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利用生物科学和数学原理,提出了生长肥育猪的能量蛋白质需要的估计模型和参数估计方法,结果表明:通过简单的饲养肥育试验和屠宰测定,利用模型估计来取代复杂的消化代谢试验,并能取得多项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正>肥育饲料家兔的肥育饲料应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若自行配制混合饲料,要求含纤维素15%、粗蛋白17%、脂肪2.5%。最适宜的肥育饲料是玉米、大麦、豆渣、糠麸、甘薯、马铃薯等并需添加适量的骨粉、食盐、木炭等矿物质补充饲料。去势肥育供肥育用的公兔去势后可增进肥育效果。一般在出生后8—10周去势。去势可使肥育效果增加15%,同时又能降低饲料消耗量。  相似文献   

3.
1.动物性饲料 (1)肉类.各种健康畜、禽和其他毛皮动物的肉都是肉狗的优质全价饲料.母狗在妊娠、哺乳期间喂给这些饲料最为适宜.由于价格较贵,给肥育狗喂肉类在经济上不合算.  相似文献   

4.
谭莹  李大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27-11529
利用价格和供给方程分析了我国猪肉市场的供给反映模型,用GARCH模型估计我国猪肉价格预期及波动。利用了包括标准GARCH模型在内的几种对称及非线性GARCH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EGARCH模型是较符合我国猪肉市场的模型,表明生产者对价格的"好消息"和"坏消息"反应是不对称的;饲料价格和母猪存栏量对猪肉的供给模型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用技术》2014,(3):15-17
<正>肥育肉牛包括幼龄牛、成年牛和老残牛,肥育的目的是科学应用饲料和管理技术,以尽可能少的饲料消耗获得尽可能高的日增重,提高出栏率,生产出大量优质牛肉。1、管理1)季节肉牛肥育以秋季最好,其次为春、冬季节。夏季气温如超过30℃,肉牛自身代谢快,饲料报酬低,必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2)去势近些年研究表明,2岁前采取公牛肥育,则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2岁以上的公牛,宜去势后肥育,否则不便管  相似文献   

6.
科苑荟萃     
20050145用动物模型估计杜洛克猪生长和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及育种值(赵淑娟,王清义,庞有志)杜洛克猪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优秀终端父本,在我国猪的遗传改良及商品猪生产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估计育种值是种猪选育的主要依据,而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猪群的遗传进展。作者运用动物模型DFREM L,对美系杜洛克猪的生长肥育和繁殖性状的育种值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生长肥育性状日增重、饲料转化率、体重达100kg时背膘厚的遗传估计值分别为0.35、0.26、0.21、0.38;繁殖性状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  相似文献   

7.
持续肥育法 持续肥育法是指犊牛断奶后,立即转入肥育阶段进行肥育,一直到出栏(12-18月龄,体重400-500千克)。使用这种方法,日粮中的精料大约可占总营养物持的50%以上。持续肥育由于在饲料利用率较高的生长阶段保持较高的增重,加上饲料期短,帮效率较高。生产的牛肉鲜嫩,仅次于小白牛肉,而成本较犊牛肥育低,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肥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生产肥育猪的目的是在肥育期内获得最快的增重速度、最高的饲料利用率和最优的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生长肥育猪饲料的科学调配的原则与配制方法。饲料配方要满足肥育猪的营养需要,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可明显提高肥育效果,降低生产成本。饲料配制应根据饲料配方的要求按规程操作,饲养规模较少的农户要现配现喂。  相似文献   

10.
《云南农业》2004,(12):16-16
肥育肉牛包括幼龄牛、成年牛和老残牛,肥育的目的是科学应用饲料和管理技术,以尽可能少的饲料消耗获得尽可能高的日增重,提高出栏率,生产出大量优质牛肉。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利用乳酸菌微生态制剂饲喂AA肉鸡,通过检测鸡增重、料重比、免疫器官指数、抗体效价以及盲肠内容物的乳酸菌和大肠杆菌数量,探索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首先将150只肉鸡随机分成3组,第1组在饮水中添加0.3%的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第2组添加抗生素饮水,第3组为空白对照组,7日龄时接种新城疫疫苗;于每周末称取各组鸡的体重、耗料,计算增重和耗料量;在21日龄和35日龄时,采取各组鸡的脾脏、法氏囊和胸腺、分别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用HI和微量平板滴种法分别检测抗体效价和盲肠内容物乳酸菌、大肠杆菌数量。结果显示,添加0.3%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鸡比较,分别提高鸡体重15.55%和8.57%(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5.11%和4.57%;于21日龄和35日龄时检测发现,添加0.3%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鸡比较,脾脏、法氏囊和胸腺指数分别提高了44.26%1、3.51%、33.96%和67.14%、16.47%3、8.16%;抗体水平分别升高了1.8log2和2 log2,差异显著(P<0.05),与抗生素组比较,抗体效价分别提高了1.4log2和1.75log2,差异显著(P<0.05);另外,21日龄和35日龄时,与对照组比较,添加0.3%乳酸菌微生态制剂鸡盲肠内容物中乳酸菌数量分别增加1.28log2和0.27log2,差异显著(P<0.05),同时分别使大肠杆菌数量减少1.88log2和0.84log2,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乳酸菌微生态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类菌糠组成全价日粮对生长育肥猪的饲喂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平菇、凤尾菇、香菇3种菌糠原料,配制成全价日粮,分两阶段进行为期112 d的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饲喂试验,其中试验前期分别占日粮组成的3%、5%、7%;试验后期分别占7%、11%、15%.其结果:平均日粮重前期提高10.02~16.15 g,A-3组最佳,后期提高79.49~242.88 g(P<0.01),A-3、B-3组最佳;料重比前期降低0.028~0.206,A-3组最佳;后期降低0.295~0.628,A-3,B-3组最佳.每头猪从20 kg饲喂到90 kg时可节粮21.87~52.78 kg,增加经济效益10.5~39.9元;筛选出最优配方前期为A-3,后期为A-3和B-3.  相似文献   

