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绵羊未分化型白血病B.k巴拉基等我们在一系列实验中,一次成功地用未分化型白血病牛的材料复制出绵羊的同型白血病。用浓缩白细胞接种一部分绵羊,另一部分绵羊则用由脾和淋巴细胞的浸出物接种.白细胞浓缩物采用腹腔内注射,共注射3次,每次间隔两天,剂量为1.5~...  相似文献   

2.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以造血细胞增生为主的一类传染病,对养禽业危害最大的是禽淋白细胞性白血病.禽白血病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科C型肿瘤病毒属,其亚群特异性由病毒囊膜糖蛋白gp85决定.  相似文献   

3.
牛白血病又称牛病毒性造血细胞组织增生症、牛淋巴肉瘤、牛恶性淋巴瘤、牛白血病复合征等。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网状系统全身性恶性肿瘤。它是由淋巴组织的一种或多种白细胞成分的恶性增生后进入血液中,使白细胞异常增多,导致以恶病质和高病死率为特征。1病原为牛白血病病毒。根据本病病原的不同,分为地方流行型白血病和散发型白血病两大类。牛地方流行型白血病病毒呈C型病毒粒子,其直径为90~120nm,核心直径60~90nm,呈圆形或椭圆形。成熟病毒粒子在细胞膜上以出芽方式释放。牛白血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加热60℃以上,可使…  相似文献   

4.
牛白血病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白血病是淋巴组织细胞恶性增生的一种疾病.牛白血病又称牛病毒性造血细胞组织增生症、牛淋巴肉瘤、牛恶性淋巴瘤、牛白血病综合征等.该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丁型反转录病毒属的牛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网状系统全身性恶性肿瘤.它是由淋巴组织的一种或多种白细胞成分恶性增生后进入血液中,使白细胞异常增多,导致牛以恶病质和高病死率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肿瘤性疾病.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牛白血病是淋巴组织细胞恶性增生的一种疾病。牛白血病又称牛病毒性造血细胞组织增生症、牛淋巴肉瘤、牛恶性淋巴瘤、牛白血病综合征等。该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丁型反转录病毒属的牛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网状系统全身性恶性肿瘤。它是由淋巴组织的一种或多种白细胞成分恶性增生后进入血液中,使白细胞异常增多,导致牛以恶病质和高病死率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肿瘤性疾病。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牛白血病又称牛病毒性造血细胞组织增生症、牛淋巴肉瘤、牛恶性淋巴瘤、牛白血病复合征等。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网状系统全身性恶性肿瘤。它是由淋巳组织的一种或多种白细胞成分的恶性增生后进入血液中,使白细胞异常增多,导致以恶病质和高病死率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我们用病牛的病料进行了牛白血病病毒的分离,对直接白细胞培养的第一代的培养物及单层细胞培养物第二代及第四代的培养物,作电子显微镜下的观察,均见到了C型病毒粒子,其形态与结构典型,与国外报道的牛白血病C型病毒粒子完全一致。 使用我们分离的牛白血病病毒试制的抗原,进行抗原测定,与美国、日本抗原的结果一致。 使用分离病毒的同一病料接种的绵羊,抗体检查14/16呈阳性反应,6/10的试验羊的白细胞培养物见到了C型病毒粒子,试验羊大部发病死亡,呈典型的牛白血病病变。 上述试验结果说明我们成功地分离到牛白血病病毒。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球的养禽业正在面临着一种新的禽白细胞增生病病毒的威胁。这种刚被检测到的病毒现已被确定为J亚型。由于它通常只侵袭骨髓单核细胞(骨髓性白细胞),而很少侵袭淋巴性白细胞,因此,这种亚型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禽骨髓性白血病(ML)。它在肉种鸡中流行较为广泛,有的肉种鸡感染率高达50%,经济损失可达到20%以上,引起了世界五大肉鸡育种公司的高度重视,并联手研究控制措施,以免造成更大损失。1 病原禽骨髓性白血病病毒(ALV—J)是一种反转录病毒科中反转录病毒属内的病毒,是一外源性白血病病毒与一内源性E亚群…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球的养禽业正在遭受着一种新的禽白细胞增生病病毒的侵袭。这种刚被检测到的病毒现已被定为J亚型。由于它通常只侵袭骨髓单核细胞(骨髓性白细胞),而很少侵袭淋巴性白细胞,因而这种亚型引起的疾病称禽骨髓性白血病。它在肉种鸡中流行较为广泛,有的肉种鸡群感染率高达50%,因此引起了世界五大肉鸡育种公司的高度重视,并联手研究控制措施,以免造成更大损失。一、病原禽骨髓性白血病病毒(ALV-J)是一种反转录病毒属病毒,此病毒是一外源性白血病病毒与一内源性E亚群的囊膜基因重组体,有一个蛋白质成分的核衣壳。AL…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5,(7):142-143
<正>犬白血病起源于并且主要涉及骨髓,表现为白细胞恶性增生,进入血循环并浸润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中。该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通常有3种,即: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肥大细胞增多症。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占犬造血组织肿瘤的24.3%,见于幼犬、成年和中年犬,无性别、无生殖能力区别,见于多犬种。可能由病毒感染、染色体易位等诱发。笔者近期在临床遇到1例急性淋巴母细胞  相似文献   

