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粗皮桉种源/家系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粗皮桉是生产锯材的潜力树种之一。对其进行了种源/家系早期选择试验,结果表明:2年生试验林的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为7.69m和7.08cm,保存率为75.08%,且各指标在种源和家系水平上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的遗传力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大,2年生时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力分别为26.3%和22.8%,用指数选择法选出17861等8个种批(平均树高7.82-7.93m,平均胸径6.99-7.38cm)和211等15个家系(平均树高7.80-9.43m,平均胸径8.00-8.69cm)为推荐的潜力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2.
对代表全分布区的29个地理种源包含147个家系的18年生巨桉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进行观测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除树高以外,其他性状在种源和家系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树高家系遗传力为0.879 7,树高单株家系遗传力为0.296 2;胸径家系遗传力为0.943 4,胸径家系单株遗传力为0.662 9;材积家系遗传力为0.950 9,材积单株家系遗传力为0.747 2。通过生长性状的多重比较并结合早期纤维密度的分析结果,筛选出15个速生优良家系,其平均家系材积遗传增益67.9%;在家系选择基础上选出速生优良单株13株,其平均单株立木材积遗传增益172.2%,选出的优良家系及单株将来可以用作营建巨桉实生种子园和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21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的50个家系子代林为研究对象,采用15年生和21年生时测定的树高、胸径等关键生长因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在半同胞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1年生时3个因子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235、0.320和0.320,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227、0.277、0.310,均属中等遗传力。以材积为主要指标进行选择,共选出5个优良家系,27株优良单株,单株材积遗传增益达到35.03%,同时选出全期生长型优良家系1个。  相似文献   

4.
以广西桂林和柳州的邓恩桉种源/家系(6个种源53个家系)试验林为材料,对8.5年生胸径以及10.5年生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密度和树皮厚度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5年生时,邓恩桉在桂林和柳州的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0.218、0.189 m~3,平均木材密度分别为521.0、483.7 kg·m~3,树皮厚度分别为1.15、1.26 cm;10.5年生材积性状和木材密度在种源间差异不显著(P>0.10),10.5年生木材密度在家系间差异显著(P<0.05);树皮厚度在种源间、家系间差异均不显著(P>0.10).除8.5年生胸径外,其他性状的试验地点与种源间交互作用不显著(P>0.10);8.5年生胸径、10.5年生树高、木材密度均存在显著的试验地点与家系间交互作用(P<0.05);10.5年生树皮厚在种源、家系水平上和地点均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8.5年生胸径、10.5年生胸径与树高的遗传力在0.128 9~0.234 5间,木材密度的遗传力为0.700 0~0.962 9,树皮厚度的遗传力为0.105 3~0.335 7.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红松实生种子园建园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3 a生容器苗做定植材料效果好,结实量较裸根苗提高59.33%;陡坡立地条件母树生长最好,缓坡次之,平地最差;建园的232个家系中树高、胸径均为正选择的家系数为89个;树高、胸径遗传增益均高于5%、10%、15%的家系数分别为41个、12个、6个.优树树高单株和家系遗传力均大于胸径遗传力,且树高和胸径单株遗传力均小于家系遗传力;露水河、八家子和敦化三地种源树高单株和家系遗传力均大于胸径遗传力,且树高和胸径单株遗传力均小于家系遗传力.露水河种源树高、胸径单株和家系遗传力均高于三地种源,树高、胸径单株遗传力分别高出20.0%和20.6%,树高、胸径家系遗传力分别高出10.64%和11.63%.  相似文献   

6.
根据来自粤北、粤东、粤中、珠江三角洲和潮汕沿海地区的黎蒴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林4年生和5年生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分析比较以上5个局部种源的生长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年生时河源东江林场测定林的胸径和梅州梅南林场测定林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5年生时仅梅州试点的胸径和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存在较显著差异。分地点对参试种源进行评定和选择,结果表明粤东种源在两个地点的早期生长较快且表现稳定,而粤中种源在河源试点也表现良好,通过种源早期选择获得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增益分别为1.30%~2.28%、2.70%~3.57%和5.45%~8.35%,对广东省黎蒴局部种源的早期生长作出了初步的比较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杉木57个自由授粉家系进行子代测定,结果表明,8 a生杉木种子园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超过对照5.82%、11.67%和31.08%,变异系数分别为20%、22.16%和58.4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家系间差异显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26、0.35和0.36,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6、0.69和0.68.以材积超过家系平均值15%为入选标准,选择出优良家系13个,平均遗传增益为22.9%.  相似文献   

8.
以选自尾叶桉第1代种子园的72个优良家系为研究材料,对它们10年生树高、胸径、材积、树皮厚度、木材密度指数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和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研究的所有性状在家系母本的种源间、家系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16.85cm、14.16m、0.117m3,平均树皮厚度和木材密度指数分别为0.93cm和28.23;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单株遗传力在0.142~0.174之间,树皮厚度和木材密度指数的遗传力分别为0.061和0.143。从中筛选出17567、16682、17565为优良种源,109、121、97、103等家系为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9.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4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子园自由授粉的81个子代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树高、胸径等生长因子,在统计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力、表现稳定性分析和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家系间胸径存在显著差异,树高、材积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4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家系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079、0.027、0.048,均属低等遗传力。以材积为指标,采用综合法选择优良家系,共选出7个优良家系,30株优良单株,单株材积遗传增益达到18.26%。  相似文献   