13.
前文研究了品种和播期对夏播小麦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本文对穗部灌浆过程作了生长分析。开花后,每隔两天取样,烘干后称取穗重,直至收获。试验资料符合一元三次回归方程:f(t)=a+bt+ct~2+dt~3,由此计算出穗干物质积累速度。并根据生长曲线求得灌浆速度和持续时间。夏播小麦对播期反应很敏感。在试验条件下,播种日期每推后4天,全生育期平均温度便下降1℃,灌浆阶段的平均温度下降1.5℃。而灌浆阶段平均温度每下降1℃,籽粒灌浆时间延长3.1天。夏播小麦籽粒产量和千粒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灌浆期的温度。这一阶段的平均温度既决定灌浆速度,又影响持续时间。而最终的籽粒产量主要取决于灌浆速度。  相似文献   

14.
整形素(Morphactins)最一类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试验的目的在探讨整形素 E(9-hyd roxy-fluorehe-(9)-carboxylicacid)对肉鸡生长发育、饲料转化及其安全性等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整形素 E 混入饲料,在其浓度为10、30、90ppm,连续混饲3周,或以每公斤体重皮下注射30毫克,每周一次,连续4周,对肉鸡增重,饲料转化率(p>0.05)和临床症状,病理检验,肉质品味等均无不良影响。因而,初步认为饲料中投入或饲草中含有整形素 E90ppm 以下浓度时,对肉鸡作用是安全、可靠的;对肉鸡增重、提高饲料转化率的功能还不明显,是否与剂量、剂型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日粮色氨酸水平对0~4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133%、0.171%和0.209%的日粮对0~4周龄泰和乌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周龄,日粮色氨酸水平对各组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料重比(P<0.01)和日采食量(P<0.05);0.133%组料重比(P<0.01)和日采食量(P<0.05)显著高于0.171%和0.209%组。在3~4周龄,三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色氨酸水平显著影响日增重(P<0.05),0.171%组日增重显著高于0.133%(P<0.05),但与0.209%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0~4周龄数据分析表明,日粮色氨酸水平显著影响0~4周龄泰和乌骨鸡日增重(P<0.05)、料重比(P<0.01)和日采食量(P<0.01)。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对于粗蛋白水平为17.41%、代谢能为12.16 M J/kg的玉米-花生粕型低蛋白日粮,日粮适宜色氨酸水平为0.171%。  相似文献   

16.
乌苏里江上游黑斑狗鱼种群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3年秋季对乌苏里江上游黑斑狗鱼Esoz reichertl的种群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样本840尾。结果表明:该水域的黑斑狗鱼主要由6^+龄以下个体组成,其中以3^+龄以下个体为主。体长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为形:0.0051L^3.1023(r=0.9762);生长方程为L1=120.17[1-e^0.1215(t+0.5983)],Wt=15139.22[1-e^-0.1215(t+0.5983)]^3.1023;生长拐点年龄t=8.7龄,拐点体重形=4531.7g,说明黑斑狗鱼在8^#龄前均能维持较快增长。鉴于目前的捕捞状况,应对4^#~8^#龄之间的个体适当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experiment, 540 male and female chicks of 1-day-age were selected respectively and reared separately. 3 &#215; 3 factorial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Gushi chicks were fed with nine diets under different metabolizable energy (ME) and crude protein (CP).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s on the performances and carcass ingredients of 0-to 4-week-age Gushi chicks were studied by rearing, comparative slaughter and metabolism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ree experiments, ME intake per kilogram metabolic weight was regarded as dependent variable (Y), and its corresponding net energy (NE) deposition per kilogram metabolic weight was regarded as independent variable (X), respectively. Lineal regressive analysis was made according to the mathematic model: Y=a+bX. Maintenance ME(MEm) and the converted coefficient from net energy for gain(NEg) to ME for gain(MEg) were found out, then ME requirement was divided into MErm+ MEg,which is ME = 359.14 W0.75 + 10.47/△W; CP intake and corresponding metabolic weight were regarded as dependent variable and independent variable respectively, and then regressive analysis was made. The result was CP = 0. 57 + 8.21 W0.75. Consequently, average daily gain (ADG),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and metabolic weight were put into the regressive equations, and then ME and CP requirements for 0- to 4-week-age Gushi chicks were obtained, 12.38 MJ kg-1 and 20.13%, respectively, the ratio of CP to ME was 16.26 g MJ-1.  相似文献   

