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年龄的后备母牛及不同泌乳阶段的成年母牛在日粮、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方法上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论是后备母牛还是成年母牛都必须分群饲养管理。1.成年母牛按泌乳阶段分群一般可分为五群:①干乳期(60天),自停奶日期至分娩日期之前。此期对奶牛产后及乳房健康至关重要。②围产后期(15天),自分娩日期至产后第15天(产后半个月内)。此期对奶牛的健康及以后的产奶量是关键饲养期。③泌乳盛期(110天),  相似文献   

2.
母牛繁殖率,是指本年度内繁殖犊牛数占上年度年终成年母牛数的百分比.母牛繁殖率的高低体现种牛场经济效益的好坏,现就提高母牛繁殖率的配套技术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3.
乳用青年母牛自第一次产犊后即称为泌乳母牛或成年母牛,此后将进入泌乳——干奶——再产犊——再泌乳的循环阶段。母牛产犊后即进入泌乳期,一般持续280~320天,国际通行标准按305天计算。奶牛泌乳期的长短因品种、年龄、胎次、产犊季节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异,饲养管理好坏不仅关系到本胎次的产奶量和是否能再次正常发情,  相似文献   

4.
1出现早孕母牛的原因 母牛的初配应在青年母牛的体重发育到成年体重的70%左右,一般在18~24月龄。一些生长发育较快的母牛,根据体成熟的状况,可以适当提前1~2个月进行配种,提前过多即为早孕。  相似文献   

5.
母牛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也称乳热病。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突发的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病,此病较多发生于高产奶牛。本文主要分析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昊忠市刹通区千头奶牛规模养殖场的精饲料原料、粗饲料市场、规模养殖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成年母牛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采用受体母牛带犊繁育技术来饲养初生和牛和西门塔尔牛,在整个阶段对母牛进行营养调控,之后为母牛和犊牛提供专业的饲养管理,使母牛快速恢复繁殖性能,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增加犊牛的日增重。结果表明,使用母牛带犊方式可显著提高2种犊牛3月龄的断奶重:和牛(99.1 g vs 77.5 g)、西门塔尔牛(135.39 g vs 97.44 g);围产期的营养调控显著降低了西门塔尔牛的难产率(15.78%vs 25%)与和牛的助产率(40.74%vs 50.00%);母牛带犊技术对母牛繁殖性能的恢复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村的广大农户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在从事正常农业生产的同时,一般的家庭都饲养2—3头肉用成年母牛,用来产犊提高经济收入,有的农户还把饲养肉用成年母牛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饲养粗放管理方法不当。获得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因此,本文现将如何饲养管理肉用成年母牛的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养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后备母牛、妊娠初期及空怀母牛、妊娠后期及哺乳期母牛设置3组试验,测定母牛体重变化情况,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舍饲母牛各生产阶段的最佳日粮组成。结果表明:推荐能量(ME)70MJ/头.d和粗蛋白质水平(Cp)650g/头.d,作为妊娠后期和产后哺乳期母牛的营养供给标准;能量(ME)55MJ/头.d和粗蛋白质水平(Cp)500g/头.d,作为体重250kg段后备母牛的营养供给标准。后期跟踪调查,在牛舍最低温度≥0℃的条件下采用本试验提供的营养参数,牛群的繁殖成活率达到了88.2%,比采用本试验提供的技术参数前(平均49.5%)增产78.18%。  相似文献   

10.
选择体况良好、无生殖系统疾病的成年且体重相近的经产空怀母牛2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头,对照组不添加菜粕,试验组在日粮中添加10%菜粕。整个试验分3个阶段饲养,第一阶段包括空怀和妊娠前期,第二阶段妊娠中期和后期,第三阶段泌乳期,每个阶段过渡期15d,整个饲养期13个月。结果显示:试验组安格斯母牛妊娠率和产犊率均比对照组低10%,试验组犊牛发病率比对照组高12.5%;试验组犊母牛初生体重和1月龄犊母牛、犊公牛体重以及2月龄犊公牛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体尺各指标各组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日粮中添加菜粕饲喂安格斯母牛对犊牛体重有不利影响而对其体尺的影响不明显;此外,试验组的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第一次配种天数和产后配种妊娠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日粮中添加菜粕推延了安格斯母牛发情配种时间。结果表明:安格斯母牛妊娠中后期和哺乳期日粮中添加菜粕可影响其健康状况,推延产后发情配种和妊娠时间,且不利于公、母犊牛1、2月龄体重。  相似文献   

11.
母牛是单胎动物,通常一年只产一头犊牛,且良种犊牛的价格较高,如果母牛在妊娠期流产,必然会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在临床上引起母牛流产有多种原因,本文主要就引起母牛流产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简述,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避免发生流产。  相似文献   

