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苯尼考在牙鲆体内残留的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口服给药、不同时间点采样的方法研究了氟苯尼考在牙鲆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氟苯尼考在牙鲆组织中的含量.结果表明:1)牙鲆连续5d口服剂量为50 mg/kg的氟苯尼考后,药物在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为血液>内脏团>肌肉,随后各组织中氟苯尼考的浓度逐渐下降.6d后各个组织药物浓度趋于平稳,而肝肾中的氟苯尼考浓度在10d和14d时有回升现象.2)T1/2为32.09~40.73 h,说明口服氟苯尼考在牙鲆体内消除较快,残留较少,但肾脏和肝脏组织中残留较为明显.3)探讨休药期的制定,如果只考虑可食用组织,且最大残留限量为0.1μg/g,在本试验的养殖环境下推算,牙鲆养殖过程中的平均温度为16~18℃时,休药期≥18 d.用温度与时间乘积表示则不低于324度·日.  相似文献   

2.
3.
氟苯尼考在中国对虾组织内的代谢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产学报》2004,28(B12):63-68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水温(18℃和28℃)下,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Florfenicol Amine,FFA)在斑点叉尾体内残留消除规律。以含氟苯尼考4 g/kg的饲料按10 mg/kg鱼体质量连续强饲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3 d,于停药后第1天2、天3、天5、天7、天9、天分别将斑点叉尾处死后取肌肉、肝脏、皮肤、肾脏4种组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斑点叉尾组织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结果表明,不同水温下相同组织,相同水温下不同组织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的消除速率快慢不一(差异显著P<0.05)。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之和作为标示残留物的指示值,高水温时标示残留物(总量)在斑点叉尾体内消除的更快。与其他组织相比标示残留物(总量)在肾脏中的消除最慢,因此,建议将肾脏作为标示残留物(总量)在斑点叉尾体内残留的靶组织。在18℃和28℃时,若规定标示残留物(总量)在肾脏中以300μg/kg为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建议休药期分别为234℃.d和224℃.d。本研究旨为不同水温条件下制定该药的休药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诺氟沙星(NFX)在鳗鲡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日本鳗鲡在混饲口灌后血液和组织中NFX的含量变化,并进行药动学分析。结果表明,NFX以30 mg/kg的剂量单次混饲口灌日本鳗鲡后,吸收分布迅速,达峰时间(T_(max))、吸收(T_(1/2Ka))和分布半衰期(T_(1/2α))分别为3.000、1.012和1.570 h;NFX在鳗鲡体内消除较快,消除半衰期(T_(1/2β))为15.267 h,总清除率(CL)为1.315 L/(h·kg)。此外,峰浓度(C_(max))为1.273 m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为22.670 mg/(L·h)。NFX以30 mg/kg的剂量连续3 d混饲口灌日本鳗鲡后,在肌肉、肝脏、肾脏和血浆中的消除速率常数分别为0.144、0.125、0.102和0.093 1/d。根据WT1.4计算的理论休药期(WDT)分别为肌肉22.97 d,肝脏21.30 d,肾脏33.40 d,血浆18.29 d。本研究结果为诺氟沙星在水产动物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在鲤体内的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18±1)℃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氟苯尼考及其主要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体质量(100±10)g鲤(Cyprinus carpio)体内的代谢及残留规律,以制定休药期。实验鱼间隔24h按15 mg.kg-1体质量的剂量口灌给药,连续给药3次,在给药后0.5h、1 h、2h、4h、8h、12h、24h、2d、3d、5d、7d、10d、15d、20d检测肌肉、皮肤内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含量。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鲤体内的代谢速度快,2~4 h出现峰值;肌肉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残留浓度高于皮肤,肌肉和皮肤中氟苯尼考的含量均高于氟苯尼考胺,皮肤中的代谢速度较快。按欧盟标准相应的休药期不少于2d,按日本标准则不少于10 d。  相似文献   

