产纤维素酶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塔吉克斯坦土壤细菌产功能酶菌株筛选及产淀粉酶的酶学特性的初步研究.[方法]采用透明圈法对从塔吉克斯坦土壤细菌产几种重要的工业用功能酶筛选.通过形态学观察、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测定对一株产高温淀粉酶的菌株进行鉴定,研究其淀粉酶的酶学性质.[结果]从塔吉克斯坦土壤中共分离细菌菌株110个,其中有产淀粉酶菌株70个、产蛋白酶菌株56个、产纤维素酶菌株37个、产脂肪酶菌株16个,占总菌株数比例依次为63.6;、50.9;、33.6;、14.5;.对筛选出产淀粉酶活性较高的T-17菌株的粗酶学性质测定表明,该淀粉酶具有高温、中性、耐盐淀粉酶的特性,最适催化温度是70℃,30~ 70℃维持较高酶活力,最适催化pH值为7.0,pH值在较稳定6.0 ~8.0,有较强的耐盐特性,在4 mol/L的NaCI浓度下仍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Ca2+和K+对酶具有较强的激活作用.经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T-17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alacitensis).[结论]塔吉克斯坦土壤微生物产功能酶多样性丰富,筛选获得的高温淀粉酶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产酸性α-淀粉酶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5为出发菌株,通过对B-5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诱变以达到提高产酸性α-淀粉酶活力的目的。[方法]在溶菌酶浓度为20 mg/ml,37℃酶解90 min条件下,原生质体制备率达到94%。然后经紫外线诱变处理,从中筛选水解圈与菌落比值较大者进行发酵,测定酸性α-淀粉酶活力。[结果]从大量突变菌株中筛选得到1株α-淀粉酶活力为267 U/ml的突变菌株UV-329,其产酶活力较出发菌株B-5提高了254.2%。[结论]利用紫外线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5原生质体进行诱变是一种有效的微生物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同诱变方法提高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阐述了紫外、硫酸二乙酯和亚硝基胍三种诱变方法对发菌株绿色木霉TV-96进行诱变以提高其产酶的能力.确定了紫外、硫酸二乙酯和亚硝基胍的最佳诱变时间分别为:120秒、35分钟和2.5分钟;得到了31株菌株的HC值比出发菌株大,通过复筛,发现31株菌株中,有22株的产酶能力比出发菌株有提高,且突变菌株NTG8的产酶能力最高值为4 37 μgG/ml·min,是出发菌株的2.03倍,并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紫外线、NaNO2及其复合处理对黏质沙雷氏菌产几丁质酶的诱变效果,经几丁质平板透明圈初筛与摇瓶复筛,筛选出1株几丁质酶活较高的诱变菌株NU2,产量为出发菌株的2.75倍.研究发现,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对酶活的提高效果比菌悬液NaNO2诱变更明显;复合诱变中,菌悬液经NaNO2诱变后再经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的方法产酶能力更强,且菌株遗传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从土壤样品分离、实验室保藏菌种及引进菌种共200多个菌株中,经纸层析定向筛选,获得20株具有显著产α-半乳糖苷酶活性特性的菌株。进一步以R15^#菌株为出发菌株,经^60Co诱变处理,及紫外-亚硝基胍复合诱变,得到产廿半乳糖苷酶性能稳定、活力较高的变异菌株3个,其产酶活力达231U/g以上,平均比出发菌株提高190.9%。其中RM48^#菌株经连续传代7代,产酶性能未出现较大的变异,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该菌株经鉴定为黑曲霉变种(Aspergillus niger v.Tiegh)。  相似文献   

13.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选择有效的方法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种。[方法]利用黑曲霉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诱变,选育出酶活力高的突变株进行培养并测定其酶活。[结果]在单因子诱变中,紫外线效果明显优于亚硝酸,致死率70%~80%的诱变剂量比较理想。复合诱变比单因子诱变效果好,产酶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菌落生长速度也加快,在多次传代试验中,菌株的性状也比较稳定。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15 W,照射距离30 cm左右,照射时间8 min)和亚硝酸(0.1 mol/L的NaNO3处理5 min)的复合诱变,复筛得到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纤维素酶活力提高了61.10%,滤纸酶活力提高了64.01%。[结论]通过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诱变能选育出有较高纤维素酶活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14.
黄乐平  汤锋  刘启阳  陈卫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275-13276
[目的]研究聚半乳糖醛酸酶高产菌株的复合诱变条件。[方法]黑曲霉孢子经紫外线辐射2 min后,涂布于含0.8%LiCl的培养基上培养,经初筛和复筛后测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结果]获得1株产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为10.450万U/ml的菌株,产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0.77%。[结论]产聚半乳糖醛酸酶的黑曲霉经紫外线辐射2 min、0.8%LiCl复合诱变后,产酶活力提高了60.77%。  相似文献   

