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利用沿海滩涂盐碱地种植甜高粱是实现江苏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能满足该区域对于生产轻简化、规模化的需求。为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生产实际情况,对滩涂盐碱地甜高粱栽培的基础条件、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等生产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具体要求和规范。  相似文献   

2.
大麦(油菜、蒜、葱)后棉花是江苏省实现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大麦(油菜、蒜、葱)后棉花实行地膜精播满足了棉花生产轻简化、规模化的需求.为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从棉田沟系、茬口要求、品种选择和种子质量要求、大田管理等方面对大麦(油菜、蒜、葱)后棉花地膜精播棉花生产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要求和规范,尤其对大田管理中肥料类型和用量、播种质量要求以及棉花各生育阶段的管理要点和核心做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甘薯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且用途广泛,已经成为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作物之一。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利用滩涂发展甘薯产业,既能缓解区域人地矛盾,又能产生环境生态效益。建立甘薯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还可以逐步增加滩涂植被面积,改良土壤结构,从而为滩涂农业的加快发展打好基础。在江苏省沿海滩涂盐碱地多年开展甘薯栽培技术试验和生产示范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滩涂盐碱地生产实际情况,总结提出了沿海滩涂盐碱地甘薯种植各个环节的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国内枸杞品种选育、新型高效种植技术和产品开发利用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沿海滩涂盐碱地开发需求和相关技术研究进展,探讨江苏省沿海滩涂盐碱地引进和应用枸杞的技术构想,明确当前应以枸杞耐盐品种引选、菜用枸杞芽苗高效种植技术、枸杞苗木扩繁和栽培管理技术为重点研究内容,为菜用和观赏枸杞在江苏省沿海滩涂盐碱地的应用提供技术性指导。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构建沿海滩涂盐碱地甜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十分丰富,利用类型多、潜力大,在沿海地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中有重要位置。本文分析了江苏省沿海滩涂盐碱地发展甜高粱产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发展现代农业的角度探讨了江苏省构建沿海滩涂盐碱地甜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抗虫杂交棉精播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抗虫杂交棉鲁棉研 15号为材料 ,于 1999年在山东省 3个生态区对棉花精播栽培技术的研究表明 ,精播栽培不影响棉花的生育进程 ,但能促进个体生育和提早封行 ,在保证产量不减或略有增加的前提下 ,可相应减少用工量 ,节省成本 ,是抗虫杂交棉有效的配套栽培技术。精播栽培技术的核心内容是精量播种( 6 6 6 7m2 用种量 1kg以下 )、降低密度 ( 6 6 6 7m2 15 0 0~ 2 5 0 0株 )、保留 2个近果枝的营养枝  相似文献   

