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池塘温室二茬养殖水质动态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监测两茬南美白对虾池塘温室的水质指标,研究了两茬养虾水质变化进程和动态对比。监测结果显示,第一茬养殖水体的水温在25.00~29.95℃,盐度在1.30~18.50,pH在8.30~10.98,溶氧量在7.34~16.09 mg/L,COD在6.63~16.73 mg/L,氨氮在0.32~4.07 mg/L,亚硝酸盐氮在0.01~0.78 mg/L,硝酸盐氮在0.05~1.87 mg/L,悬浮物在0.0047~0.393 8 mg/L;第二茬养殖水体的水温在24.70~31.80℃,盐度在1.15~16.25,pH在7.89~9.06,溶氧量在5.68~11.06 mg/L,COD在6.28~21.55 mg/L,氨氮在0.16~0.76 mg/L,亚硝酸盐氮在0.00~0.96 mg/L,硝酸盐氮在0.07~2.11 mg/L,悬浮物在0.0105~0.1984 mg/L。研究表明,池塘温室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的水质条件能满足南美白对虾生长的需求,同时第二茬养殖水质条件较第一茬差,建议在养殖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溶氧量以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同时及时开展轮捕,降低池塘的承载量,可降低对虾病毒病暴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在永城市鲤鱼池塘养殖中应用自制的EM菌,定期进行现场取样测定,对池塘水质p H值、氨氮及亚硝酸盐氮等指标进行应用前后的对比检测,结果表明:1.使用EM菌后,在7~10天内可有效调节养殖水体中的p H值、氨氮及亚硝酸盐氮等指标,使鱼类的水环境达到良好的生活、生长水质标准。2.定期泼洒EM菌的池塘鱼类色泽鲜亮、体表光滑、规格整齐;池塘水质清爽、无异味。  相似文献   

3.
冷水鱼循环水养殖中的低温氨氮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冷水鱼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中的氨氮累积问题,根据低温生物滤器及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氨氮的特点,设计了冷水鱼工厂化养殖氨氮处理系统并进行了试验。试验基于以臭氧氧化为主、低温生物处理为辅的处理工艺,试验鱼为虹鳟鱼,养殖密度为23 kg/m3,试验水体约为10 m3,试验周期为7 d。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冷水鱼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有关氨氮处理的水质指标要求,处理后的养殖池进水口的水质指标总氨氮≤0.18 mg/L,硝酸盐氮氮≤29.43 mg/L,亚硝酸盐氮氮≤0.1 mg/L;养殖水体氨氮浓度监测表明,臭氧在水中残留低于0.008 mg/L,符合养殖鱼类对水体臭氧浓度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鱼类养殖池塘中的生态作用,采用直接往养殖水体中投放该制剂的方法,研究分析微生物数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实验池数量为0.35×10~3~1.45×10~3cfu/m L,对照池为0.04×10~3~0.08×10~3cfu/m L;浮游植物生物量,实验池为0.094~1.521 mg/L,对照池为0.103~0.763 mg/L,实验池中枯草芽孢杆菌数量和浮游植物生物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鱼塘中枯草芽孢杆菌与硅藻数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844(P0.05);当溶氧≥6 mg/L时,枯草芽孢杆菌与亚硝酸盐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915(P0.05)。溶氧过低(2 mg/L)时,枯草芽孢杆菌对亚硝酸盐氮、氨氮没有明显的降解作用;溶氧≥6 mg/L时,对亚硝酸盐氮、氨氮的降解作用明显。研究表明,投放适量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状况,对水质起到进一步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金秋10月,是水产养殖进入育肥和收获的季节。不过由于进入10月,气温会逐渐下降,有时阴雨连绵,养殖水体容易发生变化,在投饵、用药、施肥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缺氧浮头,同时水体内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会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产动物生长。那么,这个时候,养殖户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管理技术要点。一、加强水质管理1.控制水质指标使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 H值7.5~8.5,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氨氮、亚硝酸盐、硫化  相似文献   

6.
2016年和2017年分别调查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滨海新区的12口凡纳滨对虾围垦滩涂养殖池塘内的理化环境和浮游植物。结果显示:池塘内盐度变化范围为0~2,溶氧为6.2~13.9 mg/L,pH为7.5~9.8,总氨氮(TAN)为0.00~0.72 mg/L,亚硝酸盐氮(NO_2~--N)为0.00~1.70 mg/L,硝酸盐氮(NO_3~--N)为0.18~4.77 mg/L,总氮为1.74~6.08 mg/L,总磷为0.20~2.72 mg/L,总有机碳为1.88~42.57 mg/L,C/N为10~39。池塘内浮游植物种类隶属6门、24科、42属,其中蓝藻和绿藻为优势种。浮游植物生物量为(0.15~2.30)×107cell/L,叶绿素a(Chl.a)为2.62~37.24μg/L。Chl.a与蓝藻生物量显著正相关。NO_2~--N和NO3--N均与pH显著负相关。初步分析认为高pH可能是导致2016年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因此采取措施控制蓝藻生物量和水体的p H应有助于提高对虾养殖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养殖池塘中,水质管理是健康、高产养殖的重要环节,而在养殖中,水质好坏主要涉及到以下几项水质指标:溶氧、水色和透明度、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等。溶氧是水中的动物赖以生存的根本。溶氧:5毫克/升以上鱼摄食正常,2毫克/升时鱼停食、暗浮头,1毫克/升时鱼开始泛池。溶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开展了对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 精养殖土池,定期泼洒施用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Freshplus净水剂)的对比试验,定期监测了处理组和对照组池塘的水温、pH、溶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COD、碱度等水质指标,并分析对比了鳗鱼养殖效果。结果表明:Freshplus净水剂的施用能显著降低鳗鱼土池水体氨氮浓度60.5% (p<0.05)、显著提高鳗鱼生长速度33.0% (p<0.05),降低饲料系数9.6% (p<0.1)。  相似文献   

