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农业》2010,(1):34-34
她去应聘一个秘书的工作,对方问:“你喜欢怎样的老板?”她顺口答:“老板不是被喜欢的,他是付你工资、你得替他工作的那个人。所以,喜欢怎样的人,与老板无关。”  相似文献   

2.
在每周时间里,一个既有学者风度,又有阅历颇深的老板模样的人,奔波在杭州与浙江省宁海市之间。他就是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教授屠友金、同时兼任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因此,屠友金在杭州和宁海有两处办公地点,但在短短4年时间里,他却把家庭作坊式的家禽饲养场发展成为年创产值上亿元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创造了一个学者创办经济实体,专家创立学、产、研一体化的“科技兴业”故事。  相似文献   

3.
《农村百事通》2011,(11):29-30
在荆州公安县藕池镇幸福村.有一大片泥鳅养殖基地.基地的主人是一位仅仅30岁的小伙子。名叫陈生海。虽然自己是老板.但是陈生海却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坐办公室、西装革履的模样.由于长时间在外劳作.脸晒得像泥鳅那般黑.然而年纪轻轻的他却已是养殖业内小有名气的80后“泥鳅王”。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多利来”百货店的老板张先平是一位小本生意人,他在经营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可在实际中却非常实用. 1.电视里面找“先机”.张老板尽管每天非常忙,可是晚上他总会抽出一点时间看电视或阅读报刊.不过,他看电视或阅读报刊与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看电视、读报刊注意的是新闻或剧情,而张老板却把注意力集中在电视节目或报刊栏目中的新颖服饰和日用品等内容上,从中看出新的选货门路.  相似文献   

5.
杨广东是江西省广昌县头陂镇山下村长家湾村小组人,今年32岁。他中等个子,胖胖的身材,一双充满睿智与精明的眼睛,给人以亲切和自信的感觉。认识他的人起先叫他“杨老板”,后来则叫他“大能人杨老板”。称谓的变化,折射出他几番沉浮的创业轨迹。其实,“杨老板”以前是名不副实的。1993年,他跟村里签订了一份面积100亩、承包期为八年的果园承包合同。他的致富“如意算盘”打得很精,实行两手抓,即一手抓果园经营,树上挂果(梨树、枣树等),地下生瓜(西瓜、南瓜等),山腰收茶油;一手抓木头贩运。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承包…  相似文献   

6.
人称“南国西瓜王”的海南省文昌市西瓜技术协会会长梁亚宽,朴实厚道,一张被海南岛热带阳光炙得黑红的脸,一身同样被阳光晒得褪色发旧的衣服。当他开着他的“沙漠王子”行驶在瓜田旁的路上,不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给老板“揸车”的(司机)。但是瓜田里的人大多认得他,在海南,在文昌,他是有名的“南国西瓜王”。他不善言谈,他是一个用西瓜说话的人。  相似文献   

7.
<正>她去应聘一个秘书的工作,对方问:"你喜欢怎样的老板?"她顺口答:"老板不是被喜欢的,他是付你工资、你得替他工作的那个人。所以,喜欢怎样的人,与老板无关。"很多年前,她碰到的第一个老板是位老先生,头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多利来”百货店的老板张先平是一位小本生意人,他对做生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这些窍门虽然没有高深的理论做支撑,可在实际中却非常实用。  相似文献   

9.
迟到的爱     
我认识的一个企业老板,七八年前一次来省城,我去看他,恰巧碰见两家银行的人和他的手下谈减贷的事情,“每家能减个几百万”,老板翘着二郎腿,右手食指和中指轻松欢快且有节奏地点击着桌子。  相似文献   

10.
幽默二则     
《农家致富》2010,(11):62-62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相似文献   

11.
尊重     
有一个人经过热闹的火车站前,看到一个双腿残障的人摆设铅笔小摊,他漫不经心地丢下了一百元,当做施舍。但是走了不久,这人又回来了,他抱歉地对这位残障者说:“不好意思,你是一个生意人,我竟然把你当成一个乞丐。”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次经过火车站,一个店家的老板在门口微笑喊住他,“我一直期待你的出现,”那个残障的人说,“你是第一个把我当成生意人看待的人,你看,我现在是一个真正的生意人了。”  相似文献   

