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菇的栽培多数以阔叶树木屑为主料。中国农村生长柳树较多 ,都属风景树 ,不能成材。因此可将柳树枝条制成木屑 ,进行袋栽香菇生产。现将柳树木屑栽培香菇的新技术简介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菌种 香菇“CI— 0 2” ,由福建三明市真菌所提供。1 2 培养基配方 柳树木  相似文献   

2.
袋料香菇栽培需要消耗大量的阔叶林木屑。但是,随着国家生态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造纸、食品、密度板等工业的发展,香菇产区木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充分利用栖霞市丰富的果树枝条、气候等资源优势,我们利用苹果枝条进行了春季袋料香菇栽培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云南昭通地区每年产生废弃苹果树枝达10万t,果木资源十分丰富,将其制成木屑进行食用菌生产,既可增加果农收入、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还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变废为宝。为研究苹果枝木屑培养料对香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苹果枝木屑作培养料栽培香菇效果较好,前期香菇产量高于杂木木屑培养料,总产量和平均单棒产量两者差异不大,香菇的外形、品质、口感也无明显差别。建议在当地推广苹果枝木屑替代杂木木屑作栽培料生产香菇技术,推荐配方为79%苹果枝木屑、20%麸皮、0.5%石膏、0.5%葡萄糖。  相似文献   

4.
为了合理利用栗园改造而废弃的栗树枝条,开展板栗木屑栽培香菇研究。分别用杂木屑、板栗木屑及其混合木屑栽培香菇。试验结果发现板栗木屑持水性较杂木屑差,吸水性比杂木屑强,但是出菇后劲足,香菇产量高,生产中要注意水分的添加量,合理利用板栗木屑资源;香菇子实体品质分析表明,板栗木屑栽培香菇品质有明显改善,尤其是能提高香菇子实体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5.
为推广浙江大学原子核农科所和浙江众发实业有限公司的香菇节木栽培技术,降低香菇种植的木屑消耗,提高木屑的利用率,保护本市有限的阔叶林资源,龙泉市真菌研究所与浙江大学原子核农科所合作在竹洋乡盖竹村和塔石乡季边村进行了香菇节木栽培技术试验的中试,试验于2000年5月18日开始,2001年4月结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试验主要技术原理 已有研究证明,在代料香菇所用的80%木屑中,真正转化为香菇体内的有机物只占其中的10%左右。香菇节木栽培技术,主要利用废菌棒、谷壳、竹屑、草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代料香菇生产发展很快,浙江磐安一个县就有3500多万筒,但香菇的质量却不尽人意,出口菇比例只占一半左右.对于如何提高香菇的品质,同时又达到高产的目的,笔者提请种菇者注意几个问题.(一)培养料的营养成分①木屑种类:木屑是树木经加工后的副产品,除松、杉、柏、樟等含有芳香味的树种不能用来种菇外,其余的阔叶树种均能种植香菇,但树木的种类直接影响香菇的品质和产量.在众多的树种中,以壳斗科树种、桦木科及金缕梅科的部分树种最适宜生产优质香菇.在壳斗科树种中,有栓皮栎、板栗、茅栗、锥栗、米槠、麻栎、苦槠栲、桂林栲、刺栲、南岭  相似文献   

7.
利用红豆杉剥皮枝条、提取后的残渣等为基本原料,与阔叶林木屑制成不同组合,进行相关栽培配方试验.结果表明:用红豆杉栽培香菇是可行的,香菇在各配方上均能生长,但差异较大.以配方②(红豆杉渣39%,阔叶林木屑39%,麸皮20%,红糖1%,石膏1%)香菇产量最高,高于对照,子实体中紫杉醇类化合物10-去乙酰基-7木糖紫杉醇含量最高,达到40 mg/kg.配方①(红豆杉剥皮枝条39%,阔叶林木屑39%,麸皮20%,红糖1%,石膏1%)香菇平均段产量虽然只有对照的71%,但是其子实体中含有10-DAB-Ⅲ、10-去乙酰基-7木糖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紫杉醇,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杉木屑栽培香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降低香菇栽培对阔叶树资源的消耗和研究杉木屑代替杂木屑栽培香菇的可行性,通过对杉木屑与杂木屑的化学成分的分析检测、杉木屑栽培配方与品种筛选、香菇营养与毒性检测等试验.结果表明,杉木屑除半纤维素含量明显较低外,其它化学组成及含量与杂木屑基本相近,可部分替代杂木屑栽培香菇,添加比例需严格控制在50%以内,才能保持杂木屑常规配方的香菇产量水平,若杉木屑的添加比例控制在30%以内,香菇产量显著高于杂木屑常规配方,同时发现添加10%的棉籽壳有促进发菌和提高香菇产量的效果。杉木屑栽培的香菇营养成分与杂木屑香菇相当或更优,食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香菇、滑菇是我省食用菌产业两个主栽品种。生产原材料以阔叶木屑为主,每年要消耗大量的林木资源。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木砍伐受到严格限制,使香菇生产原料相对减少,不仅本地木屑紧缺,外地木屑也供不应求。阔叶木屑成本逐渐增加,资源越来越紧缺。而针叶林资源储量大,更新速度快,每年采伐量较大,潜在资源丰富。针叶木屑在食用菌生产上还未得到开发利用,2004~2005年我们在针叶木屑栽培香菇滑菇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香菇为木腐菌类,栽培基质的主要成分为阔叶林木。为降低香菇生产对林木资源的依赖度,作者设置5个不同基质配方开展玉米芯、玉米粉、玉米秸秆粉部分替代阔叶杂木屑栽培香菇的研究试验,在促进菇农增收的同时保护当地的林业资源。试验结果表明,配方1和配方2处理的玉米芯、玉米粉、玉米秸秆粉的质量分别占培养料总质量的14.8%和28.8%,木屑分别占培养料总质量的70%和56%,两处理庆科212和香菇808的出菇菌棒数、平均单袋产量、总产量及生物转化率均大于或高于配方5(ck)处理,且香菇的经济性状较优;配方3和配方4处理香菇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均低于配方5(ck)处理。可见,使用适量的玉米芯、玉米秸秆、玉米粉等替代木屑栽培香菇可在减少林木资源消耗量的同时提高香菇的产量。生产上建议玉米芯、玉米秸秆、玉米粉替代木屑量不高于34.2%。  相似文献   

