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akirin2基因的克隆与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rizol法从猪脾脏中提取总RNA,RT-PCR方法得到猪Akirin2的完整编码区,软件分析猪Akirin2的核酸序列与蛋白序列,进行染色体定位。将Akirin2构建到带有荧光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Akirin2转入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SUVEC)中进行表达。结果表明,该序列编码203个氨基酸,猪akirin2基因定位于猪1号染色体,含有4个外显子,猪与牛的Akirin2蛋白高度同源。重组表达质粒pEGFP-Akirin2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表明构建成功,pEGFP-Akirin2转染SUVEC细胞后,经荧光检测证实转入的akirin2基因得到表达。研究结果为探讨猪Aki-rin2蛋白在免疫调控中的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猪细胞因子诱导的含SH2结构域蛋白(CISH)基因对白细胞介素6(IL-6)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基因表达的调控,深入研究CISH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试验采用猪CISH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CISH瞬时转染PK-15细胞,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CISH过表达对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K-15细胞中,CISH基因过表达并没有引起TLR4、MyD88、NF-κB、IL-1β、IL-6、TNF-α等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显著改变;细菌脂多糖(LPS)刺激PK-15细胞后,IL-6、TNF-α和TLR4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LPS刺激CISH基因过表达的PK-15细胞后,IL-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说明在LPS的刺激下,CISH过表达可以上调IL-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3.
旨在观察PDGF-B基因沉默对LPS诱导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分泌IL-6和TNF-α的影响,为揭示乳腺上皮细胞的免疫机制提供参考数据。采用siRNA转染技术对PDGF-B基因进行沉默,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筛选最佳转染条件,并检测沉默后LPS介导其下游信号PI3K mRNA的表达量,用ELISA法检测其下游信号PI3K蛋白含量和LPS介导细胞分泌前炎症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选用PDGF-B-mus-886片段的50nmol/L浓度转染组能极显著抑制PDGF-B的mRNA表达(P0.01);PDGF-B沉默后,LPS刺激下其下游PI3K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呈显著性降低(P0.05);细胞分泌IL-6的量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降低(P0.05),而分泌TNF-α的量各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表明,PDGF-B可引起LPS介导乳腺上皮细胞IL-6分泌量的改变,因此,PDGF-B可作为靶基因深入研究乳腺上皮细胞的免疫功能,为乳腺炎症、肿瘤等相关乳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试验数据,为新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研究不同浓度脂多糖刺激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时IL-6、IL-8及TNF-α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LPS浓度为10μg/mL时刺激效果最好;10μg/mL LPS刺激后24h,IL-6和IL-8的表达量最高(P0.05),TNF-α的mRNA表达在刺激后的4h达最高(P0.05)。以上结果说明,本实验室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具有表达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因子功能,可以作为一种模型来研究奶牛乳腺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确定Toll样受体(TLRs)和下游基因的表达,以及脂多糖(LPS)刺激的猪肺泡巨噬细胞(AM)中细胞因子的分泌随年龄的动态变化。从5日龄新生仔猪和120日龄幼猪中分离AMs,在无LPS和不同浓度LPS添加条件下培养24 h,用实时定量PCR和ELISA分别对其mRNA的表达和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未刺激的细胞相比,添加不同浓度的LPS均导致TLRs 2、4、5和9 mRNA的上调,其中在不同年龄中TLR4的表达均为最高(P<0.05)。此外,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年龄阶段编码TLRs 2、4、5和9,LBP、CD14、MD2、MyD88、IRAK4和TRAF6的mRNA表达的增加均呈时间依赖性(P<0.05);LPS诱导的TLR4、LBP、CD14和MyD88 mRNA的表达,新生仔猪显著高于幼龄猪(P<0.05);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水平随培养时间和动物年龄显著变化(P<0.05)。在两个年龄的猪中,其浓度在LPS刺激1 h后增加,且在48 h时仍差异显著。幼龄猪上清液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显着高于仔猪。研究结果表明,TLRs和下游基因的表达随年龄而变化,促炎性细胞因子促进了与年龄相关的肺部感染先天性免疫应答的不同。下一步需要在更大的年龄范围内通过功能研究手段确定LPS对猪AMs的精确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中药黄芩苷、黄芩素、小檗碱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猪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G-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筛选LPS、黄芩苷、黄芩素和小檗碱对细胞作用的最佳浓度,用RT-PCR检测TNF-α、IL-1βmRNA表达,以确定细胞炎症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炎症模型建立后,用最佳浓度的黄芩苷、黄芩素和小檗碱分别作用细胞24h,用qPCR检测TNF-α、IL-1β及IL-6mRNA的表达量。结果LPS刺激组细胞TNF-α、IL-1β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芩苷、黄芩素和小檗碱作用组细胞TNF-α、IL-1β及IL-6mRNA表达量比LPS刺激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黄芩苷、黄芩素和小檗碱通过抑制炎症细胞TNF-α、IL-1β及IL-6 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后不同时间断奶仔猪肌肉炎症和肌肉蛋白质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选择42头(7.1±0.9)kg杜×长×大三元杂断奶仔猪,按注射LPS之前(0 h)和注射LPS后1、2、4、8、12、24 h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6头猪。