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实缺钙,在果品生产中很常见,对果品质量及贮藏性影响极大,往往给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苹果、梨等仁果类果树缺钙,导致果实痘斑病、苦痘病、水心病、表皮水裂等发生。桃、李子、杏等核果类树种缺钙,易造成果实顶部软腐。预防果实缺钙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着重介绍了梨常见的梨煤污病、梨黑皮病、梨黑星病和梨黑腐病等果实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果实缺钙.是当前果品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对果品外观及贮藏性影响极大.往往给果农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缺钙症状主要表现为:苹果、梨等仁果类易出现痘斑病、苦痘病、糖心病、生理性水裂等.桃、李、杏等核果类易造成果实顶部软腐。预防果实缺钙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新丰梨和巴梨的叶片和果实均表现免疫;喜水、丰水、早酥、晚三吉和茌梨的果实表现免疫;喜水、丰水、早酥和晚三吉4个品种的叶片表现高抗;茌梨叶片表现中抗;黄香、黄冠和县梨3个品种的果实和叶片均表现为抗;砀山酥梨、长把梨、鸭梨3个品种的果实和叶片均表现为感病。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发省力、节肥水的根部地下渗灌技术,探讨不同灌水量(6L/株、12L/株、18L/株)对红梨果实肥大、品质及开花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梨果实肥大过程中,随着灌水量的提高,果实的横纵径明显增加;在果实品质中,12L灌溉水量果实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均显著高于6L和18L;12L灌水量显著提高了花芽的数量和花数。综上所述,12L的灌溉水量有利于提升红梨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6.
梨果实内种子的数量对果实大小及含糖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梨果实内的种子情况对果文品质的影响,指导梨树生产,我们于2004年秋季果实采摘期对大量梨果实进行了详细观测、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发育,分布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7年对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发育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供试品种43个。通过对苹果梨、南果梨、丰水梨,伏茄梨四个品种的石细胞团形成过程的观察,及43个梨品种的成熟果实中石细胞团大小和分布的观察测定发现,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形成从花后15d左右开始,花后2个月内基本结束,梨果实中石细胞团分布一般以近果皮处和近果心处密度高、直径大,中层果肉中石细胞团密度低,直径小,果实中石细胞团直径较大,密度高的品种肉质较  相似文献   

8.
以“爱甘水”、“早酥梨”、“黄金梨”3个梨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梨霸涂布剂”不同涂抹次数处理对梨果实生长发育、成熟期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梨霸涂布剂”处理明显地促进了梨果径的增长和果重的增加;“梨霸涂布剂”的不同处理使梨果实的成熟期有不同程度的提前,使梨的品质有改善,但应根据不同的品种选择适宜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1梨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是梨树上一种主要病害,危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和新梢等。从落花期到果实近成熟期均可发病,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斑,很象一层霉烟,这是最主要的特征。果实受害后,先产生淡黄色圆形斑点,扩大后病部凹陷,其上密生黑色霉层,最后病斑木栓化,变硬,凹陷龟裂。梨黑星病发生后,常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果实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同时病树第2年结果明显减少,对产量影响很大。防治方法:6月下旬是梨黑星病防治的关键时期,也是梨黑星病开始侵染幼果的时期。可用活性高、内  相似文献   

