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不同倾斜深部矿井抢险排水的要求,建立了斜置大型潜水电泵排水系统运行工况分析的数学模型,并用VB6.0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通过计算分析了影响潜水电泵运行特性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将计算软件应用于实际排水工程中,得到工程认可。  相似文献   

2.
胡薇  金雷 《排灌机械》2005,23(3):46-48
针对我国矿山抢险排水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全贯流式轴流潜水电泵与大型矿用潜水电泵组成的接力排水系统存在的不足。研制开发了充油式混流潜水电泵与大型矿用潜水电泵组成的新型接力排水系统。现场运行的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排水系统具有排水能力强、运行可靠性高等优点,解决了地下开采矿井淹后抢险复矿工作中深部大流量排水、有效安全运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可靠性煤矿抢险排水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矿山抢险排水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充油式混流潜水电泵与大型矿用潜水电泵串联而成的新型接力排水系统 ,该接力排水系统可以将被淹没矿井内积水排至井底以上 0 .5 m处 ,接力泵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MTBF)由 60 h提高到 60 0 0 h,该接力排水系统的研制成功 ,解决了困扰我国煤矿抢险排水业 2 0余年的高故障率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功率潜水电泵的排水运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深部矿井排水的需要,作者研制了一种漂浮式接力泵供水,主潜水电泵非潜水运行的串联运行模式,并经实践证明可行。该运行模式可有效地解决大涌水量无轨道条件下的斜井追排水问题,亦可解决煤泥淤积情况下的排水问题。因此,从理论及工程上拓展了大功率潜水电泵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北京段干线工程是大型长距离管涵输水工程,其应急排水系统能否高效运行对减少事故损失、降低影响范围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管道事故检修排水设计工况和全线排空工况排水量和排水时间,经过大量计算分析确定输水工程各排水点重要程度和优先级别,并对出口闸门自流流量和开度控制等问题进行研究,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对排水系统运行调度方案进行优化,为工程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潜水电泵又叫浅水排灌电泵,工作时全部浸淹,它轻巧,搬运方便,因此广泛用于小块稻田排灌、低洼地防汛排涝,以及旱地井灌、蔬菜地喷灌、矿井排水等。潜水电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定潜水电泵效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在潜水电泵检测领域推广不确定度评定的应用,基于QX-1.1B型潜水电泵在规定工况点的16组试验数据和试验设备,对该潜水电泵效率测试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应用GUM法,将试验中随机效应导致的不确定度和系统效应导致的不确定度合成得出潜水电泵效率测量的不确定度。在置信概率为95%的情况下,电泵效率的测量不确定度为1.23%。  相似文献   

8.
林中卉 《排灌机械》1996,14(2):59-61
在分析非常时期紧急排水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潜水电泵用于紧急排水的优势,着重介绍日本先进的紧急排专用潜水电泵成套设备。  相似文献   