预试14 d后,腹腔注射100μg/kg体重的LPS。按以上时间点将仔猪屠宰,取背最长肌样品待测。结果表明:背最长肌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的mRNA表达量在注射LPS 1~2 h后达到峰值;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Toll样受体4(TLR4)、骨髓分化因子88(MyD88),核苷酸结合寡聚域信号通路关键基因核苷酸结合寡聚域2(NOD2)、受体互作蛋白激酶2(RIPK2)的mRNA表达量在注射LPS 2~4 h后达到峰值;肌肉蛋白质降解相关基因叉头转录因子-1(FOXO-1)、FOXO-4、肌肉环指蛋白1(MuRF1)、肌萎缩F-box(MAFbx)的mRNA表达量在注射LPS 12 h后达到峰值。可见,LPS刺激诱导肌肉释放大量炎性细胞因子,使TLR4和NOD炎症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及肌肉蛋白质降解相关基因mRNA显著表达。  相似文献   

8.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是引起新生和断奶仔猪腹泻(post-weaning diarrhea, PWD)的最重要的病原之一。ETEC进入肠道后与肠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既是该细菌致病的前提条件,也是激发宿主免疫反应的基础。本研究旨在分析ETEC感染猪肠上皮细胞后IL-17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同时探索细胞因子在抵抗ETEC感染中的免疫防御机制。本研究采用猪肠上皮细胞系IPEC-J2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标准株(C83901)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RT-PCR、ELISA、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的方法分析了IL-17细胞因子及肠黏膜免疫防御相关基因在感染前后的变化。同时,进一步研究了IPEC-J2细胞中相关IL-17细胞因子刺激对肠黏膜防御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除IL-17D未检测到外,C83901能促进所有IL-17细胞因子mRNA的转录,尤其能显著上调IL-17A、IL-17C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ETEC感染或者体外添加IL-17A/IL-17C有利于IPEC-J2细胞中黏蛋白(mucin-2)、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 claudin-2)及防御素pBD-2的表达。结果提示,ETEC感染后,肠上皮细胞通过调节IL-17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以抵抗该细菌的入侵。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鸡经过脂多糖和连翘酯苷A处理后,鸡血液和脾脏IL-1β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影响。选取240只1日龄健康AA肉鸡,并随机分为4组,经不同处理方式后,采集鸡血液和脾脏,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ELISA检测IL-1β基因和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鸡血液和脾脏中IL-1β mRNA表达量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连翘酯苷A组鸡血液和脾脏中IL-1β mRNA表达量下降(P0.01),并表现为一定的剂量效应。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脾脏中IL-1β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连翘酯苷A组鸡血清和脾脏中IL-1β蛋白含量下降(P0.01),并表现为一定的剂量效应。表明连翘酯苷A可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抑制鸡脾脏和血中IL-1β mRNA表达量与蛋白含量,进而通过影响炎症通路其他炎症因子或介导抗氧化功能调控免疫应答,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20,(2):361-368
为探讨中药黄连对LPS诱导的猪肠道上皮细胞炎性免疫反应及其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以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作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黄连水提物及LPS对猪肠道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用0.1,0.5,5.0 g/L黄连水提物预处理猪肠道上皮细胞,再经LPS(5 mg/L)作用1 h后,Real-time PCR法检测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ɑ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MAPK信号通道关键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5 mg/L LPS可诱导猪肠道上皮细胞IL-1β、IL-6、TNF-ɑmRNA的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而经黄连水提物预处理的猪肠道上皮细胞的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则出现下降,且与药物质量浓度呈正相关;LPS可有效激活猪肠道上皮细胞NF-κB/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磷酸化和表达,而黄连水提物则可有效降低细胞IκB、p-IκB、p65、p-p65、p-p38、JNK等蛋白的表达,达到抑制NF-κB/MAPK信号通路的传导和调控LPS诱导的猪肠道上皮细胞炎性反应的作用。结果表明,黄连水提物可通过抑制NF-κB/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及其下游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起到调控LPS诱导的猪肠道上皮细胞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热休克因子结合蛋白1(heat shock factor binding protein 1,HSPB1)基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鸡巨噬细胞(HD11细胞)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试验以不同浓度的LPS刺激HD11细胞不同时间,构建HD11细胞炎症模型,利用HSPB1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3.1-HSPB1瞬时转染HD11细胞后再用最佳浓度的LPS进行刺激,并以仅转染pcDNA3.1和pcDNA3.1-HSPB1的HD11细胞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染HSPB1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3.1-HSPB1后对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α干扰素(IFN-α)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PS浓度为1μg/mL、刺激时间为9 h时炎症因子IL-1β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成功构建出HD11细胞炎症模型;与转染pcDNA3.1质粒相比,转染HSPB1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3.1-HSPB1后能极显著下调IL-6、IL-1β和IFN-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受LPS刺激且仅转染pcDNA3.1...