11.
牛白血病病毒(BLV)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牛地方流行性造白细胞组织增生症(EBL)的病原。通常,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或 ELISA 法检测 BLV,这些方法依赖于感染牛的血清中出现病毒表面主要蛋白质gp51的抗体。作者介绍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牛白血病前病毒 DNA,此法依赖于特异  相似文献   

12.
奶牛、小鼠和鸡的造白细胞组织增生综合症(Leucosis Complex),简称白血病,都是由核糖核酸(RNA)类的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流行病学、病  相似文献   

13.
某牧场饲养黑白花奶牛500余头。七年间共发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乳牛七例。其中五例白细胞总数均明显增加,两例不显著。据统计白细胞总数最高的达129,600个/毫米~3,分类计数淋巴细胞为100%。而红细胞总数则下降到176万/毫米~3,血色素亦降至5克左右。白细胞总数不增加的两例其淋巴细胞的比率亦明显增高。血象统计见表1。  相似文献   

14.
<正> 牛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中的白细胞系列异常增生为特征的恶性肿瘤。1876年,O.Siedamgrotzky首先详细叙述牛白病的情况以来,许多国家相继均有报导,我国近年来也有发病率增高的趋势。但我们对曾出现过白血病的牛群进行血液学普查时,发现有一批患持续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的牛存在。  相似文献   

15.
《四川畜牧兽医》2011,38(10):61-61
目前,全球养禽业正在遭受着一种新的禽白细胞增生病病毒的侵袭。这种刚被检测到的病毒现已被定为J亚型。由于它通常只侵袭骨髓单核细胞(骨髓性白细胞1,而很少侵袭淋巴性白细胞,因而这种亚型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禽骨髓性白血病(ML)。它在肉种鸡中流行较为广泛,有的肉种鸡群感染率高达50%,  相似文献   

16.
地方流行性牛白血病(EBL),是牛的一种造白细胞组织增生性疾病,是淋巴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是当前牛的重要疾病之一。1969年美国学者Miller成功地分离到牛白血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200和1000个含牛白血病病毒(BLV)FLK/BLV细胞和BLV阳性绵羊的白细胞感染绵羊,可产生BLV抗体。经3~33个月同居感染试验的28只绵羊均未感染。牛白血病严重污染的牛场,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经3年定期用免疫琼脂扩散(ID)检查感染率每年递增10%左右。  相似文献   

18.
牛白血病     
<正> 所谓白血病是造血器官特别是白细胞系统恶性增生,全身淋巴结肿胀的疾病,目前还没有根本的治疗方法。它有流行型和散发型两类,后者又可分为三个型。  相似文献   

19.
<正> 牛造白细胞组织增生(Bovine Leukosis)以下简称牛白血病。它与牛伊氏锥虫病(Trypanosomaenansi)虽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但两者在临床表现、血液学变化和传播方式上均有某些类似点。国外Ferrer(1980)、Croos等(1968)报道,在牛造白细胞组织增生病毒(BLV)感染率非常高的牛群病例中,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一例犬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血液学检查及病理学诊断等的介绍,为以后有关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选取临床中疑似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例,主要采用血常规、血清生化、B超、DR拍片和组织病理学等实验室检查方法对患病犬进行研究。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的数目异常升高;生化检查大部分指标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只有总蛋白(TP)和肌酐(CREA)较低,淀粉酶(AMY)较高;DR检查可发现脾脏肿大;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脾脏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细胞核为圆形至椭圆形,核仁多变,大小不等,常见有丝分裂相,脾脏实质细胞增生。根据临床基本检查以及实验室诊断,可确诊为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