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底泥疏浚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如何有效处理疏浚底泥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土地利用是有效吸纳疏浚底泥的方法之一,但却存在营养元素尤其是磷元素容易流失的问题。以铝业矿渣赤泥和煤燃烧副产物粉煤灰为原料,将其用于疏浚底泥中磷的固稳,考察了疏浚底泥的性质、固稳剂对疏浚底泥pH的影响、固稳时间以及固稳剂添加量对磷浸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浚底泥的pH随着固稳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磷的浸出量随着固稳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对于掺混赤泥的疏浚底泥,磷的浸出量随着赤泥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掺混粉煤灰或赤泥与粉煤灰等量混合的疏浚底泥,磷的浸出量随着固稳剂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粉煤灰或赤泥与粉煤灰等量混合作为固稳剂均能够有效固稳疏浚底泥中的磷。  相似文献   

2.
碱渣、海湾泥和粉煤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利用本地储量很大的碱渣、海底淤泥和粉煤灰做为园林绿化种植基质的可行性。比较分析海湾泥、粉煤灰和碱渣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海湾泥具备滨海海涂地的土壤特征,粘粒含量高,含盐量高,钠、氯离子占离子总量的绝对优势,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和全氮;粉煤灰呈碱性,全盐含量较低,含有一定量的N、P、K和锰、铁、锌等微量元素;碱渣含有丰富的活性钙离子、多种植物所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和13%以上全盐含量。通过对3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矿物组成以及物理性质分析可知,它们单独存在时,均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组合使用则可降低海湾泥容重,改善质地,有利于海湾泥脱盐,防止其脱盐碱化和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具有“优势互补”的效应。3种物质中,Cd、Cr、Hg、Pb等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而As在海湾泥和粉煤灰中的含量较高,但按照适宜比例掺拌后的基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渗滤水的重金属含量也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植物年生长周期内还原糖、淀粉、蔗糖以及总碳水化合物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该介质对植物生理代谢没有特殊的影响,可以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是一种适宜于植物生长的新型种植基质。  相似文献   

3.
用比奥固结理论计算了水力冲填粉煤灰坝的施工固结过程,从机理上分析了工程中上坝速度的合理确定、坝基沉积灰对冲填坝固结的影响等问题。结果表明,坝下设置排水层可以大大加快坝体施工固结速度,平均上坝速度在0.3m/d以内,坝体施工安全有保障。  相似文献   

4.
海湾泥、粉煤灰和碱渣综合利用中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海湾泥、粉煤灰、碱渣3种固体废弃物作为替代种植基质利用中是否存在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污染问题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碱渣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粉煤灰、海湾泥中砷含量较高,海湾泥中砷含量与沉积地点有关,将三者按适当比例混合掺拌形成新土源的重金属含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一、二级标准,而基质上种植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因植物而异,但不会对植物生长带来危害,对环境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粉煤灰与池塘底泥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固定化有效微生物群落(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的方式制备具有高效去氮除磷的生物陶粒,用于处理污染的养殖水体。  方法  利用等温吸附试验确定最佳粉煤灰陶粒的配比,将粉煤灰陶粒与EM固定,在氨氮、总氮、总磷质量浓度分别为50、55、20 mg·L?1的模拟水产养殖废水中处理6 d。  结果  在预热温度300 ℃,烧制温度1 100 ℃条件下,当粉煤灰陶粒中质量比为m(粉煤灰)∶m(活性底泥)∶m(石灰石粉末)∶m(铁粉)=50∶40∶5∶5时,改性粉煤灰陶粒固定化EM对模拟水产养殖污水中氮磷的净化效果最好。6 d后,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8.67%、93.80%和45.35%。  结论  粉煤灰陶粒本身具有一定氮磷吸附净化能力,EM固定化陶粒可强化净水效果。图5表4参24  相似文献   

6.
为利用城市林木枯落物和河道底泥堆肥生产有机肥,设计城市林木枯落物和经加粉煤灰钝化处理的河道底泥5种不同比例(1∶1、1∶2、1∶3、2∶1和3∶1)的高温堆肥试验,测定堆肥过程中堆温、pH、有机质和C/N的动态变化,以及这5种配方堆肥产物的种子发芽指数。结果显示,堆温和pH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1配比的升温迅速、高温期维持时间最长(5d);堆肥结束时,各处理均达到腐熟,pH值在7.47~8.87,有机质分别下降了36%,38%,42%,33%和29%,城市林木枯落物比例增加有利于减少有机质损失;由于底泥的C/N较低,增加枯落物有助于提高堆肥效率;处理组1、4和5的种子发芽率分别在26、18和19 d达80%以上,而处理组2和3直至堆肥结束其种子发芽率仍小于80%。综合考虑堆肥质量和效率,底泥和城市林木枯落物3∶1的处理为规模化生产有机肥的适宜原料比例。  相似文献   

7.
对粉煤灰复田与储灰场种植利用的粉煤灰中主要有害物质含量状况进行了调查 ,评估了粉煤灰复田对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和水果中有害物质的残留量及放射性核素含量的影响 ,提出了粉煤灰复田中控制重金属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碱渣、粉煤灰对吹填海泥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模拟淋洗脱盐试验,研究利用碱渣、粉煤灰对吹填海泥的改性作用,选用脱盐速率、用水量、SAR、RSC、pH等指标筛选出具有较快的脱盐速率,较经济的脱盐淋洗用水量,达到脱盐标准时各盐渍性状满足植物生存要求,在脱盐过程中不存在碱化问题,含有的离子浓度对植物的生长不产生毒害作用的3种废弃物的最佳混合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吹填海泥:碱渣:粉煤灰=4:3:3(体积比)的混合比例是配制绿化种植土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9.
The concentrations of particles less than 10 micrometers in diameter in the ash emissions from Mount St. Helens have been more than 1000 times greater than those in the ambient air. Mass loadings of particles less than 2 micrometers in diameter were generally several hundred micrograms per cubic meter. In the ash clouds, produced by the large eruption on 18 May 1980, the concentrations of several trace gases generally were low. In other emissions, significant, but variable, concentrations of sulfur gases were measured. The 18 May eruption produced nuées ardentes, lightning flashes, and volcanic hail.  相似文献   

