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斌  天庆 《野生动物》2002,23(3):2-3
被誉为“东方宝石”的世界濒危珍禽朱鹮,经过科技人员20年的精心保护和管理,使野生朱鹮种群和人工饲养朱鹤种群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秦岭南麓洋县的野生朱鹮种群数量达 145只,洋县的省人工救护饲养中心有朱鹮达143只,北京动物园朱鹮馆人工饲养繁殖朱鹮28只,另外日本佐渡朱鹮饲养中心有朱鹮18只。世界朱鹮种群数量已达334只。 20世纪初,朱鹮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前苏联等亚洲东部国家,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森林被砍伐,环境恶化、朱鹮在一些国家己销声匿迹了,甚至于灭绝。1960年世界鸟类保护会议…  相似文献   

2.
朱鹮的人工投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从1981—1988年开展了朱鹮生态观察、环境保护和人工投食、饲养工作。特别是人工投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朱鹮的正常繁殖,朱鹮的种群数量已由81年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今年的30多只。现将朱鹮人工投食工作情况报道如下: 一、人工投食的必要性朱鹮属鹳形目、鹮科、涉禽类。它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下,选择高大的树木营巢。在水田、塘库、河沟觅食。偶尔也在旱地里找寻食物。据查所知。朱鹮的食物是它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一个限制其数量分布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六十年代前,朱  相似文献   

3.
朱鹮为当今世界上最珍稀的鸟类;据估计,除人工饲养下的8只(我国北京动物园6只,日本佐渡朱鹮保护中心2只)以外,自然界约有34只见于我国陕西洋县,总计不过40多只。 19世纪,朱鹮曾经广泛地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北起苏联远东沿海南部,南抵中国海南岛和台湾岛;西自中国中部,东至日本诸岛。但是,本世纪以来,朱鹮的分布范围急剧地缩小、数量迅速下降,到60年代几乎消声匿迹,因而各国对它的研究不多。日本最早注意到朱鹮的危机,进行了一些生态调查和自然界种群的保护研究,并试图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4.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世界上极濒危鸟类之一,属我国特有的生物物种资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下称"中心"),自2002年3月从陕西省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引入60只朱鹮,进行人工饲养繁殖.  相似文献   

5.
朱鹮自1981年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2001年的300余只,成效十分显著。本文总结了朱鹮保护工作20年来的经验。野生朱鹮繁殖期的保护技术先进、措施得力;是增加野生种群数量的关键所在。主要措施包括:召开巢区所在地镇(乡)、村、组参加的保护工作会议、冬水田维护与管理措施、人工投食.朱鹮繁殖期定点监护、巢树保护、无线电跟踪仪的配带与跟踪等。同时,还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保护对策进行了分析。 野生朱鹮繁殖期概况 野生朱鹮2-3岁性成熟,以3岁居多。属晚成鸟。每年2月开始在海拔即600~1200米的冬水田…  相似文献   

6.
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楼观镇的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圈养朱鹮种群2009年-2018年的繁殖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楼观台朱鹮人工种群的种群总数、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老龄朱鹮所占比例较大;朱鹮亲鸟扔雏行为还未得到妥善解决;繁殖相关数据指标年间变化差异显著,碎卵相比死雏、腐卵在繁殖失败所占比例较高。研究结果为朱鹮圈养种群繁殖状况的改善提供了数据基础,可为濒危鸟类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981年5月,朱鹮在中国陕西洋县重新出现以来,种群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但在朱鹮人工繁殖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难题。2012年3月22日,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繁殖研究中心的10羽朱鹮在上海野生动  相似文献   

8.
2005~2006年,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对朱鹮鸟首次繁殖失败的亲鸟,采取了人工辅助自然育雏技术,共有9对繁殖朱鹮参与实施,繁殖成功率88.9%,育雏成功率82.3%。其中200年参与实施的5对亲鸟在2006年进行自然繁育均获成功。实验证明笼养朱鹮人工辅助自繁育雏技术方案成熟可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动物误吞异物是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但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鸟类朱鹮中出现这种现象却很少。2009年人工饲养的1只朱鹮雏鸟,将一根直径为8mm、长10mm的橡胶圈误食进入胃里,第2d朱鹮雏鸟中毒发病、精神萎顿和绝食现象,并出现41.7℃高烧。本次采用肌肉注射和药物治疗的方法,使这只朱鹮雏鸟精神好转,3d后,朱鹮雏鸟从胃里吐出橡胶圈,经过细心护理朱鹮雏鸟得到痊愈。  相似文献   

10.
朱鹮(Nipponnia Nippon)的应激反应是指朱鹮机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或应激源的刺激时而产生的机能障碍和防御性应答反应。1应激因素对朱鹮的影响朱鹮性情孤僻,胆小易惊,野生种群一般栖息在距人类聚居地比较远的山林、丘陵地带。环境相对比较安定,虽属群居,但以伴侣生活为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饲养环境限制和人为干扰,不可避免地对朱鹮造成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常见有相对密度较大、圈舍维修、异物进入、捕捉、运输、噪音以及消毒、治疗等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朱鹮发生应激反应,一般表现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如呼吸急促、发出异常叫声…  相似文献   

