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 ,许多地区和农民为满足社会对具有特殊用途的动物的动物产品的需求 ,对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动物进行人工规模化养殖 ,正在形成一个被称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新产业。在冷静地观察分析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热”的过程中 ,也发现了一些应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的问题。由于没有权威部门和人士对野生动物和特种经济动物作出切合实际的界定 ,于是有的人不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捕捉、饲养、买卖野生动物 ,利用新闻媒体片面夸大野生动物的经济价值 ,买卖炒作“种用”野生动物 ;猎杀食用野生动物 ;用各种的手段从动物身上获取特殊物质…  相似文献   

2.
"野生动物"概念刍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野生动物的概念是一个与家养动物相对的概念。按字义理解。野生动物是指“生活于野外的非家养动物”。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仅指明该法适用范圆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特有濒危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有经济价佳的、有科学价值的野生动物。并明确了野生动物资源为国家所有。但是,在我国法律中对野生动物尚无法律定义。而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概念并不一致。有的人持狭义的野生动物概念,认为野生动物仅包括野生哺乳动物和野生鸟类;有的人则认为野生动物包括一切野生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还有的人认为野生动物仅仅包括生活在野生状态下的动物。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颁布,检疫证明成为野生动物经检疫合格的唯一法律凭证,没有检疫证明的动物不得经营和运输。为了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明晰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职责,本文从野生动物监管涉及的部门、名录、防疫、检疫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兽医主管部门提供思路和建议,以促进国家建立内检与外检、陆生动物与水生动物、养殖动物与野生动物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动物医学包括多方面的学科,涉及除伴侣动物和家畜以外的所有动物种类的医学问题。这一学科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圈养野生动物(动物园医学)和非圈养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医学),这种划分在某些情况下可出现重叠,应结合医学分类来考虑。圈养和非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实验动物、演艺动物、观赏动物、家养或捕获的野生动物,品种、数量不断增多,流动量逐渐加大。 但在对演艺动物、观赏动物、野生动物的检疫实践中,常因“畜禽运输检疫证明”和动物“证物不符”,  相似文献   

6.
人类食物营养成分数据库早已建成,我国家畜饲料数据库也由张子仪院士等人建成,而我国野生动物食物数据库至今却未见雏形。野生动物食物营养成分数据库的建立对提高野生动物饲养水平有重大意义,我国大部分动物园对所饲养野生动物的营养水平掌握不够准确,不能及时地依据市场供应和动物生理状态的变化对动物日粮进行调整,造成饲料成本升高和动物营养供应不平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野生动物食物营养成分不了解,野生动物食物营养数据库的建立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动物营养与动物的生长、繁殖、疾病息息相关,均衡的营养供给是动物健康的基础,也是衡量动物园动物福利的内容之一。本文就国内外动物园行业内圈养野生动物营养平衡问题进行了探讨,从野生动物对营养物质需求、饲料原料的选择及营养对野生动物繁殖与疾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动物园野生动物饲养管理及饲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圈养野生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春雨 《野生动物》2011,32(6):345-348
动物营养学是一门阐明营养物质摄入与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目前,动物营养学在家畜家禽养殖研究上较为深入,而在圈养野生动物中只在近几十年才取得一些成果。本文主要在野生动物营养研究方法、野生动物营养评价方法和圈养野生动物营养需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家畜家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很多野生动物营养研究是基于家畜家禽的研究,但野生动物又有别于家畜家禽,因此圈养野生动物营养的科学与均衡应该是野生动物饲养工作中的最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蒋明 《野生动物》2002,23(2):8-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信息资源开始出现在网络上,野生动物爱好者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足不出户欣赏到各种野生动物的照片,阅读到有关野生动物的奇闻趣事,了解到世界各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动态。下面让我们一起到互联网上去领略野生动物的风采吧! 网上野生动物保护 http://www.bwca.com.cn网网站。设有野保协会、救护中心,法律法规、新闻报道、动物世界、保护动物名录等栏目。其中,保护动物名录栏目中列出了所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的中文名、学名和保护级别。北京野保网是一个普及动物…  相似文献   

