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和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黑麦是由小麦和黑麦用人工的办法综合而成的异源多倍体,是人工合成的一个新物种,因此,也是一个人工制造的新作物。这个办法是从自然界里总结出来的。“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对物种的进化问题有一个重大的发现,这就是植物界里新的物种可以在一、二世代的短时间内以飞跃的方式通过异源多倍体途径而产生。小黑麦工作就是运用这个办法来进行育种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2.
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不同追氮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八倍体小黑麦体细胞耐盐变异体发生机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同一植株不同分蘖进行幼穗、花药培养,分别诱导双、单倍体愈伤组织。继代选出生长好的无性系用于耐盐变异体筛选,测定各无性系出现耐盐变异体的频率。计算单、双倍体无性系的变异体频率之比值(H/D)。据变异体发生机制的不同会导致单、双倍体愈伤组织出现变异体频率的不同,将几种可能机制的理论H/D值与实测H/D值比较分析,发现八倍体小黑麦体细胞耐盐变异体的发生机制是具有显性作用的基因扩增,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基因显性突变。  相似文献   

4.
采用NCⅡ设计,用6个不同株高类型(高、中、矮各2个)八倍体小黑麦作母本,用含Rhtl,Rht2,Rht3,Rht10,和RhtlRht2Rhty的5个小麦矮源作父本配制30个杂交组合,通过F_1的显性度(D值)、降秆强度(R值)及F_2株高分布频率,分析了Rht基因在不同株高类型八倍体小黑麦中的反应。主要结果为:1)不同矮秆基因对高、中、矮秆小黑麦降秆趋势一致,即对高秆小黑麦降秆效果最强,中秆次之,矮秆最弱,而不同矮秆基因降秆作用大小顺序为:Rht10>Rht3>Rht1Rht2Rhty>Rht1Rht2.2) 各矮秆基因在F_2染色体数分布不平衡的遗传背景下表达基本正常,Rht10、Rht3显示以矮秆为主的高低峰分布,农林10号、OlesenDwarf显示正态分布,3)连续回交能提高矮秆小黑麦株的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5.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一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一种人参种子饱满度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在现行人参种子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对人参种子剖面分别进行种仁和种壳空腔面积进行测定,计算单粒人参种子的充实度,从而对人参种子的饱满度进行估算。采用此方法对人参种子截面积、种子空腔和种仁大小进行了测定,计算了不同等级的人参种子的饱满度。结果表明,不同人参种子充实度在0.5-1.0范围内,呈gauss分布,相关系数(R^2)达到0.99,总体平均值为0.825。其中,充实度不大于0.70的种子约占4%,充实度不大于0.75的种子约占12%,充实度不大于0.8的种子约占30%。宽度≤3.5mm、3.5~4.0mm、4.0~4.5mm、4.5~5.0mm、≥5.0mm等不同等级的人参种子的平均饱满度分别为92.0、84.0、97.0、86.0和79.4。种壳空腔与种子大小呈正相关,人参种子越大种壳空腔越大。当人参种子达到一定宽度后,种仁不再增大;因此,等级高的种子饱满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7号,200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营养品质优异、对白粉病免疫、适应性广、再生能力强等优点.其区试平均产量182.8~280.0 kg/667m^2,最高产量达306.3 kg/667m^2,比(CK)增产7.76%~32.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2.75 kg/667m^2,比(CK)增产14.2%.适宜在贵州海拔1 000~2 300 m的高寒山区、半山区、中部麦区的中、下等肥力旱地以及省外生态环境近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七十年代以来,在玉米、小麦、水稻等重要禾谷类植物离体培养中,再生出完整植株已先后获得成功。研究证明,这些植株离体培养再生的主要途径是体细胞胚胎发生。但由八倍体小黑麦单倍性培养物再生植株,並建立长期保持胚性性质的单倍体胚性细胞无性系,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我们应用花药培养与体纲胞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八倍体小黑麦单倍体胚性细胞无性系。 取八倍体小黑麦“h739”的花药进行培养。花粉处单核中晚期,诱导培养基N 6附加2,4-D2mg/L和KT0.5m/L,分化培养基附加KT1mg/L和NAA0.2mg/L.蔗糖6%。试管苗当年秋季移植田间,次年越冬返青后取其护颖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小黑麦与黑麦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以提高其发芽率与出苗率,分别研究了三种恒温(20℃、25℃、30℃)对不同种的小黑麦与黑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小黑麦与黑麦种子萌发影响很大,小黑麦种子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有所升高,25℃是黑麦种子发芽率由高到低的一个温度转折点;小黑麦种子在25-30℃之间发芽最好,黑麦草种子在20-25℃之间发芽最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饱满度、去皮处理和6-BA对山竹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粒、中粒山竹子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小粒种子,去皮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完整种子;6-BA处理能有效促进山竹子种子发芽、增加多胚萌发数量和每粒种子有效苗数量;在含3.0mg/L 6-BA的培养基上,大粒去皮种子发芽率、多胚萌发倍数和每粒种子有效苗数量分别达到100%、12.50倍和4.50株/粒。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用10个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5个六倍体小黑麦进行杂交。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结实率平均为1.25%。亲本组合对3种间杂交结实率有很大的影响;F_1代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化于41~49之间,大部分为2n=44~47。由于大量非整倍体的存在,F_1代各组合植株很不一致,育性降低。F_2代表现出广泛分离,并普遍存在超亲现象。在各组合中,大部分为小黑麦型,还出现中间型、普通小麦型、硬粒小麦型、分枝小黑麦型等类型。在 F_2代中,具有2n=42的植株占47.22%,育性恢复达58.88%。选择到综合性状优良的六倍体小黑麦材料。试验表明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六倍体小黑麦3种间杂交是改良六倍体小黑麦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六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偃麦杂交F_2的细胞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倍体小偃麦(远中1号、远中3号和远中5号)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对F2的形态学及细胞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创造小麦-偃麦草-黑麦异位新种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3个组合F2自交结实率分别为28.11%、41.11%、39.92%。不同组合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分别有8、12、29种类型,组合间染色体数目分别在46~58、49~60、34~64条变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异常,组合间平均每个细胞单价体数基本相当,分别为10.45、11.60和11.69。组合远中1号/兰考小黑麦和远中3号/兰考小黑麦中具多价体的细胞频率非常相近,分别为40.7%和39.2%,明显高于远中5号/兰考小黑麦组合中的频率(33.0%)。3个组合均出现较低频率的染色体桥,分别为6%、3%、3%。在二分孢子和四分孢子中普遍观察到微核。研究结果为揭示小麦-偃麦草-黑麦属间杂种染色体遗传特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正> (一)什么是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原先在自然界是没有的,它是一种人们用多倍体育种方法培育出来的新物种。通过六倍体普通小麦与二倍体黑麦的人工有性杂交,和杂种染色体数的人工加倍,使两个物种合并成为一个八倍体的新物种——小黑麦。现已被公认为全世界人工合成的第一种新作物。由于这种  相似文献   