11.
自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找到近二十年未见的朱鹮,至今已10年了。这10年中,在林业部和省、地、县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经过保护管理及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努力,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不但使朱鹮这一濒临灭绝的鸟类及其栖息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而且种群数量也由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了五十多只(繁殖累积数),成绩是十分显著的。朱鹮的保护不仅为全国所注目,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朱鹮是世界上最为稀少的一个禽类物种,为留鸟,为中国级保护动物,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天敌、生存环境、疾病及人类活动等因素严重影响其生存和种群数量。本文通过对上述外界因素的分析,提出应保护和恢复朱鹮栖息地,加强朱鹮疾病研究,扩大人工种群规模,逐步野放更多的人工孵化鸟,补充野外种群并扩展新的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一盐城丹顶鹤人工种群现状 盐城保护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要求,一直利用人工饲养繁殖方式延续丹顶鹤种群,逐步攻克了南方温度高、蚊虫多和梅雨期长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2018年以来丹顶鹤繁殖数量连续3年刷新历史记录,2020年育成丹顶鹤25只,初步建立了129只丹顶鹤人工种群,并制定了越冬地丹顶鹤人工繁育地...  相似文献   

14.
朱鹮新城疫病毒与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6年2月至3月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人工饲养的5只朱鹮相继发病、死亡,通过对患病朱鹮的临床症状观察,死亡尸体的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新城疫病毒与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对大群应用利巴韦林和转移因子进行预防,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2008年4月,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的1只朱鹮背部羽毛严重缺失,病变部位绒羽脱落,片羽羽干质脆易断,中下部羽丝缺失,在距皮肤0.3~0.5cm处折断脱落。实验室诊断发现血液中微量元素锌含量较低,通过补充微量元素锌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国外白马鸡饲养种群的建立及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马鸡是一种主要产于我国的珍贵雉类,自1891年起被运往国外饲养,于1937年首次在国外繁殖成功。稳定的白马鸡饲养种群现在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建立,总数量已超过500只。  相似文献   

17.
朱鹮的饲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考察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秦岭南坡洋县境内获得一只朱鹮,这只朱鹮是一只雏鸟,体质比较瘦弱。1981年6月23日下午6点由陕西省洋县启程经48小时,于25日下午6点安全到达北京,由北京动物园进行保护饲养。  相似文献   

18.
扎龙湿地丹顶鹤种群数量调查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调查以及人工驯养繁育丹顶鹤的数量统计,研究了近30 a(1981~2010年)扎龙湿地丹顶鹤种群的变动。结果表明,扎龙保护区野生丹顶鹤数量维持在300只左右,是我国最大的野生丹顶鹤繁殖种群,占世界迁徙野生丹顶鹤总数的25%,而这些主要得益于扎龙保护区再建区30 a来,通过严格管护、科学研究、社区共建、环境教育及实施有效补水等一系列举措,使保护区核心区生态完整性和原始性得以保持,湿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5.7%,为丹顶鹤等珍稀濒危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同时保护区在人工饲养繁育丹顶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丹顶鹤人工驯养种群达到300多只,已成为中国丹顶鹤人工驯养繁育科学研究基地,保护区探索出的人工繁育丹顶鹤的野化途径和方法,对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的补充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使用无损伤采样的方法收集朱鹮(Nipponin nippon)的粪便样品,结合硫氰酸胍-硅珠法(GuSCN-SiO_2)研究出了一种朱鹮粪便基因组提取的试剂配方和操作程序。结果表明,可应用于PCR性别鉴定的朱鹮粪便基因组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为85.11%。这种稳定有效的朱鹮粪便基因组提取试剂与提取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朱鹮性别鉴定的困难,保证朱鹮人工种群在繁殖季节合理配对。  相似文献   

20.
于泽英 《野生动物》2011,32(2):69-72
川金丝猴圈养种群大多饲养在中国的动物园中。根据《川金丝猴国际谱系簿2009》记录,到2009年12月31日种群存活数量227只,包括野外出生个体、圈养出生个体。种群中圈养出生个体数量占主要部分,2009年占80.0%,种群的增加更多地依靠圈养出生个体数量的增加,近年种群发展出现停滞状态,种群的繁殖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主要是由于圈养出生个体的繁殖率低于野外捕获个体的繁殖率;育龄动物中圈养出生个体的死亡多发生在12 a以前,而野外捕获个体的死亡多发生在13 a以后。1 a以下幼仔的死亡原因与近亲繁殖、世代数、南北饲养地点无关。应该研究川金丝猴野外幼仔的出生、亚成体生长问题,为人工饲养管理提供依据,同时加强妊娠母兽的饲养管理,以解决圈养出生个体低繁殖率和高死亡率的问题,保证圈养种群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