12.
李冰 《农家顾问》2006,(6):15-16
姚新生是新疆库尔勒市兰干乡新村的农民.原是有名的富裕户,家产高达百万.可如今,他却欠银行和朋友乡亲近百万元的债务,靠赊账度日,家人也离他而去.有人说,这是姚新生固执地要盖“天安门”那样的大楼造成的;也有人说,是某领导要他盖“保鲜库”把他给害了;还有人说,是一场"倒春寒"把他家的梨树全冻死了,伤了他的“元气”.  相似文献   

13.
《农村百事通》2011,(12):70-70
一个小伙子来到百货公司打工。老板要他第二天开始上班.晚上关店时来查看他的业绩。 第二天晚上关店时,老板来问他:“今天你做成了几笔买卖?”  相似文献   

14.
在如今农村的田间地头,经常可以看见衣着光鲜、老板模样的人或亲自上阵或精心安排农业生产,成为现代乡村一道时尚的风景线,这种时尚无疑彰显了"经营农业理念"的兴起,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农商"。向权是浙江省万州新田人,1999年的一天,他看到一张金华葡萄销售广告单,眼前一亮。当时,万州没有葡萄种植户,他觉得这是个创业的机会。几天后,他赶到金华的葡萄种植基地学习葡萄栽培技术,买了0.6亩的种苗  相似文献   

15.
广东一位姓吴的读者在电话中讲了一件让他怎么也想不通的事,前不久公司接了一笔几十万元的服装订单,因为客户催货很急,他只有让工人加班赶工,并且给加班的工人发放双薪作为补偿。然而有一天,当他临时到车间去视查的时候,却听到几个工人正在提着他的名字说他是“周扒皮”。吴先生怎么也不明白,自己怎么一不小心就成了惟利是图的黑心老板。“男人扎堆议论女人,员工扎堆议论老板”,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每个员工都会以各种方式评价着自己的老板,每一个老板,都希望既被员工热爱,又能创造最大的效益。面对员工的评价和实在的利润,创业路上的你究竟要做好老板还是坏老板?  相似文献   

16.
《百姓》2001,(1)
大多数人都希望找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以求发展,而不要被老板炒鱿鱼。那么作为打工者,就应了解什么样的人容易被炒鱿鱼。一类是那些实际工作能力与应聘时自述的“本事”不相符者。这类人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露出了狐狸的尾巴,技能平平,根本达不到老板所定的目标。老板会产生一种被骗的感觉。这样的人,老板岂能不炒他鱿鱼?二类是那些工作马马虎虎,丢三拉四的打工者。这种人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轻则干扰正常工作,重则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更有甚者会给单位  相似文献   

17.
面子 小城郊区有家茶馆,名字“四通”,取四通八达之意。茶馆虽说经营时间不长,但老板热情好客,颇有心计,茶馆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倍儿清爽,茶馆也就成了路人歇脚休憩的好地方。 有天下午,一辆破旧不堪的汽车停在“四通茶馆”前。车头坑坑洼洼,车箱锈迹斑斑。灰头灰脸的司机要去附近办点事,让茶馆老板代为照看。天挨黑,司机匆匆致谢告辞。亲历这一幕的老板儿子问:“老爸,您咋能就这样让他走了呢?咱该收他点钱才对!”“收多少?”老板问。“起码也得三五十元吧?”“那不是打劫吗?”“打劫?您看他那辆破车,和咱这漂漂亮亮的…  相似文献   

18.
郑磊平是邵东县九龙岭镇桥头村人,大专化,中共党员,农技师,系湖南省科技示范户、邵东县园林技术协会理事长、邵东县果树推广所所长、邵东县磊平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在郑磊平的身上,显现出了新世纪现代农民的风采,当地群众称他为“郑秀才”、“郑老板”、“郑教授”。  相似文献   

19.
美国某公司在珠海招人,广告登出后,不少人前往应试。笔试过关的有11人。 最后一关是面试,个个进去与老板直接交谈。阿明这一天也去了,当他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时,老板突然惊喜地站了起来,径直向阿明走过来,握着阿明的手,兴奋地说:“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你。  相似文献   

20.
朋友的利润     
高中毕业,我在S市的一家废品收购公司工作。老板姓张,我称他“师傅“。师傅有着非同一般的本事,只要和他合作过的人,都会成为长期客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