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本场1998~2001年,所产148头次奶牛的统计,奶牛发生胎衣不下的有25头次,胎衣不下率为17%。对胎衣不下的奶牛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则易继发子宫内膜炎,从而造成奶牛不孕,最终被淘汰,本场对胎衣不下的奶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效果。1  常用的治疗方法1.1  胎衣容易剥离时,可用手术剥离,剥离后用土霉素5g加生理盐水500ml,一次宫内注入,同时肌肉注射催产素50单位,每日一次,连用2~3次,有体温升高症状者,可进行全身治疗:青霉素960万IU,链霉素600…  相似文献   

2.
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场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青粗饲料喂量不足的奶牛场发病率更高。胎衣不下的奶牛容易继发产后子宫内膜炎及其他疾病,导致奶牛不孕,对奶牛场危害极大。奶牛胎衣不下防治方法较多。笔者采用产后肌注雌二醇十催产素进行防治奶牛胎衣不下效果很好,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牛为合肥市两牧场中国荷斯坦母牛。分娩后3- 6小时,检查胎衣不下或胎衣未下尽 134头,随机分组,用药组78头,未用药组56头。l.2药物:苯甲酸雌二醇,南京动物激素厂生产[兽用],批号980520;催产素,蚌埠康达生物医药有…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摸索利用自制胎衣剥离器治疗牛胎衣不下98例(其中,牦牛72例、黄牛16例、黑白花奶牛10例),施术时间最长15min,最短5min,且无一例造成继发感染。现介绍于下。1制作选直径3~4cm、长55~65cm的直木棒,两端修成钝圆...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5例牦牛胎衣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治疗5例牦牛胎衣不下赵光前(四川省红原县兽防站,624400)笔者近年来共遇母牦牛产后胎衣不下7例。采用针灸治疗5例,其中完全不下4例;部分不下1例。用圆利针两根,长10~17cm。穴位为百会、交巢。进针深度为百会穴4~7cm,交巢穴2~4cm,...  相似文献   

5.
应用宫康宁对奶牛产后净化子宫来达到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奶牛来自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榆树屯个体户,共计85头.其中恶露不尽的奶牛35头、由胎衣不下引起感染的奶牛30头、慢性子宫内膜炎奶牛20头。1.2宫康宁是济南凯华生物工程公司兽药厂生产的治疗动物宫颈炎症的药物。1.3器械常规消毒.用金属输精枪采用宫颈把握法.将宫康宁1~2支注入子宫体内.然后再吸上生理盐水10~20ml注入子宫.一般患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每次1~2支即可。1.4治疗脓性子宫内膜炎,先用宫净灵液…  相似文献   

6.
对淮南地区的不同产犊月份的奶牛的产奶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第6、7、8、9月份产犊的奶牛其奶量极显著低于10、11、12月份产犊的奶牛,显著低于第1、2、3、4、5月份产犊的奶牛。并且求出产奶量与产犊月份之间的回归方程,进而计算出淮南地区不同产犊月份的校正系数。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瘫痪、乳房炎及产后泛情不排卵等是影响奶牛正常生产和繁殖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为了预防和降低成年奶牛产后瘫痪、乳房炎的发病率,进一步提高能繁母牛的繁殖率,我们于1999年3月-7月间,对奶牛专业村农户饲养的成年奶牛,采取了干乳期给奶牛补充钙、亚硒酸钠维生素E的措施,对预防奶牛产后瘫痪、乳房炎、胎衣不下等病及提高奶牛繁殖率均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药品:市售10%葡萄糖酸钙、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每袋100g,每g含亚硒酸钠0.4mg、维生素E10IU)。2.试验动物及用药方…  相似文献   

8.
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搜集苏州市牛奶公司一牧场1996年1月到1997年12月间分娩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资料。结果显示(1)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与季节关系较大,6-9月与其它各月间差异极显著;(2)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与胎次有关,2-3胎牛与其它各胎次间差异极显著;(30胎衣不下的奶牛发生子宫内膜炎同胎衣自行脱落牛之间差异极显著;(4)产双膜的奶牛与产单胎奶牛间子宫内膜炎发生率有显著差异;(5)流产牛与正常分娩牛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9.
佩兰红糖治牛翻胃吐草与产后不食症奶牛翻胃吐草和产后不食,多为饲养管理不善,饲草料单纯,产后受寒及胎衣滞留所致。近年来,笔者用佩兰和红糖治疗奶牛翻胃吐草10例,产后不食15例,轻者2~3剂,重者4~5剂治愈。(-)方药与用法佩兰(鲜)500g(干品25...  相似文献   

