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廷宁  尹怀吉 《现代种业》2009,(1):15-20,27
在树龄,生长地域及木材含水率三项基本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通过对黄土高原主要树种热值的测定的分析,提出了53个树种的热值;分析表明,针叶树的热值大于阔叶树;乔木的热值大于灌木;在比较了23个科树种的热值之后,对测定样品数在3个以上的8个科按热值大小排了次序。 对7个树种前5年热值的分析表明,第三年的热值最低;前5年的热值从大到小的次是第一年,第四年,第二年,第五年,第三年。 树木热值与其木材含水率呈线性负相关,而燃烧时热量损失率和含水率呈线性正相关。提出了热值与含水率及热值损失率与含水率两个线性回归方程式。本文还就地域树木热值的影响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3.
滨海沙地木麻黄防护林造林密度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评价研究滨海沙地木麻黄防护林造林密度分别为1667,2500.3333,5000,6667,8333及10000株/hm^2的林分抗风性及速生丰产性,结果表明:随造林密度增大,林分的抗风能力和速生丰产性下降.在木麻黄7种造林密度林分中,初植密度2500株/hm^2的林分抗风能力和丰产性能最强;初植密度1667株/hm^2的林分最速生,抗风能力和丰产性居第二.综合评价指标以造林密度1667株/hm^2的林分为最高,2500株/hm^2的林分居第二,建议滨海沙地木麻黄造林密度控制在1667~2500株/hm^2.  相似文献   

4.
滨海沙地竹子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滨海沙地不同类型林地上各竹种的保存率、发笋量、生长状况等的研究表明:吊丝单、绿竹、大头典竹、麻竹、勃氏甜龙竹、台湾桂竹、高节竹、乌哺鸡竹、黄甜竹、早竹等10个竹种在滨海沙地种植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特性,引种工作初获成功.其中,裸地上种植,保存率略差于湿地松林下套种,而出笋量和生长状况则好于湿地松林下套种.  相似文献   