11.
用南酸枣、秃瓣杜英、马褂木、麻栎、锥栗、枫香、银荆等7个优良菇木树种的不同年龄树木木屑作为栽培基质,选用126香菇品种做供试菌株,通过香菇总产量、冬菇产量、香菇营养物质含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7种菇木林树种7年树龄木屑栽菇香菇的性能优于或不低于15年成年树龄,用南酸枣、秃瓣杜英、马褂木、麻栎、锥栗、枫香、银荆作为经营短轮伐期菇木林树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开工,国家加强了水源区生态植被的保护,豫西西峡等香菇主产县亦进一步限制了香菇类木屑食用菌的发展。在此形势下,很多菇农转向袋栽黑木耳生产。由于栽培伊始,经验不足,照搬香菇栽培模式,生产很不规范,出现了许多问题。针对近两年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一些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林业结构调整受到全国上下空前的重视,各地出现大面积林地利用林地的树木繁茂、林产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反季节香菇生产,形成林地经济食用菌产业,林菌互补,增加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举措。笔者在树龄6-7年以上的林地种植反季香菇,一般5-9月出菇,此时市场香菇短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4.
开展茶枝条屑、木屑不同复混配方的试验,研究茶枝屑的添加对香菇产量与子实体形态的影响,进一步对茶树木屑栽培香菇的安全性、营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木屑培养料相比,茶枝屑取代50%的木屑生产香菇,香菇产量较对照高26.73%,香菇子实体平均厚度减少4.04%,香菇子实体菌柄平均长度增加8.59%.香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木屑栽培香菇的一个生产周期有八~九个月,生产工艺流程比较紧凑,掌握住生产流程,科学管理,才能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  相似文献   

16.
代料栽培香菇如何利用空间立体培养,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生产,是香菇生产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曾采用木屑香菇“悬挂式”栽培方法,获得满意效果。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代料仿生栽培香菇,是我国高速度发展香菇生产,提高品质的一大突破。所谓仿生栽培法,就是以木屑或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等为原料,代替过去段木栽培的原料木材。通过装袋接种,室内培育菌丝,两个多月之后脱袋形成人造菇木。然后排放于野外菇场栽培,还原来天然香菇的生态条件。因此不仅每100公斤的代料可收干香菇8-12公斤,比老法栽培提高单产10倍,更主要的是香菇的形色味与天然香菇无明显差异。解决了长期以来室内木屑菌砖和木屑袋栽香菇,存在的柄长、色淡、味差的弱点。因而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香菇生产行之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徐占波 《食用菌》2010,(6):54-54,60
笔者近十几年来,一直从事香菇生产,每年都利用玉米芯栽培香菇,转化率与木屑相近。现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木屑香菇室内栽培发展很快,要提高木屑香菇的产、质量,除了优良的品种、制种质量,以及栽培技术外,菇房的结构、形式等也有直接影响。我们在生产中经过不断摸索,改建了一种车箱式香菇房。实践证明,效果良好。现将这种香菇房的优点、构造及图纸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苹果树枝屑、枣树枝屑栽培香菇的可行性,以传统的阔叶树杂木屑为对照,在杂木屑中添加苹果树枝屑或枣树枝屑栽培香菇。结果,苹果树枝屑、枣树枝屑可以作为栽培香菇的原料,杂木屑添加枣树枝屑栽培香菇的生物学效率高于对照9%,杂木屑添加苹果树枝屑栽培香菇的生物学效率与对照相当,枣树枝屑或苹果树枝屑作为单独原料栽培香菇效果不理想。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拓宽香菇的栽培原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