10.
<正>梨果实套袋能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使果面光洁细嫩,果点和锈斑面积变小,有效防治梨果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增强果实耐贮性,是提高梨果生产效益的重要技术之一。但生产中发现,梨果实套袋容易引发一种新的病害——黑点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实外观品质及梨果销售。1黑点病症状黑点病多是套袋果才发生,不套袋果一般不发生。发病初期,果实萼洼周围出现一颗颗针尖大的小黑点,逐渐扩展,至7~8月份,长成直径1~3mm的近圆形黑色小斑点,少则1~2个,多则3~5个,黑点上常附着白色胶质。只发生在果皮表面,不深入果肉,口尝无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引进白梨早熟品种‘中梨4号’和‘早酥蜜’进行高接,以期在广州提早新鲜梨果的上市。【方法】从郑州采取‘中梨4号’和‘早酥蜜’的接穗,在广州地区高接,观察其开花结果情况,统计嫁接成活率、成花率、坐果率等指标,并于果实成熟期分析果实品质,测定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结果】‘中梨4号’和‘早酥蜜’的接穗高接后,在广州地区正常开花结果,2者的坐果率与广东当地的品种‘粤引早脆梨’相比较低,但成熟期比‘粤引早脆梨’提前20 d;果实单果质量分别为271.37 g和224.07 g,与‘粤引早脆梨’相比,果个偏小;依据果形指数判断,‘中梨4号’为近圆形,‘早酥蜜’为卵圆形,而‘粤引早脆梨’为扁圆形;‘中梨4号’和‘早酥蜜’的果实品质相差无几,而2者的果实风味与‘粤引早脆梨’相比均偏甜,因为2者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粤引早脆梨’,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粤引早脆梨’。【结论】白梨早熟品种‘中梨4号’和‘早酥蜜’在广州地区通过高接可以正常开花结果,果实品质较好,果实成熟期提前,而且早于广东本地的早熟梨品种‘粤引早脆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梨开花生物学及果实相关性状,对8个梨品种进行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果实相关特性调查,为合理评价与挖掘利用梨种质资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棋盘梨的总花期时间最长,奎克阿木特1号花粉量、花粉生活力、出粉速度、柱头可授性的指标均为最高,八月酥的果实性状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律凤霞 《北方园艺》2007,(3):194-195
梨黑星病又名梨疮痂病(Pear scab)、雾病。是南北梨区发生普遍、流行性强、损失大的一种重要病害。从落花期一直到果实成熟期,危害叶片、叶柄、新梢、果实等部位,易引起早期落叶或开二次花,削弱树势。南方梨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开始发病,6、7月为发病盛期;东北梨区发病相应晚些。梨果受害后果面形成黑色霉层,甚至畸形龟裂,产量和质量大大降低,第2年的产量也会降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团及几种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梨品种西子绿、菊水及砀山酥梨为试材,对不同发育时期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密度、大小及几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细胞团的分布密度在幼果期较高,以后随着果实的发育和膨大,密度逐渐减小,接近成熟前1个月左右基本稳定;石细胞团的直径随果实的生长而逐渐变大;苯丙氨酸解氨酶在果实发育初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随着果实的生长逐渐降低,花后75d后保持低水平不变;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峰出现稍迟于苯丙氨酸解氨酶,高峰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较大,总的变化趋势逐渐下降。品种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石细胞团的形成之间表现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梨橙果实生长发育及裂果与降雨量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实的生长发育常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梨橙为我所选育的柑橘优新品种。为探索梨橙果实生长发育及裂果与降雨的关系 ,2 0 0 2年我们对梨橙果实中后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及裂果情况作了初步观察研究。以期指导梨橙优质高效生产。1 材料与方法在本所 8年生梨橙无病毒母本园内确定 5株长势和着果良好的树 ,在每株树冠中上部外围各选 4个幼果 ,共 2 0个 ,从 7月下旬起至果实成熟前挂牌定果观察 :在田间用游标卡尺直接测定每个果实的纵径、横径 ,每 1 0天测定一次 ;选 1 0株生长结果正常的树 ,每 1 0天调查一次裂果率。计算 2 0个果实纵、横径平均旬净…  相似文献   

16.
梨果实套袋后康氏粉蚧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氏粉蚧又名梨粉蚧、桑粉蚧,属同翅目粉蚧科。过去康氏粉蚧在梨树上很少发现。近年来,由于推广梨果实套袋,套袋后在袋内形成湿润、闭光的适宜环境,给康氏粉蚧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其在梨、苹果、桃果实上均普遍发生,已成为套袋果实上的主要害虫。从2000年开始,我们在梨树上套袋1.2亿个,对梨果实上康氏粉蚧的发生规律、流行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同采摘期对金水2号梨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通过研究不同采摘期对金水2号梨果实大小,外观,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口感品质及贮生状等方面的影响,从而确定武汉地区金水2号梨果实可采成熟期,最适采收期及最佳食用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梨种子情况对果实品质的影响,2016年秋季果实采摘期,对大量梨果实进行了详细观测。结果证明:梨果实内种子的位置与数量影响果实的形状和大小,种子数量的多少与果实大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郭萍萍 《西南园艺》2004,32(1):24-24
果实套袋栽培能减轻果实的多种常见病害,降低农药在果实中的残留量,提高果实外品质,但也会诱发一些潜在病虫害,在套袋栽时必须注意防治。1套袋易诱发的病虫害日灼病:套袋后,袋内温度高于袋外2.5~3.7℃,往往容易烫伤果实,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日灼。这与袋的种类、质量有关。苦痘病、痘点病、水心病等生理缺素症:据调查,普通富士与短枝富士在套袋后,苦痘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3.4%和18.6%左右,而不套袋的则为4.6%和7.7%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套袋后影响了果实对钙的吸收。另外,在施氮肥多的情况下也容易加重发生。梨粉介壳虫:在刚套袋的1~2年一般不发…  相似文献   

20.
<正>早优宝是新研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成分为赤霉素S复合植物内源生长调节剂。翠冠是江苏省南部地区主栽的梨早熟品种,该品种果肉细嫩、酥脆,汁液多,风味甜,品质上乘。翠冠在南京市8月初上市,此时正值水果上市淡季,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售价高,但该品种果实发育期短,果实发育期正值梅雨季节,日照不足,使得单果重偏小,商品性降低,这已经成为翠冠梨产区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内就早优宝对梨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已有一些报道,笔者在研究早优宝对早熟梨果实品质及货架期影响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分析了早优宝对翠冠梨果实外观和食用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早优宝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