10.
巨桉第二代育种群体遗传变异及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东门林场3.2年生巨桉第二代育种群主要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和早期遗传型选择研究表明:家系平均树高、胸径、高径比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0.1 m、9.3 cm、1.1和0.0446m3,且各指标在不同家系水平上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高径比和单株材积均受到相对较弱的遗传控制,遗传力分别为0.31、0.31、0.16和0.26,估算的遗传力均在合理范围之内。通过有效的遗传型选择,筛选出优良家系12个,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8.9%、19.5%和42.2%;筛选出优良单株300个,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5.4%、16.7%和36.7%,遗传增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1991~1992年从湖北省马尾松主要分布区选出116株优良单株,1994年建立了相应的半同胞子代测定林。2011年对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通直度、树皮厚度指数、弹性模量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和弹性模量等4个性状在家系间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也表明各优树之间存在广泛变异。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689、0.729和0.791,均大于单株遗传力,表明:各家系的主要生长性状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弹性模量家系遗传力为0.507,属于中等程度的遗传,而树皮厚度指数这一指标家系遗传力较低。按照大于整体平均值加1倍标准差进行选择,树高、胸径、材积和弹性模量4个性状分别有14、14、15和14个家系入选,遗传增益分别为6.4%、11.1%、28.1%和6.6%。  相似文献   

12.
尾叶桉种源/家系遗传变异与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S.T.Blake)是桉树中最速生的树种之一,分布在印度尼西亚,8~15°S,海拔300~3000m。本世纪20年代已引入巴西。80年代世界上一些国家开展了种源试验,证明尾叶桉存在种源间、种源内变异[1~3]。1965年我国华南植物园引种4个种源,80年代中期在广西东门林场也开展了试验[4]。为了把尾叶桉的选育种和遗传改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快改良进度,本研究采用种源/家系两水平的试验方法,一次性达到优良种源与家系的选择,以指导今后尾叶桉的正确引种,并将试验林改造成实生种子园,同时为建立无性系种子园,培养育下一代育种…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省国有温县苗圃试验地6个种源的180个家系的实生苦楝为研究对象进行生长性状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80个家系间胸径、树高和冠幅差异极显著;6个种源间胸径和树高差异极显著。对试验地现存的苦楝个体生长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树高与胸径、枝下高、冠幅,胸径和冠幅表现出极显著相关。对苦楝180个家系进行选优,共选出32个优良家系,其中渭南种源12个,郑州种源15个,兰考种源2个,新乡种源3个。对1211株苦楝个体进行无性系选优,共选出90株优良无性系苦楝,选中的家系和个体可用于下一步的选优选育。  相似文献   

14.
为选择适宜大径材培育的杂种落叶松优良家系,以40年生全同胞子代测定林31个家系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性状、干形性状、遗传力及遗传增益进行了测定.结果 表明:生长性状单株遗传力整体高于干形性状,树高单株遗传力平均值超过0.5,胸径平均值超过0.4,中央直径平均值超过0.3,材积的平均值超过0.5.胸径和材积的相关系数为0....  相似文献   

15.
红河州柚木种源试验五年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云南省红河自治州河口县对35个柚木种源的5a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在树高、胸径上呈极显著差异,其中超过标准种源(相当于平均水平)的分别有16个和17个。以胸径超过标准种源10%,材积超过40%为选择标准,则8507、8602、8603、8021、1307、8021、、8513、18508号选为适生优良种源,其树高、胸径、材保扔现实增益平均分别为17.0%、19.9%、70.3%;其中前2个种源的材  相似文献   

16.
为选择优良的藏柏用材和防护树种种质资源,对来自云南境内的35个藏柏优树家系建立的9 a生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家系间各性状生长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选育潜力。林分树高、胸径、冠幅、冠高比、单株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52、0.60、0.79、0.76、0.50。以树高、胸径、材积分别超过群体平均值5%、10%、30%选择优良用材林家系,入选5个家系树高、胸径、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6.55 m、12.82 cm、0.063 m3,估测遗传增益分别为5.13%、13.96%、29.68%;以冠高比、冠幅分别高于群体平均15%和20%选择防护林家系,入选5个家系冠高比、冠幅的平均值分别为0.355、2.32 cm,估算遗传增益分别为24.52%、21.95%。建议在家系选择基础上进行优树选择,建立嫁接无性系种子园,为生产提供良种。  相似文献   

17.
在镇沅、龙陵,瑞丽3个试验点,通过对15个种源99个旱冬瓜家系18个月的幼林的树高、胸径及材积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在旱冬瓜的地理种源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不同种源幼林期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表明在滇西南地区开展旱冬瓜优良种源的选择十分必要.(2)在3个试验点表现较好、较稳定的种源是瑞丽种源,材积的实际增益分别为,镇沅试验点34.2%、龙陵试验点40.2%、瑞丽试验点45.4%,瑞丽旱冬瓜种源可作为滇西南地区旱冬瓜人工造林的采种种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引自澳大利亚东部的桃金娘科伞房属4个树种或亚种在广东省德庆试验点的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0年生时,4个树种或亚种生长量最大的是斑皮柠檬桉,其次是大叶斑皮桉(Corymbia henryi)、柠檬桉和斑皮桉,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0.2026、0.1748、0.1634和0.0526 m3;与8年生时比较,4个树种或亚种在10年生时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材积增长均在15%以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Ⅰ内,柠檬桉和大叶斑皮桉3个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种源间胸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树高和单株材积无显著差异;在试验组Ⅱ,斑皮柠檬桉和斑皮桉的3个生长性状在树种或亚种、种源、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以单株材积高于对照为选择目标,选出柠檬桉3个种源4个家系,斑皮柠檬桉4个种源11个家系,大叶斑皮桉2个种源3个家系,共计9个种源18个家系,分别占参试种源和家系总数的50%和1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