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榆阳区地貌特征、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状况和植被自然分布特点,介绍了适合本地区自然环境的10种高效生态经济型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其中丘陵山区5种,风沙区5种,以期为其他地区退耕还林(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我国林业六大工程的重中之重,在我省实施已经7年。截止2005年底,我省已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计划82.45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25.11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57.34万hm2,国家累计投资已达30.01亿元。工程覆盖全省18个省辖市、126个县(市、区)、1100个乡镇、120余万农户、500多万人。工程实施已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人与动物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截止2005年底,我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计划82.45万hm2,全部成林后,全省林木覆盖率将增加4.9个百分点。工程区… 相似文献
4.
5.
6.
在介绍宣戚市东北部生态地位、地形地貌、泥石流发生状况、荒山荒地和坡耕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荒山荒地造林地块不足问题,提出多途径解决的办法:利用册外退耕地;河渠、道路、村镇周围空地;退耕地地埂等零星荒山荒地造林,以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将在今后10年内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按照规划,到2009年,全省退耕还林(草)547万亩,荒山造林种草1093万亩。增加林草植被1640万亩,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125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四子王旗在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中,广大农牧民和林业科技人员.根据不同地形,地貌,不同土壤和水热条件,对各项造林技术进行配套组合.使造林技术进行配套组合,使造林技术模式化.提出了灌草结合,乔灌草结合等造林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榆林市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是我国万里风沙线上的重点风沙区之一,也是陕西省防沙治沙的重点县(区)。全区总土地面积705333hm^2,地形地貌大体为“七沙二山一分田”。古长城由东北向西南横穿境内,长城以北为风沙草滩区,面积536667hm^2,占总土地面积的76.1%;长城以南是丘陵沟壑区,面积168667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3.9%。 相似文献
10.
11.
湖南湘西自治州“十五”期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任务308万亩,国家直接经济投入近30亿元人民币,作者认为,在退耕还林中,要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开发利用珍贵乡土树种资源,推广高新科技,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生态家园建设等十个方面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2.
浅议旬阳县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旬阳县自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累计完成项目造林62.4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4.67万亩,荒山荒地造林27.31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截止2009年底,国家累计投资6.46亿元.经过10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
简要总结了我国自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分析了还存在的工程规划不尽合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制度;劣质种苗造林;未能适地适树等现象屡见不鲜;后续产业发展步履艰难等问题.为了巩固成果实现该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刺激农民的参与意愿;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适地适树(草)提高工程质量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2):F0002-F0002
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自2000年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实施。2000年及整个"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云南省退耕还林任务1337.1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18.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719万亩,封山育林90万亩。通过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各项工程建设任务已圆满完成。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完成工程建设任务1339.6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2%。累计涉及16个州(市)的129个县(市、区),1428个乡镇,11273个村,139万户退耕农户,579.2万人。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造林主要布局在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荒山荒地造林主要侧重于水土流失严重,江河源头及两侧,湖库周围,城镇面山等地,还有重视后续产业培植、产业发展思路清晰、工程买施成效明显的地区和非天保工程区,封山育林任务重点布局在封育条件较好,能有效增加林地面积和提高林分质量的地区。工程建设成效明显:(1)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开始显现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省各地陡坡耕作面积有了明显减少。截止2005年,全省共完成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退耕还林326.7万亩,占退耕地还林任务的63.1%。同时全省林草覆盖率增加2.3%,局部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工程区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据退耕还林效益监测站监测结果,25度以上陡坡耕地营造乔木树种的地块,其径流量下降82%,泥沙含量下降98%,土壤有机质增加了0.78个百分点,全氮、全磷有所减少,水解氮增加了1.42个百分点,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泥沙流量,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壤肥力,改良了土壤,生态效益开始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国务院“退耕还林”的重大战略决策,使实施地区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榆林市为例,1999-2005年,连续七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723.82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277.7万亩,荒山荒地造林439.92万亩,封山育林11.5万亩。实施范围涉及全市12个县区, 222个乡镇,4064个行政村,312259 户,1271207人。在工程实施中,榆林市坚持“突出重点优先治理、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树种结构、依靠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以张掖市2003年退耕还林任务分配及完成情况为例,着重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中荒山荒地造林质量较差的原因,估算了其结果给国家和群众造成的损失,得出了退耕还林工程中要求农民完成一定比例的荒山荒地造林任务的政策在河西走廊中部不适合推广的结论,提出了在河西走廊中部荒山荒地造林应因地制宜,宜"造"则"造",宜"封"则"封","造"与"封"相结合,并制定奖励政策,加大在荒山荒地造林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有利于荒山荒地造林质量提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在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特别要重视退耕还林(草)对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作用。文章从森林资源退化、草场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沙(石)漠化面积扩大、水旱灾害加重、生物多样性降低、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分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研究了西部国土安全问题,探讨了几年来退耕还林(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国家下达给我省的退耕还林任务为14.5万公顷(218.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2万公顷(48.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5.33万公顷(80万亩),封山育林6万公顷(90万亩)。新增了封山育林项目,工程任务总量较去年有所增加。为了确保今年国家下达任务的圆满完成,今年我省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龙廷位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27(2):18-21
云南省2000—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省级复查成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历年任务完成率高,面积核实率较好,面积合格率较高;但也存在荒山荒地造林成效差,作业设计质量不高,未能严格按设计施工,自查验收工作不认真、材料不规范等问题;提出完善作业设计制度、严格检查验收、不断创新机制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