12.
应用血小板计数对奶牛进行超早期妊娠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血小板计数对具有正常繁殖机能的249头黑白花奶牛进行超早期妊娠诊断的研究,结果较为满意。首先对51头黑白花奶牛进行最佳血检时间的试验,结果表明,30头妊娠母牛于配种后第7天血小板明显减少(p<0.01),而21头未妊母牛则无明显变化(p>0.05);根据妊娠母牛配种前与配种后第7天血小板数之差等于或大于70×10~3/mm~3为妊娠之标准,对198头母牛进行超早期妊娠诊断试验,经“直检”妊娠及空怀的符合率分别为80.67%(96/119)和89.87%(71/97);总符合率为84.34%(167/198)。  相似文献   

13.
张晓华 《新农业》2007,(8):38-38
将经超数排卵处理并发情的良种肉牛的优秀母牛输精后,采集早期胚胎移植到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牛(本地母牛、杂交母牛)子宫内,就是"借腹怀胎",是繁育良种肉牛品种胎儿的一项新技术。提供早期胚胎的母牛叫供体母牛,接受胚胎的母牛叫受体母牛。  相似文献   

14.
试验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选用8~14月龄母犊12头,分4组,分别饲喂不同量的棉籽饼,折日喂游离棉酚5.8克,3.9克,2.9克和0克;第二步选用成年母牛16头(其中12头怀孕),也分4组,折日喂游离棉酚5.1克,1.2克,0.56克和0克。试验116天,结果表明:母牛发情表现、雌二醇含量,卵巢和滤泡发育等均为正常,孕牛无一流产,产后犊牛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5.
1影响繁殖成活率的因素所谓繁殖成活率是指本年度所生的活犊牛数,占上年度末可繁殖的成年母牛数的百分率,也可称为繁殖率。它是反映一个年度里繁殖工作的总水平。而影响繁殖成活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人工诱导母牛生产双胎肉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孕马血清 (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三合激素 (ITC)、抗血促性素血清 (抗PMSG)等促性腺激素药物处理母牛 ,人工诱导生产双胎肉牛 ,双胎产出率 2 8 6 % (16 / 5 6 ) ,犊牛产出率 10 3 6 % (5 8/5 6 ) ,其中试验 3组 (PMSG +ITC +抗PMSG)双胎产出率为 33 3 % (12 / 36 ) ,犊牛产出率 113 9% (4 1/ 36 ) ,显著提高了母牛的繁育率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低血钙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营养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钙浓度降低,知觉丧失,肌肉无力及四肢瘫痪,亦称生产瘫痪。此病多发生高产奶牛,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多数见于3~6胎母牛。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分析研究延边黄牛阉牛和母牛不同部位的肉质差异,旨在为探究性别对肉质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母牛不同部位的肉品利用率。选取体况良好,年龄和体重相近的延边黄牛阉牛和淘汰母牛各10头,育肥期10个月,屠宰后取西冷、上脑、三角牛霖、三筋和肋条这五个部位的肉样,对肉质性状(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剪切力、pH、肉色)和背膘厚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延边黄牛中母牛在西冷、三角牛霖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阉牛(P0.05),在上脑、三筋、肋条这三个部位的水分含量与阉牛无显著差异(P0.05);阉牛在上脑、西冷、三角牛霖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母牛(P0.05),在三筋、肋条两个部位的脂肪含量与母牛无显著差异(P0.05);母牛在肋条的剪切力值、亮度(L*)显著高于阉牛(P0.05),其余部位与阉牛差异不显著(P0.05);阉牛在上脑、三筋、肋条、西冷的黄度(b*)极显著高于母牛(P0.01),在三角牛霖与母牛无显著差异(P0.05);阉牛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母牛(P0.05);阉牛和淘汰母牛各部位的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pH、红度(a*)均无显著差异(P0.05)。母牛的肉品品质虽然总体逊色于阉牛,但是含水量和肉色却优于阉牛,是很有利用价值的牛肉资源。  相似文献   

19.
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似、出生日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育成母牛5只,采用全收粪法研究育成母牛在一年四季中产粪量及粪污染物(N、P、Cu、Zn和有机质)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及规律。结果表明,季节对育成母牛产粪量与粪样中有机质及N、P、Cu、Zn污染物的排放量均存在着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的差别,因此,根据不同季节产粪量及粪中污染物排泄规律来研究配制符合育成母牛的饲料配方,可达到既满足育成母牛的生产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奶牛场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1头产后9个月未孕母牛进行催奶处理,结果表明:母牛平均产奶量由处理前的(9.66±2.58)kg/d增加到处理后的(12.0±3.7)kg/d,平均每头增加2.43 kg/d,检查(P<0.05)差异显著;处理后奶牛的受胎率为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