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脂多糖(LPS)刺激小鼠乳腺上皮细胞(MECs)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本实验利用si RNA转染技术干扰MECs TGF-β1基因,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筛选最佳转染条件,并检测其干扰后LPS介导其下游信号smad3 m RNA的表达量,采用ELISA法检测其下游信号smad3蛋白含量和LPS介导细胞分泌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显示,选用50 n M浓度的TGF-β1-mus-1212片段转染组能够极显著抑制TGF-β1的m RNA表达(p0.01);TGF-β1被干扰后,LPS刺激其下游smad3 m 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降低(p0.05),smad3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细胞分泌TNF-α的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分泌IL-6的量各组无变化(p0.05)。本实验结果表明干扰TGF-β1能降低LPS诱导乳腺上皮细胞TNF-α的分泌量,因此TGF-β1可作为靶基因深入研究乳腺上皮细胞的免疫功能,本研究为乳腺炎症、肿瘤等乳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验数据,为新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讨脂多糖(LPS)对绵羊胚胎附植期Toll样受体4(TLR4)及相关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以构建好的pcDNA3.1-TLR4过表达载体转染绵羊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运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鉴定细胞转染效果,然后用1 μg/L LPS刺激转染后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建立内膜基质细胞炎症模型。将经LPS处理的细胞分别培养12、24、48、72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内膜基质细胞中TLR4 mRNA及蛋白表达量,以及免疫因子IL-1β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并以未经LPS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促进了免疫因子IL-1β、IL-6的释放量,但随LPS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中IL-6的表达量逐渐下降,而IL-1β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使得Th1/Th2偏向不利于妊娠的Th1方向表达;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在12、24、72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8 h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LPS处理后的细胞TLR4蛋白表达量也始终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pcDNA3.1-TLR4过表达载体成功转入绵羊子宫内膜基质细胞;LPS有效激活了子宫内膜细胞中TLR4信号通路,并促进了下游因子的表达;子宫蜕膜组织中TLR4受体蛋白对胚胎附植早期妊娠微环境的平衡维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422-1428
为了获得表达猪细小病毒(PPV)VP2蛋白和细胞因子猪白细胞介素-18(IL-18)的重组猪伪狂犬病毒(PRV)。将PPV VP2基因和猪IL-18基因分别插入到PRV转移质粒PG中,得到重组质粒PG18-VP2。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转移质粒PG18-VP2与猪PRV弱毒株DNA共转染猪睾丸(ST)细胞,以EGFP荧光标记,通过5轮蚀斑筛选纯化,成功获得表达PPV VP2蛋白和猪IL-18且带EGFP标记的重组伪狂犬病毒IL18-VP2-rPRV。用重组病毒感染ST细胞,12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亮的绿色荧光;通过RT-PCR证实感染细胞中含有PPV VP2和猪IL-18mRNA;Western-blot试验结果显示,重组病毒能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PPV VP2蛋白和猪IL-18。重组病毒经连续20次传代后感染细胞仍能发出绿色荧光,PCR检测表明VP2及IL-18基因在重组病毒中能稳定遗传。为进一步研究表达PPV VP2蛋白和猪IL-18的重组猪伪狂犬病毒的免疫效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讨脂多糖(LPS)对绵羊胚胎附植期Toll样受体4(TLR4)及相关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以构建好的pcDNA3.1-TLR4过表达载体转染绵羊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运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鉴定细胞转染效果,然后用1μg/L LPS刺激转染后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建立内膜基质细胞炎症模型。将经LPS处理的细胞分别培养12、24、48、72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内膜基质细胞中TLR4mRNA及蛋白表达量,以及免疫因子IL-1β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并以未经LPS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促进了免疫因子IL-1β、IL-6的释放量,但随LPS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中IL-6的表达量逐渐下降,而IL-1β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使得Th1/Th2偏向不利于妊娠的Th1方向表达;TLR4mRNA相对表达量在12、24、72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8h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LPS处理后的细胞TLR4蛋白表达量也始终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pcDNA3.1-TLR4过表达载体成功转入绵羊子宫内膜基质细胞;LPS有效激活了子宫内膜细胞中TLR4信号通路,并促进了下游因子的表达;子宫蜕膜组织中TLR4受体蛋白对胚胎附植早期妊娠微环境的平衡维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连翘酯苷A的抗炎效应,试验选取8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采用LPS诱导鸡炎症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LPS组、FA低剂量组(30 