15.
碱性脂肪酶高产菌株yz-145的筛选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蚕茧浸渍腐化水中分离获得一株产碱性脂肪酶菌株,通过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多次诱变,选育出一株高产菌株yz-145.该菌株经发酵研究表明,其最适培养基为:蚕蛹粉5%,蔗糖1.0%,橄榄油0.5%,(NH4)2SO4 0.5%,MgSO4·7H2O 0.2%,K2HPO4 0.05%.最佳产酶条件:初始pH 9.0~9.5,30℃培养48h,产碱性脂肪酶活力高达1615 U/ml.经5代培养,该菌株产酶活力稳定,并对其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通过诱变筛选获得豆豉溶栓酶高酶活菌株.研究以豆豉溶栓酶产生菌株Bacillus subtilis LD-8547为出发菌株,分别通过紫外线诱变和硫酸二乙酯的复合诱变,根据奶粉平板和血粉平板上菌落透明圈的大小进行初筛和复筛.并采用四肽底物测定法进行了溶栓酶的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实验获得了产豆豉溶栓酶酶活力达18 228 U/mL的LD-8547-25菌株,比诱变出发菌株的酶活力提高了107%.为豆豉溶栓酶高酶活菌株的诱变筛选提供了有益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高产碱性蛋白酶的菌株,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青岛沿海海域采集的海水及海泥中分离得到产碱性蛋白酶的菌株,经紫外诱变和微波诱变处理,获得目标菌株并测定菌株的酶活力,同时对诱变菌株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筛选出的菌株酶活力为145 U/ml,经过复合诱变后,菌株ZR-58-3-1-3发酵液的酶活力达775 U/ml,比出发菌株高4.3倍。菌株所产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属中温蛋白酶;最适作用pH为8.5,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结论]菌株ZR-58-3-1-3产碱性蛋白酶的性能稳定,可作为产碱性蛋白酶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18.
采用感官评吸的方法,对从陈化烟叶上初筛分离获得的224株产淀粉酶菌株进行复筛,得到3株能显著改善烟叶品质的产淀粉酶菌株A-7、A-8和A-9。对不同浓度酶液改善烟叶品质的分析表明,0.29 U/m L的酶液A-7、80.67 U/m L的A-8、213.33 U/m L的A-9对烟叶评吸指标有所改善。以菌株A-8为进一步研究对象,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A-8在37℃、p H 6.0的条件下,震荡培养36 h生物量达到最大,60 h酶活达到最高,发酵条件的优化可使其单位酶活力提高2.7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高产卢一甘露聚糖酶的细菌菌株,利用刚果红染色法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到l株产β一甘露聚糖酶菌株MM5。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MM5产甘露聚糖酶的活力达到1594U/mL,以MM5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得到诱变菌株L...  相似文献   

20.
褚忠志  于新  毕阳  杨林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717-5719
[目的]为产碱性蛋白酶菌株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南省兰考县盐碱地土壤中分离1株产碱性蛋白酶的菌株ZK202,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经紫外照射和DES处理后,测定诱变菌株的酶活力。[结果]菌株ZK202的形态符合芽孢杆菌属的特征,其16SrDNA序列与短小芽孢杆菌的同源性在99%以上。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一个新亚种,命名为Bacillus pumilus ZK202,属中等嗜盐菌。ZK202在氯化钠浓度0~12.5%条件下均能生长,以浓度5.0%时最佳。ZK202在碱性环境中生长良好,当培养基pH值在11.0以上时仍能生长,也属嗜碱性菌。经复合诱变后,菌株Zkud202-4发酵液的酶活力达321U/ml,比出发菌株高3.9倍。[结论]Zkud202-4具有稳定的产酶性能,可作为产碱性蛋白酶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