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健  刘娜 《上海蔬菜》2016,(1):84-86
番茄抗病育种是番茄病害防治及提高产量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影响番茄产量的主要病害:叶霉病、青枯病、晚疫病及黄化曲叶病的抗病育种工作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番茄重要病害之一。在ty-5基因编码序列分析的基础上,设计ty-5基因的功能标记,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自交系t33-14、感病自交系t2301、t33-14 × t2301的F2株系和不同来源的26份番茄材料进行基因型鉴定,并进行表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功能标记TySNP能准确地区分育种亲本以及杂交后代群体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材料纯合基因型、感病材料纯合基因型以及感病杂合基因型,且不同的基因型跟表型能较好对应吻合,可对杂交后代进行有效选择。因此,功能标记TySNP可用于番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为定向改良番茄品种对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提供分子辅助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3.
番茄抗病育种研究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番茄在抗病育种中取得的进展,分别对抗黄化曲叶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及烟草花叶病毒病番茄育种现状进行总结,提出以常规杂交育种为主,同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生物技术手段的可行性育种方法及策略,并对今后番茄抗病育种及番茄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番茄褪绿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褪绿病毒于1998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被首次报道,现已蔓延至世界各地。在中国,番茄褪绿病毒病自2004年在台湾出现以来,已在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番茄主产区大面积发生,成为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之后的又一种重要病害。对番茄褪绿病毒的特征特性、危害情况以及番茄抗性资源的鉴定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抗病育种、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开发、基因定位和克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辅助聚合番茄抗病基因育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番茄抗病基因Tm-2a、I-2、Mi-1、Cf-9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抗烟草花叶病、抗枯萎病、抗根结线虫和抗叶霉病4个基因于番茄育种材料中。室内苗期接种鉴定和田间观察,获得的含4个抗性基因的株系L11、L19、L46和L51对4种病害都达到了抗级(R)水平,且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可作为抗病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6.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于1915年在澳大利亚被首次报道,现已蔓延至世界各地,自1989年在广州出现以来,已在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陕西、宁夏等番茄主产区大面积发生,成为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之后的又一种重要病害。对番茄斑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特征特性、危害情况以及番茄抗性资源的鉴定等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抗病育种、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开发、基因定位以及克隆等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番茄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近年来番茄几种主要病害抗病育种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就我国今后番茄抗病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以抗病杂合体(Ty-2/ty-2)、抗病纯合体(Ty-2/Ty-2)和感病纯合体(ty-2/ty-2)番茄为试材,以提取植物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根据与抗病基因Ty-2紧密连锁的RFLP标记设计特异引物,采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筛选获得了2个与抗病基因Ty-2紧密连锁的、且稳定可靠的SCAR标记,分别命名为T0302-1和T0302-2。结果表明:T0302-1和T0302-2两个标记均为共显性分子标记,可用于番茄抗病育种的辅助选择中。该研究旨在筛选获得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Ty-2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番茄抗病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刘蕾  王辉 《长江蔬菜》2016,(6):35-37
由尖孢镰刀菌FORL引起的番茄颈腐根腐病是近年来最具破坏性的番茄土传病害之一,该病害严重威胁我国设施番茄的安全生产。综述了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为害特征及抗病育种等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番茄颈腐根腐病的抗病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菠菜是重要的深绿色叶用蔬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随着菠菜的大规模种植,菠菜病害尤其是霜霉病为害逐渐增加,给种植者造成重大的损失,选育抗病的优良新品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收集种质资源,筛选鉴定抗病相关基因是进行菠菜抗病育种的前提和基础。从菠菜霜霉病种质资源的收集、抗性遗传与育种、分子标记及抗性机理等方面,综述了菠菜霜霉病抗病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菠菜霜霉病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番茄基因的分子标记与遗传作图——文献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余诞年 《园艺学报》1998,25(4):361-366
介绍了番茄分子图,特别是抗病基因标记作图和构建精密遗传图的新进展,同时概述了分子标记及其作图在基因克隆、QTL定位、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在细胞杂交、进化关系和良种纯度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我国番茄黄化曲叶病发生规律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番茄黄化曲叶病在我国快速蔓延,给多个地区的番茄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并且病情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番茄黄化曲叶病在我国各地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针对目前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类型、抗病性鉴定方法、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目前我国番茄黄化曲叶病的基本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已成为近年来危害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鉴定和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TSWV的有效途径。选取自主培育和引进的番茄品种(系),经过连续3a的大棚蓟马传毒和光照培养箱人工接种试验,鉴定番茄品种(系)对TSWV的抗性。结果表明,番茄自交系YNAU335对TSWV表现为免疫,其他品种全部表现为感病,而且在YNAU335人工接种和大田蓟马传毒叶片中并未克隆出TSWV核衣壳蛋白基因和小片段RNA3′端序列,而在其他感病品种(系)中均克隆出这2段序列。研究结果初步确定番茄自交系YNAU335为TSWV抗病品系,可作为TSWV抗病育种的番茄资源。  相似文献   

14.
成璐  欧阳寿强 《蔬菜》2021,(7):37-42
为了促进番茄抗枯萎病分子育种及提供绿色防控依据,围绕番茄枯萎病发病症状、病原菌致病机制、番茄抗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尖孢镰刀菌的定植机制和信号传导机制,并从寄主分泌抗真菌化合物、激发寄主信号传导途径及保卫反应、寄主抗性基因诱导表达等方面论述了番茄抗枯萎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最后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试验探索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完成3个SCAR标记的多重PCR扩增,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番茄黄化曲叶病抗性育种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经济有效的方法。对分别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Ty-1、Ty-2、Ty-3紧密连锁的共显性SCAR标记同时进行扩增筛选,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一致。  相似文献   

16.
以26份樱桃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抗性鉴定与分子标记技术,对樱桃番茄抗晚疫病材料进行检测,研究了不同材料对晚疫病的抗性,以期为抗晚疫病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6份田间抗晚疫病材料中,8份含抗晚疫病Ph-3纯合基因,6份含抗晚疫病Ph-3杂合基因,其中TL32、TL101不仅对晚疫病有良好抗性,还含有抗黄化曲叶病毒病Ty-2基因。  相似文献   

17.
为调查河南省部分地区番茄病毒病危害情况,于2019年10月采集16份表现黄化、曲叶症状的番茄植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样品均被TYLCV(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侵染,31.75%的样品被TYLCV和ToCV(Tomato chlorosis virus)复合侵染;DNA全序列比对分析发现,供试样品中分离的TYLCV河南菌株与TYLCV-Is等地区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4%以上,其中TYLCV-HN-AY-1分离物与TYLCV-Almeria(NC004005.1)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5%;对供试样品TYLCV抗病基因分子检测发现,部分番茄样品含有Ty-1、Ty-2、Ty-3/Ty-3a,表明部分TYLCV株系已突破Ty-1、Ty-2、Ty-3/Ty-3a的抗性。该结果对指导河南省番茄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