10.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称为胎衣不下(ReainedFetalMembranes,RFM)。正常分娩的奶牛,RFM的发病率为3%~12%;异常分娩,如双胎、难产、流产或患有布氏杆菌病,发病率则高达30%~50%。牛的RFM常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不育、发情推迟、配种次数增加、产奶量下降。1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1.1异常分娩异常分娩包括产双胎、难产、流产、死胎。国内陈东人等对782头分娩母牛进行统计,发现产双胎牛的RFM发生率为57.1%,而产单胎牛的RFM发生率为18.6%。国外Echternkamp等对1014…  相似文献   

11.
母畜分娩后,排出胎衣的正常时间为:马1.5小时,牛12小时,羊2~4小时,猪1小时,超时不排即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多见于牛,特别是乳牛,发病率高达15%~20%,并常继发子宫内膜炎,造成母畜不孕。1治疗注射子宫收缩药:可肌注垂体后叶素,马牛一次50~100国际单位,猪羊10~50国际单位。也可皮下注射麦角新碱,马牛2~5毫克,猪羊0.2~0.5毫克。静脉注射5%~10%高渗盐水,马牛300毫升。灌服羊水(在母畜分娩时接取),也可促进子宫收缩。向子宫内胎膜与子宫壁之间注入抗生素,防止胎衣腐败,待胎…  相似文献   

12.
由饲养管理等各种因素影响少部分妊娠奶牛产犊后发生胎衣不,约占产犊奶牛7%~26%以上,给奶牛业生产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手术剥离和中药治疗办法。近3年来,治疗有胎衣不下病史奶牛和初次胎衣不下的奶牛共36头,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吉安生猪生产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情况 业务统计数据表明,全区生猪生产基本稳定,略呈下滑趋势,2000年1-3月份生猪出栏、肉类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77%和1.60%;生猪存栏、能繁母猪、产仔猪同比分别下降 4.25%、 11.14%、12.42%。从市场价格走势看,3月份仔猪价格普杂8元/kg,三元纯杂10元/kg,与上月基本持平,同比分别增长17.6%28.2%;肉猪普杂猪5.2元/kg,纯杂猪6.8元/kg,比上月分别下降10.3%、8.2%,同比增长5.3%和13,3%;猪肉11-12元/kg,比上月下降8.1%,同…  相似文献   

14.
预测奶牛胎衣不下部分血液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继发子宫内膜炎和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奶牛繁殖力。胎衣不下的奶牛,其产后配种时间延迟17d,空怀期增加26d,每次妊娠平均增加配种3~4次。此外,在患病期间,产奶量下降,严重者引起奶牛乳房及全身感染。给养牛业...  相似文献   

15.
奶牛胎衣不下原因剖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胎衣不下是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我们新洲奶牛场自1985年以后,奶牛胎衣不下逐年明显增多,已构成奶牛生产的一大威胁。现将我场奶牛胎衣不下发生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报告如下。 (一)1984—1988年奶牛正产、早产、流产以及胎衣不下发生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6.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养殖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常见、高发性产后疾病,在奶牛的正常生产和分娩过程中,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8%~12%。作者在新疆西部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实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多次遇到奶牛胎衣不下的病例,为此本文详细介绍了2例典型奶牛胎衣不下病例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病因分析以及预防措施等,以期为同行们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大庆地区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奶牛城饲养的奶牛进行跟踪记录,将1年内的奶牛胎衣不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无季节性,而产公犊的奶牛发病率略高于产母犊.但是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奶牛患有胎衣不下的概率增高;产双胎的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产单胎的母牛;流产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与正常分娩奶牛差异显著(P<0.05),说明奶牛胎次、流产、产双胎等因素对奶牛胎衣不下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调查对伊宁市郊区部分小规模牛场和养殖户饲养的奶牛进行跟踪记录,将一年内的奶牛胎衣不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呈季节性,而产公犊的奶牛发病率略高于产母犊,并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奶牛患有胎衣不下的概率增高;产双胎的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产单胎的母牛,差异极显著(P<0.01).怀孕过长或过短与正常怀孕时间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对胎衣不下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做简要的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药“增乳散”增乳保健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中国黑白花奶牛78头,进行配对实验。结果发现,饲喂中药“增乳散”的给药组奶牛在3个月试验期间比对照组平均每头多产奶115.91kg。还发现,在78头受试牛中,胎衣不下或胎衣排出迟缓者有14头,其中对照组占10头,而给药组仅4头;因各种原因共淘汰6头奶牛,对照组占5头,而给药组仅1头。  相似文献   

20.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产犊后12h以上胎衣还未排出,又称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正常健康的奶牛分娩后胎衣不下发生率在3%-12%之间,而异常分娩牛(难产、早产、流产、剖腹产)和感染布病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约为25%~40%,甚或更高。胎衣不下常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不但使产奶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