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文冠果败育花药和花粉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文冠果败育花药及花粉发育进行显微结构的观察,发现:败育花药缺少唇细胞;绒毡层细胞延缓解体;花粉外壁始终连续,且此处有某些物质填充,花粉内壁很厚;花粉细胞质中细胞器明显减少,淀粉粒数量少,这些异常现象影响花粉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2.
韭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花药和花粉发育的细胞学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从细胞学角度研究韭菜雄性不育的机理,本试验利用石蜡切片法对韭菜雄性不育系及其对应保持系花药与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韭菜花药绒毡层兼有分泌绒毡层与变形绒毡层的特点,花粉败育与绒毡层发育异常和提前解体有关。韭菜败育分两种类型:败育Ⅰ型,败育发生在减数分裂二分体至四分体时期,不育系绒毡层细胞液泡化膨大,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不产生四分体或产生无胼胝质壁包裹的异常四分体,最终粘连连成一团解体消失;败育Ⅱ型,败育发生在单核小孢子时期,绒毡层在四分体时期提前退化,单核小孢子无营养供应而败育。  相似文献   

3.
糜子花药和花粉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糜子花药和花粉发育的过程,划分为花药原基、孢原及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及其减数分裂、小孢子四分体、小孢子单核早期、小孢子单核中期、小孢子单核晚期、花粉第一次有丝分裂、2—细胞花粉和3—细胞花粉等10个时期.详细描述了各期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并讨论了花药早期个体发育及花药、花粉发育过程中的极性现象.  相似文献   

4.
5.
以优良自交系FAPW和BN490A组配的单倍体群体为材料,利用t测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单倍体花药外露、花药大小与花粉育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率较低(28.2%),大部分花药外露(81.3%)和小部分花药不外露(15.6%)的单倍体花粉可育;花粉可育的单倍体花药大小大于花粉败育的单倍体,但在花粉可育的单倍体植株中,花粉的育性并未随着花药大小的增大而提高。在实际单倍体自然加倍过程中,可以依据玉米单倍体花药外露与否、花药大小与花粉育性的关系,通过花药是否外露与花药大小判断雄穗的育性。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温光和人工温光的条件下,研究了5460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敏感期的植株生性状麦现,及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5460核不育系的植株处在叶枕距0.1-8.6cm,幼穗长7.6-14.5cm,距抽穗前9.0-13.4d之间,小孢子的发育时间正处在四分体至双核早期,是影响蓊育性转换的敏感期。此明,1d的高温或常温,其花粉的育性就开始向不育或可育转变,连续处理5d,则转换成完全不育或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是研究花器官发育及基因功能的理想试材,树木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更为罕见。本文旨在研究一种白桦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的成熟花药及花粉特征。方法以该种突变体为试材,对野生型(WT)、突变体的2种花序(NLM、MM)及其花药花粉进行了观察分析、活力检测、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突变体的2种花序散粉量极少,部分花药不开裂;WT、NLM、MM 3种花粉的I-KI染色率分别为99.1%、64.1%和68.9%;花粉萌发率分别为88.9%、1.63%和1.86%。DAPI染色发现突变体花粉粒出现皱缩、膨大、变形等现象。上述结果表明, 突变体花粉活性较低,萌发率差。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突变体花粉大小不一,萌发孔孔盖较小且严重内陷。结论白桦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的表型特征分析为白桦的花药花粉发育机理,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油菜生态不育系H50S花药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50S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菜生物技术育种课题组在从上海引进的油菜品种汇油50中发现的一种生态雄性不育材料,本研究采用压片和石蜡切片两种方法对该材料小孢子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压片结果表明,H50S花药败育发生于单核早期,败育的花粉粒核已经降解,单核晚期的核质均降解且三边加厚不明显.另外在同一不育花药的雄蕊中,花粉发育进程不同步,分裂相从未分裂的花粉母细胞、中期Ⅰ和四分体都可同时观察到;切片结果证实了压片中小孢子的败育特征,其主要特点是:减数分裂正常,能形成正常的四分体,但小孢子脱离胼胝质被释放出来以后开始败育,败育小孢子无液泡,核所占区域较大,而且不明显,处于解体状态;成熟期,花粉粒壁可以发育,绒毡层消失缓慢,中层消失,败育的花粉粒只剩下外壳.  相似文献   

9.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及花药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形态解剖学的方法比较观察了6个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品种的花药发育状况,并从始穗期起抽检花粉育性,结果表明,各不育水稻的雄蕊发育第5期的绒毡层细胞均明显小于对照品种,细胞质也不浓厚;药幅维管束的导管、筛管管腔较小,维管束鞘细胞较小。在花药发育的第8期,药隔维管束的韧皮部和木质部的界限仍不明显,药壁较厚。  相似文献   