5.
滨海沙地木麻黄蒸腾速率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滨海沙地木麻黄的蒸腾速率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为期1 a的研究。结果表明:(1)木麻黄小枝蒸腾速率(Tr)全年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通常出现在12:00-14:00时,并在16:00时后急剧下降。蒸腾速率日变化在各月间差异较大,峰值在1.08-3.43 mmol.m-.2s-1之间,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2月份。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与温度日变化趋势一致。(2)小枝蒸腾速率的季节变化明显,呈"单峰型",7-9月蒸腾速率较高,5、6、10月份蒸腾速率相对较低,11-4月蒸腾速率最低。(3)相对湿度、大气温度、水蒸汽压亏缺等气象因子是影响小枝蒸腾速率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大气温度(Ta)是最主要的环境因子,经逐步回归分析,可用二次函数Tr=4.603-0.372Ta+0.009Ta2(R2=0.855,P<0.01)表达。土壤含水量(Wc)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可用指数函数Tr=0.665e0.09Wc(R2=0.848,P<0.01表达。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区主要树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对生境特征的适应能力是其存活和生长的关键。根据河口区样地和问卷调查结果,以森林营建主要树种适应性评价为总目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确定指标评分标准,运用线性加权法构建数学模型,划分树种等级,提出本区森林营建主要树种的规划与配置模式。结果表明:1)耐盐碱性、成活率、生长速度、生态服务价值、抗病虫害能力5个指标对总目标有重要影响,权重值分别为0.316 5、0.247 8、0.123 9、0.081 4、0.060 4。2)筛选得到40个适于本区森林营建的主要树种,其中,Ⅰ级(Y≥3.8)树种是森林营建的基调树种,计2种;Ⅱ级(3.5≤Y<3.8)树种是慎重选择的骨干树种,计21种;Ⅲ级(3.2≤Y<3.5)树种是适于轻度盐碱区域营林的一般树种,计12种;Ⅳ级(2.4≤Y<3.2)树种是城市客土造林的边缘树种,计5种。3)得到6种森林绿地类型:道路绿地、河岸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的主要树种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7.
8.
滨海沙地不同树种人工林生物量及凋落物碳氮养分归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福州市滨海后沿沙地上营造的人工林的调查,以9年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纹荚相思(Acacia aulacocarpa)3种主要人工林为对象,采用Monsi分层切割法(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草本层、凋落物层)获取这3种人工林的生物量,研究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凋落物碳氮养分归还。结果表明,尾巨桉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为49.950t·hm-2,地下部分生物量为15.270t·hm-2,分别占生态系统总生物量的62.08%和18.98%;草本层生物量为0.698t·hm-2(0.87%);凋落物层生物量为14.539t·hm-2(18.07%)。木麻黄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为51.630t·hm-2,地下部分为20.270t·hm-2,分别占生态系统总生物量的62.65%和24.60%;草本层生物量为0.017t·hm-2(0.02%);凋落物层生物量为10.488t·hm-2(12.73%)。纹荚相思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为51.130t·hm-2,地下部分为13.760t·hm-2,分别占生态系统总生物量的64.43%和17.34%;草本层生物量为0.093t·hm-2(0.12%);凋落物层生物量为14.369t·hm-2(18.11%)。3种人工林地上各器官生物量均表现为:树干>树枝>树皮>树叶。这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与乔木层生物量排序相同,表现为木麻黄(82.40t·hm-2)>尾巨桉(80.46t·hm-2)>纹荚相思(79.35t·hm-2),且生物量分配格局均为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3种人工林的净生产力表现为木麻黄(16.21t·hm-2·a-1)>尾巨桉(14.00t·hm-2·a-1)>纹荚相思(12.51t·hm-2·a-1)。凋落物碳氮养分年总归还量表现为木麻黄(3.953t·hm-2·a-1)>尾巨桉(3.329t·hm-2·a-1)>纹荚相思(2.751t·hm-2·a-1)。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生物质能源化利用中灰分含量和热值的函数变化规律及测定方法,检索2001—2021年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获得380个不同类型的生物质样本的灰分含量和高位热值数据,并对测定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热值测定标准对热值的测定结果的评价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根据固体矿物燃料标准测定的灰分含量结果会显著低于按照生物质燃料标准的测定结果;2)草本植物类生物质的灰分含量为7.96%~9.19%,高于木本植物的2.26%~3.37%,但其平均热值(17.45MJ/kg)却低于木本植物(19.61MJ/kg);3)草本植物的高位热值与灰分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为0.567~0.918,高于木本植物的0.136。高位热值与化学元素(碳、氢、氮、硫、氧)含量的决定系数(R2)为0.936 7~0.973 7,高于与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的决定系数0.812 0~0.971 4,前者函数的拟合效果更好;4)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生物质水分、灰分含量和热值模型的预测偏差较小,小于参考方法的重复性界限,因此该测定方法更便捷,在生物质产业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科技》2019,(20):140-141
章古台地处科尔沁沙地东南缘,气候和立地条件较为特殊。本文介绍了章古台地区的自然概况,并从造林规划、树种选择、立地类型、造林方式以及管护方面总结了该地区的造林技术,以期为造林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东南沿海4个不同海岸带森林群落9个优势种[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鳝藤(Anodendron affine)、雀梅藤(Sageretia thea)、榕树(Ficus microcarpa)、簕竹(Bambusa blumeana)、朴树(Celtis sinensis)]凋落物初始化学组成及其与分解速率的关系,为海岸带防护林树种选择和合理搭配提供参考.采用网袋法进行分解试验.结果表明:1木麻黄和湿地松凋落物分解最慢,年失重率分别为48.80%和46.00%;潺槁木姜子、黄连木、榕树、簕竹、朴树次之,分别为64.40%、76.80%、69.30%、74.60、71.40%;鳝藤和雀梅藤分解最快,分别为84.00%和81.40%.2Olson指数衰减模型中,木麻黄和湿地松凋落物分解50%与95%所需时间最长,分别为1.0354、4.4750和1.1249、4.8617年,鳝藤和雀梅藤最短,分别为0.3782、1.6347和0.4121、1.7810年.3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凋落物初始N、P含量和C/N、C/P比显著相关(P<0.05),与C含量和N/P比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单叶蔓荆改善滨海沙地微环境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调查、分析了蔓荆地、非蔓荆地土壤养分、木麻黄生长量及蔓荆植被林微气候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单叶蔓荆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木麻黄生长的作用,可作为海滨沙地、风口地段固沙造林的先锋植被.  相似文献   

13.
以太子山林场不同立地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前作利用方式以及不同栽培树种和管理条件下土壤养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太子山土壤呈酸性,主要矿质养分、有机质状况总体良好.氮(2.64 g/kg)、钾(171.65 mg/kg)、有机质(2.33%)含量较高,而磷(6.37 mg/kg)及钙(196.84 mg/kg)含量极低,钾的含量则呈现出很大的变异性(变异系数105%).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之间的土壤磷及钾养分含量存在差异,依次为大棚地>农田>大田苗圃.经营不同树种的苗圃和18~25年的马尾松原始土壤之间多数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苗圃之间总体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沿海沙地引种竹子和木麻黄固沙功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沿海沙地10种引种竹子和木麻黄的固沙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的17个指标经主成分分析后,转化为6个独立新指标,即土壤持水性能、根系形态特征、根系单根平均抗拉强度、土壤颗粒机械组成、土壤排水能力及有机质含量。各主成分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各竹种和木麻黄10-20 cm土层固沙功能强于20-40 cm土层,其中在10-20 cm土层中以花吊丝竹、绿竹和大头典竹的固沙功能较强,而在20-40 cm土层中以麻竹、花吊丝竹、鼓节竹的固沙功能较强。聚类分析结果将1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各竹种和木麻黄固沙功能划分为4类。  相似文献   

