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蜜蜂“蛹病”是危害养蜂生产的一种新的传染病,1986年以来暴发流行,使养蜂生产蒙受巨大损失。经调查研究查明了该病的发生是由病毒引起,该病毒不同于国内现有的蜂病毒,国外也未见报道,通过研究提出了以症状鉴别与血清学检验相结合的简便准  相似文献   

2.
白头蛹病     
在广东地区的中蜂,发生一种蜂蛹病,病蛹前额变成白色,所以养蜂员都称它为白头蛹病。我对这种蜂蛹病曾作过以下的观察和试验。一、发病时期这种病在整个蜂群繁殖季节都会出现,一般在4—5月间就开始较多的出现,发病最盛时期是在出伏后的9—10月,随后就开始下降。关于此病的消长情况如表一。  相似文献   

3.
在养蜂实践中,蜂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技术有直接关系。蜂群一旦发病,势必造成损失,影响养蜂者的经济效益。因此,要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制”的措施控制蜂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蜜蜂在早春繁殖期间容易发生“大肚病”,发病原因很多.蜜蜂的“孢子虫病”“麻痹病”等也易在早春发生,也呈有大肚症状,本文论及的是春繁期内蜜蜂的伤食症,养蜂者通称“花粉胀”病。“花粉胀”病在早春油菜花期最易发生,其他花期比较少见,发病和天气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当天气长期阴雨,间有短时晴  相似文献   

5.
李继光 《蜜蜂杂志》2003,(10):38-39
蜜蜂常常受到细菌、真菌和病毒危害后 ,易诱发多种疾病 ,有的蜂友在蜜蜂遭受病害后 ,由于只注重防疫治疗 ,而忽视蜜蜂病后消毒 ,结果易使蜜蜂病愈后又交叉或重复感染发病。因此 ,在养蜂生产中 ,不仅要对蜂场进行定期消毒 ,蜜蜂感染疾病后 ,切莫忽视消毒工作。1 .蜜蜂蛹病的消毒措施 蜜蜂蛹病是危害我国养蜂生产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该病主要是由蜜蜂蛹病病毒所感染诱发 ,死亡的蜂蛹多呈干枯状 ,也有的呈湿润状 ,病毒在大幼虫阶段侵入 ,发病幼虫失去自然光泽和正常饱满度 ,体色呈灰白色 ,并逐渐变为浅褐色至深渴色。死亡的蜂蛹呈暗褐色或黑…  相似文献   

6.
陈晓东 《中国蜂业》2002,53(4):47-48
近几年来 ,不断有人在杂志或有关的专业会议上提出“王台内王浆越多 ,育出的蜂王个体越小”(简称“浆多王小”) ,与常规论断相佐的说法。对于这一问题 ,由于养蜂管理方式的截然不同和缺少交流 ,加之较少有人进行专门研究 ,尽管这种现象在我国养蜂生产中已存在多年 ,并且呈加重趋势 ,但仍然有许多养蜂人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甚至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所以便有人断然否认这一事实。其实 ,就笔者的亲身经历和调查的情况来看 ,“浆多王小”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的 ,甚至还有“浆多育不出王”。“浆多王小”与“浆多育不出王”同属育王障碍问题。其…  相似文献   

7.
80年代爬蜂病曾一度威胁我市养蜂生产,是当时的主要病害。通过广大养蜂者和科技人员的努力,很快摸清了发病规律,从改进饲养技术入手,选准了药物和防治方法,基本控制了病情。自1991年后,白垩病传入我区,蜂农把注意力集中在此病上,“有病乱投药”,加之管理不...  相似文献   

8.
雄蜂蛹生产方法的改进根据国内外信息报道,雄蜂蛹营养价值高,开发潜力大,效益高,前景诱人!当前各地养蜂者都在努力生产和开发这一产品。为了振兴养蜂业,我们南阳市农学会养蜂研究会也提出:《快速生产雄蜂蛹》这一科研课题,经过1994、1995年两年的探讨,终...  相似文献   

9.
根据养蜂员试用“都江治蛹灵”方剂治疗“死蜂蛹病”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为满足要求,现将此方提供给读者,如有发生“死蜂蛹病”,可试用治疗。都江治蛹灵病毒灵4片红霉素3片穿心莲 10片银翘解毒片10片VB,10片滑石粉100克用法:药碾为细末,用双层纱布抖撒放病脾上,并结合用糖水喷蜂。用量:一剂药可治100框蜂,分三次用 (一周)。  相似文献   

