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寻提升新疆定居牧民持续增收能力途径,笔者以定居牧民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目标偏好基础上,分析"家庭收入最大化和获取更大规模牲畜"目标下的生产经营行为。结果表明:定居牧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畜牧业,也呈现出一定的兼业意愿;大部分定居牧民对牲畜保有量相当重视,对现代养殖小区和专业合作组织认同度较高,购买饲草料和自己种植苜蓿、玉米等生产经营行为意愿较弱。通过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建设各类专业化合作组织、加强牧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发展替代和接续产业等政策措施提升定居牧民持续增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经济动物养殖是传统畜牧业的补充形式,其产品在传统畜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定居牧民利用庭院和饲草料地发展经济动物养殖,是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新途径,既可解决定居后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同时还可实现收入的多元化,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畜牧业大区,也是几个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牧民长期以游牧方式为主,实施牧民定居工程以来,传统游牧方式也开始向现代定居畜牧开始转变,牧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文通过对和静县定居牧民收入状况和生产方式对比研究,找出不同生产方式对定居牧民收入的影响,从而分析探讨提高定居牧民收入的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以便为政策完善及后续跟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新 《新疆畜牧业》2011,(12):41-43
通过对当前我区牧民定居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快我区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牧民定居是促进草地畜牧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的根本措施,是由牧区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度的桥梁,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逐步引导牧民从原始的游牧生活走向定居,从完全依靠天然草地走向放牧与舍饲圈养相结合,不仅是经济方式的重大改变,而且也是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伊犁河谷牧民定居、冷季舍饲与暖季放牧模式。  相似文献   