15.
采用XRY-1A数显氧弹式热量计测定该群落不同层次共18种优势植物不同器官的热值.东山岛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的平均干重热值介于14.95-18.76 kJ·g-1之间,乔木层植物干重热值以潺稿树最高(18.76 kJ·g-1),朴最低(17.53kJ·g-1);灌木层植物以豺皮樟最高(16.42 kJ·g-1),露兜树最低(15.16 kJ·g-1);草本层植物干重热值在14.29-14.78kJ·g-1之间;层间植物以帘子藤最高,雀梅藤最低.各层优势植物平均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表现为:乔木层>层间植物>灌木层>草本层.植物器官间去灰分热值存在差异,乔木层和灌木层表现为叶>干或枝>根,草本层和层间植物为地上部分>地下部分.本研究表明,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是造成东山岛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植物热值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苦竹各器官营养元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分析了不同年龄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各器官的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苦竹竹秆、竹枝和竹鞭中的氮、磷、钾元素含量随竹龄增大而减少,硅元素含量随竹龄增大而增大;在苦竹不同器官中,氮、磷、钾及硅元素含量以竹叶最高,其次是竹枝和竹鞭,竹秆最低;与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和光箨篌竹Ph.,nidularia相比,苦竹竹秆、竹枝和竹叶的氮、钾、硅元素含量较高,而磷元素含量相当.表6参6  相似文献   

17.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各层次优势种热值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探讨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不同层次优势植物热值一般规律,可为该群落能量特征和生态效率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2002年用PARR 1281型氧弹热值仪测定了该群落不同层次21种优势植物不同器官(部位)热值. 结果表明, 季风常绿阔叶林各优势种的平均干重热值在15.92~19.66 kJ/g间,乔木1层干重热值以厚壳桂最高, 乌榄最低; 乔木2层华润楠最高, 云南银柴最低; 层间藤本植物白背瓜馥木和杖枝省藤分别为19.73和18.19 kJ/g; 灌木层干重热值最高仍为厚壳桂, 最低为云南银柴; 草本层植物干重热值在15.92~17.52 kJ/g之间. 各层优势种平均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都表现为: 层间藤本>乔木1层>乔木2层>灌木层>草本层. 植物器官去灰分热值存在差异, 乔木1层中锥栗、荷木树皮及厚壳桂、乌榄树叶最高, 乔木2层中云南银柴根最高, 层间植物叶>干>根, 草本植物是地上部分>地下部分; 同种植物(厚壳桂或云南银柴)在不同层次中的去灰分热值没有明显差别, 器官生长的年龄(或直径)对去灰分热值有影响, 随年龄增大, 去灰分热值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8.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热值与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云南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6种优势植物各器官的热值、养分和灰分。结果表明:6种植物各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和灰分因种而异,且同种植物不同器官之间热值存在明显差异。6种植物各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变化范围是:叶19.01 ~ 23.41 kJ·g-1,枝19.22 ~ 21.47 kJ·g-1,皮18.22 ~ 21.24 kJ·g-1,干19.32 ~ 21.27 kJ·g-1,根18.89 ~ 20.90 kJ·g-1;6种植物平均干质量热值大小顺序为木果柯Lithocarpus xylocarpus>南洋木荷Schima noronhae>黄心树Machilus bombycina>景东冬青Ilex gintungensis>蒙自连蕊茶Camellia forrestii>变色锥Castanopsis rufescens,去灰分热值大小顺序为木果柯>黄心树>南洋木荷>景东冬青>变色锥>蒙自连蕊茶,都和植物的优势度顺序没有关系。表4参22  相似文献   

19.
5种榕属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热值与灰分含量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厦门园林植物园的5种榕属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灰分含量、干质量热值与去灰分热值的变化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叶片的发育(从幼叶→成熟叶→老叶),灰分含量有升高的趋势,5种植物中老叶灰分含量均不是最低,说明叶片可能具有维持自身营养元素平衡的机制;②5种榕属植物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中,幼叶含有较高的干质量热值,不同发育阶段的榕属植物叶片干质量热值变化趋势因种而异;③5种榕属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干质量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P<0 05);④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去灰分热值的变化趋势因种而异,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表4参16  相似文献   

20.
对沿海沙地小叶龙竹林的凋落物及养分月动态特征进行连续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林凋落物量月动态波动较大,峰值分别出现在2004年10月、2005年4月和9月,2005年1月和7月处于低谷.凋落物各营养元素组分平均值大小为N>K>P.N、K养分含量月动态变化幅度相对较大,P变化相对平稳.凋落物N年归还总量最高,K年归还量次之,P年归还量最低.凋落叶分解速度最快,分解6个月残留率为51.43%,竹枝分解速度最慢,6个月后残留率为83.27%.分解1 a后竹叶残留最少,笋箨其次,竹根残留的最多.应用二次方程对小叶龙竹各器官分解剩余量与分解时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出模拟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