10.
颗粒饲料的生产和使用在家畜家禽上已是非常普遍和成熟,用颗粒饲料饲喂动物会给动物带来诸多好处,所以在野生动物饲养上也广泛使用颗粒饲料。但由于野生动物生理结构、营养需要、消化吸收等的特殊性,使其与常用家畜家禽颗粒饲料配方有很大的不同,基于家畜家禽颗粒饲料生产工艺的野生动物颗粒饲料生产工艺,必然与其有较大的区别。对野生动物颗粒饲料生产工艺以及与配方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对提高野生动物颗粒饲料质量和野生动物饲养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正野生动物不仅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猎杀,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为保护野生动物,给它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和野生动物园相继出现,动物园更为普遍。但是由于野生动物种类多,密度大,活动空间变小,增加了动物间疾病传播的概率,而且动物园均对外开放,增加了人与动物接触的机会,进而增加动物与人之间疾病传播的概率。寄生虫病是危害圈养野生动物的主要疾病之一,掠夺宿主营养,影响宿主健康并造成饲料浪费,严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涉及若干杂交动物问题,重点对野生哺乳动物的杂交做了较系统、深入的讨论。文章阐述了杂交动物也是动物物种生成的重要成因之一;还涉及并介绍了杂交动物的特点、生成、类型、分类、命名方法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对自然和人为干预下野生动物的杂交问题,杂交动物的不育,霍尔丹假说,野生杂交动物的利用以及拯救野生动物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同时,本文还涉及人们关心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3.
刍议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兽医的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养殖和动物园养殖的动物发病时,其发病时间、数量和症状等情况,兽医可以仔细询问畜主或饲养人员;而野生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是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从事兽医专业人员的服务对象,发病时及以后的一系列情况无从问及。所以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兽医职业,不同于传统养殖和动物园内的兽医工作,必须掌握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必须主动从野外观察入手,充分掌握野生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收集和梳理好有效的本土自然信息、本区内野生动物信息、保护区周边社区家养动物信息,并将它们融为一体,才能分辨出野生动物发病时,是属于个发、散发、群发,还是普通病与传染病。因此,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兽医比传统兽医人员会有更高、更严且更全面的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野生动物除了就地保护,还需要对种群数量少、极度濒危的动物进行迁地保护,而动物园为迁地保护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场所。因此,建设功能齐全、自然舒适、环境优美的动物园就成了各地发展和追求的目标。本文主要从动物园野生动物场馆建设规划、升级改造及动物搬迁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为野生动物保护机构提供理论支持,更好地保护我国野生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15.
野生动物弓形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胞内寄生原虫,可以感染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食肉性动物中猫科动物对弓形虫病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惟一的可以排泄含有弓形虫的卵囊到环境中的动物,进而使全世界的人和动物都有机会感染弓形虫病,而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则是重要的中间宿主。然而野生动物感染弓形虫病之后往往缺少明显的临床症状,很难在第一时间判断出是否感染弓形虫。野生动物关系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对整个生物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和重视。论文就弓形虫在野生动物中的感染情况及临床症状加以概括,为其在野生动物中的流行趋势、诊断和防控的深入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6.
浅谈经济动物和野生动物的运输检疫及卫生管理赵青(西宁动物检疫所,810007)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搞活,经济动物、宠物和野生动物的交易活动逐年增加。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动物疫病中有196种属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因而,随着这些动物贸易量和运输量的增加,疾病也...  相似文献   

17.
1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及品种介绍特种经济动物是指具有特定经济用途和一定经济价值及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动物,主要包括珍贵的毛皮动物、药用动物、特种禽类、水产类、部分观赏动物等,既有驯养的、可开发利用的,也有受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有人认为,凡是有经济价值和稀少的动物全是特种经济动物,由此产生了除传统家畜以外人们饲养或试养的动物都属特种养殖范围的错误认识。还有人认为,除了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外,并不存在什么“特种动物”,也不存在“特种养殖”,人们所说的特种动物就是野生动物等。在此有必要分清家畜(禽)与野生动物、驯养动物这…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二条、第三条的规定,除家畜家禽以外,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也是动物防疫法调整的范围,也就包括野生动物在内。当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野生动物捕获者、驯养繁殖者或者饲养者对野生动物的检疫申报时,如何甄别其合法与非法?是否作出受理决定?是摆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面前必须要熟悉掌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野生动物的检疫监管是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防控人兽共患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梳理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有关野生动物检疫监管的相关条款,分析了野生动物检疫范围、检疫规程、监督执法等内容,指出了当前野生动物监管存在检疫对象和检疫范围不一致,检疫规程覆盖动物种类有限,监督执法依据操作性不强等难题。提出应通过完善立法以禁止滥食野生动物,强化普法宣贯以明确食用野生动物风险,科学制定检疫规程,明确检疫主体等检疫,以期对优化野生动物检疫监管措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杭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于2010~2012年救护野生动物98种491只,其中杭州市有分布的动物种类占84.7%,在救护动物种类和数量上鸟类最多,其次为爬行类、哺乳类,最少为两栖类。救护动物的成活率两栖类(93.8%)和爬行类(92%)均比较高,而兽类(54.5%)最低。3a期间救护动物月分布频次亦为鸟类最高,依次为爬行类、兽类、两栖类:救护动物高峰为4~6月、8月、10—11月。本文通过对这些救护动物的种类分布、数量、保护级别、成活率、救护病因、救护主体和救护频次等进行分析,讨论出了今后救护野生动物更有效的方法,旨在促进杭州市野生动物救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