7.
浅谈江苏滨海盐碱地暗管改碱示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目前已形成20多万hm2滨海盐碱地,如何快速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对增加耕地面积、保证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江苏滨海盐碱地暗管改碱示范区通过以暗管改碱技术为核心的滨海盐碱地强化脱盐、土壤改良技术,快速提高滨海盐碱地耕地质量和滨海湿地生态恢复,为江苏省沿海滩涂盐碱地改良利用和生态建设提供示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南方盐碱地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南方滩涂土壤条件以及初期综合开发方式,并总结了盐碱地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江苏沿海滩涂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省人均耕地少,沿海滩涂盐碱地作为我省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初步总结了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及我省有关研究机构在滨海盐土快速脱盐改良技术、耐盐作物大规模筛选技术、沿海滩涂作物栽培关键技术以及技术沿海滩涂作物高效种植模式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江苏沿海滩涂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设想,包括:①滨海盐土评估、农林利用适宜性评价技术, ②滨海中、重盐土快速脱盐改良技术, ③滨海滩涂植树造林改土技术,和④耐盐作物品种的筛选及高效规模化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利用沿海滩涂、选育和开发利用耐盐碱植物,从土壤改良、盐碱地整理、壮苗移栽、水分管理、肥料管理、返盐处理、涂环、绑扎、扶正、培土等方面对沿海滩涂耐盐观赏植物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阿瓦提县现有机采棉种植模式,从技术应用优势、栽培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3个方面阐述了阿瓦提县盐碱地棉花干播湿出、滴肥出苗集成技术,实现节约水、早出苗、多出苗、长壮苗的棉花苗期管理目标,从根本上缓解了盐碱地棉花因生产用水紧张导致的出苗晚、出苗差和长势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种植试验,分析了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对4种引进的象草品种华南、桂牧、N51以及苏牧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滩涂盐碱地种植苏牧象草的分蘖数、总叶片数和叶长明显高于其余3种象草(P<0.05),苏牧象草的直径、鲜草产量与N51、桂牧差异显著(P<0.05);而4个品种象草的茎叶比差异不显著,因此,苏牧象草可在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沿海滩涂盐碱地的特点,通过实施水土资源利用、耕作改良、配套水系建设、种子选择及处理、水直播、苗床育秧、大田移栽、除草、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探索实践,使得耐盐米草稻稻谷产量可达5 925~8 280kg/hm2,可为沿海滩涂种植米草稻提供科学栽培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盐碱地是我国宝贵的土地资源,也是发展棉花生产、扩大生产能力、缓解粮棉争地矛盾的潜力所在。针对当前盐碱地棉花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系统研究盐碱地土壤盐分与养分动态变化、棉花出苗成苗影响因素、生长发育规律和养分吸收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该技术由成苗技术、肥水运筹技术、熟相调控技术和棉田简化管理技术4部分内容组成,适合在山东省、河北省、江苏省、天津市等地的滨海盐碱地推广,也可供内陆盐碱地参考。技术推广过程中产量和效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沿海滩涂盐碱地的特点,通过实施水土资源利用、耕作改良、配套水系建设、种子选择及处理、水直播、苗床育秧、大田移栽、除草、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探索实践,使得耐盐米草稻稻谷产量可达5 925~8 280kg/hm~2,可为沿海滩涂种植米草稻提供科学栽培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江苏沿海滩涂面积较大,土壤含盐量较高。介绍了包括工程措施、水利措施、生物措施、科技措施等的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为江苏沿海滩涂农业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植棉高产品种产量及形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盐胁迫环境中进行棉花品种比较试验,研究适宜江苏滨海盐土种植的高产优质棉花品种的产量及其形成特征。结果表明,盐碱地植棉产量主要是单位面积总铃数决定的,盐碱地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特点是结铃器官成铃效率高。干物质积累量大(尤其是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大)对提高果枝和果节的结铃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干物质积累高峰期内干物质增长速率高是保证较高干物质积累量的关键,具有明显的生育和结铃高峰是盐碱地高产棉花品种的显著特征。因此适宜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常规棉品种,二是出苗期成苗较好,三是具有突出的生长发育和成铃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选育适合江苏沿海滩涂种植的耐盐性强、米质优、高产稳产的水稻新品种,研发集成耐盐水稻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规程,扩大耐盐水稻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是提升江苏省沿海滩涂水稻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开发利用江苏沿海滩涂的有效途径之一。2010年以来,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等单位连续2  相似文献   

19.
盐碱地棉花双膜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5年进行的盐碱地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双膜覆盖可为棉花生育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条件,促棉早发效果显著。棉花播种期比地膜棉提前12天,最佳出叶期出叶率达71.2%,最佳现蕾期现蕾率达75.8%,伏桃和早秋桃占89%。试验期间亩产皮棉145.3~161.75kg,霜前花比地膜覆盖增加14.6%,亩增纯收益50.46元。  相似文献   

20.
植棉实践证明,地膜植棉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根据棉花在地膜覆盖下的生育规律,采用“早、密、矮”栽培技术,能克服新疆早春气温低,不能早播的矛盾,使棉花最佳成铃期与富温期同步,充分发挥内围铃的高产优质特性,是棉花高产稳产优质栽培的新途径.一“早、密、矮”的概念在棉花栽培中,以“早、密、矮”为主体的配套栽培措施,称“早、密、矮”栽培技术.“早”就是棉花生育期早,表现早播种、早出苗、早现蕾、早开花结铃、早吐絮成熟.要求比常规地膜棉早播10天以上,早熟15—18天以上.“密”就是因地制宜,合理密植,发挥群体的增产优势.要求比常规地膜棉的种植密度增加10—30%以上.“矮”就是株型矮,高度适中,一般高60—65厘米.比常规地膜棉矮1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