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269-270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重效率,轻保护",农村环境保护形势尤为严峻。农村环境治理存在主体职能、价值理念、资源共享等碎片化现象,整体性治理正是解决地方政府治理社会实践中的碎片化问题而提出的新型治理模式。借此,本文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范式解决农村环境治理问题,构建农村环境治理主体多元共治、创新治理价值观念,建立农村环境治理综合长效机制、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农村环境治理格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以来,安徽省迈出了建设美好安徽的坚实步伐,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显著提高。本文分析了安徽地方政府治理现状,指出了安徽地方政府治理存在的决策缺乏科学性、权力改革不彻底、电子政务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从政府改革和推行善治两大方面,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公信力,有效提升安徽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实现"十三五"时期安徽省飞跃发展的美好蓝图。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环境治理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合理规划城乡布局,统筹治理城乡环境治理立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才能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地方环境治理存在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突出、立法能力不足、立法程序与宪法监督缺失等问题。因此,在统筹城乡环境治理立法过程中,必须协调行业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厘清中央与地方立法的权限,构建统筹城乡环境立法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相应的地方立法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城镇化政策的实施,我国一些地区乡村环境恶化、乡村环境治理问题呈错综复杂之势。公民参与环境治理的主动意识、政府部门权力结构的运行高效、基层政府信任度的普遍提高,是当前乡村环境治理的迫切需求。由于乡村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存在各种秩序混沌,从而妨碍了乡村环境治理的进程。因而,重构乡村环境治理秩序迫在眉睫,破解"搭便车"行为成为实现乡村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源和环境政策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两型社会环境治理政策中参与人之间的联盟与对抗的分析发现,中央政府提高环境监督和惩治水平、地方政府的合作,以及公众参与对环境治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环境政策设计,中央政府要提高政策威胁的置信度、强化地方政府的环境问责和鼓励社会参与及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主动治污.  相似文献   

6.
以河南省陕县矿难事件为例,剖析我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间缺乏明确的权责体系,重视危机处理,轻视日常状态下危机管理能力的建构,是我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地方政府的关键作用,明确中央政府与各级政府间的权责体系,注重在日常状态下提高政府危机管理的应对能力,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切实转变重视危机处理、轻视危机管理能力建构的错误导向。  相似文献   

7.
论环境治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46-5547
介绍了环境治理体系中的政府、企业和民间环保组织,并结合我国的实际从3个部门分别论述了它们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使人们从环境治理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深,环境治理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考验各国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环境治理中的难题在农村,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备受关注,一时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重点.R村于2015年10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美丽乡村广西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评为"绿色村屯",并于2017年达到了"宜居乡...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振兴以及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环境治理,以和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参与南京市亲见村环境治理为例,采用嵌入性理论和实地调研的方法,研究了社会组织多维嵌入农村环境治理的实践模式,并从制度脱嵌、能力脱嵌和合作脱嵌3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结果表明,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存在法律制度缺位于公众和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专业能力滞后于农村环境治理,社会组织脱节于政府、村民和其他社会组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外部支持、内部再造和协同再嵌的角度提出制定有关社会组织的法律、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机制、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环境治理能力、强化村民主体地位和加强政府、村民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制约因素与政府职能强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华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35-18837
阐述了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意义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政府职能的强化路径:健全行政法规体系,明确农村环境治理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和科研投入,提供农村环境治理硬件支撑;扩宽资金筹集渠道,保证农村环境治理持续有效进行;改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方式,激发官员农村环境治理动力;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培养农村环境治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环境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相对落后。政府环境规制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主要手段,其对农户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程度关系着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农户是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中的主要主体之一。本文以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准回归与倾向得分匹配,构建政府环境规制的反事实框架,研究政府环境规制对农户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环境规制能够提升农户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增强农户环境治理的意愿,影响效应为29.2%。因此,本文提出发挥环境规制促进作用的措施,助力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高圆圆  左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377-3380
政府、企业与农户、环境非政府组织是必不可少的三大环境治理行为者,他们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出在我国环境治理中由政府作为主导,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以便带动公众参与、制约企业并监督政府的设想,以通过协调政府与企业和农户、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达到解决环境治理中的各种问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指出环境污染现状堪忧,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需要明确政府的职能,推广清洁生产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公信力是民众对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的评价。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在不同行政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现象。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依法行政水平、完善各项制度、优化行政作风。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心—边缘"理论构建的城乡二元体制不断被解构,乡村环境治理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基于企业管理中的期望理论,延伸搭建在乡村环境治理中政府、市场、社会三个主体的合作方略集,并以江苏昆山市为例,对方略集进行融合性验证,总结昆山市乡村环境治理的先进经验和推广性意义,以期为相关地区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景  王冬 《乡村科技》2022,(4):15-18
在乡村振兴的宏观环境下,社会大众提高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对乡村环境治理的标准.为进一步满足乡村发展的需要,需要逐步构建乡村环境治理系统.基于此,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为例,分析姜堰区在推进乡村环境治理中所采取的"两个委员"试点工作,总结当地"两个委员"工作实践中采取的重点措施及产生的实效,并从政府、企业、乡村居民等方...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其恶化趋势仍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当前农业环境治理存在着法制不健全、农业化学投入品利用率偏低、资金投入不足、政府监管不力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法律政策、资金投入、农业技术及循环农业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农业环境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8):101-102
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不断扩大,转移支付体制在改善政府间财政关系、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如何分配有限的转移支付资金,平衡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地方财政的积极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成了中央政府急需解决的难题。下面笔者就财政转移支付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与城市环境治理相比,农村环境治理还处于相对滞后的地位。农村环境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作用,还需要农村社会中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尽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本文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和观察法来进行研究写作,对P镇存在的三种治理模式:"乡政村治"治理模式、"新乡贤"治理模式、"网格化"治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旨在研究如何结合各种治理力量,使农村环境治理实现最优化,以建设生态宜人的乡村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了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制度安排的质量和效益。本文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效率入手,分析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以及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效率的几种途径,试图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探索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