9.
正秋季是水产养殖进入育肥和收获的季节。不过由于进入秋季以后,气温会逐渐下降,有时阴雨连绵,养殖水体容易发生变化,在投饵、用药、施肥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缺氧浮头,同时水体内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会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产动物生长。所以,养殖户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加强水质管理1.控制水质指标使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 H值7.5~8.5,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氨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上流式和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污水,连续进行30 d,分析出水水质,并观察系统运行情况和装置污染状况。研究了养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无机氮及活性磷酸盐6项指标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从养殖污水主要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和稳定性上看,上流式优于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在系统进水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为7.62~8.20 mg/L、氨氮质量浓度为0.62~0.65 mg/L、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54~0.59 mg/L、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23~0.27 mg/L、无机氮质量浓度为1.40~1.47 mg/L、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为0.24~0.29 mg/L,水温为25℃~30℃时,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对养殖污水中6项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45.2%、88.9%、58.5%、78.8%、75.3%和25.1%。可见,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佳,亚硝酸盐氮和无机氮次之,化学需氧量和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较差,活性磷酸盐去除率最低。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池塘循环水槽养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罗非鱼在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下的养殖效果,于2017年开展池塘循环水槽养殖试验。3条水槽分别投放吉富罗非鱼鱼种19 950尾、34 713尾和40 166尾,规格为(3.5±0.11)g;水槽外池塘投放鳙鱼鱼种700尾、罗氏沼虾苗13.3万尾;试验中对养殖系统的水质指标和养殖产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养殖期间水温25.4~32.6℃,溶氧4.41~7.22 mg/L,p H 7.33~7.94,氨氮质量浓度0.11~2.07 mg/L,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0.004~0.107 mg/L,水质指标符合罗非鱼的生长要求;试验共持续165 d,3条水槽产量分别为4 481 kg、8 796 kg和10 632 kg,饲料系数分别为1.19、0.95和0.88,平均产量72.5 kg/m~2,水槽外池塘收获罗氏沼虾850 kg和鳙鱼1 300 kg;每公顷产值189 955.7元、利润40 454.7元,投入产出比为1∶1.25。研究表明,利用池塘循环水槽养殖罗非鱼在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产量和增加养殖效益方面优于传统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黄颡鱼养殖池塘水体主要水质因子周年变化的测定与比较,探讨黄颡鱼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研究主要测定了水体总磷(TP)、磷酸盐(PO4-P)、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和氨氮(NH4-N)含量。结果表明:养殖水体TP全年变化范围为0.08~1.17mg/L,5月份TP含量最低。PO4-P全年变化范围为0.02~0.27mg/L,10-12月份PO4-P含量较高为0.24~0.27mg/L。NO3-N全年变化范围为0.02~11.67mg/L,8月和11月份形成2个峰值;NO2-N全年变化范围为0.02~0.48mg/L,10月份呈现最高值0.48±0.01mg/L。NH4-N全年变化范围为0.06~2.02mg/L,5月份呈现峰值。溶解态无机氮(DIN)全年含量为0.43~11.76mg/L,且从全年氮平均含量进行考察,NO3-N、NH4-N和NO2-N分别占DIN的78.16%、16.72%和5.12%,N/P比值在5月和11月份出现2个峰值。黄颡鱼养殖池塘的水体氮和磷营养含量受光照、水温和鱼体活动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2014年7月到9月对慈溪8个不同养殖模式的池塘点分析了其水温、溶氧、pH、盐度、透明度、叶绿素、总氮、总磷、可溶性磷、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的变化规律,并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其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整个采样期间,水温逐渐上升,pH较为稳定,透明度逐渐升高,营养盐水平较为稳定,硝氮含量和高锰酸钾指数逐渐升高。温度、氧还电位、电导和盐度等参数各池塘间的差异不大,溶解氧波动较大,叶绿素逐渐升高。本研究中,所有的池塘的TLI(∑)都达到了60以上,水体均为中度-重度富营养化水体。  相似文献   