18.
试验测定了蛋鸡代谢能需要量。试鸡自由采食三种不同蛋白质来源的日粮(10%鱼粉日粮,2%鱼粉日粮和无鱼粉日粮)。在整个生长阶段(0—20同龄末)每两周测定一次单位代谢体重的代谢能进食量(ME_1)和增重沉积能量(NE_G)。由 MF_1对 NE_G 的回归分析得出蛋鸡平均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每日每公斤代谢体重134.9千卡。进食代谢能的增重利用率为56.4%。统计中体重与体含能值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如下:(?)=1.49011+0.00063X(r=0.94199~**,df=10)其中 (?)—鸡体能值(千卡/克)X—鸡体重(克)产蛋期逐日测定每鸡产蛋数量,每两周统计一次进食量。在43和72周龄末抽样进行屠宰,测定鸡体成分和体能值。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蛋期鸡每天的代谢能进食量为308.3±3.5千卡。根据本试验结果,作者建议如下推算产蛋鸡代谢能需要量的公式:(?)=135W~(0.75)+5△W+2E其中 (?)—每只产蛋鸡每天的代谢能需要量(千卡)W~(0.75)—产蛋鸡的代谢体重(公斤)△W—产蛋期平均每天鸡体重变化(克)E—每鸡每日的平均产蛋量(克)  相似文献   

19.
选择 12窝仔猪 ,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2窝 ,从 7日龄开始进行为期 8周的饲养试验 ,在4周末断奶 ,研究了基础日粮中添加寡聚糖、益生素、金霉素以及寡聚糖取代部分抗生素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寡聚糖或其与金霉素配伍 ( 2 5mg及 12 .50mg· kg-1饲粮 )使用 ,使仔猪在 0~ 4周日增重分别提高 16.81% ( P>0 .0 5)、 15.91 ( P>0 .0 5)、 15.32 ( P>0 .0 5) ;腹泻率分别降低 7.83 ( P<0 .0 1)、 8.68 ( P<0 .0 1)、 8.35( P<0 .0 1)。在 5~ 8周 ,使仔猪日增重分别提高 9.55 ( P>0 .0 5)、 4 8.84 ( P<0 .0 5)、 38.74( P<0 .0 5) ;料肉比分别降低 0 .2 1( P<0 .0 5)、 0 .4 1( P<0 .0 1)、 0 .4 6( P<0 .0 1) ;腹泻率分别降低 12 .78 ( P<0 .0 1)、 2 2 .2 3 ( P<0 .0 1)、 2 0 .88 ( P<0 .0 1)。 0 .15益生素使 0~ 4周的仔猪腹泻率降低 4 .82 ( P<0 .0 5) ,在 5~ 8周使料肉比降低 0 .17( P<0 .0 5) ,腹泻率降低 4 .90( P<0 .0 5)。金霉素 ( 50 mg· kg-1饲粮 )组在 5~ 8周腹泻率降低 5.16% ( P<0 .0 5)。抗生素、益生素在 0~ 4及 5~ 8周对日增重的影响不大 ( P>0 .0 5)。 2 1日龄和 4 9日龄取新鲜粪样测定结果表明 :寡聚糖或寡聚糖与  相似文献   

20.
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畜舍内有害气体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以舍内主要有害气体氨气为主要研究指标,肉鸡为实验动物,研究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日龄AA鸡、科宝鸡和三黄鸡各140只,将各品种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氨气浓度水平不同),分别饲养在4个独立的、环境可控的实验舱内。4个环控仓环境除氨气浓度不同外,其余温度、湿度等生态环境条件及饲养管理方式完全相同。各仓氨气浓度通过感应器自动控制,4个环控仓氨气浓度分别为:0~21日龄时分别为0、10、25和60mg/m3,28~42日龄时分别调整为0、15、45和90mg/m3。研究表明:0~21日龄时,氨气浓度对肉鸡的日采食量和日增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高氨组(60mg/m3)饲料转化率显著降低(p0.05);28~42日龄时,高氨组(90mg/m3)的日增质量、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8.20%、7.60%和4.30%。以万只规模鸡场计算,约造成毛重收益损失2万元(以毛重价格7.6元/kg计算)。实验表明,肉鸡在0~21日龄舍内氨气浓度应不超过10mg/m3,在28~42日龄时应不超过15m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