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需要对其产业以及市场进行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监管。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我国食用菌标准化与标准监管不力的问题,需要规范化管理食用菌审定术语过程,并通过相关部门制定明确规定。因此,对食用菌审定术语的原则及使用术语的规定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学科还未列入国家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仅有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标准,还没有审定出版系统的突出学科特点的《食用菌学名词》。因此,在食用菌出版物中常沿用植物学、微生物学和真菌学等学科已经公布了的科学术语。在引用时由于对其内涵理解不透,不能正确使用,常常出现一些概念混淆的现象。如在一些食用菌出版物中,论及营养生理时,常使用"生长因子"、"植物激素"、"生长素"、"生长调节剂"、"生长激素"等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术语,但其论述的概念有时往往与原词所指称的不符。列举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种影响较大的食用菌出版物上经常出现的一些术语概念混淆不清的情况,以引起同行重视,共襄建立食用菌学科及其术语规范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贾身茂 《食用菌》2013,35(1):61-64,68
食用菌的概念出现在晚清的一篇食用菌文献中,20世纪70年代已在我国得到了学术界、生产贸易行业、政府等部门的普遍认可与应用,到90年代我国的“国家标准”中亦有了明确的定义.但目前国内几种食用菌期刊名称的英语对应词尚不统一.建议食用菌界各行业,按照国家标准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的规范,统一使用食用菌术语及其英语对应词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农业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食用菌相关标准,生产和加工食用菌产品已不再无章可循。食用菌产品是否绿色,是否符合国内、国际相关标准,直接影响到食用菌企业的产品销量及出口量,与其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实施绿色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已不仅仅是食用菌行业的热点话题,而且已成为共识。实施绿色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成为食用菌产业化的必由之路。现以滑菇为栽培对象,参照食用菌生产相关标准介绍其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食用菌中文名称混乱,同种食用菌有较多的中文异名存在,混乱的食用菌中文名称给贸易流通带来了极大不便,阻碍了食用菌产业发展。本文以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为标准,整理规范了云南几种常见食用菌中文名称,以便为食用菌的科学研究及贸易流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食用菌产业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食用菌标准体系的内容作了初步收集整理与研究,结合调研数据概述了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了食用菌标准体系内部存在的疏漏与缺陷,标准无法贯彻实施的主要原因,以及在标准实施的监督监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食用菌产业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试论实施食用菌标准化的作用及其紧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关于食用菌标准化食用菌产业化,说到底,本质上就是食用菌的标准化。对于“标准化”一词,人们并不陌生,早些年的标准化,多指工业生产而言,如《辞海》的解释为:对工业产品或零件、部件的类型、性能、尺寸、材料……等加以统一规定,并予以实施的一项技术措施……。《农业大词典》的解释,则针对农业产品而言:制定和贯彻以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高新技术常用名词》则专门对“农业标准化”有注释:就  相似文献   

8.
本文调查早期人们将木质纤维素材料进行转化的努力,同时也将其确定为纤维素生物量,包括: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纤维素(cellulose)和木质素(lignin),作为原材料来生产食、药用菌。这些领域涵盖了食用菌生活史的研究以及遗传、育种的应用,所有研究均试图改善菌种质量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木质纤维素。近十年来,科学家也致力于探索发展新学科-“蕈菌生物学”(Mushroom biology)取代“蕈菌学”(Mulshroomology)、“蕈菌产品”(Mushroom products)区别于“蕈菌生产”(Mushroom production);“保健品”(Nutraceuticals)区别于“滋补品”(Nutriceuticals)。食用菌科学研究推动发展了食用菌产业及其相关的食用菌栽培和生产,因此,食用菌生物技术产生出食用菌产品及其相关的食用菌衍生(物)产品(mushroom derivatives)(食用菌滋补品/食品补充剂)。这就是现代食用菌基础工业的两个分支。通过对21世纪人类健康潜在影响的预测,回顾世界食用菌及其产品的市场产值状况,得出结论:“非绿色革命”(nongreen revolution)。“非绿色革命”已经并将继续保持对全球长期San食营养、卫生健康、环境保护、再生资源和经济及社会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应该强调的是,优质、讲信誉的食用菌产品及其衍生产品,是获得公众长期信赖的重要保证并奠定世界食用菌市场持续繁荣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食用菌团体标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食用菌团体标准发展建议。建议的探讨范围包括加强团体标准的宣贯及推广实施、加强团体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健全团体标准监督管理与评价机制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现行食用菌标准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食用菌标准化及标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我国食用菌产品标准的现状,并结合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了食用菌产品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呼吁制标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并尽快制定食用菌提取物标准,健全我国食用菌标准体系,提升食用菌提取物及其深加工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来将食用菌视为“庖厨之珍”,一些食用菌菜肴,是我国宴席上的珍品。我国的烹调技艺历史悠久,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风味宴席的优良特点,我们在研制食用菌菜点的基础上,将食用菌菜点,按照中国传统宴席的程式,组合成食用菌宴席,先后研制了“八仙宴”、“长寿宴”、“梅花宴”、“山珍宴”等食菌宴席。本文将对食菌“仙八宴”、“长寿宴”、“如意宴”、“梅花宴”的烹调技艺、风味特点详细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浙江食用菌》2008,(4):4-6
我国食用菌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目前,仍以千家万户农民以“手工作坊”式种植栽培为主,食用菌产品生产很难做到从源头抓起,建立可追溯的生产履历制度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致使我国食用菌产品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用菌出口面临严重的挑战和困境。1背景介绍1.1欧盟对蘑菇中“多菌灵”的限量标准2007年7月3日,从驻汉堡领馆经商室和德国进口商处获悉,欧盟于2007年2月27日的官方公报(Commission Directive2007/12/EC)修改了农药“多菌灵”在食用菌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由1mg/kg提高到0.1mg/kg。“多菌灵”在我国食用菌(蘑菇、香菇)栽培中广泛使用。目前,根据德方检测,我输德脱水蘑菇样品的“多菌灵”残留量都在1~10mg/kg,达不到欧盟标准。2008年的蘑菇出口旺季将在冬季到来,如果不能有效突破此标准壁垒,对欧盟的蘑菇罐头出口将在配额限制和技术壁垒的双重打压下遭受重创。1.2日本对干香菇中二氧化硫的限量标准自2007年4月份以来,我国干香菇产品已连续6例因二氧化硫超标被日本厚生省通报。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干香菇的二氧化硫最高限量标准为30mg/kg。但中、日学者都研究发现,香菇中自然香...  相似文献   