10.
箱外观察的优点是省力、省工、快捷、不惊动蜂群 ,易于发现问题和情况 ,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依据。通过箱外观察可大大减少开箱的次数 ,避免开箱惊扰蜜蜂和降低巢温 ;通过箱外观察还可以发现失王、饥饿、白垩病、爬蜂病等。1.失王群 :蜜蜂不安静、嗡嗡振翅 ,有时还能发现蜂王尸体。2.饥饿群 :巢门外死蜂遍地 ,严重时有拖出的蛹。3.白垩病 :巢门外有工蜂拖出的呈白色、黑色的“石膏蛹”。4.爬蜂病 :蜜蜂腹部膨大 ,许多幼蜂在清早就爬出箱外 ,在周围地上 ,特别是在沟、坑里爬行。作为1名养蜂者 ,对以上几种症状是容易分辨的 ,可以做到…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两年,本县养蜂专业户及来自河南、四川、山西等省的蜂场在我县春繁时,经常发现他们的蜂群患有幼虫、蛹死亡疾病,这种病发生后,蜂群群势不能恢复,下降快,发病严重的蜂群会全部死亡。严重影响了早春繁殖期蜂群的恢复与发展,从而直接影响了当年的养蜂收入。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溆浦县科委于1991年3月5日在县土产公司召开了“科技养蜂”会议.会议就养蜂科技工作进行了认真地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要发展养蜂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着重抓好如下几件科技开发方面的工作: 1.开发雄蜂蛹罐头食品.溆浦县罐头厂在县科委的支持下,把雄蜂蛹作为新产品开发,加工成各种罐头食品,努力打开销售渠道,争创外汇.  相似文献   

13.
春季“爬蜂病”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松林 《蜜蜂杂志》2003,(12):23-24
意蜂“爬蜂病”自 1 988年在全国暴发流行以来 ,病情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是养蜂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2 0 0 3年春季又是“爬蜂病”较严重的一年 ,给养蜂生产造成惨重的损失。“爬蜂病”虽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 ,但它的致病菌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笔者经多年的实践观察和调查研究 ,根据症状判断及显微镜检查 ,断定我地春季“爬蜂病”是由孢子虫病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成蜂先天不足 ,免疫功能低下。本文提出不用药物 ,通过管理手段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或减轻病情。现就以孢子虫病为主症的“爬蜂病” ,谈一点我的见解 (据笔者定地养…  相似文献   

14.
养蜂的副产品——雄蜂、雄蜂蛹、王浆虫及新鲜的蜂尸等,平时往往被养蜂者遗弃,很少有人去考虑如何利用这些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再生产的问题。几年前,我听说养蝎子能致富,就在养蜂的业余时间养蝎子。养蝎的饲科大多是用黄粉虫,而黄粉虫需要自己饲养或去集市上购买,这无形中增加了养蝎的劳动量和成本。于是我就想能否用  相似文献   

15.
多少年来,“中囊病”(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简称)一直困扰着中蜂的生存与发展,是养蜂者最感头痛的事,蜂群一旦染上“中囊病”,其来势凶猛,群势下降快,蜜蜂死的死,逃的逃,很快全群覆灭。养蜂者望蜂兴叹,后悔不已。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不断有人在杂志或有关的专业会议上提出“王台内王浆越多,育出的蜂王个体越小”(简称“浆多王小”),与常规论断相佐的说法。对于这一问题,由于养蜂管理方式的截然不同和缺少交流,加之较少有人进行专门研究,尽管这种现象在我国养蜂生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爬蜂病”已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给蜜蜂造成严重危害。粗略统计,仅浙江一省,每年由于“爬蜂病”的危害给养蜂生产造成的损失不下5千万元。广大养蜂者说:“爬蜂病”是继大小峰螨之后出现的又一大害。他们急切地盼望着有关部门能尽  相似文献   

18.
我的蜂群位于重庆市长寿县,近年来蜂群的一种“消化不良症”在该地的许多蜂场流行。病因的来由还将进一步的探索,在这里只将我的观察情况和亲身体会提供养蜂者们参考。我们县早春包装时间多为立春时节,“消化不良症”则发生在包装后1个月左右,它发病的特点有相似于副伤寒、下痢病、孢子虫病等,但有很多地方不同于这些病。它不受外界气候、蜜粉源和蜂群强弱的影响。群势越强,天气越好,进粉越多发病程度越重。同时蜜蜂  相似文献   

19.
孵化箱蛹脾积累法湖北省宜昌市第二技工学校(443200)张健福我国传统养蜂大多采用标准箱单箱体养蜂,这种饲养方式的弊病是繁殖和贮蜜无法分开,影响了蜂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再提高,还严重地束缚了蜂群的繁殖。为此,本文提出“孵化箱蛹脾积累法”进行探讨。我认为采...  相似文献   

20.
去年春季,采完油菜花将蜂群运回老家采刺槐,开箱检查蜂群,发现大部分蜂群都程度不同地有了病:房盖被工蜂咬开,露出白头蛹,部分蛹房房盖凹陷,并有小穿孔。拔开蛹房查看,蛹体已发育齐全、但较瘦小,没有翅;子脾呈“花子”状态;被工蜂拖出的死蛹色泽发暗。蜂群出巢不积极,并有轻度的下痢现象。对照《中国养蜂》有关文章介绍的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