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气象台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及加密站资料、T213数值预报产品及雷达回波等对2014年6月21~22日遂川县大范围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及加密站资料、T213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对2008年8月1日吉林省大范围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特征,大气垂直稳定度和对流有效位能,产生暴雨的水汽条件和动力触发机制,给出了产生暴雨的卫星云图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是受“凤凰”台风登陆减弱,其水汽北上与西风槽、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产生的。低层强盛的西南气流建立起水汽通道,把水汽源源不断地向暴雨区输送。  相似文献   

3.
金希  陈光宇  廖振杨  王琴 《北京农业》2013,(33):209-210
利用NECP、T639再分析资料,并结合环流形势对浙江省2012年6月17日-6月18日连续性大到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由东北冷涡低槽引导弱冷空气和副高外围西南暖湿气流交汇而形成的。低空西南急流与低涡为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输送条件,暴雨落区出现在低空急流前方和低涡右前方。暴雨来源于低层与中层共同的水汽辐合,2层水汽辐合对暴雨的产生有"势均力敌"的贡献。暴雨出现在湿度相对较大值区内。低层辐合、高层幅散的环流结构引发了大范围强烈的上升运动。暴雨产生在强的上升运动中心区内。  相似文献   

4.
根据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15年6月24—25日发生在淮河流域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成因分析。分析表明,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抬和稳定维持使偏南低空急流长时间维持,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暴雨集中在切变线的南北两侧和低空急流的顶端;深厚长时间的湿层有利于降水维持,充足的水汽输送和强烈的水汽辐合造成了暴雨的发生;高能舌顶端能量锋区与强降水中心有很好的对应;等θse面突然变得陡立密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大气对流不稳定度减小导致垂直涡度发展、上升运动增强、降水强度增大;较强的辐合和上升运动把水汽输送到较高的高度,有利于高效率降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张耿君 《北京农业》2013,(15):197+215
利用各种常规资料,分析了2011年6月23日第4号台风"海马"登陆后发生在广东南部雷州市的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及发生机制,此次暴雨天气形势为两槽一脊型,高空急流强的辐散机制、中低空充足的水汽供应、长时间不稳定能量的累积爆发,以及中低层切变线是影响降水过程底层天气形势,维持并发展的西南涡产生低空急流、引导南亚洋面暖湿气流北上;同时台风"海马"对雷州市暴雨天气产生的大背景也起到了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6月22-25日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一次分析,此次暴雨过程主要受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和西南急流的共同影响。通过物理量、雷达、中尺度诊断分析得出,(1)高空地槽东移及中低层切变线形成配合物理量特征促发了暴雨区垂直环流发展;(2)强盛的西南急流给暴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3)长波槽缓慢东移与中低层切变的稳定维持,为降水的持续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2010年7月17-19日,受低槽东移和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气流的共同影响,郸城县发生持续性暴雨天气,通过天气形势和物理量特征分析,得出两高压脊长时间对峙造成较长时间降水的重要决定因素,低空急流输送的暖湿空气辐合上升触发了暴雨天气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对2012年7月4-5日济宁暴雨天气过程从高低空形势及各种物理量配置进行了分析,发现此次强降水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发生的,主要是在地面气旋与低空切变线共同影响造成的。低空西南急流在山东西南部的强风速风向辐合为强降水的产生输送了充足的水汽,海上高压阻挡使地面气旋移动缓慢是形成强降水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2009年6月罕见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英  张杰  闫中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08-11809,12173
2009年6月18~19日,黑龙江省出现历史罕见的区域暴雨天气。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分析发现,此次降水发生在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存在双阻塞形势下,高空低涡和河套北上的低压是其主要的影响系统,且伴有高低空急流的输送。结果表明,阻高演变、水汽输送和高低空急流的配置是产生此次降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刘海博 《北京农业》2012,(33):129-130
2011年6月27-28日云南省西双版纳机场出现大到暴雨天气过程,通过对中高空天气形势及物理量特征等分析得出,此次降水过程是云南西部、南部地区受到切变线影响,而孟加拉湾低压有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11.
2011年6月5日前后,湘潭市及附近地区出现了暴雨、大暴雨天气,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且强度大。季风槽前暖湿气流北上与高空槽后弱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高原槽东移、低层低涡及切变线和低空西南急流配合等是此次湘潭市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天气形势。市气象部门及各县市气象部门应加强暴雨、雷电等强降水天气的短时监测、预报和预警等决策性服务,降低旱涝急转加重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2.
宋堃 《北京农业》2014,(24):187-18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等对2013年6月26-29日江西省高安市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高层辐散、中低层切变线和西南急流是此次过程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天气系统;低空西南急流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为暴雨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超低空偏南急流的建立、发展并维持是出现强降水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且θse高值区位置与暴雨区对应。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分析了2012年台风"达维"影响期间的大范围暴雨过程。研究发现:台风和副高相互作用形成的西南急流影响了台风登陆路径和降水范围,同时也为低层水汽输送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导致本次大范围暴雨过程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西藏地区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NECP/NCAR资料及卫星云图等对西藏地区2012年6月25日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500 h Pa槽前西南涡是此次暴雨天气主要影响系统,而水汽条件、热力条件等物理量条件均有很好的对应。  相似文献   

16.
2016年7月25—26日辽阳地区暴雨过程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辽阳地区国家级自动站、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通过Micaps的高空风场、高度场和地面海平面气压场分析辽阳地区2016年7月25—26日的暴雨过程,得出影响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径向环流带来的充沛水汽、地面低压和低层风切变导致气层辐合抬升,同时,较长的维持时间是此次暴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张俊芬 《北京农业》2013,(27):155-156
简要介绍2012年6月22-25日江西省黎川县暴雨天气过程,通过高空图和地面图分析,找出了这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及其演变过程。分别分析了水汽条件、大气稳定度和垂直运动的形成过程,进一步阐述了这次暴雨过程的形成机制,认为高空槽发展和中低层切变的配合,形成了深厚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使得孟加拉湾、南海不断有水汽向黎川县大量输送,为这次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耦合作用促进了水汽的抬升,使对流发展旺盛,从而产生了这次的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
受高空低槽、中层切变及副高影响,6月24-30日彭泽连绵阴雨,其中大部分地区大雨,局部暴雨甚至大暴雨。基于此,着重利用MICAPS、欧洲中心数值预报等数据从高低层环流形势、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及物理量场的变化对2014年6月24-30日发生在江西彭泽及附近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槽前脊后的有利降水条件下,由于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过来的暖湿气流交汇,形成了有利的暴雨形势;同时,西北气流对水汽源源不断的输送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上升运动为高层水汽的积聚起到了促进作用,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层结状态为此次降水提供了层结不稳定条件,所有利于本次的降水的条件共同促成了本次的暴雨。  相似文献   

20.
应用常规天气图、探空等观测资料,对2012年12月20-21日鲁中的暴雪天气从天气形势演变,水汽、动力等物理量场、降水相态进行分析,研究形成此次暴雪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槽、暖切变线和地面倒槽;低空西南急流和超低空东西急流源源不断地向鲁中输送水汽,暴雪大致出现在急流顶端的位置;物理量条件为暴雪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