14.
黄卫华 《食用菌》2007,29(6):64-64
9月28日,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陆解人一行4人到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进行考察。 在参观了“中国食用菌网”总部和听取科研中心陈俏彪主任的工作介绍后,陆会长对该中心科研成果层出不穷,频频获奖,尤其是对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的成效赞赏不已。陆会长认为,作为县一级基层科研机构,科研中心近几年的发展卓有成效,实属不易,对整个产业都有很大贡献。胶囊菌种新技术的攻克对全国都有借鉴作用,对改变菌种行业“散、乱、差”局面、提供标准化菌种、实验菌种标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向全国推广,但要注意加强其知识产权保护。要充分利用省重点试验室、试验基地这块牌子,加强技术研究,加速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产业和社会。最后,陆会长还建议科研中心将“栽培基地”研发作为今后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武义县的食用菌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全县菇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产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逐步走向了依靠科技创新,推进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1武义县食用菌产业的技术创新武义县的食用菌产业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科技兴菌”战略,由县科学技术局主管,作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得到重点培育和支持。30年来,共组织实施了县级以上科技项目35项,其中省级项目5项,国家级项目3项。在食用菌的品种培育、生产工艺、管理技术、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创新。这些食用菌科技项目中有19个项目获得县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武义食用菌技术服务公司承担的“武香1号香菇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和浙江寿仙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的“代料香菇周年栽培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先后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寿仙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的“香菇育种新技术的建立与新品种的选育”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武义县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武义县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2武义县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2006年以来,武义县针对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布局区域化、品种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正>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的委托,2009年12月12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在山东省烟台市组织有关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对全国农技中心经济作物技术处申报的《果树术语》标准进行了审定。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制标组的工作汇报,对标准编制说明和送审稿的格式及內容进行了审查、质疑和讨论。专家组认为该标  相似文献   

17.
指出食用菌是浙江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省产业发展目标、产业布局以及提升建设重点:实施“131”菌种工程,打造食用菌主导产业示范园,示范推广一批循环生产高效模式,组织产业科技攻关,突破制约浙江省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7个瓶颈问题,提升主体品牌,促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辽宁大连地区的食用菌生产出现菌种种性退化,老化严重,品种杂,多,乱等问题。作者以实施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为契机,开展了食用菌品种引进,筛选工作,建立了食用菌种质资源库,食用菌繁殖基地,示范基地和培训基地,完善了大连市食用菌产业链,有效降低了种性退化,种性老化对食用菌生产产生的不良影响,规范了食用菌菌种,菌棒的生产流程,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栽培,推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实施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我国食用菌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1.1我国食用菌质量安全标准既少又不一致 表1、表2、表3是我国2个国家标准(GB7096—2003《食用菌卫生标准》和GB7098—2003《食用菌罐头卫生标准》)及3个行业标准(NY5059—2006《无公害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绿色食品食用菌》、和NY5187—2002《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对食用菌重金属及其他金属元素安全指标、农药残留最高限量、添加剂卫生指标的汇总。  相似文献   

20.
<正>食用菌菌种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是有效提高菌种质量的关键管理措施。总结我所食用菌种植标准化示范中,菌种标准化示范生产经验,以供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参考。1原、辅材料采购操作控制规程1.1任务范围采购菌种生产所涉及的设备材料、灭菌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