10.
建立坡面径流观测场,对头塘小流域退耕还林中几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径流量、产沙量进行了定点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不同坡度等级、两者的交互效应对坡面径流系数、产沙量影响均比较显著。乔灌草模式在产沙量、径流系数方面均为最小,其水土保持功能最大,其次为灌草模式。随着坡度的增大,径流系数与产沙量均有增大趋势。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乔灌草的生态经营技术体系,提高该类退耕种植植被恢复模式的调蓄降雨能力,对指导退耕还林及植被经营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珠江口海岸带沉积物中的氨氧化细菌和古菌的组成进行分析,并进行定量研究。[方法]用构建克隆文库和Q-PCR定量的方法对珠江口沉积物中氨氧化细菌和古菌amoA基因的含量和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在2个沉积物表层,氨氧化古菌的含量是细菌的9和22倍,揭示氨氧化古菌在珠江口的氨氧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大多数古菌和细菌的amoA基因序列与不可培养的源于河口区和污染区域的环境克隆子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细菌amoA序列可分成5个类群(Cluster A、B、C、D和E),均属于Nitrosomonas类群,其中Cluster A是主要类群(72.1%);古菌amoA序列分析表明来自于表层的序列有52.2%属于"水/沉积物"簇,47.8%属于"土壤/沉积物"簇,而沉积物底层厌氧区,检测到的古菌amoA基因93.3%属于"土壤/沉积物"簇,6.7%属于"水/沉积物"簇,且amoA基因数量略高于表层。[结论]该研究有助于了解珠江口区域氮的循环过程,为氮的富营养化处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日粉煤灰综合利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日本政府在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应用的状况。通过中日粉煤灰利用领域的比较,介绍了我国粉煤灰利用特点,提出了在继续利用粉煤灰作建材开发以外,注重精细化、高效益和高附加值利用粉煤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选用沉水植物软叶丁香蓼(Ludwigia hyssopifoliaExell)为材料,结合不同的底泥处理,在人工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水体中几种氮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始阶段因裸露底泥处理会向水体中释放出不同形态的氮素,使水体总氮含量有所增加.但试验的后期因软叶丁香蓼对铵态氮,尤其是对硝态氮的吸收作用,以及底泥中大量硝化和反硝化菌参与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会使软叶丁香蓼配合裸土的处理加快水体中氮的去除.在处理50 d后,软叶丁香蓼 裸露底泥(植物裸土)的处理和软叶丁香蓼 包裹底泥(植物包土)的处理对氮素的去除已经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底泥对水质的影响并非总是负作用,尤其在与一些高等水生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中能起到营养物质"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粉煤灰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进行了粉煤灰脱炭的优化探讨 ;结果表明 ,脱炭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和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修筑路面、实际道路运营和技术性能符合路面工程要求 ,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安顺山药根茎与土壤中矿质元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安顺4个山药种植区的同种山药,测定山药根茎灰分的质量分数及其对应生长土壤中几种矿质元素的质量比.结果表明:山药根茎中灰分的质量分数与土壤中Cu,Mn,Zn,Fe元素的质量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山药根茎中灰分与土壤中这4种元素的数学模型,模型揭示了土壤中Cu,Mn,Zn,Fe等元素的质量比对山药根茎营养品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Fly ash specimens from four power plants in the 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 system have been separated into three matrices: glass, mullite-quartz, and magnetic spinel. Chemical species of trace elements are defined to a large extent by the matrices that contain them. The magnetic component of fly ash is ferrite. The mullite-quartz phase is relatively pure and can be recovered as a resource.  相似文献   

17.
根据样地调查,研究了花椒-小麦复合系统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根系密集区来看,花椒林带根系和小麦根系在垂直分布上基本处于同一分布层;在水平方向上,花椒吸水根系绝大部分分布在林缘附近到0.5倍树高范围内,而小麦愈靠近林缘根系愈少.花椒与小麦的根系分布均集中在0~20 cm的表层,在农林复合的配置选择上,应当考虑这一因素,冬小麦的种植区域应当在花椒1倍树高范围以外,以避免两者之间的水肥竞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旭贤  牛新平  黄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33-22534,22603
[目的]研究粉煤灰不同掺量对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影响。[方法]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粉煤灰,对不同强度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结果]掺入粉煤灰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当粉煤灰掺量占胶凝材料总量20%时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最大。[结论]混凝土中可适当掺入粉煤灰。  相似文献   

19.
New ostracod "living fossil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samples of Recent marine sediment collected from several Pacific islands. The finds include a male anatomy having several primitive features which, in conjunction with primitive features in the shell, necessitate reconsideration of current opinions on the phylogeny of freshwater ostracods.  相似文献   

20.
For any time period, total basin sediment yield can be used to make reliable estimates of upland erosion rates only when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sediment storage is in progress. In the case of Coon Creek, almost 50 percent of human-induced sediment has historically gone into floodplain storage and less than 7 percent has left the basin. However, some of the stored sediment is becoming mobile, and the present yield per unit area may actually be increasing downstream with the augmentation coming from the storage lo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