mg/kg)和FA高剂量组(60 mg/kg),通过剖检并分离鸡脾脏,计算鸡脾脏器官指数,并通过q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脾脏中IL-17和IL-6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脾脏器官指数上升,脾脏中IL-17和IL-6的mRNA表达量升高;与LPS组相比,FA低剂量组和FA高剂量组脾脏器官指数下降,脾脏中IL-17和IL-6的mRNA表达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脾脏中IL-17和IL-6的蛋白含量升高;与LPS组相比,FA低剂量组和FA高剂量组脾脏中IL-17和IL-6的蛋白含量下降。可见连翘酯苷A可以通过抑制LPS诱导的鸡脾脏中IL-17和IL-6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的升高,使鸡脾脏器官指数下降,起到调控鸡脾脏免疫反应,通过影响IL-17和IL-6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发挥抗炎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研究猪带绦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分子(Ts-serpin-2)对THP-1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本实验通过RTPCR从猪带绦虫成虫扩增获得Ts-serpin-2(Ts M_000807300)的编码序列CDS,利用毕赤酵母表达Ts-serpin-2重组蛋白。利用发色底物特异性反应检测Ts-serpin-2蛋白对猪胰蛋白酶、胰弹性蛋白酶、牛α-糜蛋白酶、猪胃蛋白酶、木瓜酶、凝血酶和组织蛋白酶G的抑制效果。重组蛋白Ts-serpin-2处理THP-1细胞24 h,应用q 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各炎性细胞因子差异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真核酵母表达的重组蛋白Ts-serpin-2分子量约为48 kDa,具有蛋白酶抑制活性,对牛α-糜蛋白酶、猪胰弹性蛋白酶及猪胰蛋白酶的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重组蛋白Ts-serpin-2可抑制LPS活化的THP-1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12α、IFN-γ和i NOS2m RNA的转录水平,促进IL-4刺激的THP-1细胞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ELISA结果显示,Ts-serpin-2能够抑制巨噬细胞分泌致...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猪白介素21(IL-21)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在猪IL-21基因(456 bp)的3’端加上猪Ig G Fc标签序列后,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IL-21-Fc。将该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瞬时表达后,利用protein A亲和纯化介质纯化转染上清中的目的蛋白,并检测其纯度与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IL-21-Fc能够在293T细胞中表达相对分子量约为44 ku的猪IL-21融合蛋白;亲和纯化后的猪IL-21融合蛋白能够与CD40L协同呈剂量依懒性地刺激猪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分泌Ig G。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猪IL-21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硼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的影响,分别采用CCK-8、ELISA及qPC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硼协同刀豆凝集素(concanavalin A,ConA)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硼协同ConA作用于脾淋巴细胞时,随着硼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IL-2的分泌量逐渐下降,IL-6的分泌量没有显著变化;IL-2、IFN-γ及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有所增加,IL-10则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当硼协同LPS作用于脾淋巴细胞时,随着硼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显著促进了IL-2、IL-6的分泌(P<0.05);硼浓度为1,10,50 mmol/L时,IL-2及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LPS单独刺激组(P<0.05),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先下降后上升,IFN-γ则表现为逐渐下降。结果说明低浓度的硼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起促进作用,高浓度的硼则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且硼对脾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也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6,(11):1903-1907
研究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对TGR5介导的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后NR8383细胞IL-1β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qPCR)法确定TGR5在NR8383细胞中mRNA水平及白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GR5在NR8383细胞中蛋白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e-sorbent assay,ELISA)测定TCDCA对TGR5介导的NR8383细胞IL-1β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表达TGR5的NR8383细胞中IL-1βmRNA表达量和蛋白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细胞组,TCDCA能极显著降低LPS诱导的IL-1β基因表达和蛋白活性(P0.01)。TCDCA是通过TGR5受体进而影响LPS对IL-1β基因水平及蛋白活性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