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玉米植株进行分期遮光试验,认为;雌穗小花分化期至籽粒快速灌浆始期是影响玉米穗粒数的关键时期;雌穗小花分化期至籽粒快速灌浆高峰期是玉米植株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吐丝期是决定单株产量和穗粒数的临界期;对百粒重有显著影响的时期是胚乳游离核期和快速灌浆期;果穗顶部籽粒比中、下部籽粒发育较迟,当中、下部籽粒进入快速灌浆期时,顶部籽粒则停止干物质积累,成为败育粒。  相似文献   

2.
四种测定单株玉米总叶面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四种测定玉米叶面积的方法对各生育期的白马牙玉米叶面积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纸重法与Montgomery法适于测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积(包括单株叶面积);而Mckee法和Pearce等人的方法对拔节期及其以前时期不适宜,可适用于抽雄吐丝期以后测单株叶面积,但不如前两种方法准确。  相似文献   

3.
在大棚内采用人工供水的方法,研究不同水分胁迫下甜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轻度干旱胁迫下可用株高、茎粗、散粉至吐丝间隔期(ASI)、穗粗、每稳粒数、千粒重等6个性状耐旱系数作为品种耐旱性鉴定的指标,而中度干旱胁迫下可用稳位叶面积、散粉至吐丝间隔期(ASI)、穗粗、每穗粒数、出籽率、千粒重这6个性状耐旱系数预测品种产量的耐旱系数.在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散粉至吐丝间隔期(ASI)、穗粗、每穗粒数、千粒重等4个性状耐旱系数是不同品种耐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除此之外,株高、茎粗、穗住叶面积等决定植株形态的性状指标也对甜玉米耐旱性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2016,(2):229-231
为探索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玉米大斑病防治的最佳施药时期,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喷施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效果最好,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大喇叭口期喷施后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都最大,3个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喷施药剂后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但鉴于吐丝期植株高大,不便于喷施药剂,所以,建议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玉米大斑病,如果错过了大喇叭口期,可以在玉米吐丝期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黑龙江省玉米的高产稳产,以嫩单14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花粒期的不同生育时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对春玉米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及其品质进行测定,分析了花粒期干旱胁迫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粒期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春玉米株高、单株干重、单株叶面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穗粒数在抽雄期干旱处理降低幅度最大,百粒重在灌浆期干旱处理降低幅度最大,单株产量在抽雄期干旱胁迫处理减产最大;抽雄期、吐丝期和灌浆期干旱胁迫处理使籽粒粗脂肪含量下降,粗蛋白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夏玉米吐丝期剪叶对其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叶长宽和面积随节位上升呈抛物线变化。吐丝后剪叶,穗长、穗轴直径和质量减少,而秃尖占比增加;穗行数、行粒数和穗粒数、穗粒质量减少,叶面积与单株生产力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玉米籽粒灌浆期和灌浆高峰期的长短、灌浆强度的高低,籽粒重和籽粒体积变化与生育期和积温的关系。采用分期播种法,利用试验数据,建立28个生长模型(方程均通过0.01的极显著检验),将玉米灌浆期百粒干重、百粒体积随灌浆日数增加的时段分为三阶段,即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适时播种的玉米吐丝后百粒体积、百粒干重增加进入渐增期,终止日分别为吐丝后的6天和20天,此后进入快速增长期,时间分别为22天和18天;其后到籽粒体积和干重增加进入缓慢增长期。适时播种的玉米百粒干重增加逐渐增长期为吐丝后活动积温区间0~502.4℃?d,增幅0.014g/℃?d;快速增长期为吐丝后活动积温区间502.4~938.4℃?d,增幅0.049g/℃?d;缓慢增长期为吐丝后活动积温区间938.4~1355.1℃?d,增幅0.018 g /℃?d。  相似文献   