9.
潜水电泵广泛用于小块稻田排灌,低洼地防汛排涝,以及旱地井灌、蔬菜地喷灌、矿井排水等。这里谈谈潜水电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电泵不能启动。先检查外部电源的电压是否过低,如果电压正常电泵仍不能启动,那可能是叶轮或其它旋转部件被杂物缠绕住,应拆开电泵清除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影响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潜水电泵试验台精度的各因素的分析研究,建立了选择测试仪表和预测试验台精度的数学模型,并用实例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实用价值,可供今后建设潜水电泵试验台参考。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静液压传动的性能特点,根据小型农用装载机的工作工况要求,对传动系的挡位、泵和马达扭矩的匹配作了较全面的探讨,并对NFPE自动控制应用作了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以LPC2132为主控芯片设计泵站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检测泵站电源电压、电流、电机和水泵温度以及水压等参数,对水泵和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当电机或水泵的工作状态出现异常时,立即停止电机,以保护设备安全,并将异常现象通过远程数据传输给管理者,以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整个系统除了可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外,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系统通过多次试点运行的检验,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初步分析了低扬程泵及泵装置压力脉动的基本规律. 基于浙江姚江上游西排工程排涝泵站立式泵装置不同叶片角度和不同流量时的压力脉动特性模型试验结果,研究泵装置的叶轮室进口、叶轮室出口、导叶体出口和出水流道出口处的压力脉动规律. 从叶轮与导叶之间的水流条件、水泵运行工况等方面,对低扬程泵装置压力脉动进行了初步理论分析,提出了导叶体与叶轮间隙的大小、导叶体的叶片数对低扬程泵装置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等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从水力因素和水泵制造等方面提出了避免低扬程泵装置压力脉动有害影响的对策:适当加大叶轮与导叶之间的间隙,避免水泵在偏离最优工况较多的条件下运行,提高水泵抗空化性能等;从避免产生共振的角度,提出适当加大叶轮叶片厚度、导叶叶片厚度和加强水泵的结构设计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煤矿井下排水受限于井下排水条件主排水泵易发生汽蚀,严重影响排水泵使用寿命.为满足井下节能减排要求,提高主排水泵的抗汽蚀能力,提出一种采用串联前置泵对主排水泵进行压入式补水控制方式,前置泵可采用变频器进行变频控制.通过理论分析,可采用泵控泵技术对前置泵变频调速来改变排水系统输出压力,适应管路系统性能,提高排水系统运行效率,保证排水系统工作在高效区内.通过现场试验对比分析,前置泵与减级后主排水泵组成的泵组与未减级的主排水泵相比,泵组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也避免了主排水泵发生汽蚀.前置泵的变频控制也可保证主排水系统压力可调,实现排水系统工作在高效区内,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煤矿主排水系统的设计及改造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轴流泵站经济运行方案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流泵站建成后,灌排区域内作物组成、水文、气象等因素将发生变化,引起泵站进出水池水位、泵站扬程和流量发生变化,致使泵站运行效率低,能源消耗高.为保证泵站在原有设备的条件下经济合理地运行,达到提高泵站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运行费用的目的,提供了根据泵站的提水流量、进出水池水位和泵站扬程的变化。通过调节轴流泵的叶片安装角度,来提高泵站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技术措施,给出了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确定轴流泵经济运行方案的数学模型、约束条件和求解方法.通过多座泵站的应用,并经泵站测试,泵站效率已得到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泵站的经济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履带车辆静动液辅助制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液压泵/马达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和数值分析,获得了液压泵/马达的效率曲线,在此基础上,根据液压泵/马达的效率最优原则,提出了基于液压泵/马达效率最优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在保证整车安全制动的前提下,使液压泵/马达工作在高效率区,实现了液压泵/马达的高效率工作,可进一步提高整车制动能量回收率。  相似文献   

17.
多泵单马达传动系统输出转矩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定量泵输出多级定流量以及不用减压阀为多个不同压力系统提供能源,设计并试验了双定子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泵单马达传动理论。以双作用双定子泵和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组成的多泵单马达传动系统为例,分析了多泵在不同的工作方式下输出波动性不同的油液对马达输出转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泵在不同的工作方式下对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不同,且内、外泵联合工作时,马达输出转矩品质优于内、外泵单独工作;当泵和马达波动周期一致时,可以合理调整滞后角使马达输出转矩更平稳。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搭建了多泵单马达传动系统试验平台,采集相关数据并描绘出多泵在不同工作方式下马达输出转矩的不均匀系数变化曲线。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一致,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装载机是一种频繁装卸货物的工程机械,在工作过程中其举升装置及其负载存在大量的重力势能,为回收利用这部分能量,提出闭式泵控三腔液压缸的装载机举升装置。将原有动臂非对称两腔液压缸改为对称液压缸,增加一个势能回收腔,并与蓄能器相连,直接回收与利用重力势能。闭式泵控液压系统通过伺服电机-定量泵驱动三腔液压缸,消除液压系统的节流和溢流损失,并通过采用速度-位置复合闭环控制策略提高举升装置的响应特性。首先对闭式泵控三腔液压缸举升装置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搭建其数学模型,并设计相应控制策略;然后构建该装置的多学科机电液联合仿真模型,并验证其可行性;最后构建该装置的试验测试平台,进一步分析其工作与能耗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无蓄能器参与工作的闭式泵控系统相比,采用该系统,液压缸的平均工作压力由10 MPa降为6 MPa,一个工作周期内系统能耗降低21. 2%;较原有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系统,空载、半载和满载工况下能耗分别降低22. 7%、20. 9%和21.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