7.
在11~12 ℃水温条件下,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连续口服恩诺沙星7 d后肌肉、血清和肝脏组织中该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残留及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大菱鲆肌肉、血清和肝脏中残留的恩诺沙星药物用二氯甲烷提取,在不同的时间点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药物浓度,最低检测限为0.01 μg/ml,平均回收率为75%~87%.研究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按一级动力学过程从体内消除,在3种组织中消除速率不同,在肌肉、血清和肝脏中的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C=1.560e-0.0310 t、C=1.147e-0.018 9 t和C=0.920e-0.027 1 t;恩诺沙星在3种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较长,分别为22.53、36.67和25.57 d.在给药后的第94天,肌肉组织中的恩诺沙星浓度持续保持0.168 μg/g,尽管NY5070-2002无公害水产食品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残留限量MRL(Maximum residue limit)要求为0.05 μg/g,但本试验数据提示,大菱鲆肌肉组织中残留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超过了标准,建议合理的休药期应不少于120 d.  相似文献   

8.
诺氟沙星在牙鲆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首次报道了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在牙鲆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并建立了组织中NFLX的分离提取及检测方法。以30mg/kg剂量连续5d口服灌胃给药,取血液、肌肉、肝脏、肾脏、鳃5种组织,组织中药物先加入pH7.4磷酸盐缓冲液匀浆,再用乙腈振荡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诺氟沙星的残留浓度,此方法平均回收率71.37%~82.13%,最低检测限达0.005μg/ml。残留研究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在5种组织中消除速率快慢不一,肾脏及鳃等非食用组织为诺氟沙星残留的靶组织。若规定可食用组织中的诺氟沙星最大残留限量为50μg/kg,在本实验条件下,建议临床休药期为10d。  相似文献   

9.
诺氟沙星在养殖鲈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残留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水产学报》2004,28(B12):13-18
  相似文献   

10.
恩诺沙星在日本鳗鲡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日本鳗鲡肌肉、血清、肠、鳃和肝脏组织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的残留。方法的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86%和2.53%,标准添加回收率为(95±6)%;最低测量限为1.0μg/kg。用现场试验方法研究恩诺沙星在鳗鱼体内的代谢残留规律。对约50 g鳗鱼按9 mg/kg鱼体重每天给药2次,连续投喂7 d。给药期间鳗鱼体内的药物含量呈锯齿状上升,停药60 d后鳗鱼肠、鳃和肝脏组织中药物即下降至1~5μg/kg。肌肉和血清中药物残留到90 d,分别消除至3μg/kg和4μg/kg。所测组织的药物残留至停药120 d后降到检测限以下。故鳗鱼的停药期不应低于120 d。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征和残留消除规律,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甲砜霉素混饲口灌后在大菱鲆血浆、肌肉、肝脏和肾脏等样品中的时间-浓度变化。甲砜霉素以30 mg/kg的剂量单次混饲口灌,采集给药后48 h内的药时数据,并以DAS软件非房室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甲砜毒素在大菱鲆血浆中达峰浓度(C_(max))和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21.968μg/m L和9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为319.754 mg/(L·h),表观分布容积(Vz/F)为6.206 L/kg,平均滞留时间[MRT_((0—∞))]和消除半衰期(T1/2z)分别为33.984 h和45.841 h。甲砜霉素在大菱鲆的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中达峰浓度(C_(max))分别至22.346、27.128和47.718μg/g;在肝脏中达峰时间较快(4 h),在肌肉和肾脏组织中均在9 h;在肾脏中的达峰浓度(C_(max)=47.718μg/g)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最大,为517.768 mg/(L·h),表明肾脏对甲砜霉素的吸收能力最高;在肝脏中的平均滞留时间[MRT_((0—∞))=36.565 h]最长,消除半衰期T1/2z为42.370 h,即给药后48 h内甲砜霉素在肝脏中的消除较慢。甲砜霉素以60 mg/kg的高剂量单次给药后,采集30 d内的药时数据并以WT程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甲砜霉素在大菱鲆血浆、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理论休药期分别为8.90、10.64、18.19和23.95 d。本研究结果可为甲砜霉素在大菱鲆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恩诺沙星在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了连续5 d口服20.00 mg/kg b.w剂量恩诺沙星的俄罗斯鲟体内各组织中恩诺沙星的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并通过3p97药动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在22.5℃平均水温下,俄罗斯鲟连续5 d口服20.00 mg/kg b.w剂量的恩诺沙星,血液、肝脏和肌肉中的达峰时间分别为4 h、2 h和8 h。吸收半衰期分别为:2.052 1 h, 1.112 8 h和1.892 0 h,消除半衰期分别为:53.265 4 h、203.517 4 h和49.017 9 h,药时曲线下总面积分别为:2 025.145、13 529.004和2 328.889μg/(mL·h),以肌肉和鱼皮计,恩诺沙星在俄罗斯鲟养殖过程中的休药期至少为945度日。[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3, 13(1):10-18]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单次和多次混饲口灌大菱鲆诺氟沙星(NFLX)后鱼体主要组织中的NFLX含量。通过MCP-KP药动学程序对NFLX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30mg/kg的剂量单次混饲口灌大菱鲆,NFLX在大菱鲆体内的达峰时间(Tmax)为2h,血、鳃、肾脏、肝脏、肌肉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8.365、7.519、1.871、6.485和4.060μg/g;NFLX在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T1/2)由小到大依次为:肝脏8.18h<肌肉12.39h<鳃丝15.29h<血液23.22h<肾脏23.25h。连续5d以30mg/kg的剂量混饲口灌大菱鲆,消除半衰期(T1/2)由小到大依次为:肌肉74.88h<血液98.16h<肝脏186.43h<鳃192.12h<肾脏200.45h。以上研究表明,诺氟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吸收较为迅速,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用药。在组织中以肾脏中的残留最为显著。使用诺氟沙星进行大菱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时,至少停药30d后方可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14.
以80 mg/kg鱼体重对牙鲆单次口灌给药恩诺沙星,给药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牙鲆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研究表明,停药后0.25 h,肌肉中恩诺沙星残留量最低。各组织的消除半衰期依次为腮肝脏血液肾脏肌肉,其中肌肉中恩诺沙星消除半衰期最低为67.759 h,消除最快,停药后12 d检测不到恩诺沙星。停药后0.25 h,在牙鲆血液、肝脏、肾脏中均有环丙沙星残留,残留量依次为肝脏肾脏血液,肌肉和鳃中未检出环丙沙星。停药后22 d在血液、肝脏和肾脏3个组织中仍然能够检测出恩诺沙星,但是停药7 d后这3个组织中均检测不出环丙沙星。结果显示,恩诺沙星在牙鲆体内代谢速度较慢,而且只是在一段时间内有脱乙基代谢为环丙沙星的反应发生,但并不是在恩诺沙星消除的全过程都发生,而且代谢物环丙沙星在牙鲆体内的消除速度要比恩诺沙星快。  相似文献   