6.
新疆阿勒泰地区定居牧民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新疆l阿勒泰地区定居牧民后。续产业发展,提出切实落实好各项惠及牧民的补贴政策、重点扶持定居牧民发展设施畜牧业、定居点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人工饲草地生产力水平、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树立“富民兴牧”牧民定居的样板工程6项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疆乌昌地区牧民定居现状与新牧区建设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新疆乌昌地区牧民定居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据此做了系统分析,从牧民定居工程进展、饲草料生产能力、草场利用制度、牧民定居后的效益4个方面揭示了当前牧民定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乌昌地区新牧区建设的目标、牧民定居点建设、养殖小区建设、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地生态建设方面的建设方案,使牧民定居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为新疆乌昌地区牧民定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是全面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由传统四季游牧生产方式向冷季舍饲,暖季放牧转变,经营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及畜牧业转型的根本途径。自治区1986年在北疆牧区经济_T--作会议上提出的“改变畜牧业经营方式,逐步实现定居、半定居,走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发展思路”是改变千百年来追水草而居、随季节而迁的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对牧区各族人民的兴旺发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牧民定居工程是实现畜牧业转型的系统工程、富民_T-程、民生工程。通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截至2012年底,我区共18.69万户牧民实现了定居,定居率达67.77%,现游牧民定居工程已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阐述了游牧民定居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9.
乌苏市塔布勒合特乡坐落在美丽富饶的天山北麓,周边是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牧民在传统上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冬牧场和春秋牧场,长期以来,依赖天然草场大规模牧养牲畜的牧民们经过长期的摸索和经验积累,逐渐确立了对四季牧场的区分和利用,形成了在一定的草原范围之内,按照季节搬迁流动放牧的习俗。游牧成为牧民古老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今天,牧民虽然逐渐定居和半定居,但是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仍然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业一直是新疆的优势产业,天然草地不仅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70%以上饲草资源,而且是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整个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实施牧民定居,实现牲畜冷季舍饲,暖季放牧,有效调节季节放牧场,缩小人畜活动范围,种养结合,减轻对天然草地的压力,并使大面积退化的草地得到有效恢复,最终达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改善草地生态环境的目的,牧民定居的原因是复杂的,牧民定居是改变靠天养畜,摆脱贫苦,加速牧区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新疆近30年推行游牧民定居兴牧工程以来,在各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牧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和畜牧业生产方式也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极大地促进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来看,仍有一部分牧民尚未完全适应牧民定居生活,在该政策的实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此次对托里县牧民定居点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对牧民定居政策有深层次的了解和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牧民定居是涉及牧区生产方式变革,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改变,文化观念更新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是促进传统草地畜牧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的一项根本措施,是牧区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桥梁,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也是喀什地区广大未定居游牧民的最热切的期盼。但因受历史、自然等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定居游牧民过着四季放牧、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制约着喀什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本文阐述喀什地区牧民定居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3.
游牧民定居工程是新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稳疆兴疆、固边富民的具体体现。实施游牧民定居对于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推进草原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提出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游牧民定居转型与发展是地方政府推进草原游牧业向牧民定居变革的继续。笔者分析了国家游牧民定居政策形成的历史成因,具体分析了自治县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及20多年牧民定居的资源开发,以及游牧民定居转型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总结了自治县实施游牧民定居转型与发展的经验。通过启示性分析提出完善国家游牧民定居政策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加快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做好牧区动物防疫工作,是提升草原畜牧业转型跨越发展和促进牧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酒泉市肃北、阿克塞两个牧业县依靠资源优势和国家草原奖补政策,牧民收入成倍增加,多数牧民实现城市定居,草原实施平衡放牧,城郊开展设施育肥,现代草原畜牧业已见雏形。但牧区动物防疫意识、方式与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极不协调,爆发重大动物疫病的潜在风险在不断增大,必须提升防疫意识、转变防疫方式、消除发病风险,为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牧民定居很大程度改善了牧民的生活条件和质量,有利于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促进牧业文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同时牧民定居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主要表现在后续产业发展缺乏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缺乏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资源和要素,缺乏与新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技能和知识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游牧民定居推动甘南牧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甘肃省甘南州近40多年来游牧民定居过程的研究,论述了实现游牧民定居的重大意义,指出实现游牧民定居是牧区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是牧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推动草原畜牧业产业升级和牧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深层原因。同时指出了实现游牧民定居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疆是畜牧业大区,是全国重点畜牧省(区)之一,过去的牧民大都是以游牧为主,劳动生产率和生活质量极其低下。国家推行的"牧民定居"工程,将我区牧民群众引上了崭新的发展道路,这将彻底改变游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启了现代牧区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人工饲草是牧业用地中集约程度最高的类型之一,也是畜牧业发展程度的质量提高标准之一。目前,阿勒泰区的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牧民还是靠传统的大草原上放牧,一年四季在大草原游牧,生产生活收入低,当地政府对牧民定居工作不重视,没有当地草原的畜牧载畜量标准,草原退化现象严重。鉴于此,提高牧区人工饲草料建设对阿勒泰区的畜牧业现代化发展作用大。  相似文献   

19.
未来五年,五大牧区之一的新疆将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下一个五年,新疆将坚持草原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效畜牧业并举,重点发展农区畜牧业的方针,繁育推广优良畜种、草种,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建立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实现农牧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新疆将继续实施以牧民定居和家庭牧场相结合的牧区致富工程,提高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在城市郊区和广大农区培育和发展一批现代化畜牧业龙头企业和养殖业大户,加快畜牧业向产业化、优质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抓好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以伊犁河谷为中心23个县的细毛羊基地,南北疆20个畜牧大县为重点的肉牛基地,乌鲁木齐、昌吉州、石河子为重点的乳制品基地,肉羊、绒山羊基地和特色养殖基地。到2005年,实现肉类总产量130万吨,奶产量120万吨,羊毛产量8万吨。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 (新华)  相似文献   

20.
《新疆畜牧业》2010,(1):15-15
<正>一是现代畜牧业转型促增收。累计开发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0.43万hm~2,定居区牲畜饲养量达6.2万头(只),户均拥有牲畜达50头(只)以上。二是高效农作物种植促增收。通过科技培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