8.
探究黄曲霉菌侵入玉米的生育时期,明确黄曲霉菌在玉米上的大致侵入时期点。通过对田间玉米植株进行黄曲霉菌接种,在玉米拔节期、扬花期、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腊熟期及完熟期进行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统计。结果表明,黄曲霉菌从玉米扬花期开始少量侵入玉米,在吐丝期侵入量逐渐增大,灌浆期病情指数及发病率显著增加并达到最大值。表明黄曲霉菌在扬花期可以侵入玉米,但吐丝期为大量侵入时期节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播期影响玉米(Zea mays L.)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方法]在6.0万、7.5万株/hm2播种密度下探讨播期对玉米叶片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穗位叶及其以上叶片的展开速度加快,13叶期以后各阶段的叶面积指数显著减小,吐丝期及以后各时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结论]播期调整导致的叶片发育程度的差异是播期影响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原因之一,可以通过农事活动的适时调整,降低夏玉米晚播引起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玉米不同生育时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指标,为草地贪夜蛾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人工接虫和模拟防治方法,以河南省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分别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接入草地贪夜蛾3龄初期幼虫,设0、1、2和3头·株-14个处理,重复3次,接虫后第7天喷药杀灭幼虫,待受害叶片完全长出后调查玉米叶面积,至玉米收获期调查株高、穗长、穗直径、百粒质量、穗粒质量、产量等指标,计算草地贪夜蛾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及防治指标。【结果】玉米受害叶面积、叶面积损失率和产量损失率均随幼虫密度提高而加大,2021年夏玉米3个生育时期平均每头幼虫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分别为7.54%、4.99%和3.96%,2022年分别为7.33%、5.34%和4.59%。产量水平7 500~12 000 kg·hm-2条件下,化学防治为主时,夏玉米小喇叭口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指标为11.1~17.6头·百株-1,大喇叭口期为15.9~25.4头·百株-1,吐丝期为21.9~35.0头·百株-1<...  相似文献   