10.
玉米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玉米Mo_(17)核背景下雄性不育细胞质(T、C、S)与正常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T型细胞质系减数分裂期绒毡层细胞线粒体嵴和基质出现异常,S型细胞质系单核后期药室中单核小孢子内、外存在着许多具有外壳包裹的圆形至椭圆型小体以及二核花粉期不规则膜状团聚体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韭菜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韭菜的香气成分全部集中于所含精油中,确定其主要成分为二硫和三硫化合物等20种物质。红外光谱图可作为韭菜精油的鉴别标准,折光指数及相对密度等亦可作为韭菜精油的质量依据。  相似文献   

12.
菘蓝(Isatis tinctoria L.)花药和花粉发育的光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塑料薄切片方法,对菘蓝花药和花粉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花药壁发育属双子叶植物型。绒毡层为腺质的,当精子形成后开始解体。2.自减数分裂粗线期至末期Ⅱ,同一药室内相邻的小孢子母细胞之间存在胞质通道。3.小孢子母细胞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形成四面体形的四分体,并发现早期四分体的小孢子之间亦存在胞质通道。4.生殖细胞从初期至中期具有呈弱PAS正反应的壁,有丝分裂前壁物质消失。成熟花粉粒三细胞型。  相似文献   

13.
用电镜观察了若是韭菜叶内乳汁器与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韭叶乳汁器是一无节不分枝的长管状结构,其壁上有许多初生纹孔场,在纹孔场中有密集的胞间联丝分布,在胞间联丝两侧有些囊泡存在,并有内存与外排现象,这在结构上说明乳汁器与相邻叶肉细胞间存在活跃的物质交换。并观察到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的不同增殖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韭菜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将种子置于培养皿内的滤纸上,分别加入0(对照)、25、50、75、100、125、150、175和200mmol/LNaCl溶液进行培养。[结果]韭菜种子的萌发和早期幼苗的生长指标与盐浓度呈显著负相关。NaCl浓度为25mmol/L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当NaCl浓度为50mmol/L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幼苗根长、苗长和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当NaCl浓度为75mmol/L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结论]随着生长环境中盐度的提高,韭菜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和生物量等指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较系统地观察了新红星苹果从减数分裂到花粉发育成熟的全过程。观察结果表明新红星苹果的减数分裂是典型的双子叶类型,顶花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是同步的,侧花则极不同步。观察认为胼低质累积有利于花粉母细胞及小孢子的散开。药室内壁(纤维层)不是1层细胞而是2~3层;中间层直至开花期花药将要开裂时仍然存在。从减数分裂至二胞花粉形成只需5~6d的时间。绒毡层为腺质型,在单枝花粉粒形成时绒毡层开始退化,二胞花粉期绒毡层解体消失。扫描电镜观察10个品种的花粉粒形态、大小、纹饰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栽培方式对韭菜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温室内采用3种不同的无土栽培方式和常规土壤栽培方式进行了津引一号韭菜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韭菜3种无土栽培方式的株高和第1次收获时的产量均极显著 地高于土壤栽培,其3次收获累计产量均高于土壤栽培,无土栽培浇施1号营养液处理、无土栽培浇施Ⅱ号营养液处理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3次收获累计产量比土壤栽培分别提高了61%、49%和35%,3种无土栽培方式的韭菜产品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土壤栽培,其中有机生态型无栽培和硝酸盐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浑善达克沙地葱属(AlliumL.)4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陆地棉473A核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陆地棉洞A型衍生棱雄性不育系473A小孢子败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大部分花粉母细胞能正常地形成,但其胞质融合以及粘连现象较为普遍;减数分裂过程不正常,常能观察到中期Ⅰ,后期Ⅰ等时期的落后单价体以及染色体的不均衡分离,并产生一分、二分、三分以及多分孢子;主要败育时期是单核早期,在小孢子外壁加厚,刺状外突后,它的原生质体就急剧解体,走向败育,少部分小孢子的败育可延迟至单核中期。绒毡层、中层的发育和解体与小孢子的败育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ex Spreng)与月季(Rosa hybrida Hort.ex Lavalle)混栽方式,研究对月季生长发育的影响。将月季苗和韭菜按照3∶1、2∶1、1∶1、1∶2、1∶3的比例混栽,60 d后,测量月季幼苗株高和称量月季幼苗根、茎、叶的鲜重及干重。结果表明,除了3∶1混栽的月季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外,其余的混栽比例处理对月季幼苗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1∶2混栽的月季幼苗长势最好,株高比对照增加了85.38%,根鲜重增加了93.33%,茎鲜重增加了85.07%,叶鲜重增加了138.03%。说明韭菜释放的化感物质改善了环境的生物种群,促进了月季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渝矮籼型核不育水稻,由于花药毡绒层细胞在单核期间迅速解体,造成花粉营养供应障碍而导致败育,属典败型花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