15.
盐酸诺氟沙星在奥尼罗非鱼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盐酸诺氟沙星在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此方法回收率为73.08%~89.61%,最低检测限为0.2 ng/mL;灌药第5天,4种组织药物含量达到最高,随后迅速下降;药物残留消除速率为:血液>肌肉>肝脏>肾脏。结果表明:在(23±1)℃水温条件下,盐酸诺氟沙星在罗非鱼肌肉中降到50μg/kg的休药期为13 d,在罗非鱼内脏中降到50μg/kg的休药期为22 d。  相似文献   

16.
氟苯尼考在鲟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组织中药物含量,研究水温在(20±1)℃时,杂交鲟经口一次性给予10 mg/kg氟苯尼考后在血液、肌肉、肝脏中的代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经口给药后在鲟鱼血液中的代谢属于一级吸收一室模型,在肌肉和肝脏中属于一级吸收二室模型,且分布广泛,代谢迅速.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血液、肌肉、肝脏中的达峰...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目前在实际大池塘养殖模式下,氟苯尼考(florfenicol, FF)在斑点叉尾鮰(Letaurus punetaus,以下简称鮰)体内药物残留相关研究较少,且关于FF在养殖环境中的残留降解规律及风险评估的研究也比较匮乏的问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探究FF及其代谢产物氟苯尼考胺(florfenicol amine,FFA)在鮰体内及养殖环境中的组织分布及药物残留消除规律,并初步探究药物在鮰和养殖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实验选择4口标准化池塘(2 300 m~2/口),养殖密度为每666.67 m~2投放鱼苗1 000尾,设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以1.25、2.50及5.00 g/kg 3个剂量水平在鮰饲料中添加FF,每天投喂饲料4 kg(一次投入),对照组投喂不含FF等量饲料。连续投喂5 d后,分别于首次投药后的第1、2、3、4、5、6、7、8、11、14、30、60、90和170天采集生物样品(鮰肌肉、肝脏和血液)和环境样品(池塘水、底泥),检测FF及FFA含量,采用Sigma Plot 11.0软件分析药-时数据。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组药物浓度在生物样品和环境样品中的总体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总体趋势,但达峰时间略有差异。药物达峰浓度与剂量高低成正相关,在生物及环境样品中,FF的达峰浓度均显著高于FFA。在5 d拌药投喂期内,肝脏中FF含量一直保持在40.0%以上,血液中FF含量相对稳定在30.0%左右,肌肉中FF含量一直较低,实验第5天才缓慢升至24.0%;至实验第6天,肌肉、肝脏和血液中FF含量趋于一致,此后,鱼体内药物含量占比逐步下降,环境中药物含量占比逐步升高;至实验第30天,生物样品中除了肌肉中仍有少量检出,95.8%的总量检出均是集中于环境样品;实验第60天后,生物样品中FF药物已完全无检出,只有环境样品有检出。研究认为,FF在鮰体内及养殖环境中主要以原型的方式代谢消除,且FF消除速率远高于FFA,建议实际生产中,不同剂量条件下休药期分别设为161、230及345度日。  相似文献   