11.
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业》2017,(17)
<正>玉米属于禾谷类作物。全生育期一般可划分为出苗期、拔节期、抽雄(穗)期、开花期、吐丝期、授粉期和成熟期等生育时期。从大的方面划分,生产上,人们通常将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段时期称为苗期;从拔节到吐丝称为穗期;从吐丝到成熟称为粒期或花粒期。相当于具有不同生长发育特征的营养生长期,并进生长期及生殖生长期。同其他作物一样,玉米在不同时期的生长中心以及与产量的相关性不同,因此在栽培管理上,主攻方向或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综合分析密植条件下不同低氮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构成、物质积累与叶面积变化等指标的影响,研究密植玉米群体产量及相关性状对低氮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方法】在密植条件下设置不同氮素和干旱胁迫处理试验.【结果】不同氮素胁迫对密植玉米群体产量构成影响较大;氮素胁迫对单位面积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穗部性状的影响随着胁迫处理年限的增加愈加明显;吐丝后40d干旱胁迫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吐丝后20d,吐丝后20d干旱胁迫对穗部性状的影响大于吐丝后40d;吐丝后期干旱胁迫处理越迟对收获期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影响越大.【结论】随着氮素胁迫程度减小对产量的影响逐渐减小,氮素胁迫和吐丝后期干旱胁迫使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以及单穗粒数减小,秃尖增长;吐丝后期干旱胁迫能明显降低群体干物质的积累量,减缓吐丝至收获期群体LAI的下降速率;在吐丝后期只灌一次水的情况下,适当早灌水有利于增产,增加籽粒千粒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影响,寻找最适种植密度。[方法]2015年在黑龙江省密山市八五五农场以春玉米品种德美亚3号为材料,设定5个种植密度,在拔节、大喇叭口、吐丝、灌浆、蜡熟5个时期测量其叶面积,并在收获后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9 009.21 kg/hm~2),大喇叭口期LAI对穗数影响最大且呈正相关;灌浆期LAI、吐丝期LAI分别对穗粒数、百粒重影响最大且呈负相关。[结论]黑龙江省密山市八五五农场德美亚3号最适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玉米自交系抗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筛选玉米不同时期抗旱鉴定指标,建立玉米抗旱性评价体系。【方法】室内运用PEG(6000)胁迫处理,研究了种子吸水速率等7个指标与玉米抗旱性的关系;大棚内通过水分胁迫,研究了叶片相对含水量等24个指标与玉米抗旱性的关系。【结果】通过简单相关分析筛选出15% PEG溶液处理GDRI、相对发芽势,20% PEG溶液处理GDRI、相对发芽势及胁迫后苗期叶片水势、抽雄吐丝期叶片保水力、行粒数、单轴重、百粒重和对照相对值9个与抗旱系数或抗旱指数相关显著的指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指标:20% PEG溶液处理相对发芽势和胁迫后苗期叶片水势、抽雄吐丝期叶片保水力、行粒数、百粒重和对照相对值。根据逐步回归筛选出的指标和偏相关系数,建立了不同时期的抗旱评价(D值)方程和评价体系。【结论】20% PEG溶液处理相对发芽势和胁迫后苗期叶片水势、抽雄吐丝期叶片保水力、行粒数和百粒重和对照相对值可作为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建立的评价(D值)方程可对玉米抗旱性进行较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一般比露地栽培玉米增产30%~70%,有的地方甚至成倍增长产量。覆膜后各种生育条件优越,促进早出苗,早吐丝,早成熟,根系亦发达。试验资料表明,根条数增加26.4%,根长度增加8.3%,单株重量增加219.9%,叶面积增加73.3%,叶面积系数增加61%,有效穗数增加16%,穗粒数增加110粒,百粒重增加4.1克,穗长增加2.3厘米,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夏玉米中后期包括穗期和粒期。从拔节至抽穗的这段时间是穗期,而花粒期是指从抽雄到成熟的一段时期,此期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时期。夏玉米生长期高温多湿,发育快,生长期短,一般出苗20天左右即开始拔节,此期玉米的根、茎、叶开始旺盛生长,雌、雄穗相继开始分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穗期管理是玉米一生中最重要的田间管理时期。此期要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使之均衡发展,最后达到促秆壮穗的目的。花粒期主攻目标是保护叶片,特别是雌穗上部叶片,提高光和强度,促进粒多粒重。  相似文献   

17.
选用吉林省14个主推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通过其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关系,分析高产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玉米棒三叶叶面积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玉米根系在玉米吐丝期至蜡熟期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行粒数、粒深、出子率、穗长、百粒重、穗粗、穗行数,其中穗长、行粒数、粒深、百粒重、出子率对单株产量的重要性最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玉米新品种漯玉16的最佳种植密度,研究密度对其叶面积、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漯玉16的株高、穗位高和棒三叶叶面积先增加后降低,茎粗先减少后略有增加.穗长逐渐变短,穗粗减小,秃尖长和空秆率显著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显著降低.抽雄期、吐丝期和成熟期均有推后,生育期延长.综上所述,玉米新品种漯玉16在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株高和穗位适中,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朱军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母体效应遗传模型(ADM模型),研究玉米不同叶位叶面积不同发育时期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棒三叶、穗上叶、穗下叶叶面积在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腊熟期、成熟期遗传受到不同遗传体系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控制,不同叶位叶片面积的广义遗传率和大部分互作广义遗传率在不同发育时期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均不宜在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20.
立春以后,气温回升,小麦开始返青生长,由越冬期的"上闲下忙"进入"上下齐忙"的时期.小麦从返青、拔节到孕穗阶段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其间以拨节期为转折点.返青拨节时期是小麦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也是决定小麦成穗率高低、粒数及粒重的关键时期.因此,此阶段主攻目标是:因苗制宜、分类管理、促控结合、提高成穗率、增粒重夺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