15.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劲松81于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矮秆、高产、稳产、易脱粒、结实率高、饱满度好,营养品质优异,对白粉病免疫,适应性广,再生能力强,可在早春割苗作饲料,粮饲兼用等优点。在中等、中下等肥力旱地中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26.14~251.6 kg/667m2,比劲松49(CK)增产12.84%~16.63%,居参试品种之首。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8.5 kg/667m2,最高产量达348 kg/667m2,比CK增产17.66%,适宜在贵州海拔为1000~2300 m的高寒山区、半山区,中部麦区的中、下等肥力旱地以及省外生态环境近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17.
黑麦和小黑麦花粉诱导普通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延迟授粉和石蜡切片的方法,研究了黑麦花粉、小黑麦花粉以及黑麦和小黑麦花粉分段授粉诱导小麦孤雌生殖的频率及特点。结果表明:(1)用黑麦花粉授粉时,小麦卵细胞单性分裂的频率以及形成胚乳的频率都比较低。(2)用小黑麦花粉授粉时,较易形成胚乳、卵细胞单性分裂的频率相对较低。(3)用黑麦和小轩麦花粉分段授粉时,不仅易形成胚乳,而且易同时具有胚和胚乳的胚囊。  相似文献   

18.
八倍体小黑麦和普通小麦矮源作交本的杂交结实率,受一对部分显性基因"Cr-cr"控制。小黑麦Y1005F#-8含有crcr基因,杂交结实率高达40%以上;小黑麦Y1139F#-7含有CrCr基因,杂交结实率在10%以下。Cr-cr基因可能位于八倍体小黑麦的R组染色体上。它影响着向八倍体小黑麦导入普通小麦有利基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20.
小麦、黑麦及小黑麦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对小麦,黑麦及小黑麦在盐胁迫营养液培养后的芽长,根长,植株鲜重,干重及叶片细胞膜透性分析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其生长速度及生长量均受到抑制,但不同材料及植株不同部位所受影响不尽相同,八倍体和六倍体小黑麦受抑制生活方式明显小于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其叶片细胞在盐胁迫下的伤害率亦明显小于后者,盐对小麦,黑麦和小黑麦根部的影响大于对地上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