14.
2015年5-6月,对陕西临潼地区异育银鲫"中科3号"苗种培育池塘水体的温度、pH、透明度、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培育期间池水温度变化范围24.7~28.3℃,均值为26.4℃;pH值变化范围为7.67~8.70,均值为8.06;透明度变化范围34.5~57.5cm,均值为40.9cm;溶解氧变化范围5.25~13.10mg/L,均值为8.81mg/L;氨氮含量变化范围0.432~0.993mg/L,均值为0.733mg/L;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范围0.063~0.110mg/L,均值为0.079mg/L。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溶解氧总体呈下降趋势,水温、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沼气废液肥水对水质指标的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池塘养殖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对水质的影响,2007年12月~2009年2月对福建省南部某日本鳗鲡养殖场的6口池塘主要水质因子进行周年调查。结果表明,水温变化在20.73~31.97℃,季节性变化小,适宜日本鳗鲡生长的时间长;水体透明度较低,一般在15~30cm,浮游植物数量及抑藻剂的使用对透明度影响较大;溶解氧、pH值等全年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氨氮是主要的无机氮形式,全年最高值出现在夏季,其含量变化与水温变化趋势一致;亚硝酸氮含量大部分季节较低(<0.06mg/L);硝酸盐含量全年最高不超过0.2mg/L,其含量变化与叶绿素a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活性磷浓度仅冬季较低,其他季节均较高,可能是池塘中藻类常年旺盛生长的原因;高锰酸钾指数较高且季节变化不明显。控制养殖密度及合理使用水质处理剂对于池塘水质保证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日本鳗鲡养殖池塘主要水质因子季节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池塘养殖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对水质的影响,2007年12月~2009年2月对福建省南部某日本鳗鲡养殖场的6口池塘主要水质因子进行周年调查.结果表明,水温变化在20.73~31.97℃,季节性变化小,适宜日本鳗鲡生长的时间长;水体透明度较低,一般在15~30 cm,浮游植物数量及抑藻剂的使用对透明度影响较大;溶解氧、pH值等全年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氨氮是主要的无机氮形式,全年最高值出现在夏季,其含量变化与水温变化趋势一致;亚硝酸氮含量大部分季节较低(<0.06 mg/L);硝酸盐含量全年最高不超过0.2 mg/L,其含量变化与叶绿素a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活性磷浓度仅冬季较低,其他季节均较高,可能是池塘中藻类常年旺盛生长的原因;高锰酸钾指数较高且季节变化不明显.控制养殖密度及合理使用水质处理剂对于池塘水质保证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对虾养殖对周边海域水体环境的影响,对海南一对虾养殖场分布海域的水体水质进行了调查。在对虾养殖期间,连续4个月测定了养殖废水排污口附近(参照点)及距离参照点不同距离海域水体中的氨氮、磷酸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浓度。结果显示,参照点水体中的氨氮、磷酸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分别为(0.121±0.001)mg/L,(0.058±0.002)mg/L,(0.039±0.003)mg/L和(4.753±0.015)mg/L。在距离参照点1.5 km处海域水体中的氨氮、磷酸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分别为(0.109±0.001)mg/L,(0.045±0.001)mg/L,(0.002±0.002)mg/L和(4.552±0.003)mg/L。从参照点由近及远,水体中的上述测定指标含量均呈降低趋势。其中,各采样点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参照点水体(P0.01),采样点2和采样点3处的磷酸盐的含量显著低于参照点水体(P0.05)。氨氮和硝酸盐的含量和参照点水体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对虾养殖废水的排放对周围海域水体中氨氮和硝酸盐影响较大,对亚硝酸盐和磷酸盐含量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复合芽孢杆菌对养鱼池塘水质因子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含枯草芽孢杆菌(Bacollus subtilis)、纳豆芽孢杆菌(B.natto)、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formis)、腊状芽孢杆菌(B.cereus)的复合芽孢杆菌净化养鱼池塘的水质,研究其对水质因子(COD、溶氧、p H、亚硝酸盐、氨氮等)的作用和影响。在养殖条件和管理措施(养殖品种、放养密度、水源、池塘深度和养殖模式等)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试验池塘每10 d按2 g/m3的用量泼洒复合芽孢杆(对照池不用),泼洒3 d后,试验池与对照池进行水质理化指标对比。结果显示,经投加复合芽孢杆菌的试验池水质优于对照池;试验池全年平均值相比对照池,COD下降12%,溶氧下降16%,透明度增加30%,p H下降8%,亚硝酸盐下降60%,氨氮变化不显著。研究表明,复合芽孢杆菌对养殖池塘的水质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但夏季高温期使用须防缺氧。  相似文献   

19.
正秋季是水产养殖进入育肥和收获的季节。不过由于进入10月份以后,气温会逐渐下降,养殖水体容易发生变化,在投饵、用药、施肥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缺氧浮头,如果同时水体内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过高会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产动物生长。那么,这个时候,养殖户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加强水质管理1.控制水质指标使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5~8.5,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指标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保  相似文献   

20.
对虾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水质的周期变化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世平  邱德全 《水产科学》2006,25(9):459-462
通过对对虾高密度养殖池中水质的连续监测,得出养殖水体水质污染状况及一般规律。养殖水体的污染主要是含氮废物的污染,在高密度养殖池养殖后期,养殖水体中氨氮首先达到峰值2.32m/L,随后亚硝酸盐的含量也迅速达到峰值0.773mg/L,在高密度养殖池中活性磷的含量较高,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磷缺乏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