18.
(21±1)℃水温条件下,研究了三聚氰胺在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血浆中药时数据符合有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动力学方程为:C=3.952660(e-0.027279t-e-0.127279t),吸收半衰期(T1/2kα)为5.4469 h,消除半衰期(T1/2ke)为25.4093 h,达峰时间(Tp)为15.4045 h,达峰浓度(Cmax)为20.3985 mg/L,表观分布容积(Vd)为2.5763(mg/kg)/(mg/L)。肌肉、肝、肾中吸收半衰期(T1/2kα)分别为3.5582、4.1884、5.4397 h,消除半衰期(T1/2ke)为50.8081、23.3504、23.7242 h,达峰时间(Tp)为14.6766、12.6524、14.9967 h,达峰浓度(Cmax)为7.6449、22.9249、40.6047 mg/L,表观分布容积(Vd)为8.5657、2.3970、1.2712(mg/kg)/(mg/L)。结果表明:药物在体内吸收迅速,药物浓度较高,分布广泛,消除较为缓慢。以80 mg/kg剂量混饲口灌3 d后,各组织中三聚氰胺含量总体呈现肾脏>肝脏>肌肉。停止灌药后第5天肌肉中及第7天肝脏和肾脏组织中三聚氰胺含量低于我国(2008)卫生部公布的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和欧盟对中国进口产品设定了三聚氰胺的最大残留限2.5 mg/kg。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孔雀石绿(MG)及无色孔雀石绿(LMG)在鳜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达到对MG的禁用监控,本实验将初始体质量为(15±5)g的鳜在1 000μg/L孔雀石绿中药浴1 min后,再转移到清水中养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鳜肌肉组织中MG及LMG的残留量。清水养殖过程中,在0~6 h范围内,肌肉中MG的残留量急剧下降,到12 h降为(5.42±4.32)μg/kg。从12~30 h范围内MG的残留量呈现上升趋势,而随后逐渐降低,到240 h后残留量低于检测限(0.5μg/kg)。LMG在0~30 h范围内随时间波动式上升到(56.54±4.82)μg/kg。在30~72 h范围内LMG的残留量急剧下降至(3.40±6.82)μg/kg,而随后缓慢下降,到960 h后残留量低于检测限(0.5μg/kg)。本研究可为加强MG的监督和执法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应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对氟苯尼考、土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3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肌肉、血液、皮肤、肝脏和肾脏中的消除半衰期(t1/2)为24~30h左右,土霉素在各组织中t1/2为2~3d,而磺胺间甲氧嘧啶在肌肉、血液和皮肤中的t1/2与氟苯尼考接近,在肝脏和肾脏中的t1/2与土霉素相似.本试验条件下,氟苯尼考、土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3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肌肉组织中降低到最高残留限量0.2、0.1和0.1μg/g下所需要的理论时间为10、20和15d,本试验的水温为23±2℃,考虑到温度为影响药物代谢和残留的最主要环境因素,建议氟苯尼考、土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在大菱鲆体内的休药期为250、500和375度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